孟祥波,崔志翔
(1.苏州科技学院 体育部,江苏 苏州 215009;2.苏州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具有战略意义新农村建设,是新世纪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农村体育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旨在为发展农村体育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意见。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体育迈向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从而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树立起了新的航向标。我们应清醒认识到我国还没有达到一个体育强国的标准。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不仅体现在竞技体育的发展方面,还应具有庞大的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作为基础。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而农村体育更是我国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期以来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只有满足民众的体育需求,加强农村体育的建设,使之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协调城乡发展,实现体育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增强农村基层体育公共服务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而在新世纪我国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与规划中,农村体育的发展将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点,更是难点。“抓住时代机遇,实现农村体育的全面腾飞”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贯彻的重要环节。“农村发展”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中之重,而“农村体育”作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体育事业的更好、更快、更科学、更协调的发展,突破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从而有助于加快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
乡镇社区作为城市和农村相互影响的一个中间环节,与周围的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理所应当成为农村体育发展的突破口。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地区的农民在温饱问题解决后普遍重视精神文化生活,体育健身意识已经萌发并在日益增强。在政府的引导下,很多地区农民体育活动已经有了基础。因此,发展农村体育可借鉴相对成熟的乡镇社区的发展模式,提升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内涵和开拓新农村体育形式的发展空间,进一步促进农村体育的繁荣发展。
裴立新[1]通过对农村体育发展状况、发展机遇、发展挑战和发展对策等4 个方面的思考和研究认为:“从根本上来说我国农村体育还处于一个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失衡的状态,与广大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相差甚远。这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失衡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同时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加了难度”;王学军、陈武[2]通过对新农村建设过程进行实证研究,认为:“我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发展水平相对比较均衡,但中部省份相对于东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投入与产出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西部地区投入相对较高;政府效能的发挥与农村投入的水平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政府效能的发挥在各省市及地区呈不均衡的态势,并且政府效能的发挥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中部地区政府效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相对比较明显,西部最弱。”
据统计,我国现有体育场馆资源丰富,总计近70万个,然而体育场馆资源分配不均匀,差异显著。其中约占人口4.2%左右和占国土面积19.5%的城镇享有着全国81.2%体育场馆资源的。而只有18.2%的体育场馆资源位于占我国国土面积80.5%并拥有72.6%左右人口的广大的农村地区。2005 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表明:67.70%的体育场地分布在校园,而仅有8.18%的体育场地分布在农村。这一体育场地设施分布表明:乡村缺乏应有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有些地区甚至根本就没有,因此匮乏的体育设施资源与广大农村人口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这一矛盾凸显。傅振磊[3]指出:“2010 全国有体育健身场所的村占全部村的比重为15.7%,比1996 年末提高了6.8 个百分点。从四大经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19% 的村有健身场所,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比重分别为6.7%、4.8%和7.6%,全国有体育场馆等高级体育设施的乡镇占全部乡镇的比重为13%,比1996 年末提高了7.1 个百分点。东部地区20.8%的乡镇有体育场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比重分别为13.8%、8.7% 和9.3%。另外,截止到2010 年,国家在7 万多个行政村建设了体育设施,“雪炭工程”向贫困地区投入了7 个多亿,建设了258个体育场馆及其附属体育设施。”
周建新[4]以我国农村体育组织管理为研究对象,研究认为:当代中国农村体育管理组织日趋完善,逐步走向成熟,为我国农村体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埋下了伏笔。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必然性,凝聚着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各级政府的工作积累,中国农村体育组织管理体系的科学化发展,已经初步具备物质条件和制度优势。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村不断进行体育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探索多种农村体育组织类型,并使农村体育组织高效率运行。但“精简机构”的改革浪潮此起彼伏,为全面贯彻国家政策、完成国家规定的硬性指标,广大县、乡(镇)一级政府往往会将体育部门与文化部门、卫生部门、教育部门等合并进行重组,从而达到精简机构的目的。但这从一定层面上也反映出广大农村地区对体育发展的忽视,体育管理部门管理体育的职能被弱化,农村体育缺乏应有的组织与引导,因而基层公共体育事业的开展举步维艰[5]。
王健、胡庆山[6]认为:“农村体育是全民健身工程中的基础和薄弱环节,全民健身工程在农村中的落实情况和农村体育发展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我国健身工程的走向和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幸福感和满足感,农村体育项目的开展与普及是打造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必经环节,但是从中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大致分为:政策倾向、教育知识程度、经济承受水平、设施器械、指导辅助等。”曾理、徐玖平[7]认为:“农民在较长时间内对体育目的作用、意义及功能认识比较混乱,有些农民错误认为“农活(生产劳动)即可代替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富裕家庭才配享受的事”、“自己身体硬朗无需锻炼”。这些都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禁锢了农民投身体育锻炼的热情。还有少数农村封建意识蔓延,求观音保佛祖、保富贵的迷信意识还在少数愚昧农民的头脑中盛行,这对于广泛开展以营造农村文娱生活氛围、促进农民身心健康为目的体育锻炼来说是最大的拦路虎。刘曦,董榴英[8]指出:“目前,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农村人口经济收入,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农民健身意识差,使得体质与健康水平以及农村体育的整体状态和趋势不容乐观,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不普及,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使得农村体育成为群众体育工作的难点和盲区。”
曾理[9]指出:“发挥小城镇在农村体育发展战略中的的作用,还要更加重视学校体育在农村发展中的重大影响力。广大农村应率先采用梯度发展的战略,优先开展和发展县城和城乡结合部等区域,而后拉动城镇等经济发展迅速的农村实体,最终扩展到每一个村落,要注意发展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探寻农村体育发展瓶颈并平稳过渡。在农村体育逐步发展基础之上提出新的发展模式:“超前发展”——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率先走体育现代化之路;“构建体育特色乡镇”——以知名度较高的农村民俗项目带动农村体育的长久开展;“体育绿色旅游”——带动城乡优势的转移和重组,依次促进农村体育的良性循环发展。”董静[10]指出:“在我国个别地区村庄的重组迫使乡村社区体育的架构上面临诸多发展困境等更大考验,但我们应仍一如既往的坚持以民为本,全方位、深层次的进行村庄社区体育的机制整合,进而实现乡村社区体育思维的聚合,这是重组后构建和谐社区体育的必由之路。”赵云书[11]提出发展农村体育要“以人为本”,带动文化、卫生、医疗、经济、体育有机良性发展,充分开发多种体育资源,稳步并且持续地带动新农村建设,建设圆融的农村体育,极大的支持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和农民文娱生活的丰富。卫洪斌,林翠鹃[12]认为:发展农村体育的三大意义:首先,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有助于增强农民体质,这是农村体育最基本和最起码的功能;其次,有助于推进体育产业和市场经济的双效结合,助推体育产业进程的加快,实现体育产业和市场经济的双向反哺;最后,递补和完善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三个方面的后备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我国有72.6%的学生群体聚集在在农村,60.9%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有农村体育的经历和背景,农村仍是我国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培养基地和竞技体育人才的供给来源。
(1)针对我国农村不同地区的发展及实际情况,应采用不同的体育发展模式。农村发达地区可采用以乡镇为重点的发展模式;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采用以城带乡发展模式;农村欠发达地区采用以学校体育为重点的发展模式以及以村落、城镇级体育为附着点的发展思路和行为模式。
(2)以国家的政策性纲领文件为导向,通过各省市政府牵头,将农村体育的投入和指导倾向延伸至乡镇、农村;通过新闻电视、社区广播、电台频道、纸质媒体等多种宣传渠道,逐步改变部分农民所认为的生产劳动能代替身体锻炼的思想;建立层层深入的奖励措施和推进稳妥激励机制,让更多的农民群众积极参加体育、投身体育活动中来。
(3)依托当地农村生存、生活环境,评估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等客观条件,充分利用当地固有硬件,结合农民生产作息、劳动特点、生活规律,并根据农村传统习惯、习俗和场地特征因地制宜开展农民喜闻乐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探索出具有当地农村特色的体育健身新途径和新模式。
[1]裴立新,周兰君,刘新光.全面小康社会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体育科研,2005(11):10-11.
[2]王学军,陈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评价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6):14-15.
[3]傅振磊.中国农村体育现代化变迁[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5):540-546.
[4]周建新.我国农村体育组织管理的特征[J].体育文化导刊,2012(4):17-18.
[5]胡庆山,王健.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J].体育科学,2006(10):21-26.
[6]王健,胡庆山.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J].体育科学,2006(10):24-27.
[7]曾理,徐玖平.对中国农民体育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3(1):27-28.
[8]刘曦,董榴英.对发展农村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J].乌蒙论坛,2008(6):69-73.
[9]曾理.中国农村体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39-40.
[10]董静.吉林通化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37-38.
[11]赵云书.发展农村体育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2007(1):17-19.
[12]卫洪斌,林翠鹃.论中国农村体育的出路[J].西安体育学院报,2009(22):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