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价研究及影响探析

2013-12-04 21:22
商业会计 2013年15期
关键词:相关者绩效评价环境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财经与管理系 福建福州350003)

2 008年2月,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门推出的“绿色证券”环境经济政策,包括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制度、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和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价。相较而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绩效评价在我国的施行比较困难,尤其是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目前尚未完全建立,仍缺乏科学、系统和可操作性的相关准则或指导。

一、环境绩效评价概念的界定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为:环境业绩(环境绩效)是指组织对其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也就是指组织从事环境管理过程中在节约资源和治理污染等方面取得的环境保护效率和效果,包括为自身以及社会环境保护所做出的贡献。环境绩效评价则是指:对个人、团体或组织是否实现环境目标的评价,旨在以持续的方式向管理当局提供相关的和可验证的信息,以确定企业的环境绩效是否符合管理当局所制定的标准的内部过程和管理工具。环境绩效评价包括对国家的环境绩效评价和对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而对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又分为内部环境绩效评价和外部环境绩效评价(第三方环境绩效评估)。本文探讨的是企业内部环境绩效评价,即企业通过环境会计获得其内部的环境绩效信息,并对其环境绩效进行定期评价的过程。而本文所指的环境绩效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由于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及资源利用与节约等方面取得的环境保护效率与效果。

二、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现实意义

(一)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利益相关者是指一切能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影响与目标实现有关事务的团体或个人,这些对象都自愿或不自愿地承担着可能由企业带来的风险或收益。一般认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政府相关部门等。环境绩效既体现在当期财务指标中,又将对未来的财务指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投资者的收益。对债权人来说,环境问题可能引发资产的减值或由于诉讼引起的偿债能力的减弱。对于供应链各环节和消费者而言,企业环境绩效往往意味着企业最终生产的商品或劳务是否绿色、健康。政府相关部门则需要通过企业的环境绩效信息了解企业是否遵守了相关环保政策制度。环境绩效评价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指标以及评估过程,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从而为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支持。

(二)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企业来说,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缺一不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和拥有的资源,良好的环境效益是企业长久和健康的经济效益的保证。研究表明,那些已经在创新性改善环境绩效方面具有大量生产能力和经验的企业,就能够运用所取得的优势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及投资者的青睐,继而更加努力地推进创新,并进一步加强其竞争优势。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通过实施环境绩效评价,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对企业履行环境管理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从而保证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树立企业良好的市场形象。企业在进行环境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必须与关注环境绩效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各方对环境绩效的要求,并根据各方的要求改良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过程和环境行为,与社会各界共同承担社会环境责任。这样,环境绩效评价就起到了一定的纽带作用,改善了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帮助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

三、我国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价的现状

(一)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在环境绩效的评估过程中,构建指标体系是基础,指标体系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绩效评估结果的有效性。

1.缺乏统一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根据近两年的上市公司年报看,董事会报告和报表附注部分大多披露了丰富的环境绩效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在指标选取、项目的披露口径与格式及一贯性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健全,各个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评价都按照自己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标准存在不可比性。

2.定性指标使用的较多,而定量指标使用的较少。评价企业环境绩效的主要指标,仅从原理上提出指标的含义,信息披露则大多为定性描述的内容,而且以主观性的判断语言为主,主观评价的成分较大,可验证性不强。对于指标的量化问题,在技术操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环境绩效信息披露不完善。近年来,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逐渐从自愿性行为转变为政府规定,我国先后颁布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文件,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审核程序和奖惩条款,致使该指南不具有强制性。我国上市公司环境绩效信息披露仍存在诸多问题。

1.环境绩效评价的结果缺乏一个特定的公布形式。卢馨和李建明(2010)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年报环境信息主要集中于董事会报告、财务报表附注及公司治理结构等几个部分,几乎没有上市公司提供独立的环境报告。由于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价信息的公布缺乏统一的形式规定,各上市公司公布环境绩效评价结果的形式多样,影响了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上市公司环境绩效信息的全面、准确了解,导致上市公司在改善环境行为方面缺乏应有的主动性。

2.环境绩效信息披露存在选择性披露倾向。根据近两年的上市公司年报看,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体现上市公司积极行动和效果的内容和数据披露得较为详细,而原材料耗费、能耗、水耗及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三废排放和回收利用等情况却没有得到客观完整的披露,企业存在选择性披露倾向。

3.审计未发挥作用,影响了环境绩效信息的可信度。目前无论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是详细披露、简略披露,还是未披露,基本上都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也就是说环境审计基本没有体现出其作用。

四、我国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价现状的成因

从国外实践来看,促进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价的宏观机制包括政府的强制机制、激励机制、环境教育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等。但这些机制目前在我国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

(一)政府缺乏对上市公司进行环境绩效评价的激励机制。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保护环境的市场竞争机制。环境绩效的优秀表现虽然也可以为公司树立正面形象,有助于公司价值的提高,但是在短期内由于其对公司价值的提升不足以弥补因财务绩效降低所带来的公司价值降低,因此在短期内环境绩效的提高反而会导致公司股价的回落。而公司在环保方面的新投入会减少公司当年的收益,并影响公司的财务绩效,公司财务绩效的降低又会作用于公司股价,从而导致公司价值的降低。同时,由于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经济人”特质,使得投资者更关注企业的财务绩效而忽略环境绩效,因此环境绩效的提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投资者的支持。若政府不建立对上市公司进行环境绩效评价的激励机制,上市公司在环境绩效评价方面将始终缺乏内在动力。

(二)缺乏环境绩效评价准则和相关审计准则。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一系列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以及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信息披露规则和准则是指导企业会计和报告实务的主要法规,但是这些法规制度和相应的会计与报告实务并未具体有效地对环境绩效评价方法进行规定,缺乏具体可行的环境绩效评价方法,致使环境绩效评价缺乏具体依据。

(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依然存在。尽管我国已制定并颁布了一些环境法规,但这些法规只是规定了环境保护的一些基本原则、违反环境法规的法律责任等,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这就使得企业的环保意识只停留在表层,而不能落实到行动。而且,政府的强制规定及处罚力度不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依然存在。

五、构建我国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议

(一)政府层面。政府是推动企业改进企业环境绩效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现阶段可以考虑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建立一套企业环境绩效评价制度,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尽快制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适时成立专门的环境审计机构。

首先,推动相关条例准则的制定。以国务院条例的形式将环境绩效评价制度化,从法律上强制企业实施环境绩效评价,使环境信息披露有法可依。并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为环境信息披露提供统一的标准。同时,国家环境保护机关应加大对公司有关环境问题的处罚和奖励力度,提高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价和环境信息披露的自愿性和积极性。

其次,结合国情尽快制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自企业环境绩效评价发展以来,许多国家、国际组织以及联合国有关部门都发布了各自的环境报告指南,逐渐形成了几种影响较大的环境绩效评价标准。我国现阶段可考虑先借鉴国际上优秀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成熟的国际标准作为国内企业实施环境绩效评价的指南。同时,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的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指标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评价,并进行相应的奖惩,激励企业采取更为合理有效的环境行为以取得更好的环境绩效。

再次,适时成立专门的环境审计机构。为了增加环境绩效信息的可信度,政府相关部门和监管部门还应积极推动环境报告审计的发展。国家环保部门应适时成立专门的环境审计机构或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环境保护效率进行审计。当这项工作的技术和法律环境成熟的时候,也可以考虑由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的环境效率及信息报告情况进行一定的评价。

最后,将环境绩效评价纳入企业绩效评价系统。任何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都不能单纯用经济指标来衡量。为了实现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企业应注重其环境绩效。但是,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没有考虑企业应承担的环境责任,缺乏对企业环境绩效的相关评价。因此,非常有必要将环境绩效纳入企业绩效评价系统,构建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综合评价体系。

(二)上市公司层面。上市公司应重视会计理论的运用,积极把环境会计理论应用于企业财务实践,促进环境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对会计人员进行环境保护理念教育,学会运用环境会计来处理公司业务,以完善公司环境治理工作。同时,上市公司应积极地对企业的环境绩效主动进行评价,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增加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保努力、成果的了解,这也是一种正面宣传,具有广告效应。同时,将环境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相结合,重视环境绩效评价指标的责任划分,使环境绩效的评价结果与企业每个员工的报酬相结合,这样就可以对员工提高环境业绩和责任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效果。

(三)社会治理层面。首先,理论界应大力进行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上市公司环境基础信息资料不全和质量不可靠,是阻碍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工作开展的重要原因。因此,理论界必须大力进行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促进环境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力求对企业的环境活动进行比较准确的会计核算,为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提供可靠的环境信息数据支持。其次,新闻媒体可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环境意识,使消费者在消费时支持绿色环保企业。第三,重视金融机构在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价中的作用,可以考虑在银行借贷方面建立环境行为检查机制,对于环境绩效良好的上市公司,给予其较低的资金成本,以此提升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价的内在动力。Z

猜你喜欢
相关者绩效评价环境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
漫观环境
商业模式设计:从共生体出发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