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东省禹城市图书馆 台金红
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自从《意见》施行后,各地公共图书馆均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研究符合自身条件的免费服务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得到了实效。本文主要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后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长久以来,图书馆的文献采购、馆舍修缮、设备更新、设施完善等经费一直紧缺,公共图书馆全面免费开放后,读者量迅速增长、书刊流通加快、设施设备超载、视听资料损耗加剧等,造成日常支出成本大幅度提高,如果没有一定的经费支撑,免费开放只能流于形式。同时,有限的经费未能进行合理的配置,采购经费、人员经费、运行经费投放比例严重失调,导致经费使用率低下。因此,经费不足是目前免费开放的首要问题,若不妥善解决,将对下一阶段免费服务的推行有很大阻碍。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后,随着读者数量的激增,读者成分更加复杂、读者需求更加多样,致使原本紧张的文献资源、硬件设施、人员配置等面临更大的压力。免费开放以来,由于各级政府对于免费开放的经费投入尚未相应增加或增量不足,造成书刊资料补充不够及时,有限的馆藏文献资源无法满足无限的读者需求;在空间不变的情况下,阅览室、自修室、活动室的席位已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到馆读者,且阅读环境随着大声喧闹读者的增多而变差;电子阅览室完全免费开放后,电脑设备的老旧以及杂乱、无序的数字资源与不断上升的读者需求存在很大差距,不能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从全国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现有情况看,广泛的读者需求与资源保障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新问题。
免费开放以来,读者数量大增,使得一线窗口管理和服务的范围逐步扩大,工作强度明显增加。但由于尚未建立健全馆内规章制度,导致馆员面对大声喧哗、嬉笑打闹、纳凉取暖等成分复杂的读者,常常束手无策。同时,到馆读者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品行较差,失信情况时有发生,如逾期不还、污损书刊、乱架错架等;也有长时间占座,从事与阅读毫不相干的事情,这势必影响到了真正需要阅读空间的读者,给其带来不便。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事关文化民生以及行业发展,需要公共财政和文化责任的完美结合。因此必须通过法律制度建设,以法律特有的权威性、强制性、稳定性来保障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服务所需的经费。首先,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充分考虑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面积、方式、内容等因素,进一步研究制定财政补贴标准,制定每年经费投入的增长比率,以保证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能够均衡、有序发展,并获得健康、长效的财政支持。其次,还应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途径,鼓励和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投入;还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将政府投资、社会捐助、企业赞助相结合,以缓解图书馆长期存在的发展经费不足问题。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将为全面改善服务设施、优化馆藏资源、提升服务能力、增强社会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1.丰富馆藏。资源是服务的基础,图书馆应多措并举,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最大限度地缓解免费开放带来的供需矛盾。首先,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以充足的资金为保障,加大文献资源采访力度,增加书刊的种类和数量,提高馆藏质量。其次,明确规定外借图书册次上限,同时缩短借阅周期,以合理控制图书流通量,保证读者能够及时借阅到所需书刊。最后,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地将馆藏资源数字化,进而建立特色数据库;积极收集、挖掘、整合优质网络资源,方便读者查找、利用;构建统一的信息检索服务平台,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为读者提供高效的信息资源服务。
2.优化环境。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若想持续发展,就要进一步改善服务设施与阅读条件,为读者提供和谐的阅读环境。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进行馆舍的维修改造,最大限度地增加阅览室、自修室的空间和容量,延长读者需求集中的服务窗口开放时间,提供无线上网等,使读者感到图书馆的方便、舒适和温馨。坚持以人为本,设计布置图书馆的内外部环境,为读者提供各项配套服务。图书馆打造多功能的空间布局应贴近读者需要,如增设咖啡厅、音乐厅休息室等;建立学习社区、讨论教室等,通过组织座谈会、举办文化沙龙满足读者的互动学习需要。
针对免费开放后管理难度加大的现实情况,充分考虑所提供服务的公平性、层次性、多样性,通过管理创新,营造一个免费运行的良性环境。第一,规范馆内规章制度。依据《意见》重新修订各项服务规章,拟定适合本馆的制度细则,做到有章可循,保证管理收效。第二,建立读者诚信评价机制。利用读者诚信档案的有效数据,尝试奖励信用级别高的读者,增加其借阅册次、延长其借阅期限,刺激读者珍惜诚信。第三,构建图书馆评价体系。以免费开放为契机,积极构建公共图书馆评价体系,引进读者满意率、资源利用率等评价指标,将其纳入政府的绩效考核,以改善当前仅凭管理者意志运作的局面。
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随着免费开放的不断推进,公众利用图书馆的热情高涨,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态势,公共图书馆服务需要不断延伸和拓展,才能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保证免费服务的持续发展。
1.延伸服务范围。延伸服务、深化服务,提高社会效益是当前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根本目的。一方面,可以建立总分馆制,即在基层馆设立分馆、建立流通站,进一步提高馆藏文献资源利用率,使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服务惠及更广大的人群。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汽车图书馆的流动服务优势,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军营、社区、农村、学校、残疾人中心等各个领域,形成以总馆为中心、以汽车图书馆为纽带的辐射状服务网络。此外,建立共享工程固定基层服务点和流动服务站,借此大力推进共享工程服务在基层的发展,让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基层群众也能受益于这一惠民项目。
2.创新服务方式。公共图书馆应根据读者的不同需要开展个性化服务,转变传统的、单一的服务模式,努力以多层次、多功能、多样化的新手段、新形式提升免费开放的服务水平。第一,大力推广数字阅读,如首都图书馆在全市范围开展的“数字文化社区”建设,实现了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时时可看、处处可学、人人可享”的免费文化服务。第二,建立数字图书馆联盟,如由广东省立图书馆牵头建立的广东数字图书馆,联合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网以及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实现了广东省内各系统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并免费为读者提供网络表单、电话、实时在线等多种方式,助推联合参考咨询服务。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制度保障、管理创新、资源建设、服务优化等方面还需多方共同努力,不断地为免费服务注入新的内涵和新的形式,使免费服务永葆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EB/OL].
[2]肖希明等.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的调查分析[J].图书馆,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