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胜兰,刘彩霞,崔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沈阳 110004)
早产是一种常见、重要且复杂的妊娠并发症,能显著增加母儿的发病率及病死率。目前研究认为,早产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一种综合征,年龄、孕产史、不良行为、感染、宫缩和子宫颈长度等均有可能与早产相关[1]。有文献报道,随着医源性早产的增加[2]、孕妇人口统计学特点的变化(如妊娠年龄增长)[3]、助孕技术所致的多胎妊娠增加[4],早产的发生率正迅速上升。据文献报道[5],1990年-2010年间,仅有3个国家的早产率出现下降,其他国家的早产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本研究统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于2001年及2011年诊治的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10年前后早产高危因素及其变化情况。
1.1.1 入选标准:以2001年及2011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治的妊娠满28周以后分娩患者为研究对象。
1.1.2 排除标准:因胎死宫内或胎儿畸形行引产者及资料不完善者。
1.1.3 诊断标准:早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诊断
标准参照文献[6]。
将入选患者按年份分为2001年和2011年2组,又根据患者是否被诊断为早产分为早产组及足月组。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χ2检验或t检验,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早产的主要高危因素,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共7 781例患者入选,2001年1 718例,早产患者320例(18.6%);2011年 6 063例,早产患者 1 123例(18.5%),两年的早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与2001年比较,2011年分娩年龄平均增加1岁,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早产组分娩年龄增加0.66岁,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6)。孕次及不良孕产史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 0.02、0.01),而产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见表1。
2001年,早产组与足月产组各高危因素对比结果显示:高龄或低龄(指年龄<20岁及年龄≥35岁者)、孕次>1、产次>1、不良孕产史、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自然临产、胎儿窘迫、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因素、助孕、多胎妊娠、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胎位异常在2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羊水异常、瘢痕子宫妊娠、生殖道畸形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与2001年比较,早产的高危因素增加了瘢痕子宫妊娠、胎儿生长受限及生殖道畸形,见表1。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001年胎盘早剥、助孕、多胎妊娠、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自然临产、胎儿窘迫、胎位异常及孕次>1是早产的高危因素(表2)。2011年与2001年比较,早产的高危因素增加了瘢痕子宫妊娠、胎儿生长受限及生殖道畸形,而多胎妊娠成为最重要的高危因素,见表3。
文献报道国内早产发生率为5%~15%[6],本研究中2001年早产率为18.6%,2011年早产率为18.5%,均高于文献报道,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我院为东北地区高危产妇救治中心,高危妊娠患者入住率高,故而早产发生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
表1 2001年与2011年患者相关高危因素分析
表2 2001年早产患者高危因素分析
分娩年龄与产妇的健康程度、妊娠并发症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妇女趋向晚婚,生育年龄也普遍上升。年龄达到或超过35岁的妇女称高龄孕妇,有资料表明,我国高龄孕产妇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7]。通过我院资料也发现10年间分娩年龄平均上升了1岁,而在早产组中,分娩年龄平均上升0.66岁。此外有研究表明,年龄<20岁及年龄≥35岁是早产的危险因素[8],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与2001年比较,多胎妊娠成为2011年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子宫膨胀过度、胎膜早破以及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是导致多胎妊娠早产的主要因素。胎儿数目越多,妊娠期越短,据统计大约60%的双胎和几乎全部的三胎以上妊娠均在37周以前分娩[9]。随着多胎妊娠发生率的增长,多胎妊娠所致的早产发生率必然随之上涨。近几十年来,由于促排卵药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应用,多胎发生率正在迅速增加,1980年,英国的多胎妊娠发生率为0.1%,而2009年则上升至1.6%[10]。而Wright等[11]报道接受不孕治疗孕妇其多胎发生率为22.7%~31.7%。本研究中,多胎妊娠的发生率分别为3.96%,其早产的发生率为72.08%,而助孕所致的多胎发生率为37.36%,而这些多胎妊娠病例中,早产发生率高达88.24%。目前,减少胚胎移植数目、选择性单胚胎移植、多胎妊娠减胎术等技术已应用于减少辅助生殖技术所致的多胎妊娠[12],这对降低多胎妊娠所致的早产发生率将具有积极作用。
表3 2011年早产患者高危因素分析
瘢痕子宫妊娠成为早产新的高危因素。本研究中,瘢痕子宫妊娠的早产发生率为21.69%。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剖宫产率呈直线上升,2010年WHO报道我国的剖宫产率为46.2%,无指征剖宫产的比例占全部剖宫产资料的11.7%[13]。国内一份多中心、大样本的课题研究显示社会因素甚至超过头盆不称、巨大儿等因素,居于剖宫产比例的首位,达到36.23%[14]。剖宫产术后所致的瘢痕子宫妊娠也随之增加,本研究中,瘢痕子宫妊娠共438例,发生率为5.63%。瘢痕子宫妊娠容易并发子宫破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风险[15],从而增加医源性早产的发生。因此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降低社会因素所致的剖宫产对于降低早产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胎儿生长受限成为早产新的高危因素。本研究中,胎儿生长受限的早产率为51.30%,远高于早产的发生率。受种族、国家及地域影响,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病率各地不一,国内有学者报道其发病率为6.39%,本研究中发病率为1.98%,低于文献报道,可能与本地区所处地域及本次收集的病例特点相关。胎儿生长受限往往合并羊水过少或同时存在胎盘、脐带缺陷,容易出现胎儿宫内缺氧,导致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窘迫发生率增高。有文献报道,围产儿结局与孕周密切相关,妊娠34周以后终止妊娠不会增加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16],尤其是合并严重母儿并发症时,不宜一味延长孕周,应当适时终止妊娠。但是这些相关的处理措施必然将增加早产的发病率。
本研究中,2001年早产组与足月组生殖道畸形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2011年早产组与足月组比较殖道畸形有统计学差异(P<0.05)。生殖道畸形中最常见的为子宫畸形,由于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宫腔容积相对较小,子宫平滑肌发育不良,收缩能力较差而不均匀,患者发生早产的概率较高[17]。
综上所述,早产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随着时间推移,瘢痕子宫妊娠、胎儿生长受限、生殖道畸形成为早产新的高危因素,各高危因素对早产的影响也在发生改变。尽量减少无指征剖宫产及辅助生殖所致的多胎妊娠,可以降低早产的发生率。
[1]Romero R,Espinoza J,Kusanovic J,et al.The preterm parturition syndrome[J].BJOG,2006(Suppl 3),113:17-42.
[2]Ananth CV,Joseph KS,Oyelese Y,et al.Trends in preterm birth and perinatal mortality among singletons:United States,1989 through 2000[J].Obstet Gynecol,2005,105(5):1084-1091.
[3]Heron M,Hoyert DL,Murphy SL,et al.Births:Final data for 2006[J].Natl Vital Stat Rep,2009,57(14):1-134.
[4]刘芸.辅助生殖技术并发症及防治[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3):562-566.
[5]Blencowe H,Cousens S,Oestergaard MZ,et al.National,regional,and worldwide estimates of preterm birth rates in the year 2010 with time trends since 1990 for selected countries:a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implications[J].Lancet,2012,379(9832):2162-2172.
[6]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7]单君,刘海虹.高龄妊娠对母儿的影响159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和产科杂志,2006,22(10):775-776.
[8]Ip M,Peyman E,Lohsoonthorn V,et al.A case-control study of preterm delivery risk factors according to clinical subtypes and severity[J].J Obstet Gynaecol Res,2010,36(1):34-44.
[9]Goldenberg RL,Culhane JF,Iams JD,et al.Epidemiology and causes of preterm birth[J].Lancet,2008,371(9606):75-84.
[10]National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Women's and Children's Health.Multiple pregnancy:the management of twin and triple pregnancies in the antenatal period[M].London:RCOG,2011:1-230.
[11]Wright VC,Chang J,Jeng G,et al.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surveillance United States,2005[J].MMWR Surveill Summ,2008,57(5):1-23.
[12]李媛.辅助生殖技术中减少多胎妊娠率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5):385-386.
[13]Lumbiganon P,Laopaiboon M,Gülmezoglu AM,et al.Method of de-livery and pregnancy outcomes in Asia:the WHO global survey on maternal and perinatal health 2007-08 [J].Lancet,2010,375(9713):490-499.
[14]沈瑶,林建华,林其德,等.我国部分地区剖宫产率影响因素和指征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3):183-187.
[15]Daltveit AK,Tollanes MC,Pihlstrom H,et al.Cesarean delivery and subsequent pregnancies[J].Obstet Gynecol,2008,111(6):1327-1334.
[16]田燕妮,崔世红,程国梅,等.238例胎儿生长受限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4206-4209.
[17]Carlomagno G,Di Blasi A,Monica MD.Pregnancy outcomes after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J].J Obstet Gynaecol Can,2006,28(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