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干预法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研究

2013-12-02 05:30潘林平梁慧英林棣文
吉林中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时辰脑血管病病死率

潘林平,金 鑫,梁慧英,张 桦,林棣文

(越秀区诗书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越秀区中医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之一[1]。预防或降低再次发生卒中的危险,对于减轻残疾程度,促进患病后的机能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笔者自拟时辰干预法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二级预防,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于本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门诊及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为50例。试验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最大 75岁,最小45岁,平均(60.81±7.35)岁;平均病程(55.18±0.48)d。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大 74岁,最小47岁,平均(58.92±7.51)岁;平均病程(54.91±0.52)d。2组患者性别经卡方检验,年龄、病程经 t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脑卒中病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诊协作组《中风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试行)。纳入标准:1)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年龄在40~75岁;3)第1次发病,时间在14 d~6个月;4)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16~35分。排除标准:1)有意识障碍(以GCS量表结合临床意识标准判断);2)有严重智能障碍者(以MMSE量表小于24分),有失语失认失写等;3)除动脉粥样硬化以外其它原因的缺血性脑卒中,如:心源性脑栓塞、动脉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镰状细胞性贫血、血栓栓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脑淀粉样血管病、Moyamoya病、颅内血管畸形等;4)发病时有严重的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肝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恶性肿瘤、消化道出血等预计不能完成随访6个月者;5)依从性差,不予配合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2组均接受脑卒中的西医二级预防治疗,干预方案参考《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版),严格控制各种卒中危险因素。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时辰干预法(即对脑卒中患者加强子时、丑时、寅时、卯时的观察和看护;指导脑卒中患者卯时、申时进行适当康复锻炼;重视辰时、未时进食;提高子时、午时的睡眠质量;鼓励患者在申时读书、学习;指导脑卒中患者在戌时放松身心、适当娱乐)。2组按此治疗方案治疗24周。

1.4 观察指标 参照2005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组织专家编写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及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HISS)、生活能力评定。入组时及治疗后第12周、第24周进行相关评定。追踪随访每例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次数、死亡例数,统计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率、病死率。2组患者观察周期为半年,每月随访,随访方式为门诊、住院、电话,按要求填写原始病历报告表、做好随访记录(尤其对复发及死亡事件做好随访及记录)。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和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NHISS)比较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NHISS)比较

2.2 2组治疗前后生活能力评分(BI指数)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生活能力评分(BI指数)( x±s)比较

2.3 2组患者脑卒中复发率比较 2组患者均随访半年,试验组在1个月内复发1例,1~3个月内复发0例,3~6个月内复发1例,共复发2例,复发率4.0%;对照组1个月内复发4例,1~3个月内复发2例,3~6个月内复发 3例,共复发 9例,复发率18.0%。对照组的复发率高于试验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2组患者病死率比较 随访期间,试验组患者死亡2例,病死率4.0%,其中因心血管疾病死亡1例,脑卒中死亡1例;对照组患者死亡3例,病死率6.0%,其中因心血管疾病死亡1例,脑卒中死亡2例。2组病死率比较,对照组高于试验组,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4]。虽然近10年来西医学在本病的临床治疗上有所突破,但疗效仍不确切[5]。中医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的理论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其鲜明的优势和特色。

研究发现脑卒中的发病与时辰关系密切。在文献查阅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临床观察与实践,针对脑卒中病的特点,笔者以时辰为纲领,将时辰与具体的临床环节相结合,指导脑卒中病的治疗、预防、养生等各个方面,自创了一套时辰干预法,主要内容包括:1)对脑卒中患者加强子时、丑时、寅时、卯时的观察和看护:根据脑卒中的时辰发病特点,指导医护人员、家属和陪人在子时(子夜11时-凌晨1时)、丑时(凌晨1时-3时)、寅时(凌晨3时-5时)、卯时(早晨5时-7时),特别是寅时、卯时的观察和看护。一旦出现病情变化,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以减低脑卒中病的再发和死亡:2)指导脑卒中患者卯时、申时进行适当康复锻炼:“平旦人气生”,根据中医时辰观,卯时(早晨5时-7时)是一天当中阳气始生之时,适当运动身体,可调神养性、纳气保精。申时(午后3时-5时)是人体新陈代谢率最高的时候,肺部呼吸运动最活跃,人体运动能力也达到最高峰,此时锻炼身体不易受伤,可谓是脑卒中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最佳时间段。功能锻炼可分为肢体和语言功能2部分。肢体功能锻炼:运动量要由小到大,开始由别人帮助做被动活动,继而做主动活动。动作要求由简而繁,注意行走姿势、技巧、持久力和速度。通常以锻炼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动作,如坐、站、走等基本动作为先,以后再进行比较精细、复杂的活动。语言功能锻炼方面:脑卒中病人言语蹇涩,指导病人一字一句地练习发音,逐步扩大语言范围;3)重视辰时、未时进食:辰时(上午7时-9时)胃经当令,胃主受纳,主受纳,腐熟水谷。消化吸收功能最佳时,脑卒中患者尤其要注重及时进食早餐,早餐宜吃温热的食物养胃,以五谷类为主食,不宜荤腥。未时(午后1时-3时)手太阳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输送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督促患者午餐在1点前吃完,以利于营养吸收;4)提高子时、午时的睡眠质量: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要睡眠静养。不少脑卒中患者入睡困难,尤其要提高睡眠质量。入睡前要安神定志,可用中药熏洗,或以足底按摩等中医药保健疗法提高睡眠质量。此外,胃不和则卧不安,午餐、晚餐避免进食过饱;5)鼓励患者在申时读书、学习:申时(午后3时-5时)是膀胱经当令,膀胱经是一条最长的经脉,其一端至脑部。申时气血流注脑部时,此时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效率都最高。这个时间段可提供养生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处方、小册子、卫生报给患者阅读,举办知识讲座,让患者学习更多的养生保健知识,提高患者的保健意识和依从性,又可以锻炼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判断、记忆等思维能力,一举多得;6)指导脑卒中患者在戌时放松身心、适当娱乐:脑卒中患者思想负担重,多心情不畅,忧郁绝望,肝气不达,而表现为烦躁易怒,或多愁善感、抑郁寡言。戌时(晚7时-9时)正是心包经当令,“喜乐出焉”,鼓励患者进行自己喜欢的娱乐活动,例如象棋、听唱戏曲、逛公园、聊天、养花、练书作画、读书等,放松身心,进行心态的调节。

需要指出的是,临床观察[6]表明:复发脑卒中病因极为复杂,其内因多为脏腑偏胜偏衰、阴阳失调,外因与饮食、劳倦、精神情绪因素都有一定关系。我们认为,对于脑卒中的防治,应从整体出发,综合运用精神、饮食、锻炼、起居、按摩等方法,互相配合,进行全方位的调节养护,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此外,应给予患者正确的疾病观指导,增强信心,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并持之以恒,这是时辰干预法创立的初衷。

[1]陈维琴.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药治疗[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5):683-684.

[2]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6-38.

[3]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6):60-61.

[4]王键,刘昕.缺血性中风中医药临床和试验研究述评[J].中医药通报,2003,2(1):13-16.

[5]宋坚,倪光夏.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规律探讨[J].吉林中医药,2010,30(3):239-240.

[6]薛俊霞.复发中风50例病因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4):63.

猜你喜欢
时辰脑血管病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热扎依:人生犹如『十二时辰』
十二时辰养生之未时
本期健康策划——十二时辰养生之辰时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