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勇,杜永强
(信阳农林学院 计算机科学系,河南 信阳464000)
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何 勇,杜永强
(信阳农林学院 计算机科学系,河南 信阳464000)
目前,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如下分析: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及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等.提出了“四结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程任务与项目驱动相结合;专业技能与资格认证相结合;专业综合实训与工程项目相结合.结合高校实际,提出了网络技术专业“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策略.
高校; 网络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
当前各行各业计算机应用水平非常普及,而对网络应用的水平需求逐渐提高,从简单的办公软件操作和硬件维护发展到行业内局域网的构建、管理、维护以及网站的建设、网络安全,等等.因此,对网络技术人员技术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然而广大高校培养的网络技术专业的部分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何以如此?其主要原因就是现在高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未能紧跟社会实际需求.为了能培养出社会行业需要的网络人才,笔者通过对大量的岗位职责需求调查,在专业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制订了“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1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职业定位不明确
由于网络知识与技术更新速度快,社会上对网络技术人才的技术水平要求不断提高.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没能及时修改与完善专业教学计划,没有增强技能训练和注重创新应用能力来紧跟网络时代的步伐.
培养目标的不及时更新,也导致了学生学习初期不能很好地进行职业规划,对于行业职责的理解不清晰,从而也达不到社会这一技术领域的人才需求标准.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1.2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网络技术的更新速度快,而大部分从事教学一线的教师,由于主客观的原因不能进入行业岗位上实践体验,因而缺乏开发和组建网络的实际经验,导致他们只能“纸上谈兵” ,“照本宣科” ,学生从课堂教学上获得的知识面相对狭窄,知识点缺乏新颖性,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性.
1.3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定位的不明确性,也导致了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对课程的设置不合理,主次不分,课程多而杂,学生课业负重,但又掌握不了课程的精髓,容易形成学生畏难情绪[1].
1.4实验软硬设备更新换代的周期长,实训基地严重缺乏
对网络技术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与亲身实践是分不开的.目前大部分高校由于教育资金的资助不到位,导致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环境更新速度过慢,目前,大多数院校实验设备基本属于市场上面临着淘汰的产品.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进行的试验训练,导致了学生的知识储备陈旧,技术落后.而且由计算机专业的特点,不适合大规模的集中实训,也没有大规模的实训基地,新兴的计算机网络机构,对于初学者采用排斥的态度,从而导致学生的实践实训机会减少.
由于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上述问题,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故提出“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实践.
2.1“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1.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融合职业资格标准,构建“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偏重于理论教学,淡化了课程专业技能的培养.因而,践行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理论教学围绕课程核心技能展开的教学原则.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强化动手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水平.
2.1.2 课程任务与项目驱动相结合
抽取课程专业技能,采用项目驱动分模块教学.传统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大都取于教材,依编排的章节进行.采取“项目驱动教学”的模式,即先把课程任务分解成若干个模块,然后按模块教学.在模块教学的过程中,实施项目驱动,让学生及早了解课程的性质、任务和专业技能要求.
2.1.3 专业技能与资格认证相结合
贴近就业市场,重视资格认证.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是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其实可以采用开放式的考核方法,如提交个人制作的作品、课程相关的专业技能认证证书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就业形势,进行培训认证.首先,引入证书教育,一方面通过宣传鼓励学生考取含金量高的技能证书,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政府部门颁发的网络管理员、网站设计员等,另一方面,通过合作模式引入一些含金量高的企业认证证书,如思科的CCNA、CCNP证书,西安开元的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工程师证书等.
2.1.4 专业综合实训与工程项目相结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为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从2010级学生开始,在第3、4、5学期,开设了专业综合实训.该实训综合当前所学知识和学生已具备的专业技能,以社会网络工程项目为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实践.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并与一些单位联系,利用双休日或假期,将学生送到这些单位进行实践.
2.2“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2.2.1 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职业岗位(群)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三年的学习,毕业生应该具有较好的网络构建的素养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熟练掌握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技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具备基本的网络系统集成和网络营销的技能,熟悉主流的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管理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2].
培养出人才所应具备专业能:1)利用办公软件进行信息处理能力;2)网络管理、组建与维护能力可以进行计算机组装、系统软件安装与设置;3)网络操作系统、服务器设备配置能力;4)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能力;5)网站开发、维护与管理能力.
2.2.2 结合学生个体特点,制定多元化的职业面向
1)人才职业目标培养
学生之间是有个性差别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获得个性化发展.
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在校大学生了解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社会需求,依据其个性和专业要求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大一时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在大二时完善职业生涯规划,逐步实施职业目标;在大三时关注就业,逐步达到职业目标.
2)人才培养的职业面向
若毕业生学习能力较差,则引导他们以网络管理员作为自己的职业定位,从事计算机操作、指导与维护,以及网络站管理与维护、计算机及网络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岗位.若学生学习能力一般或编程能力较弱,则引导他们以网络工程师为自己的职业定位,从事网络系统设计、集成与技术支持、网络工程施工、技术测试、网络安全检测和防范等岗位.若学生学习或编程能力较强,则引导他们以软件设计师为自己的职业定位,从事网站应用系统开发设计、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WEB应用开发、应用程序设计开发等工作岗位.
2.2.3 结合“合格+方向”的知识体系,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
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的特性,制定了 “合格+方向”的课程体系结构.课程的设置是技能培养的基础,将三年来开设的课程分成合格模块(公共基础课程)和方向模块(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见表1.
表1 网络技术专业"合格+方向"的课程体系
2.2.4 结合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制定分层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传统的实践教学大都是以单一课程为主进行的,每个实践教学活动之间相互独立.实际上,我们任何一个实践项目的实施都得借助于其它相关课程依托,而对实际问题学生无从下手,不能融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不了一个训练学习综合操作能力的目标.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根据企业需求,结合其工作过程,制定了分层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工作过程的教学体系中,整个实践教学计划制定都围绕一个典型的具体的企业工程项目来进行,将这个教学工程项目每为若干个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就是一层,都有具体的实践任务和目标[3].学生在完成各个模块的目标时,借助老师和同学之间帮助就把已学的分散的知识点串接起来,从而实现了学生对知点的融汇及综合应用能力,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而实践的工程又是企业中的经典案例,也达到了社会岗位对学生能力水平的要求.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过程
近几年来,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积极探索新的课程考核方案.从最初的一考定成绩的笔试到现在的实践考核,再到部分课程的答辩式考核.如网综合布线课程考核方式,就是以“学院校园网某个中心机房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为考核项目,提前将该项目交给学生,学生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数据处理、撰写方案等环节,完成该项目的设计,学生通过制作PPT汇报项目设计情况,参加答辩考核.通过答辩式考核,使学习与考试有机结合,将各种显性和潜在的教育教学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促使了学生对新摄入的信息和已有认知的互动、连接、交融和整合,从而促进了自身知识技能的构建,激发了自身潜能.
十年来,我校一直结合学校实际,紧跟市场需求,积极探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课程设置、技能培养和就业途径等方面做了创新和尝试,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邓泽民,陈庆合.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陈利平,高金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继续教育与研究 ,2009,(3):32-34.
[3]陈利平,吕明娥.以就业为导向,优化网络工程实验实训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09,(19):123-126.
ADiscussiononDiversifiedTalent-trainingModeofComputerNetworkTechnologySpecialty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HE Yong,Du Yong-qiang
(Dept.of Computer Science, Xinyang College of Agricultureamp;Forestry, Xinyang Henan 464000,China)
At present, the professional talent-training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mployers, their problems are analyzed as follows: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career orientation is not clear;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s a single and curriculum provision is coming apart from the demand of market and so on. Proposed a new training mode of “four combination”, namely: a combination of theory teaching and practice teaching; a combination of curriculum tasks and project-driven; a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qualifications; and a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training and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ondi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specific practice strategies of “four combination” training mode of network technology specialty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twork technology specialty; talent-training mode; diversification
1673-2103(2013)05-0096-04
2013-08-05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校级教改立项项目(2012XJGLX-13)
何勇(1979-),男, 河南信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网络、信息安全和模式识别.
G642.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