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释文校正

2013-11-30 04:51吴继刚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异体字释文石刻

吴继刚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释文校正

吴继刚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释文存在部分文字讹误。考其原因,主要是未审词义,未明典故、典制,未辨异体字。结合传世文献资料以及汉魏六朝隋唐墓志拓片,考辨词义,考证典故、典制,辨析异体字,纠正讹误,还原材料历史原貌,以便使这些宝贵材料得到更科学的利用,同时为新出土石刻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和理论支持,为汉语史、汉字史的研究提供资料。

《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释文;校正

《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卷一、卷二由国家文物局编订出版,共公布秦汉至民国初年916通墓志。①该书在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社会学、灾害学、民俗学、宗教学、伦理学、思想史、文学、书法、汉字史、语言学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字误释、标点误断等。为了让这份有价值的材料能够得到更好地利用,本文按志文先后顺序,对该书墓志录文文字讹误进行校正,为研究者提供便利,敬请方家指正。原释文为通行繁体字,除讨论对象外,本文一律改为现行简化字。[1]

从辞例上看,“扷帜”不辞,“拔帜”是个典故词,为“拔赵帜易汉帜”之省,为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义。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率汉军击赵,将至井陉口,先挑选轻骑二千,人持一赤帜,抄小路埋伏于赵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以诱赵。赵军出击,汉军佯败而走,赵军果空营追击。“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进击不能胜,欲回营,见营中尽是汉军赤帜,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于是溃不成军,终为信所灭。

传世文献用例,如南朝陈张正见《赋得韩信诗》:“淮阴总汉兵,燕齐擅远声。沈沙拥急水,拔帜上危城。”出土文献用例,如唐魏征《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至于三令五申之法,七纵七擒之功,出天入地之奇,拔帜拥沙之策,莫不动如神化,应变无穷。”《王君愕墓志》:“拔帜斩旗,倏如奔电。”

2.原文作:纮綖之隙,历览书场;蚕葈之余,优游词菀。(唐《段简碧墓志》卷一下34页)

按:“葈”、“菀”误。

“枲”本指大麻。如《尚书·禹贡》:“荆河惟豫州 ……厥贡漆、枲、絺、纻。”汉刘向《说苑·谈丛》:“蓬生枲中,不扶自直。”作“蚕枲”则涣然冰释:“蚕”指养蚕织锦,“枲”指种麻织布。“蚕葈”指养蚕织布,这正是封建时代女子的社会分工所在。志文“蚕葈之余,优游词菀”,是说志主邳国夫人段简碧从事农桑之余,还读书写诗,是个既勤劳能干,又有很好文化修养的女子。因“枲”是草本植物,形符“木”表意不彰显,故加形符“艹”作“葈”。

“葈”本指菜名。《淮南子·览冥训》:“瞽师庶女,位贱尚葈,权轻飞羽。”高诱注:“葈者,葈耳,菜名也。”由于加形,“葈”成为同形字,同时记录意义分别为“种麻织布”、“葈耳”这两个词。

又,本书唐《杨执一墓志》(卷二下72页)“苴葈仅胜,水浆不入”,《李娘墓志》(卷一下101页)“兰堂罢养,柰菀驰诚”,《段允探墓志》(卷二下30页)“枝分桂菀,玉析瑶山”、“枝分桂菀,叶散兰丛”、“荆山玉奄掩,蕙菀芳收”等中的“葈”、“菀”都照录原文,当分别改为“枲”、“苑”。“苑”表园林义。

3.原文作:自五世相韩,焕芳徽于舃册;七叶匡汉,开茂族于麟图。(唐《张廉穆墓志》卷一下37页)

按:“为”为“鳥”之误。

从语义上看,“鸟册”指古老的史册,这里泛称史册。最早见于《晋书·郭璞传赞》:“景纯通秀,夙振宏材。沉研鸟册,洞晓龟枚。”《晋书·郭璞传》载,郭璞“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通五行、天文、卜筮之术等。曾为司马睿筮卜,称其必定称帝,卜曰“会稽当出钟,以告成功,上有勒铭”。太兴初,会稽剡县人果得一钟,上有古文奇书十八字,除“会稽岳命”四字,其他字无人能识。这里的“古文奇书”当是“鸟册”的源头。

石刻仅见此例,传世文献也仅一例,《唐大韶令集》卷八十一:“朕拯溺师旅,省方礼毕,四海无事,百揆多闲,遂因暇日,详观典府,考龟文于义载,辩鸟册于轩年。”此例中“考龟文”与“辩鸟册”两动宾结构对举,用动词“考”、“辩”,可见“龟文”“鸟册”应为古文奇字写成。代指古籍典册。

下面看看石刻文献类似语境的用词情况。唐《张怀实墓志》:“自后五代相韩,七叶荣汉,英灵继踵,冠盖相望,史不绝书,良难备述。”《张怀寂墓志》:“佐漠相韩,备该策史。”《孙喭墓志》:“因官徙秩,迁移□□,三代擅其相韩,七叶光于辅汉。诵亡箧而称敏,承坠印以疏□,蝉联冠剑,镜鉴图史。”《宇文修多罗墓志》:“盛德千祀,光华史册。”《执失善光墓志》:“布诸史册,列在方书。”

这些例子都是说明志主祖籍世代做官,美德和盛业世代相传,详诸史册。“鸟册”辞书未收,当补。释文作“舃”,指古代一种以木为复底的鞋,“舃册”不辞。

4.原文作:巾裾浣濯,帷屏疏素。(唐《尚衣奉御唐君妻元万子墓志》卷一下46页)

在辞例上,“疏索”,稀少之意。如唐司空图《寄考功王员外》:“白鸟间踈索,青山日滞留。”唐温庭筠《酒泉子》:“近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 “帷屏”指帷帐和屏风,泛指室内陈设。如《南史·羊侃传》:“盛设帷屏,列女乐。”唐元稹《旅眠》:“内外都无隔,帷屏不复张。”志文“帷屏疏索”表现志主元万子勤劳简朴,亲自洗衣服,居室里的陈设很少、很朴实。语义更畅。

5.原文作:孤松梃操,襛李呈姿。(唐《宇文修多罗墓志》卷一下52页)

6.原文作:蓝田孕宝,汉折樆英。(唐《张智慧墓志》卷一下71页)

从辞例上看,“蓝田”与“汉折”相对,表示地点。“汉折”,隐用“折水”之典,语出《淮南子·墬形训》:“水员折者有珠,方折者有玉。”南朝梁元帝《庄严寺僧旻法师碑》:“是故隋光烛魏,非折水之恒珍;和璧入秦,岂润山之常宝。”“汉折”指汉水水流回旋之处,多产珠玉。“宝”与“英”均指珠玉。“孕”与“摛”相对,均为动词,义为“含有、孕有”。如唐《封祯墓志》“摛英玉秀,荐宝金浑,舒文抱质,礼立诗言”,《郑肃墓志铭》“公降灵辰象,摛英岳渎,蕴澄陂之量,负隆楝之材”等。准此,“汉折摛英”则涣然冰释。

7.原文作:风□□秦,仰摻木以憎荣;露早登歌,叹时□之何促。(《大唐故亡宫七品墓志》卷一下109页)

8.原文作:长子日兴,春秋鼎盛,而官至朝散大夫、高平郡长史。季子日森,问望云委,顷授睢阳郡谷熟县主簿。(唐《孤独公(袆之)夫人张氏墓志》卷一下128页)

按:“日”为“曰”之误。

9.原文作:至若弦歌有舛,微睇瞩于悮人;雅调铿锵,留顾瞻于妙妓。(唐《何刚墓志》卷二下27页)

从语义上看,“悮人”即“娱人”,指歌舞艺人。《楚辞·大招》:“叩钟调磬,娱人乱只。”王逸注:“娱,乐也……则诸乐人各得其理,有条序也。”从上下文看,“悮人”与“妙妓”对举,“妙妓”指容颜美丽、技艺精妙的歌妓。二者词性相同,意义相近。

由于换形,“娱”之异体“悮”与“谬误”义之“悮”成为同形字。

11.原文作:父喭仁,隋任秦府帐内。□□满藏,皇朝任英府帐内。(唐《李满藏墓志》卷二下47页)

“幕府”在石刻文献中用例甚多,如北魏《元隐墓志》“运筹莫府,制胜六军”,《元朗墓志》“或镇蕃要,或司莫府,策禀兵韬,虑深钩拒”;北齐《崔芬墓志》“禀命天子,参事莫府。握兰礼闱,黼藻军国”,《高建墓志铭》“往事军门,言参幕府”;唐《李寿墓志》“于是外治莫府,内次直庐,绩宣周卫之中,威行都辇之侧”,《杨士汉墓志》“誉宣莫府,礼过群僚”等。传世文献亦有用例,如《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魏书·崔休传》“幕府多事,辞讼盈几”等。

又,按志文交代志主名讳体例,被泐蚀的“□□”当为“君讳”二字。

12.原文作:曾祖让,生禀无閟,终应少微。(唐《雍智云墓志》卷二下83页)

“无闷”与“少微”对举。“少微”指称处士。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况乃少微真人,天山逸民。”唐牟融《送沈翔》:“清朝尽道无遗逸,当路谁曾访少微。”原志文“生禀无閟,终应少微”说明志主雍智云的曾祖一生“超脱尘世,隐居不仕”,文义涣然冰释。本志下句“祖德,以传父业,犹隐朝市”亦可证明。

从词义上看,“连娟”,弯曲而纤细。指美人眉曲细貌。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皓齿粲烂,宜笑的皪,长眉连娟,微睇绵藐。”司马贞索隐引郭璞曰:“连娟,眉曲细也。”又引《楚辞》:“蛾眉笑以的皪。”汉武帝《李夫人赋》:“美连娟以修嫮兮,命樔绝而不长。”南朝梁柳恽《七夕穿针》诗:“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御定渊鉴内函》:“乃养恬以颐年兮,窈连娟而委蛇。”《剑南诗稿》:“莫悲今年选后宫,连娟千蛾眉早知。”

志文“连娟”、“的皪”对举,描写南川县主眉毛弯曲而纤细、眼睛清澈明亮之貌,极言其美。语义更畅。

14.原文作:唐元初,韦氏搆逆,社稷几危。(唐《何德墓志》卷二下108页)

按:“搆”为“構”之误。

“構逆”,其构词理据清楚,两个构词语素原均为单音节词:“構”为图谋义。如《淮南子·说林训》:“纣醢梅伯,文王与诸侯構之。桀辜谏者,汤使人哭之。”高诱注:“構,谋也。”“逆”义为背叛、作乱。如《诗经·鲁颂·泮水》:“既克淮夷,孔淑不逆。”两词均为动词,语素化后构成动宾结构的复合词,义为图谋、发动叛乱,造反。

又,《夏侯绚墓志》(卷一下39页)“王以荆、吴搆逆,缘坐废府”之“搆”原拓字形为“”,这是“構”之构件讹混异体字。为字左边构件“木”讹混为“扌”所致,当录为“構”。

15.原文作:未见阙庭,俄尔瘿疾。(唐《回纥琼墓志》卷二下115页)

从辞例上看,“瘿”指囊状肿瘤义,“瘿疾”不辞;“婴”,义为遭受。“婴疾”即遭受疾病,文义通顺。“婴”表“遭受”义在石刻文献中常见,如唐《曲连墓志》“粤以永淳二年二月五日婴疾,奄然物化”,《刘茂墓志》“中年婴疾,早岁嫠居”,《潘智昭墓志》“婴疾累月,药饵无徵”,《闾守元墓志》“忽婴疢疾,终于崇仁里之私第”等。传世文献亦有用例,如晋袁宏《后汉纪·质帝纪》“今我元元,婴此饥馑”,《后汉书·南匈奴传》“硗埆之人,屡婴塗炭”,唐王维《李陵咏》“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新唐书·姚崇传》“身婴夷戮,为天下笑”等。

16.原文作:敬陈躃踊之礼,以展幽明之隔。(唐《高义忠墓志》卷二下125页)

“躃踊”则不辞。“擗踊”,擗,捶胸;踊,以脚顿地。语素“擗”与“踊”构成并列式复合词,形容极度悲哀。如《孝经·丧亲》:“擗踊哭泣,哀以送之。” 三国魏曹植《文帝诔》序:“百姓吁嗟,万国悲伤;若丧考妣,恩过慕唐;擗踊郊野,仰想穹苍。”唐《王玼墓志》:“其往如疑兮感之深衷,号天叩地兮擗踊是崇。”唐《薛突利施匐阿施墓志》:“法伦等痛当擗踊,泣血难任。”语义通顺。

17.原文作:夙夜敬心,始终不忒。(唐《周惠墓志》卷二下125页)

从辞例上看,“敬心”不辞,“敬止”则畅,指敬仰。止,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确定语气。“敬止”,语出《诗经·大雅·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朱熹集传:“止,语辞……言穆穆然文王之德,不已其敬如此,是以天命集焉。”《诗经·周颂·闵予小子》:“信无私枉,维予小子,夙夜敬止,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传。”《尚书考异·周官》:“襄公二十年,君子曰:诗曰:‘淑慎敬止,无载尔伪,信之谓也。’”《北史·隋纪下·炀帝》:“瞻望郊廛,缅怀敬止。”

上述释文中的文字讹误,大多文字字形清晰可辨,释文者由于未审典故、典制,不明词义和未辨异体字而误断字形。只有结合传世文献资料以及汉魏六朝隋唐墓志拓片,考辨词义,考证典故、典制,辨析异体字,纠正讹误,还原材料原貌,以便使这些宝贵材料得到更科学的利用,同时为新出土石刻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和理论支持,为汉语史、汉字史的研究提供资料。

这些问题,也是碑刻文献整理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而核对原拓尤为重要,杜海军《石刻整理常见误录探因——广西石刻研究之五》、[2]吴建伟《lt;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gt;录文商补》、[3]章红梅《lt;机场墓志gt;释文校正》[4]均有阐述;梁春胜先生更以《汉魏六朝碑刻校注》为例,阐述了汉魏六朝石刻文献整理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并上升为条例,述及其解决方法,[5]毛远明师更是举例专章考证石刻异体字,[6]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石刻文献的整理,可以参酌使用。

注释:

① 中国文物研究所、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卷一(上),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卷二(上),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② 图片见中国文物研究所、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卷一(上),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卷二(上),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凡校勘对象均同此,不再一一出注。

③ 如无特别说明,考证中引用的汉魏六朝碑刻字形均出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异体字典及语料库”之结题成果图片库。

[1] 马 瑞.《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北卷》释文校补[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3):29.

[2] 杜海军.石刻整理常见误录探因——广西石刻研究之五[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04-110.

[3] 吴建伟.《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录文商补[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11):62-73.

[4] 章红梅.《杨机墓志》释文校正[J].中国历史文物,2010(5):81-83.

[5] 梁春胜.汉魏六朝石刻文献整理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汉魏六朝碑刻校注》为例[EB/OL].www.gwz.fudan.edu.cn,2012-07-05/2012-08-15.

[6] 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576-644.

[责任编辑邓杰]

TheCorrectionofCopiedWordsofTheUnearthedEpitaphsinNewChina:VolumeShaanxi

WU Ji-gang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ollege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9, China)

There are some error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word scripts ofTheUnearthedEpitaphsinNewChina:VolumeShaanxi. The reason lies in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words, allusions, decrees and variant characters. The words, allusions, decrees and variant characters in the documents from ancient times and epitaph rubbings of Han, Wei, Six dynasties, Sui and Tang dynasty will be correctly recognized and understood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real history, to scientifically use the document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s and theoretical supports for the study of the newly unearthed inscriptions an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haracters.Key words:TheUnearthedEpitaphsinNewChina: Volume Shaanxi;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word scripts; correction

2013-02-08

吴继刚(1971—),男,江苏徐州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碑刻文献语言文字研究与词典学研究。

H028

A

1674-5248(2013)04-0086-06

猜你喜欢
异体字释文石刻
西狭颂摩崖石刻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肩水金关汉简》(壹)(贰)释文校订
常用隶书异体字表(二)
绝句《题〈清廉〉石刻》获奖感言
《音同》中的异体字与讹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