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正维,吴银涛
(成都学院 师范学院,成都 610106)
大学生课堂性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研究
万正维*,吴银涛
(成都学院 师范学院,成都 610106)
通过对课堂性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成效的分析,提出了课堂性道德教育实践应坚持主流价值倡导与大学生主体性参与相结合,发挥同龄人影响和网络资源在性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坚持教学、科研与服务学生成长相统一等3个方面的建议。
大学生;性道德;性教育;课堂实效性
新世纪以来,随着教育部对高考考生年龄、婚否的取消,对在校本科生结婚禁令的取消,高校对大学生刚性管理的消减,大学生的性道德问题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1]。本课题主要考察课堂性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在四川省4所高校的性教育公选课上试点性道德价值观的教育,课后发放标准化调查问卷1 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064份。同时,收集了大学生们在课堂上谈论的定性资料,作为对定量数据的进一步了解和补充。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
2.1 性道德教育内容
为了进一步实践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性道德教育,课题组成员重新改编了大学生性教育教材,2011年正式投入省内5所高校使用。内容包括性与性教育、性的生物学基础、性健康与性保健、性心理、性文化与人类的性、性活动与性行为、性审美与性爱、性爱与婚姻家庭、性的道德规范、性的法律规范等10个专题。要求课堂教学中,始终贯穿对学生的性道德教育。
2.2 性道德教育方法
2.2.1 头脑风暴
在第一章“性与性教育”的教学中,组织了“头脑风暴”活动。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写出看到“性”后头脑中闪现出的第一个字或词语,教师引导他们将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归纳,部分同学主动解释所写词语的意思,从而建立了一个开明的、轻松的、公开谈性的平台。
2.2.2 画图活动
在讲授第二章“性的生物学基础”时,组织男女学生画两性的生殖器官图,并上台讲解。对学生来说,这是一堂极富挑战、“惊心动魄”的课,课堂上充满了笑声和鼓励声。课后,用学生的话来说,他们纷纷得到“脱敏”。
2.2.3 影视教学
在讲授第三章“性传播疾病”内容时,采取了播放影片的方式,图文并茂地让学生了解到性疾病及其危害,组织学生讨论了有关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对艾滋病的认同与歧视、对同性恋者的态度等问题。
2.2.4 情景剧表演
在第四章“性心理”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大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爱的能力”,学生通过讨论懂得了爱的能力包括表达爱、接受爱、拒绝爱、鉴别爱、解决爱的冲突、处理性冲动和性压抑的矛盾、面对失恋的心理承受力和保持爱情长久的能力等。随后,同学们即兴表演情景剧,形象生动地揭示了男女交往中的各种问题。
2.2.5 同伴教育
参与式的“同伴教育”贯穿了性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它强调协作,调动资源,鼓励同学们自觉积极参与,分享共鸣。如课堂上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让同学先分组讨论、准备,然后通过小组报告表达出来,最后,教师带领全班讨论。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了潜力,分享了资源,培养了协作力[2]。
2.3 性道德教育成效显著
2.3.1 课程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表1 避孕知识来源与性行为中避孕选择的交互分析 %
表2 课前课后避孕方式的选择 %
数据显示:71.5%的大学生认为课程达到了性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只有5.7%的学生认为还未达到。这说明,一方面该课的教学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大学生性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该课抱有较高期望,还需进一步改进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期望和要求。
2.3.2 性健康、性安全的意识和行为有了明显改观
调查显示,723人中表示会在与性伙伴发生性关系时采用避孕措施的达88.11%。其中女生达94.51%,男生为82.38%,男女生比例分布呈现显著性差异(z= 5.063,Pgt;z=0.000 0)。考虑到有相当部分的学生的避孕知识主要来源不仅是课堂,对比了不同避孕知识获得渠道对其避孕选择的影响,如表1所示。通过性教育课程获得避孕知识的大学生会选择避孕措施的达93.83%;其次为通过书本途径获得;而“无师自通”的学生只有75.2%的会选择避孕。可见,性教育课程对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性安全的意识和行为的影响最为明显。
如表2所示,课前大学生主要选择的避孕措施为避孕套、口服避孕药和体外排精。其中,男生选择体外排精的比例(12.50%)明显高于女生(6.64%),二者差异显著(z=2.896,Pgt;z=0.001 9)。性教育课程在全面介绍各种避孕方式的基础上,重点推介“避孕套”和“安全期性交”。课后的转变表现为:更多大学生在课后选择“避孕套”和“安全期性交”方式避孕,且男女生选择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变化最大的为课前选择“口服避孕药”和“体外排精”方式的学生,课后仅有约10%的人维持原来的选择。由此可见,性教育课程对促进大学生正确选择避孕方式的成效是显著的。
2.3.3 对性、爱、婚的观念发生转变
表3 课前课后对婚前性的态度 %
表4 课前课后对婚外性的态度 %
如表3所示,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课后学生的主要意见分别是“双方愿意就可以”、“基于爱情就可以”和“自己不可以,对别人理解”,基本上和教师传递的理念相符。所不同的是,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第一态度是“自愿”,明显高于“相爱”(z=6.062,Pgt;z=0.000 0);近20%的学生们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对别人的婚前性行为表示理解。超过1/2课前选择“能结婚(婚前性行为)就无妨”的大学生课后态度转为“相爱”、“自愿”和“谨慎”。课前课后对比显示,这种变化是显著的。
对于婚外性行为,教师传递的基本态度是:婚外性行为背弃了婚姻的忠诚约定,破坏家庭稳定,是不道德的行为。如表4所示,课后近70%的学生选择了“不利家庭社会稳定,应依法制裁”,而婚外性行为中的爱情因素(基于爱情就可以)、性补偿因素(若家中不能获得满意的性生活,就情有可原)和婚姻因素(配偶不反对就无妨)都只得到极低的认同。课前课后态度变化显著。
对于结婚的态度,课后学生的主导态度是“婚后要负起社会家庭的责任”和“先立业后成家”。课前对结婚持“不知道,没想过”态度的学生课后转变最多,只有19.71%的人还维持原来的态度。可见,结婚态度的教育引起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开始思考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并能认识到婚姻中要承担的家庭社会责任,选择“先立业后成家”的现代人家业观。
对于是否嫁娶性对象的态度,教师倡导的是:每个人都有享受婚内性生活的自由和权利,性可以表达对爱人的感情,但绝不应以性作为维持婚姻的工具。课后学生的主导态度都是“不一定和发生过性关系的恋人结婚”,女生的这一比例要明显高于男生(z=7.289,Pgt;z=0.000 0)。有71.43%的女生从课前的“一定”转变为课后的“不一定”,只有29.22%的男生从课前的“一定”转变为课后的“不一定”。可见,女生变化更大。总体说来,课前课后的转变都是显著的,都趋于选择“不一定和发生过性关系的恋人结婚”。
对性与爱情关系的态度,课堂倡导爱情中的性可以表达恋人之间的感情,但爱情的内容决不仅只有性,所以,不应沉迷于爱情中的性,也不应太看重爱情中的性而忽略了爱情。对此,课后大学生的主导选择是“爱情应看重心理层面不应看重生理层面”,其余各项在课后都有40%左右改变态度。课前持“因爱而保持关系心中留下阴影”态度的比例达42.01%,课后仅为18.89%,变化比例在各项中最为显著(z=11.588,Pgt;z=0.000 0)。
由以上分析可知,基于性、爱情与婚姻关系的教育对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中的问题效果明显。
2.3.4 认可性道德教育对性行为的规范作用
调查显示,超过40%的大学生认为性道德教育对自己性行为的规范“影响非常大,更能约束自己的性行为”;但也有近30%的大学生认为“课堂上触动大,现实中难以奏效”;22.5%的学生认为“影响不大,但会想到老师的教诲”;仅6.6%的大学生说“没有影响,仍如以往”。这些评价较客观地肯定了性教育课对大学生性行为的约束力。性道德教育并非以减少大学生的性交行为为目的,而是为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进而规范其性行为。
数据显示,课前课后是否有过性交行为的调查结果并无显著差异,其原因主要有:1)性道德教育的效果是长期的和无形的,并非在短短一学期中就完全体现出来;2)课后大学生更能坦然直面自己的性行为,课前的一些隐性结果显现出来,所以出现了课后大学生发生性交行为的比例无明显改变,甚至升高。
3.1 坚持主流价值倡导与大学生主体性参与相结合[3]
1)要努力平衡主流道德共识与道德多元的关系,一改过去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将学生作为性道德教育的主体,建立师生间的平等对话。2)为确保师生间对话的有效性,从而通过对话让学生认可并传递主流价值观,要求教育者提供符合大学生真实要求的、科学系统的性知识,在师生、学生间讨论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尺度,让学生们清楚哪些问题不能公开讨论,并做到保护他人的隐私和尊重他人人格尊严。3)教师在言谈过程中应给学生树立进行性科学传播“真实性”的榜样,让学生在师生对话中认同性道德的主流价值观[4]。
3.2 发挥同龄人影响、网络资源在性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生群体的性道德价值观受同龄人群的性观念、性行为影响极大,有较强的从众性和盲目性,网络中也存在一些非主流的价值观,而且同龄人教育、网络教育中都存在很多的不可调控性[5]。因此,应占领性道德教育课堂,在课堂中不断渗入主流价值观,进而辐射周围人群。
3.3 坚持教学、科研与服务学生成长相统一
为不断提高性道德教育的实效,课题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群体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建议,从而了解性道德教育的成效并总结出改进措施。这些既是很好的科研素材,研究成果也可反哺于教学。如在后期的资料分析过程中,笔者发现对学生性道德观影响最大的是课堂探讨中同龄人之间不同观念反复碰撞、相互驳斥后所认同的观念[6],故可加大课堂教学中同伴教学的内容,以达到教学、科研与服务学生成长的统一。
[1] 张望朝.性权力的机制意蕴及法律规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9.
[2] 李言超.当代大学生性道德观念现状及性道德规范构想[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 王静.当代大学生性道德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4] 许超.青少年性道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5] 金璇.大学生性道德的社会学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8.
[6] 刘铁芳.从独白到对话:传统性道德教化的现代性转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77-83.
ResearchandSuggestionsontheEffectivenessofClassroomLectureaboutSexMoralityforUndergraduates
WANZhengwei*,WUYintao
(Teachers’ college,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610106, 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tents, methods and effects of classroom lectures about sex morality,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courses should keep initiating mainstream value while engaging autonomous undergraduates, using the influence of peers and online resources, and combining the aims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service together.
undergraduate;sex morality;sex education;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lecture
2012-12-17
2010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性道德脱离的教育干预研究”(XXJYC1011)
万正维(1981- ),女(汉族),四川彭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学校性教育,通信作者邮箱:345408100@qq.com。
吴银涛(1981- ),男(汉族),湖北黄冈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性社会学。
G423.04
A
2095-5383(2013)04-007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