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佩玉,陈秋燕,蒋舒阳,张金芳
(西南民族大学 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成都 61004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应付方式的研究
韩佩玉*,陈秋燕,蒋舒阳,张金芳
(西南民族大学 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成都 610041)
了解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及应付方式的基本特征,同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采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发现不同个体的自我同一性所处状态不同,女生比男生更多地使用求助的应付方式,同一性总体延缓的被试更多地使用幻想、退避的应付方式;同一性总体获得的被试更多地使用问题解决和求助的应付方式;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个体的应付方式。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应付方式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同年龄的人对自我的认识不同,即使是同一年龄的人对自我的认识也有差异;同时,在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抉择时,不同的人的应付方式也不同。这与个体的心理发展有关。自我同一性和应付方式都是发展心理学的重要问题。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和应对方式特点进行研究,可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以及心理应激预警、心理干预等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1.1 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self identity)是发展心理学中经常研究的重要问题,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社会现象,也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但是,不同的心理学家对自我同一性的定义是不一样的。自我同一性的概念由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H.Erikson)首次提出,他认为个体的自我同一性发展问题主要集中在青春期;但也有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同一性贯穿在个体生命的整个过程中。林崇德认为,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联系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1]。郭金山认为,自我同一性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2]。
1.2 应付方式
拉泽鲁斯和福克曼(Lazarus amp; Folkman)提出,应付是个体为了处理被自己评价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特定内外环境要求而做出不断变化的认知和行为努力;而应对方式(coping style)是人们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其有关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3]。
2.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某高校4个年级学生中共发放130份问卷,回收110份,无效问卷7份,有效率93.6%。其中男性占28.2%,女性占71.8%;汉族大学生占65%,非汉族大学生占35%;来自城镇的占46.6%,来自农村的占53.4%。
2.2 测量工具
2.2.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
采用由吉林大学郭金山修订的加拿大Guelph大学Gerald R.Adams教授编制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的标准化量表 (EOM-ELS-2)。根据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7,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适合作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测量工具。
2.2.2 应付方式问卷
应付方式问卷来源于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该问卷有6个分量表,每个量表由若干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下的选项为“是”和“否”。通过数据分析,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17,表明该量表信度良好,适合作为大学生应付方式的测量工具。
2.3 施测过程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由主试讲明注意事项,确保被试能够正确理解问卷并要求其独立认真完成问卷。
2.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由Spss 17.0 中文版统计软件来录入、管理和分析。
表1 自我同一性各因子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 自我同一性的年级差异
注:*表示plt;0.05,**表示plt;0.01,下同。
表3 应付方式的性别差异
3.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基本情况
研究样本显示,自我同一性处于未分化的延缓状态的占23.3%,处于纯粹的同一性状态的占39.8%,处于转变状态的占36.9%。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各因子一般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3.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在不同变量之间的差异
3.2.1 年级差异
对不同年级被试的自我同一性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如表2所示。4个年级在总体扩散和总体延缓2个因子上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总体早闭和总体获得2个因子上不存在年级之间的差异。
3.2.2 性别、生源地之间的差异
对不同性别、生源地的被试的统一性进行差异显著性t检验,发现无显著差异。
3.3 应付方式在不同变量之间的差异
3.3.1 应对方式的基本特点
总体来看,求助和问题解决方式的使用频率较高,而自我防御机制(包括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等)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
3.3.2 性别差异
对不同性别的被试的应付方式进行差异显著性t检验,如表3所示,女性在求助这一应付方式上显著高于男性,在其他应付方式上,男女性被试无显著差异。
3.3.3 年级、生源地之间的差异
对不同年龄、年级的被试的应付方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民族、生源地的被试的应付方式进行差异显著性t检验,发现无显著差异。
3.4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
将自我同一性4个因子的得分分别按升降序排序,取每个因子得分的上、下限27%分别为高、低分组,将这两组在应付方式的各因素上进行差异显著性t检验,结果显示:总体扩散高分组的被试比低分组的被试更多地使用问题解决的应付方式;总体延缓高分组的被试比低分组的被试更多地使用幻想和退避的应付方式;总体获得高分组的被试比低分组的被试更多地使用问题解决和求助的应付方式;总体早闭高分组的被试与低分组的被试比较,没有表现出应付方式的差异性。如表4~7所示。
表4 总体扩散高分组、低分组在应付方式的差异比较
表5总体延缓高分组、低分组在应付方式的差异比较
应付方式高分组低分组tp问题解决0.790±0.1560.691±0.2281.8330.073自责0.300±0.2630.246±0.2360.7810.438求助0.548±0.2570.532±0.2480.2280.821幻想0.456±0.1660.318±0.2112.6270.011∗退避0.415±0.2240.286±0.169-2.3760.021∗合理化0.367±0.1350.315±0.1791.1890.240
表6 总体早闭高分组、低分组在应付方式的差异比较
表7总体获得高分组、低分组在应付方式的差异比较
应付方式高分组低分组tp问题解决0.824±0.1640.655±0.2323.1580.003∗∗自责0.229±0.1650.261±0.238-0.5870.560求助0.664±0.2060.486±0.2143.1840.002∗∗幻想0.393±0.1590.371±0.1960.4500.655退避0.351±0.1760.325±0.2310.4730.638合理化0.380±0.1590.477±0.709-0.7090.481
4.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基本情况
4.1.1 自我同一性所处状态的分布
4.1.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年级差异
对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年级差异,国内外一直存在争议。王树青研究发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没有年级差异[5];郭金山、王倩研究发现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年级特征,从1年级到3年级是向着更成熟、更高级的同一性发展,并且在4年级进入新的同一性危机[6-7];弓思源、胥兴春研究指出:自我同一性发展中存在着倒退[8]。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年级特征,但所得结果与以往研究的结果均不相同。本研究发现,在总体扩散因子上,大一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大四显著低于大二、大三,说明在该因子上,被试的发展趋势是成熟—不成熟—成熟;在总体延缓因子上,大一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大四,在该因子上被试的发展呈现成熟到不成熟的趋势。总体而言,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出现了成熟到不成熟的倒退现象。
4.2 大学生应付方式的基本情况
4.2.1 基本特点
总体来看,大学生群体在面临挫折时基本上能够以积极心态去面对,并能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大学生采取的应对方式与年龄、年级、民族、生源地等因素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进入大学后,个体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我调节、自我疏导的能力,形成了比较稳定、成熟的应对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个体处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社会资讯,促进了个体的成熟发展,进入大学时已经初步形成了较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面临困难的应付方式。
4.2.2 性别差异
本研究发现,女生比男生更多地使用求助的应付方式,这与武成莉的研究结果相同[9]。这可能与性别社会化有关。社会传统的观点认为,男生应该是坚强的、有能力的,女生则是柔弱的、令人同情和需要帮助的。这种观点被成长中的男女认同,因而导致了女生把求助当成应对困境时有效的应付方式,而男生则宁愿自己经受磨难,也不愿向别人低头求助。这也可能是进化的结果。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除了母系社会,女性的地位都要比男性低,因此求助成为女性获得生存机会的一种方式。这也提醒大学心理辅导工作者尤其要关注大学男生在面临挫折和压力时的表现,应该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使他们能养成良好的面对问题的习惯。
4.3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应付方式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同一性总体延缓的大学生更多地使用幻想、退避的应付方式;同一性总体获得的被试更多地使用问题解决和求助的应付方式,这与本研究的研究假设是一致的,说明自我同一性成熟的个体更趋向于使用成熟的应付方式,而自我同一性相对不成熟的个体更趋向于使用相对不成熟的应付方式。
整体来看,大学生的应付方式多表现为问题解决为主。同一性处于总体延缓的个体,当以问题解决的方式无效时,会以幻想、逃避的方式进行解决。Folkman等人认为,个体采取何种应对策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对情境是否可以改变的评价[10]。如果个体认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改变情境,则问题解决应付方式占主导地位,反之则会出现幻想和退避等应付方式。应付方式心理适应的影响也与情境有关。各种应付方式在不同情境中各有其效用。当情境是可控的,问题解决应付方式更好;而当情境不可控时,幻想、退避、合理化等应付方式更适合些。一种情境下有用的策略在另一种情境或场合下未必有效,甚至会有反作用。这表明本研究的被试会根据具体的生活情境选择合适的应付方式,而不是在面对问题时,处于什么样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就只会使用相应的应付方式应付生活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残酷激烈的人才竞争,尤其是近年来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对其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机构的工作人员,针对大一学生应该重点加强适应压力方式的宣传和辅导,并开展相应的课程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给自己定位、明确自身的目标和发展方向;而对于2、3年级的学生应该重点进行积极有效的压力应对方式训练,增加更多实习机会,使他们能够形成稳定、成熟的压力应对方式,以更好地应对竞争的挫折和就业的心理压力。
[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46-348.
[2] 郭金山.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J].心理科学进展, 2003,11(2):227-234.
[3] 董旭冉,童辉杰.大学生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10,25(4):75-79.
[5] 王树青.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个体因素与家庭因素[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94-96.
[6] 郭金山.同一性的自我追求: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2:112-115.
[7] 王倩.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83-87.
[8] 弓思源,胥兴春.始成年期自我同一性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 769-1 776.
[9] 武成莉.大学生焦虑与自我概念、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4:55-58.
[10] FOLKMAN S, LAZARUS R S, GRUEN R J, et al.Appraisal,coping,health status,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3):571-579.
ResearchonSelf-identityandCopingStylesofCollegeStudents
HANPeiyu*,CHENQiuyan,JIANGShuyang,ZHANGJinfang
(College of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610041,China)
To understand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elf-identity 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oping styles the authors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by using “Ego Identity Status Scale” and “Coping Questionnaire”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find that the state in which the individual's self-identity is different. Self-consistency with national and state grade is also different. More fantasy and avoidance coping styles are used for identity overall delay of the subjects; overall identity is obtained using the test more help in problem solving and coping styles; identity delaying can be useed to predict the coping style of more subjects solving.
college student; self identity; coping style
2013-07-04
四川省教育厅应用心理学研究基地项目“多民族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程体系建设”(CSXL-122010);西南民族大学2012年度校级教改青年项目“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2012QN17)
韩佩玉(1976- ),女(汉族),山西大同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信作者邮箱:pdhpy@163.com。
陈秋燕(1964- ),女(汉族),四川广安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G449.6
A
2095-5383(2013)04-007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