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审计实务专业培养方案研究

2013-11-30 03:51:13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实务课程体系实训

李 娜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审计实务专业培养方案研究

李 娜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实行工学结合成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新模式。按照“职业群分析→岗位群划分→典型工作任务→任务技能要求”的分析过程来设计高职审计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是适应当前形势,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探索和实践。以高职审计实务专业特点和培养标准为前提,构建审计实务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框架,并以此能力框架为导向来设计审计实务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从而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职业能力;审计实务专业;培养方案

高职审计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该根据高职审计实务专业特点,把就业作为导向,以服务审计行业为特色,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审计实务专业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一、制定人才培养专业标准

高职审计实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会计和审计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审计专门人才。学生经过3年的系统学习与实践,具备审计、会计、管理、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金融、会计师事务所以及相关部门从事审计、会计咨询、会计服务及相关的财经工作。

(一)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审计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审计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见表1。

(二)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

1.知识够用。鉴于高职教育时间相对较短的特点,课堂知识教学的选择以够用为原则,着眼于传授学生必备的审计基础知识和审计基本技能即可。

2.技能夯实。技能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保证,因此我们把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技能作为龙头来进行。要求达到的技能包括:能够胜任审计计划(审计实施方案)的制订工作;胜任审计证据的搜集和整理工作;胜任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与审核工作;胜任审计报告编写与审核工作;胜任出纳、专项明细账、总账等财务会计岗位工作;胜任验资业务处理工作;胜任出纳全盘业务处理工作;胜任简单的总体账务统筹设计管理工作;具有简单的财务报告分析能力等。

3.创新能力。将课堂理论和技能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反复实践这一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世界,不断地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多种知识的综合与融合能力;注重学生职业敏感性的培养,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和个性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以达到提高能力和技能拓展的目的。

4.职业资格。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审计人才是审计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学生获得与职业能力相适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满足企业的需要,使学生毕业就上岗成为可能,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

表1 人才培养专业标准

(三)实施以“岗证一体化”为载体的“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本着服务审计、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并结合高职院校审计实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手段,以“岗证一体化”为载体,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岗证一体化”是指:结合岗位,通过证书,适应社会需求,并渗透审计诚信教育。

1.结合岗位。结合审计实务岗位,通过实施岗位实训、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模式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2.通过证书。通过财会技能证书(包括中文输入、电脑传票、会计电算化、点钞与反假币技术等)、会计审计类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审计师和初级会计师等)和金融类职业资格证书,构建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实施技能培训的教学过程,实现专业知识和行业认证相结合。

3.适应社会需求。根据社会对审计实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审计实务专业培养的是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熟练掌握审计实务业务,拥有会计、审计职业资格证书,适用于中小企业的高素质技能型审计专门人才。同时,不断探索审计实务专业订单式培养。

4.渗透审计诚信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努力构建由美育教育、心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构成的审计诚信教育体系,并将其全程贯穿于3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二、优化课程体系

(一)整合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

建设基于工作岗位和学习过程相结合的新型课程体系。根据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认真分析毕业生应具备的岗位职业技能,确定课程分类(见图1)。

图1 审计实务专业课程体系

其中,公共基础理论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公共素养,同时在学生提高学历、终生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培养能力为导向设计课程方案,确定课程目标。专业课分解为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专业教学的重点在于实践与技能的培养,而职业能力训练为专业综合技能的掌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应基于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块,通过实务、案例、问题、流程实现项目化教学。在课程体系设计上,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加大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实现实践教学课程化。

(二)重视课证融合,调整课程设置

1.依据审计资格标准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组织专业教师和在审计一线工作的兼职教师,研究新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并把准则内容融入课程体系中,更新教学内容,将考证课程直接嵌入课程体系之中。

2.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实训中心和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课程教、学、做一体化。

3.根据行业专家、兼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开发特色课程,设计与职业岗位群相符合的课程标准,优化教学内容。适当压缩理论教学内容,扩大技能培养内容,专业课程采取边教边做、边做边学的“工学结合”途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该课程体系的近期目标是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师、初级审计师,中期目标是会计师、审计师,最终目标是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和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

三、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教学中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将理论分解分配到各技能模块中,把学生暂时用不到的理论知识删去,从而真正实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知识为技能服务。

(一)构建“两体系互补、两平台互动、三层次实习实训、三基地培训”的实习实训教学模式

审计实务专业应以“强化基础、突出实践、促进创新”为实习实训教学理念,倡导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的学习方式,重视对财经类人才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训练。构建“两体系互补、两平台互动、三层次实习实训、三基地培训”的实习实训教学模式。

“两体系互补”是将专业理论知识分解为理论体系和实习实训体系,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将理论内容向实习实训倾斜,将实习实训内容向理论靠拢,用两者的互补实现对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两平台互动”是将实习实训分解为会计综合实习实训和审计综合实习实训。其中会计综合实习实训包括电算化会计实习实训、会计手工实习实训、ERP沙盘模拟实习实训等。审计综合实习实训包括审计实习实训、审计手工实习实训、审计信息化实习实训。

“三层次实习实训”是将该专业教学内容分解为三个层次,基础型实习实训、综合型实习实训和创新型实习实训。基础型实习实训的目的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应该达到的最基本要求,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巩固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基础的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如审计基本技能实训、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综合型实习实训主要根据专业特色着重培养学生对基本实习实训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创新型与设计型实习实训的开展奠定基础(如审计综合实训、会计综合实训);创新型实习实训作为提高层面的实习实训(实践)项目,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如项目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经济效益审计),见图2。

图2 审计实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实习实训层次结构

“三基地培训”是指构建包括实习实训教学、实训基地的专业实习、实践基地的社会实践的多元化实习实训实践模式。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以实习实训中心各实习实训室为主)、实训基地(各级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社会实践基地(签约社会实践基地为主)的校内外相结合的教学基地,形成实习实训、实训、实践一体化三层次、渐进型、复合结构的实习实训教学体系。

(二)改革实习实训方法与手段

根据审计实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在设计教学手段与方法体系时,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实训要求和项目。以“发展个性、因材施教”为基本原则,以“分层培养、启发创新”为基本教学思路,实行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开放创新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不同的实训项目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基本技能实训重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综合型实训内容实行项目驱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实践的教学方法;设计创新型实训项目主要采取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完成、相互评价、教师点评的开放式教学方法。

1. 基础型实习实训。这类实习实训主要面向低年级学生,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性或演示性实习实训。用于学生对该实习实训所涉及专业知识的全面理解。二是验证性或模拟性实习实训。通过实习实训对理论教学中的重要结论进行验证,利用实习实训教学环境重现并观察经营管理活动的运作过程,如通过“会计手工仿真模拟实习实训”让学生全面了解会计核算基本过程。三是应用与制作性实习实训。根据理论教学的要求,完成实习实训的制作与设计,如审计具体计划的制订、工作底稿的编制和审计报告的编制,让学生自己体验。

2.体现专业特色的综合性实习实训。通过这类仿真型实习实训为主的实习实训项目可以让学生模拟财务审计、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使之感触到与真实审计会计项目近乎一致的氛围。

3.创新型实习实训。作为实习实训教学的高级层次,这是一种培养学生主动性和自觉性的实习实训,主要在高年级学生中进行。一般由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实训教师设计实训项目,启发指导或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设想进行开发和研究。如筹建新企业,作项目可行性评估报告、审计项目的预演等,其中结合大学生创业项目竞赛是此类实习实训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三)实行科学的实习实训考核方法

改变传统的教学考核方法,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实习实训教学考核办法。

首先,应建立针对实训教学教师的考核办法,针对不同的实习实训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做出具体的要求。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年度考核、劳务报酬、评先等的重要依据。

其次,对学生采用多种途径考核体系。对不同课程和不同的实习实训类型可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考核过程中应弱化评价结果,多关注考核内容是否具有实用性、实践性和技术性。基础型和专业综合型实训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综合考核并确定成绩。创新型实训可以采用现场展示、提问、学生做简单答辩的方法考核后再确定最终成绩。

[1]翟敬华,李宝茹,刘根生.关于高职高专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10):123-124.

[2]王力南.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方法探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10):60-61.

[3]沈月中.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商场现代化, 2012,(4):96-97.

[4]张红琴.面向首都现代服务业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5):208-210.

责任编校:张 静,罗 红

ResearchontheTrainingSchemeofOccupationCompetenceBasedonOrientedAuditPracticeSpecialty

LI Na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Audit , Hefei 230601,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has become a new mode of occupation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occupation and employment ability,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explore the training plan development of occupation ability, employment guidance based on talent. This article vocational audit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aining standards as the prerequisite, occupation ability frame construction auditing practice graduates should possess, and the ability to design framework for guiding audit practice curriculum system and practice syste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djust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guidance, curriculum,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 reform.

vocational ability;audit professional;training scheme

2013-04-12

安徽省2011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省级示范审计实习实训中心、省级特色专业审计实务”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 娜,女,山东淄博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财务与审计。

F239

A

1007-9734(2013)03-0095-05

猜你喜欢
实务课程体系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中国外汇(2019年14期)2019-10-14 00:58:36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ODI实务
中国外汇(2015年11期)2015-02-02 01:29:29
FDI实务
中国外汇(2015年11期)2015-02-02 01:29:28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