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柏 李 翀 廖素雯 梁 莹 梁 庆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组16型(CoxA16)等多种病毒引起的较为常见的急性传染病。HFMD目前尚无针对性治疗方法,病毒引发的免疫功能失调可能是其重要的发病机理,因此临床上多以抗病毒和调节患儿免疫机能药物治疗为主。笔者近期使用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HFMD患儿,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9月共收治HFMD患儿136例,均按文献[1]标准及咽拭子和肛拭子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确诊为HFMD。男性72例,女性64例,年龄全部在5岁以下。患儿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入院时体温、皮疹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利巴韦林10~15 mg/(kg·d)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100~250 mL 静滴,每日1次。发热病例给予退热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0.3~0.5 mL/kg·d痰热清注射液加入10倍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 mL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5 d。
1.3 观察方法 观察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评价其治疗效果。体温恢复时间为自治疗开始到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体温(<37.5℃)并持续12 h不再升高的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统计自治疗开始到疱疹变浅变小,口腔溃疡愈合的时间。
1.4 疗效标准 根据文献[2]制订。显效: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疱疹和溃疡等临床症状消失,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有效:患儿体温下降并基本趋于正常,疱疹和溃疡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但没有完全消退,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无效:患儿经治疗5 d后体温仍未正常,疱疹和溃疡的症状无显著缓解,出现脑膜炎、脑干脑炎、循环障碍和肺水肿等并发症体征。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 χ2检验、t检验和 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效果评价 见表1。结果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2。结果示观察组各项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d,)
表2 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d,)
与对照组比较,△P<0.05。
HFMD 的发病群体主要是5岁以下的儿童,成人亦可感染,以夏秋季为流行多发季节[3]。HFMD可导致患儿口腔和四肢的皮肤或者黏膜出现疱疹及溃疡,同时多数伴有发热、精神萎靡、恶心、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少数患儿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并引发脑膜炎、脑干脑炎、循环障碍和肺水肿等疾病,病情发展迅速,容易导致死亡。近年来,HFM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公共卫生安全的担忧。
目前阶段,HFMD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是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方法,但利巴韦林若大量使用会致使患儿心肺受损而导致呼吸困难。近年来的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HFMD效果较为显著。2008年,卫生部出台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此后又分别在2010年、2012年进行了修订和补充,明确提出HFMD的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和化湿为主要治疗方法。
研究发现,病毒引发的免疫功能失调可能是HFMD重要的发病机理[4]。痰热清注射液含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和连翘提取物,具有抑制炎性细胞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利巴韦林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可加强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在治疗HFMD方面效果较好。本观察中,使用利巴韦林联合痰热清注射液的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利巴韦林的对照组,说明痰热清注射液可显著缩短HFMD病程,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J].国际呼吸杂志,2010,30(24):1473-1475.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72.
[3]占华剑,柯昌文.全球手足口病流行现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华南预防医学,2011,37(5):34-38,41.
[4]Wang SM,Lei HY,Su LY,et al.Cerebrospinal fluid cytokines in enterovirus 71 brain stem encephalitis and echovirus meningitis infections of varying severity[J].Cerebrospinal fluid cytokines in enterovirus,2007,13(7):67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