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乐云 谢修桥
【摘 要】和谐发展是当代研究最热门问题之一,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是要求我们在各方面都能进行和谐发展,因而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和谐发展观就是我们中学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实际论述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怎样来培养中学生的和谐发展观。
【关键词】和谐社会 中学地理教学 和谐发展观 持续
2002年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关于发展和谐社会的决议》对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物保持一种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与政治之间的协调、与文化之间的协调等。实际上,广义上的和谐社会几乎就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全部内容。狭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指社会本身各个环节、各种因素、各种组织以及各种机制之间的协调,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相对单项的问题。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和谐社会主要指狭义上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和谐发展,经济和谐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和谐社会就是与发展相联系的发展观的变革;是人类社会的持久生存和发展而建立的新的环境观、资源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以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为途径等新的观念正是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一 根据教材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层层推进
1.“持续”意识的培养
由于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编排体系是按照地球的圈层构造体系编排的,每个圈层又都顺理成章地由内部结构、特点、物质与能量的运动与转换、现象与规律、形成与发展,成为一个个“小而全”的完整系统。每一圈层又包容了相关学科的大量基础知识,反客为主地排斥了地理学科的人地关系内容。这些特点,使地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不利于渗透“和谐发展思想”。
因而,可以根据“各层圈”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物质与能量在系统内的持续运动与转换的过程,首先树立学生的“持续”意识,为后期的“和谐社会发展观”的培养奠定基础。例1教师在讲授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之后可适当小结:以惠州市为例,从12月22日→次年1月→6月22日→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地球公转速度的渐变情况。然后再明确这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运动过程。可进一步指明这种持续变化具有同时性。例2在讲授第二章第二节中“气温的日变化”的内容时,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曲线图通过分析讲授:太阳高度→太阳辐射强度→地面获热→地面储热→地面温度→地面辐射→大气获热→大气储热→大气温度的变化。学生很容易明了这也是一个和谐变化过程。例3在讲授“全球气温水平分布规律及成因”时有关大陆上等温线弯曲特点,通过图文分析,可以得出:一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弯曲;七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弯曲。可用“南南北北”四个字来概括这一特征。
上述三例的综合,不仅可使内在联系的知识活化,还强化了“持续”意识的培养。事实上,整个高中地理必修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大气环流的时空变化、海平面气压形势的消长、降水的形成过程、水循环、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内外力作用过程、地壳运动、地热的积累与释放、地壳的演化过程、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和单向流动、水热条件的时空变化、自然带内一个要素的变化对其它各要素的影响等等。这些例子,只要教师精心组织,深入浅出地讲解,都能无声地培养学生的“持续”意识。 2.“和谐社会”意识的培养
在大气的环境保护这一节,教师就可以根据目前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来阐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对和谐发展有初步的了解。在生物及土壤的教学上,我们就因从生物和土地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入手,再说明生物资源的减少和土地的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以及现在生物和土地在开发的过程中所存在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保护生物和土地对人类的巨大作用。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必须选择合理的方式,顾及自然生态的平衡和环境的、社会和经济的效益。不能“竭泽而渔”,损害自然资源的发展基础。对于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要研究利用新的替代品;要研究这些资源利用的闭合循环系统;要有利于使其向持续利用方式的方向转变。对于可再生资源,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以确保环境的生态平衡和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使得各种可再生资源能够循环再生,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等能源。同时,要结合中国国情,选择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发展道路。
二 培养中学生的和谐发展观的具体措施
1.在能源和谐发展的教学方面
通过前面的教学,学生协调人地关系的能力应该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和谐发展观。在后面的教学,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与能源有关的可持续发展”的大讨论,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和谐发展”的观念。教学过程中有以下一些问题可供学生讨论:(1)哪些能源的利用会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哪些能源的利用会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供、销地区的经济因怎样进行和谐发展?(2)我国能源的产、供、销与我国经济的和谐发展的关系怎样?(3)世界上相当一些国家,可再生能源尚未成为常规能源,而非可再生能源又面临贫化甚至枯竭的危险,为了维持本国或地区经济的和谐发展,当务之急要做的工作是什么?(4)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与区域的和谐发展的关系?(5)能源消费构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关系?(6)“能源危机”与区域经济、全球经济的和谐发展的关系怎样?(7)美、日等国是耗能大国,美国年能耗达7亿多吨;而世界上的一些贫困国家对环境的需求、消耗也很多,对资源的开采是掠夺式的。为了全球经济的和谐发展,美、日等国对世界上的贫困国家应持何种态度?
2.在农业和谐发展的教学方面
和谐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能否可持续发展会影响到第二、三产业的和谐发展,会影响到城市的和谐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在教学中要突出讲授农业生产和谐发展的途径,例如要遵循生物再生产的自然规律;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因地制宜;对农业的和谐要重视气候条件中的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此外农业生产能否和谐发展,还与科技投入和社会制度有关,与农业内部结构和地域结构有关。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农业能否和谐发展?影响更大,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我国国情,坚持两个原则:“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发挥地区优势;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应结合本乡本土,看到家乡农业和谐发展的成就,师生共同探讨家乡农业和谐发展的新途径。
3.在工业和谐发展的教学方面
工业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经济命脉,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的标准,也是和谐发展的主导力量,对工业的和谐发展的教学,教师因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合理布局的意义、科学技术的水平、资源的利用方式、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工业的内部结构和地域结构、轻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传统工业区地位的下降及新兴工业区的兴起”等方面层层展开。例如结合教材可提出:如何根据发达国家和国际大都市的产业的空间转移,邻近地区怎样才能抓住“和谐发展”的机遇。并从我国国情着手,着重探讨农业生产、交通建设、能源建设、工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科教兴国战略、体制转变等方面对我国工业生产的和谐发展的影响。“消除工业三废,搞好环境保护”的内容,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首先分析工业“三废”的排放,对社会和谐发展的不利影响:其次再分析消除工业“三废”,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再次,举例讲解“消除工业三废”,区域经济取得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
4.在人口的和谐发展教育方面
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的发展要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人口构成、数量、素质、增长、分布、迁移、流动,同“和谐发展”都有关联。为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要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教学过程中,除了说理之外,还可举例讲解,例如:移民是世界性难题。为了兴建三峡工程而进行的移民方式,不仅对移民进行了经济补偿,而且保证了移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如在三峡大坝附近兴办水泥厂,既解决了移民的就业问题,也考虑了三峡工程的需要,并能节约运输费用,降低工程投资。三峡工程的开发性移民(1985年—2008年,移民总数为113.2万人),无疑是有利于区域的和谐发展。城市能否和谐发展,可以引用张家港市“城市现代化、乡镇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过程的成功经验。
高中地理教科书必修二的最后一章,对前面各章内容作了高度的概括,带有总结和提高的双重意义。教学过程中,宜从“高中地理知识结构图”着手,通过前面各章学过的知识,和已渗透的有关和谐发展思想,对资源利用方式、“三废”排放、人口增长、规划不当和自然原因引发的各种环境问题对“和谐发展”的影响加以总结,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协调好人地关系,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只有在经济增长中保护好环境,发展才能健康,才有后劲,才可持续,才可和谐。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环境保护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关键。最后可联系教学过程中讲过的实例。驾轻就熟地归纳出实现和谐发展的三大途径。因而地理教师要让学生树立起一种观念:发展经济必须因地制宜,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必须协调好人地关系。
三 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教育
第二课堂是除课堂教学外的所有教学形式,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理教师更因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教学,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学知识,如:
第一,开展主题不同的讲座,如《中国21世纪议程》、《地球的一天》、《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中国和谐社会议程》等等。
第二,开展乡土调查寻求区域和谐发展的途径。
第三,提供实例,撰写小论文,完善学生的和谐发展思想。
第四,可以组织学生收听收视有关和谐发展的电视、广播(如姜昆、李文华的宣传环保相声《严重警告》等)。
综上所述,对中学生进行和谐发展观教育,只有从基础入手,内外结合,层层推进,全方位多形式地进行“和谐发展思想”的渗透,使学生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和谐发展观。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科书(必修)上、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胡敏培 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