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结直肠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其预后分析

2013-11-27 01:20:44陈念莫阳冷大跃王永恒熊婓刘欢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结肠癌分化直肠癌

陈念 莫阳 冷大跃 王永恒 熊婓 刘欢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102万新发病例,导致约53万患者死亡。2000年我国约有14.6万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及7.87万患者死亡,发病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3位,占癌症死因的第5位[1]。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4],虽然青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上升较明显,但结直肠癌仍多见于中老年人[5-6]。为探讨老年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本研究对84例65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资料进行生存分析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收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诊断为结直肠癌且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完整临床和病理资料。其中男48例,女36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71.38岁,男女比例为:1.3∶1.0。手术后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结直肠癌。

二、治疗方法

全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术64例,其中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15例,经腹腔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21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17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11例;行姑息性手术20例,其中局部肿瘤姑息性切除术12例,单纯性造瘘术8例。化疗方案以氟脲嘧啶为主,辅以其他化疗药物。

该研究项目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术前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三、随访方法

患者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2年以后每6个月随访1次,建立完整的随访个人档案。患者生存时间为从手术后至死亡的时间。随访方式采取门诊复查、电话随访、电子邮件随访和信件随访相结合的方式。

四、统计学分析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相关因素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计算。

结 果

一、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临床表现以血便为主,其中大便带血或脓血便 52例(61.90%),肛门坠胀感 40例(47.62%),腹痛 39 例(46.43%),腹胀 32 例(38.10%),排便习惯改变 28 例(33.33%),肠梗阻16 例(19.05%),腹泻15 例(17.86%);大便变细8例(9.52%);便秘 7例(8.33%);腹部包块 6 例(7.14%),无症状查体者 4 例(4.76%)。

二、发病部位

84例结肠癌患者中,发病部位在直肠为37例(44.05%),在乙状结肠 26 例(30.95%),在回盲部11例(13.09%);在肝曲4 例(4.76%);在降结肠3例(3.57%);在横结肠 2 例(2.38%);在脾曲 1 例(1.19%);多发性结直肠癌(2个或2个以上部位)2 例(2.38%)。

三、病理组织类型

按大体分型分类:溃疡型37例(44.05%),隆起型35 例(41.67%),浸润型 12 例(14.29%)。按分化程度分类:高分化癌27例(32.14%),高中分化癌24例(28.57%):中分化癌 24 例(28.57%),低分化癌9例(10.71%)。按组织学分型:腺癌73例(86.90%),黏液癌 8 例(9.52%),印戒细胞癌3例(4.76%)。

四、生存分析

结直肠癌预后及TNM分期:自手术之日起至2012年10月30日止为随访时间,老年结直肠癌总体生存率1年以上为91.67%,3年以上为73.81%,5年为以上57.15%。根据TNM分期,Ⅰ期28例(33.33%),Ⅱ 期 16 例(19.05%),Ⅲ 期 24 例(28.57%),Ⅳ期16 例(19.05%)。1 年以上生存率I期为 96.43%,Ⅱ期为 93.75%,Ⅲ期为91.67%,IV期为81.25%;3年以上生存率I期为92.86%,Ⅱ期为81.75%,Ⅲ期为 66.67%,1V 期为44.75%;5 年以上生存率I期为89.29%,Ⅱ期为75.00%,Ⅲ期为41.67%,1V 期为 12.50%(图 1)。

五、多因素分析结果

将性别、肿瘤部位、年龄、手术方式、病理分型、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化疗等因素引入Cox模型,采用向后逐步回归法筛选协变量。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方式、病理分型、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化疗是影响预后重要的独立因素(表1)。

六、中青年组与老年组的情况比较

1 84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生存时间(Kaplan-Meier法)

将我院同期住院手术治疗的中青年结肠癌患者(年龄<65岁)75例与84例老年患者(年龄≥65岁)的两组病历资料经χ2检验,在性别(χ2=0.099,P=0.630)、梗阻情况(χ2=0.539,P=0.349)、肿瘤部位(χ2=0.719,P=0.292)、手术方式(χ2=0.379,P=0.827)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肿瘤大体分型(χ2=10.652,P=0.005)、组织学类型(χ2=29.466P <0.001)、分化程度(χ2=6.806,P=0.033)、淋巴结转移(χ2=6.933,P=0.031)、肿瘤浸润深度(χ2=7.983,P=0.018)、TNM 分期(χ2=9.720,P=0.021)及远处转移方面(χ2=5.165,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2)。

讨 论

本组共84例结直肠癌患者,平均年龄71.38岁,男多于女,临床症状以大便带血或脓血便、腹痛、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为常见症状。其部位发生于直肠及乙状结肠者,以大便带血或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症状;左半结肠的肠腔较为狭窄.右半结肠的肠腔较宽.理论上左半结肠癌容易出现大便性状改变,往往比右半结肠癌较早就诊。本组资料中右半结肠癌的患者多伴有腹部胀痛及梗阻症状,可能与肿瘤多发生于回盲瓣部位有关,回盲瓣肿瘤占右半结肠癌的73.33%。本研究对影响结直肠癌预后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方式、病理分型、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放化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这与陈创奇等[7]的结论相似。从年龄上来看,年龄较轻患者病情发展相对较快,年老患者病情发展缓慢,但是年老患者伴有其他慢性疾病较多,本组研究中相对75岁以下65岁以上患者预后较75岁以上年迈患者预后好。从治疗方式上看,根治术术后患者生存率比姑息手术和减状手术患者高,说明结直肠癌手术疗效最好的是根治性切除,只要情况允许,应尽量争取行根治性切除术。从组织学分型和分化程度来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组织学分型中以腺癌为主,分化程度以高分化为主。虽然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众多,但结直肠癌的手术方式及临床TNM分期仍然是主要因素,而化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

本研究显示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相比,肿瘤大体分型、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有统计学差异,而性别、梗阻情况、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无统计学差异。Savas等[8]报道.结肠癌患者肿瘤的发生部位受年龄影响.年轻患者肿瘤多位于右半结肠,而40岁以上的患者肿瘤多位于左半结肠和直肠,但本组资料中青年与老年患者均多发生于直肠及乙状结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这与丁培霖等[9]的研究相似。本组资料中年龄小于65岁的中青年患者中黏液癌的比例占37.33%,低分化癌比例占16.00%,高于年龄大于等于65岁的患者, 提示中青年患者结直肠癌恶性程度高,与多位学者研究结论相似[10-13]。O’Connell等[14]报道,1991 年至 1999 年全美11 778例直肠癌患者中,青年组Ⅲ、Ⅳ期患者占44.4%,而老年组Ⅲ、Ⅳ期患者占33.6%,在本研究中中青年Ⅲ期和Ⅳ期也同样高于老年组,与高纪东等研究相似[15]。研究结果提示,造成青年直肠癌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病期相对较晚,再者本院中青年患者多为农村就诊患者,相对医疗条件有限,早期发现受限,农村癌症普查可提高就诊率,从而早期就诊提高生存率。

表1 84例65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和病理变量的Cox回归分析

表2 65岁以上与65岁以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比较(例数)

综合以上分析,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结直肠癌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对8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的分析,发现年龄、大体分型、手术方式、是否综合治疗、TNM分期、分化程度是影响预后的因素。为结直肠癌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1] 蔡琳,GOLDSTEN Birth Yang,PARKIN Donald Maxwell,等.东亚地区癌症负担和预防策略.癌症,2008,28:410-414.

[2] 邢宝才.提高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切除的认识.中华医学杂志,2009,89:793-794.

[3] 王先法,阮琰,李伟,等.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的微创手术方法探讨.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277-2279.

[4] 李岩.合理应用结直肠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检测.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023-2024.

[5] 张林,王富强.青年与老年直肠癌临床对比.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l,19:1821-1824.

[6] 钟旭辉,许岸高,余志金.中国青年大肠癌临床特征系统研究.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7):2028-2030.

[7] 陈创奇,方乐堃,马晋平,等.结直肠癌2042例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回归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6):1804-1807.

[8] Savas N,Dagli U,Akbulut S,et a1.Colorectal cancer localization in young patients:should we expand the screening program?Dig Dis Sci,2007,52(3):798-802.

[9] 丁培霖,唐武,施展,等.青年人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医学临床研究,2012,29(7):1254-1256.

[10] 许岸高,姜泊,钟旭辉,等.广东地区3870例大肠癌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12.

[11] Chiang JM,Chen MC,Changchien CR,et a1.Favorable influence of age on tumor characteristics of sporadic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patients 30 yearsof age or younger may be a distinct patient group.Dis Colon Rectum,2003,46:904-910.

[12] 刘骞,王成锋,赵东兵,等.结直肠印戒细胞癌与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4):3124-3126.

[13] 梁寒,郝希山,王晓娜,等.40岁以下青年人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4,7:38-41.

[14] O’Connell JB,Maggard MA,Liu JH,et a1.Are survival rates different for young and older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Dis Colon Rectum,2004,47:2064-2069.

[15] 高纪东,邵永孚,王翔,等.青年与老年直肠癌临床对比分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8,11(1):54-56.

陈念,莫阳,冷大跃,等.老年结直肠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其预后分析[J/CD].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3,2(3):114-118.

猜你喜欢
结肠癌分化直肠癌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57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Cofilin与分化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7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