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灯照射在颌面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3-11-22 08:33:24陈改平杨郁文余容容
护理研究 2013年35期
关键词:颌面部红外线住院

陈改平,杨郁文,余容容

颌面部骨折是由外伤引起的颌骨断裂,包括上颌骨骨折和下颌骨骨折,是口腔颌面部外伤中常见急诊之一。骨折对病人的咀嚼功能、吞咽功能、言语功能、面容外观等造成不同程度的障碍[1]。临床上通常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手术会引起伤口疼痛、面部肿胀等不适症状,给病人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的痛苦。我科对手术治疗的颌面骨折病人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辅以红外线灯照射面部创口,取得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9月—2012年10月,在我科住院行颌面骨折固定术的病人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21岁~60岁;下颌骨骨折22例,上颌骨骨折26例,上下颌骨联合骨折12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③愿意接受此研究者;④手术后面部肿胀为Ⅱ度。排除标准:①术前有疼痛及精神系统疾病;②术前2周内使用镇痛麻醉药物及精神药物;③不配合者;④听力较差且无法用文字交流者;⑤计算力障碍无法对疼痛准确描述者;⑥中途退出者。将60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在手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手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红外线灯照射面部,照射时间到肿胀消退为止。操作步骤:①协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术野。②预热红外线灯(上海跃进医用光学器械厂生产,型号YSHT-Ⅱ,功率600W)5min后,置灯与照射部位距离为25cm~30cm,每次30min,每天2次。将温度计放置于照射部位,控制温度在40℃~50℃。照射时要用毛巾或眼罩遮挡眼睛,以防烫伤。③根据局部温度随时调整红外线灯的高度。照射过程中,需加强巡视,如病人出现头晕、头痛、出冷汗等不适症状,立即停止照射。④为避免意外烫伤,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1.2.2 评价指标及方法 ①疼痛程度评估:术后第1天、第2天分别在照射前和照射治疗结束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程度,即在纸上画1条10cm长的直线,两端分别标明“0”和“10”的字样。“0”代表无痛,“10”代表最剧烈的疼痛;<4分为轻度痛,4分~7分为中度痛,>7分为重度痛。让病人根据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标出相应位置,然后用尺量出起点至记号点的距离长度(以cm表示),即为评分值。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2]。②观察并记录肿胀消退到正常皮肤所需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水肿评定标准:Ⅰ级:患肢皮肤较正常皮肤紧张,但皮纹存在;Ⅱ级:患肢皮肤较正常皮肤紧张,且皮纹消失,皮肤温度稍高,但无张力性水疱出现;Ⅲ级:患肢皮肤紧张发亮,皮纹消失,皮温明显增高,且出现张力性水疱[3]。

1.2.3 统计学方法 实验所得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照射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照射前后VAS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病人照射前后VAS评分比较(±s) 分

组别 例数 照射前 照射后观察组30 5.99±0.65 4.98±0.52对照组 30 5.85±0.60 4.23±0.64 t值 0.79 2.75 P>0.05 <0.05

2.2 两组肿胀消退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肿胀消退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s) d

表2 两组肿胀消退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s) d

组别 例数 肿胀消退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30 4.55±1.09 5.35±1.08对照组 30 6.05±1.09 7.05±1.84 t值 -10.07 -3.60 P<0.05 <0.05

3 讨论

疼痛和肿胀是颌面部骨折术后常见的症状,不仅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而且还会引起病人的恐惧、忧虑,影响病人的康复。观察组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来减轻面部肿胀、疼痛,促进炎症吸收。红外线的热效应有以下功效:①红外线产生的热效应可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进而新陈代谢加速,促进组织中异常产物的吸收和清除[4]。②红外线可降低末梢神经兴奋性,解除肌肉痉挛,促进局部渗出物吸收、减轻肿胀而镇痛。其热效应对多种原因所致疼痛均有一定的止痛作用。③红外线可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加快炎症渗出物的吸收,有利于炎症的控制和消散[5]。

总之,红外线照射有助于减轻伤口疼痛,促进肿胀消退,有利于伤口愈合[6]。同时,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避免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创伤和经济负担,是一种简单、安全、方便、行之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

[1]陈少英.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0):1869-1871.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9.

[3]魏民.七叶皂苷钠治疗胫腓骨骨折所致肢体肿胀的临床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2,18(5):291-293.

[4]张玉慧,杨志琴.甘露醇加温静脉滴注的临床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2,17(3):206-207.

[5]严宝霞.临床药学各论[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87.

[6]王静.2%利多卡因湿敷联合红外线照射对会阴侧切拆线疼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7A):1771-1772.

猜你喜欢
颌面部红外线住院
红外线超高温瞬时灭菌机(UHT)
农产品加工(2024年7期)2024-05-26 09:30:32
妈妈住院了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6年1期)2017-01-15 13:43:13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44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在颌面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红外线遥控电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