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翼状胬肉两种术式术后干眼症的观察

2013-11-21 03:06刘奎香赵桂秋
精准医学杂志 2013年6期
关键词:丝裂霉素翼状胬肉

刘奎香,赵桂秋

(1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山东 青岛 266100; 2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翼状胬肉是我国常见的眼病,轻者影响病人美观,重者可导致严重的视力下降。目前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临床发现部分眼部手术可影响泪膜的正常功能,少数病人甚至出现干眼症[1]。因为局部粘连、手术范围扩大等原因,复发性翼状胬肉即使与初发胬肉行相同手术,干眼症的发生率亦偏大[2]。那么,对于复发性翼状胬肉手术,该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呢?本文对常见的两种术式术后泪膜功能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7月—2013年1月,选择我院门诊及病房治疗的复发性翼状胬肉病人50例(50眼)。排除假性胬肉及初发性胬肉、结膜炎、角膜炎等其他眼科疾病,无近期眼科用药史,无糖尿病及干燥综合征等影响干眼症者。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6±8.22)岁;B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13±7.83)岁。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及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A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常规切除翼状胬肉,于术眼上方注射20 g/L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其长度及宽度取决于角巩膜缘植床的大小,尽量少带筋膜组织,分离结膜瓣至角膜缘内1 mm处,用纤维剪刀紧贴角膜缘剪取,平铺于植床上,并使植片角膜缘与植床角膜缘对合,用10-0缝线固定。B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应用。常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将浸有浓度为2 g/L丝裂霉素C的棉片放置巩膜裸露处5 min,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将鼻侧球结膜边缘固定在浅层巩膜上。手术由同一医师在纤维镜下完成。术后抗生素眼膏包眼,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4周。于术后1周拆线。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行以下检查。①干眼主观症状评价问卷调查[3]:详细询问病人眼部有无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无症状0分,偶尔有症状为1分,间断出现轻度症状为2分,持续出现明显症状为3分。将3个症状的评分相加,采用0~9分制记录结果。②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在无表面麻醉状态下测量5 min内的滤纸条湿长,小于10 mm表示泪液分泌减少。③泪膜破裂时间: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小于10 s表示泪膜破裂时间缩短。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术前两组各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病人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术前两组各指标比较(n=25,±s)

表1 术前两组各指标比较(n=25,±s)

组别 干眼症状评分 基础泪液分泌(l/mm)泪膜破裂时间(t/s)A组 1.20±0.22 9.65±4.11 10.47±3.14 B组 1.15±0.32 9.72±3.66 10.12±3.65

2.2 术后两组各指标比较

术后1个月,与B组比较,A组干眼症状评分明显偏低,而基础泪液分泌及泪膜破裂时间均较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7.06,P<0.05)。见表2。

表2 术后1个月两组各指标比较(n=25,±s)

表2 术后1个月两组各指标比较(n=25,±s)

与A组比较,*t=2.03~7.06,P<0.05。

组别 干眼症状评分 基础泪液分泌(l/mm)泪膜破裂时间(t/s)A组 2.49±2.20 8.46±0.75 8.19±1.40 B组 3.65±1.80* 7.02±0.69* 7.28±1.03*

3 讨 论

许多眼部手术术后由于泪液的质和量异常或泪液的动力异常可引起泪膜不稳定及眼表的损害,甚至造成手术源性干眼[4-5]。

复发性翼状胬肉因头部和角膜粘连紧密,术中角结膜切削的范围广,角膜的切削深度深,甚至累及角膜浅基质层,由此导致结膜杯状细胞和角膜层内的三叉神经受损更多,术后角膜规则性下降更显著,手术对眼表的损害更明显[2]。

本文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时A组泪液分泌量、泪膜稳定性均较B组高,干眼症状评分较B组低,说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泪膜稳定性较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应用好。分析原因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①结膜杯状细胞于鼻下象限处密度最高,而在B组中鼻侧球结膜被大部分切除,使分泌黏液的杯状细胞大量减少,分泌黏液不足,角结膜不能保持足够湿润。②丝裂霉素C是一种抗代谢药物,对增殖期中的细胞均有杀伤作用,同时也作用于静止期的细胞,因而可用来阻止手术区的血管再生,同时也损伤了周围的杯状细胞导致干眼症状的加重;且结膜炎症反应较轻,对杯状细胞的刺激可能较小[6]。③A组中的角膜缘干细胞可通过增殖分化和向心性修复等作用,修复受损的角膜上皮表面,引起眼表结构在解剖及生理上的重建,使泪膜更稳定。

综上所述,对于复发性翼状胬肉病人,应慎重选择手术方式,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较单纯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应用对眼表的损伤更轻,可更好地保护泪膜的功能,减少术后干眼症的发生。

[1]魏勇,陈连萍,张戈非,等.翼状胬肉自体结膜移植术后干眼症的原因[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0(6):456-457.

[2]金吉,徐国旭,张积,等.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初发与复发翼状胬肉:泪膜恢复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27):5127-5130.

[3]陈小皤,陈春林,叶剑.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不同切口对术后泪膜变化的影响[J].眼视光学杂志,2009,11(6):435-436.

[4]孔玲,高秀华,蒋衍英,等.不同切口方式白内障摘除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06,6(1):119-122.

[5]李莜荣,许素红,刘巨平.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泪膜和眼表结构的变化[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6,28(7):494-495.

[6]岑志敏,钟丘,王青,等.不同手术方式对翼状胬肉患者泪液功能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2):273-276.

猜你喜欢
丝裂霉素翼状胬肉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探究翼状胬肉的中医治疗方法
原发性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差异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防治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效果比较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对高度近视患者LASEK手术后Haze的预防效果分析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联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