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影片配乐赏析——以《千与千寻》为例

2013-11-21 23:06张庆春
声屏世界 2013年5期
关键词:千与千寻管弦乐宫崎骏

□张庆春

栏目责编:黎 莉

《千与千寻》是宫崎骏1999年创作的动漫巨作,曾经在日本创造了2340 万人次的最高上座率,更获得了美国奥斯卡奖和柏林金熊奖。在《千与千寻》中,电影配乐的艺术贡献被人们所认可,其迷人的音乐艺术魅力被公认为经典。

主题曲的不断切入。 《千与千寻》听觉感受上的完美,源于它所蕴含的感人至深的人性之美。主题曲《One Summer’s Day》(《那个夏天》)在故事讲述中不断切入。

主题曲的初次切入是从影片开始,千寻一家从一个城市迁移到一个小镇,伴随着简单干净的钢琴声,千寻一家的内心波动展现无遗,既有失望、不满、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期许。随着汽车的前行,低沉的弦乐进入。而当千寻一家误入一个神秘世界时,车子在林间飞速地狂奔起来,音乐开始变奏,急促的钢琴曲夹杂着管弦乐压抑的呐喊声,与画面中颠簸弯曲的山路、震颤的汽车共同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神秘的气氛。

主题曲的再现是白龙带千寻去看望已变为猪的父母,千寻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委屈放声大哭起来。突然的变故让千寻明白了世间的艰辛与苦难,也让她懂得了生存的道理。伴随着主题曲的音乐声,当千寻再次走进油屋时已经是昂首挺胸,不再是那个畏缩、渺小而又无力的千寻了。

在这些场景中,音乐创作人久石让象征性地表达了“成长与爱”的主题,他运用简单、干净的钢琴声捕捉人物的情感变化,又用弦乐使其旋律变得厚重。音乐唯美、纯净,有着梦幻般的充满爱的超脱境界。音乐与宫崎骏所表达的“生存”与“爱”完美结合,表达了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思考。

配乐与人物动作、情绪的紧密结合。 当千寻在白先生的掩护下,跑下楼梯去寻找锅炉爷爷时,音乐响起。千寻紧张地、小心翼翼地蹲着身子下第一步楼梯,音乐突然响一下,再下一步楼梯,音乐再响一下,在口琴与小提琴的音乐声中,千寻紧张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那是一种坚定又有些窘迫的感觉。千寻在踩塌一块楼梯板之后,快速地冲下长长的楼梯,口琴与小提琴连续不断地弹奏着,像是激流中的水不断地从一个孔里迸出,急切而不能停止。这种音乐迫切得叫人窒息,使观众不得不为小千寻揪紧了心,祈祷她千万别被人发现。

用音乐塑造的个性人物。 汤婆婆是影片中唯一的反面角色,她市侩、阴险、狡诈,她每次出场时的音乐都是管弦乐,听起来有点黑暗。而片中的另一个人物“无脸男”是寂寞孤独的,内心单纯,渴望千寻的友谊。他第一次出现在桥上时,背景音乐是清脆的“叮叮”和“嘭嘭”的手鼓声。久石让特别为他配置了一段音乐《无脸男》,这段音乐将印度传统的鼓和不失韵味的手鼓巧妙结合。无脸男没有任何话语,只会“哦……噢……”地发声,每次无脸男的出现,总会伴随着那特殊的“叮叮嘭嘭”声,奇妙而神秘是无脸男给观众的感觉。还有那些可爱的发出“啾啾”声的煤灰们,当一群小煤灰闪着可爱的眼神看着千寻时,音乐是欢快、调皮的,衬托着这些抬煤的小帮手们善良与可爱的一面。

最具诗意的梦幻场景。 在茫茫大海上出现的通往沼底的梦幻列车上,乘客都是有着黑色躯体的影子人物,他们没有表情,没有语言,无言地上下车,俨然是生命中的过客。而乘坐在列车上的千寻,在失去父母的照顾、历经各种磨难后成长了很多,变得坚强、勇敢,神情泰然自若,让我们看到千寻内心的坚定。她为了朋友、为了父母,勇敢踏上了拯救的旅程。一路上,钢琴曲调安静祥和,管弦乐尖细的声调带来了小小的波动,烘托着千寻对此行的希冀,对小白的担忧,对无脸男重回单纯的欣慰,以及志在必得的决心。列车外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音乐回响着《海》《第六站台》的配乐,有着凄美的孤寂感。音乐将画面烘托到极致,思念、惆怅、迷茫、充满了无尽的想象和诗意。

令人回味的结尾曲。 片中的结尾曲《always with me》(《与你同在》)创作于电影尚未制作完成之时,由木村弓创作并亲自演唱。简单的曲风、素淡的声调蕴含着震撼人心的穿透力,就像是一个跌倒的理想主义者重新站起一样,让人感受到自信的深呼吸。它虽然不是久石让的编曲,但却拥有和其他配乐一样的美好纯真。

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成长,人类在追寻生存出路的时候,都可能迷失在歧途。在人与自然的对决中,如果每个人都是“千寻”,人与自然就浑然一体了。在幻想的世界里,音乐也寄托了宫崎骏的浪漫情怀,以及对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及美好人性的向往。

猜你喜欢
千与千寻管弦乐宫崎骏
宫崎骏动漫
“失控”乎?“掌控”是也!——鲁肯斯《失控》管弦乐配器技法拾趣
《千与千寻》
《千与千寻》中无脸男的来历
宫崎骏的动画世界
青少年民族管弦乐作品展演在北京举办
对管弦乐《玄梦》的音乐研究
走进“天空之城” 久石让与宫崎骏动漫作品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