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曲艺的自信扎根于创新

2013-11-21 19:36:43谭敏
剧影月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表演唱曲艺扬州

■谭敏

笔者是位扬州曲艺人,现在经常听到各种各样的议论,都强调”曲艺要自信”,也就是自觉地相信扬州曲艺前途光明,前景广阔。有识之士认为,自信不是固步自封,更不是盲目乐观,扬州曲艺必须遵循其艺术规律,不断融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元素,才能真正保持长盛不衰的活力。笔者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并站在个人的角度补充几句:扬州曲艺的“自觉”应指有着不断创新的自觉追求,所谓“自信”,就是坚信扬州曲艺有着与时俱进的内驱动力,也有着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而这一切正是扬州曲艺开展创新最肥沃的土壤。

步入新世纪后,扬州曲艺中的扬州评话,扬州弹词,扬州清曲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认为曲艺人千万不可当成骄傲的资本。换个角度看,无异于下了一份份“病危通知书”。事实上,扬州曲艺总体来说,确实风光不再。如:解放前的教场拥有十几家书场,解放后的60年代还剩下6家,今天的扬州已经没有一家专业书场。扬州曲艺团开办的12家书场人气也始终很难旺盛。

“劝君莫弹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令曲艺人欣慰的是,扬州曲艺至今仍在扬州保持着不可代替,甚至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其舞台的萧条和艺术的影响恰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笔者认为,奥妙就在于,扬州曲艺通过创新渗透到电视传媒,综艺晚会,民俗礼仪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艺术空间。

以电视传媒为例,扬州电视台至少6个栏目有着扬州曲艺人的加盟,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今日生活》,男女主持人均由扬州评话演员担当,其开场白“地球天天在旋,扬州天天在变,家家都有彩电,我们天天见面”,其中的“旋”字传神的表达了扬州方言的魅力,乡音乡情倍感亲切。乡风乡俗令人陶醉,该栏目至今保持着江苏地方电视台收视率的最高纪录。后来扬州电视台相继创办了《新闻评话》、《绿杨茶馆》、《大地飞歌》、《相亲相爱》、《女人我最美》等方言栏目,并且都邀请扬州评话演员担任主角。事实上,借助电视的影响力,扬州曲艺走出了小剧场,跨进了大市场。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扬州曲艺团骨干演员个个都能在电视台混个“脸熟”,在扬州属于“明星级”人物。

再以综艺晚会为例,扬州的主题晚会都少不了“扬州清曲表演唱”和”群口评话”。当然,其舞台样式都有着创新的内涵。“清曲表演唱”再也不是简单的抱着琵琶在台上坐唱,而是融合了歌舞和情境表演,2008年,扬州曲艺团创作表演的清曲表演唱 《车轮滚滚下扬州》,所表现的主人公——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吴杰亲自登台,而担任清曲表演唱的一群姑娘,载歌载舞,忽而是司机身份,忽而是游客身份,忽而是市民身份,他们对吴杰有沟通、有求教、有感恩,全方位表现出人民警察的崇高精神。该节目获得江苏省法制文艺调演一等奖,补充说明的是,这样的表演形式到底属于舞蹈类、声乐类、还是曲艺类?大多数评委认为,《车轮滚滚下扬州》的根基属于曲艺,舞蹈和音乐只不过是派生出来的枝丫,准确的定位,它还是应该定位曲艺类节目。

如今的综艺晚会,一般都少不了小品。扬州缺少能达到全省一流水平的小品演员,近年来,取代小品且得到观众认可的就是“群口评话”,事实上,群口评话相当于扬州评话与小品的“杂交”,它既保留了“满场风雷喉,全凭一张口”的神韵,又通过融进戏剧元素,极大地丰富了舞台呈现。据不完全统计,扬州市曲艺研究所近年来先后表演了20多个群口评话,主题涵盖平安创建、社区建设、抗旱排涝、消费维权、解困帮扶等各个方面,如:《途经文昌阁》、《年终决算》、《家装的烦恼》、《社区主任》、《水务点滴系民生》、《别开生面的审计》、《凡人善举》、《扫地健身操》、《家庭紧急会议》等,都带来了传统评话所没有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值得一提的是,群口评话获得的奖项举不胜举,乃至于每当策划主题晚会,主办方都希望创作表演一个”群口评话”.

还有,扬州曲艺在扬州婚礼文化中一直担当着主角的地位,婚礼司仪必须会讲扬州评话,其中脍炙人口的“灌口”令听众津津乐道,如评话演员创作的“数字经”——一对新人,双喜临门,三阳开泰,四四如意,五福巨鼎、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久久顺心,十全十美,百年好合,千年不变,万事OK,已在扬州广为流传,无意中让更多的人感悟到扬州评话的表现力。此外,在婚庆场合,主家普遍需要节目助兴,而扬州曲艺的“小、巧、灵”当是最适合的形式。这类场合,除了专业演员串场,还通过利益机制培养出一批青年曲艺爱好者,他们只要学到几手,就能让自己获得份外的收入,对有艺术特长的人来说“何乐而不为”?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扬州曲艺过去主要依靠“师父带徒,口传心授”,到了娱乐多元化的时代,对专业剧本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试想一下,故纸堆虽然堆积如山,但怎么可能找到与今天新生活有关的内容,唯有从剧本着手,才能“常说常新,常演常新”。令扬州曲艺人欣慰的是,如今的扬州曲艺创作阵容,已经囊括了扬州实力最强的编剧、作家、自由撰稿人。凭据坚强的创作后盾,扬州曲艺作品《秀才遇到兵》、《扬州小巷》、《盛世红伶》等如愿捧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由此提高了曲艺的艺术地位,也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扬州一位市领导指出:“扬州曲艺研究所已成为扬州的文化得奖专业户,事实证明,扬州曲艺是一片非常肥沃的创作土壤,扶持扬州曲艺,不但关系到丰富市民精神生活,而且十分有利于提升扬州的文化形象。”

俄罗斯著名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艺术就像人类的服装,下一代与上一代不同,下辈子与上辈子不同,这一年与那一年不同,它在不断的变化中,绽放出更多的美丽。”据笔者观察,扬州曲艺面对审美情趣的变化和市场大潮的洗礼,一直处于“变”与“不变”的过程中。变化的是舞台呈现,不变的是曲艺神韵;变化的是艺术形式,不变的是文化基因;变化的是演出机制,不变的是扎根群众。事实上,最后一句话最重要。因为,任何一门艺术的传承,都不可像博物馆的文物,只要“恒温恒湿,加大防护措施”就行,尤其是舞台艺术,作为人类传递情感的一种手段,如果失去了受众,就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最后一句话,扬州曲艺创新的主要路径就是“取悦观众”,观众越来越多,演员“自信”就会越来越强,如果观众逐步萎缩,“自信”难免变成“自卑”。希望同仁记住,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一切靠的是自觉创新。

猜你喜欢
表演唱曲艺扬州
发掘消失的明代曲艺——《金瓶梅词话》所载明代曲艺探赜
文学与文化(2022年4期)2022-03-23 06:21:26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曲艺(2021年1期)2021-01-15 10:53:12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2:48
扬州的夏日
文苑(2020年5期)2020-11-19 10:41:17
军旅歌曲《绣情绣爱绣芳心》的艺术特征
当代音乐(2019年10期)2019-10-16 02:25:22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语言艺术
读天下(2019年9期)2019-04-03 05:39:30
论《重唱与表演唱》的艺术特征
艺术评鉴(2019年1期)2019-03-11 13:21:16
浅谈曲艺的创作与表演
艺术家(2018年10期)2018-01-25 08:28:24
扬州的秋日
重唱与表演唱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观(2017年1期)2017-03-16 22: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