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莹
每年的“两会”报道,都是一场战役,对广播媒体而言,这场年年都打的战役的胜利并不那么容易。怎样改进程序性报道,让听众乐意听?怎样创新报道方式,让听众听得新鲜?怎样扎实报道内容,让听众听得明白、听得高兴?
今年是是笔者第二次参加江西省“两会”报道,虽然已不复去年的青涩、紧张,但依然是这个战场的新兵。反思前后十天的报道工作,笔者以为,要让“两会”报道真正有实效,需要依靠“短、实、新”的好声音。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改进新闻报道”。2013年1月9日,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省委宣传部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省级领导同志公务活动新闻报道的实施细则,规定要简化省领导出席会议活动的新闻报道。在省“两会”报道前,江西广播电视台省“两会”广播报道组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的精神,确定了“充分发挥广播优势,把‘两会’的规定动作坐实,自选动作做活”的报道方针。
在此基础上,江西新闻广播在《全省新闻联播》《江广早班车》“省两会特别报道”专栏中,设置了《两会快讯》《说实话、办实事》《两会新面孔》《提案议案点击》《百姓问两会》等八大子栏目,在力保程序报道、重点报道不缺位的情况下,增加了自选动作的比重,更多地把话筒对准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栏目设置丰富且特色鲜明,栏目下的每篇稿件都力争文短意深,文风清新,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核心的意思,让听众听得懂,听得进。
对大会和省领导参加审议和讨论情况的报道,我们进一步压缩了数量、字数和时长,严格按照规定和细则要求,除省委书记外,其余省领导原则上不出录音。在处理人大会议开幕消息时,笔者剔除了过去报道中的套话、空话,稿件字数较去年减少了500字以上。稿件短了,但内容不能“短”。我们在稿件中加入了更多百姓关心、关注的新话、实话,令稿件的内容更加充实,更加贴近民生。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出更多百姓关心的声音,我们把《政府工作报告》中关注民生,令百姓振奋的内容以“精彩声音”的形式串联起来,单独成篇,稿件的内容更加充实,可听性也更强了。一些稿件更是采用集纳式报道方式,即从不同侧面选择多名代表委员对同一主题的发言观点,既相互补充,又相辅相成,不仅改变了过去每个代表、委员发言发一篇稿的模式,稿件的内容更加丰富了,而且展现了更多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为基层百姓鼓与呼的履职热情。
在展示代表、委员的精彩观点时,我们选取的每位代表委员的发言都非常短小,有的仅仅用了一到两句话。但选取的每句话都是涉及民生民情民意,为基层百姓献声的“金玉良言”,句句直击重点,精炼简洁,掷地有声,更客观真实地向广大听众传递了他们参政议政的情怀。稿件虽然短小简洁,但内容丰富,极富感染力。
2011年起,新闻战线开展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江西新闻广播在日常报道中推出了一大批来自基层、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开始逐渐形成了清新朴实、贴近群众的报道手法。在这次省“两会”报道中,我们更加注重用百姓的视角看两会,用群众乐意接受的方法宣传 “两会”,用群众的语言改进文风,以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追求最佳的宣传报道效果。
省“两会”开幕前几天,我们就开始通过《全省新闻联播》《新闻110》等栏目,向听众征集想对代表委员说的话,收集了一批基层百姓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并由记者带到了两会上,向代表委员提问,做到了百姓有呼声,代表委员有回应。在栏目设置上,《说实话、办实事》就将重点放在了“实”上,报道代表委员的精彩发言中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内容,直击百姓关心;《百姓问两会》实现会场内外互动,每天根据“劳动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公平”等关键词提问代表委员,解惑百姓关切;《提案议案点击》也重点关注有特色、直指热点难点和民生的提案议案,解答百姓关注。在选题上,更多地将话筒对准基层代表,用最真实、最朴实的话反映百姓心声。例如省人大代表吴勇建议将一些需要长期治疗而且医疗费用高昂的病症逐步纳入到大病救助范畴;省人大代表钟菊凤建议将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延伸发展,实行医教结合;省政协委员万明华呼吁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等内容,都取得了不错的报道效果。
为了做好以上报道,我们每一位参与两会报道的记者,个个都能沉下身子,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主动找采访对象拉家常,交朋友,在平凡的接触中发现不平凡,发现新闻点。例如,在采访各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笔者注意到农民代表华小平十分认真专注,于是在审议结束后主动和他攀谈。原来,华小平代表是瑞金市黄沙村土坯房改造理事会会长,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大土坯房改造力度,他感到非常高兴,当天晚上就给村里人打电话传达了这一喜讯。淳朴的华小平虽然不善言辞,但他神情和语气中遮掩不住的喜悦之情,正是一位农民代表最真实最朴素的情感流露。抓住这一细节,笔者当即采写了一篇录音特写:《好政策让农民更有信心》。稿件中传递出华小平真实而朴实的声音,非常具有感染力,也取得了较好的报道效果。
今年是本届人大、政协任期的第一年,参加省“两会”的大部分都是新代表、新委员。他们参政议政的热情高涨,他们的声音更值得媒体关注。因此,在“两会特别报道”中,我们专门设置了《两会新面孔》栏目,参会记者们专访本届新代表、新委员,让他们畅谈参会感受、如何履职或有趣故事等。例如,聚焦研究教育“苏区史”人才培养的80后新代表杨丽珊、聚焦“农村看病难”问题的畲乡新委员雷丹、聚焦农村土坯房改造的农民新代表华小平等,都是具有鲜明的特色新代表、新委员。他们不仅拥有很高的参政热情,也有许多鲜活有趣的参会故事或细节值得我们挖掘。例如,我们关注了为了更好的履行代表职责,新代表何俊秋专门在会前进行了多次走访调查;新委员雷丹穿着一身大红的刺绣民族服装参会等,都从侧面展示了新代表、新委员的风采。
除了新人,今年“两会”的新风、新事也在不断激发着笔者的灵感。在《两会新气象》《两会新观察》栏目中,笔者采写了《手机也能报两会》,展示了人民网、新华网、《江西日报》、江西广播电视台等官方微博的22名记者首次以正式注册记者的身份在两会报道中的崭新亮相,体现了两会报道方式的更加多元化,和相关部门更直接地面对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问题的态度;《帮政府管好钱袋子》记录了人大代表为更好地看清、读懂、审查好省级预算草案和129个部门的部门预算草案,专程到代表驻地的预算审查室查询,从侧面反映了人大代表履职积极性的提高和履职能力的增强;《两会会风高效务实,代表委员交口称赞》关注了今年省“两会”用节俭朴素、高效务实的清新之风赢得了代表委员的交口称赞,生动鲜活地体现了“两会”会风的变化。这些稿件的关注点都在会议之外,却产生了单纯的会议报道无法企及的别样效果。
广播的一大特色就是“快”。然而,当广播遭遇新媒体,这一特色也在不断经受考验。因此,如何在“两会”报道中重树广播的速度优势,报道有“新”意的新闻也是我们思考的课题。为充分发挥广播特色,江西新闻广播在上午11点至11点40的《新闻110·两会连线》栏目中,通过主持人与前方记者连线方式,及时报道省“两会”中正在发生或者最新发生的新闻,充分凸显了广播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播报新闻的优势。在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当天,省长鹿心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 “2013年筹集财政性资金700亿元,集中办好利民惠民的76件实事”这一温暖人心的消息,正是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第一时间传递给了全省听众。
今年从电波中传出的省“两会”好声音,基层的声音响了,假话空话少了;实实在在的内容多了,官话套话少了;群众语言多了,大家对“两会”精神更能理解了。其实,媒体的新旧只是相对而言,诸如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体也好,像微博这样的新兴媒体也好,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报道方式,改进报道内容,才能更好地打好两会报道这场战役。于广播人,传递老百姓喜欢听、听得懂的声音,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