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国
我随扬剧两次晋京的感悟
■侯建国
作为一名扬剧演员,在我30多年的演艺生涯中,无论是从当初学艺还是到后来从艺,对于舞台毋庸置疑有过太多的记忆,然而最深刻的莫过于我随扬剧的两次晋京。一次是2000年,随省扬剧团《王昭君》剧组赴京参加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一次是2012年随省扬剧团现代扬剧《丹凤湖畔》剧组献礼“十八大”,赴京参加全国优秀剧目展演。
两次晋京,相去10余年;两台剧目,一台为古装戏一台是现代戏;在这过程中,我个人身份也经历了两次角色的转变,一次是作为演员参演《王》剧,一次是协助舞美为了《丹》剧的完美呈现。然而,之所以这样的经历能在脑海中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绝对不是因为晋京本身,抑或是自己身份的转换,而是我伴随两台剧目所走过的创作历程。
扬剧团《王昭君》1996年底首演,编剧是原江苏省扬剧团团长袁振奇,他以曹禺同名话剧为母本,根据江苏戏剧家江蛰君先生京剧本重新改编,前后经过五年的辛勤劳动,精益求精,几易其稿,付排后全团上下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并一炮走红。《王昭君》首演后就被省委、省政府指定为当时召开的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专家演出。后又参加省第二届戏剧节,获优秀剧目奖等20多个奖项。1999年由省电视台摄制为四集电视剧,先后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奖、省“五个一工程”奖。2000年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中进行展演,同年,该剧又在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9月23日、24日两天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在全国各地42台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鲜明地方特色的优秀剧(节)目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获创作、演出及舞美三个金奖。
扬剧团《王昭君》从与时俱进的审视角度和扬剧独具的表现形式,再现为民族团结作出重大贡献的古代丽人的风采,力求真实可信地表现王昭君出塞和亲的传奇性经历,从中折射出中华民族成员间从隔阂、对抗到团结、融合这样一个曲折而又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如果说戏剧大师曹禺先生在其有生之年创作的最后一部话剧《王昭君》实践了其历史剧的创作思想,那么二十余年之后,江苏省扬剧团推出的新版扬剧《王昭君》是对戏曲样式的历史题材剧将如何展示剧作的“时代精神”做出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2012年9月13日、14日晚,作为江苏省演艺集团扬剧团献礼十八大,参加全国优秀剧目展演的现代扬剧《丹凤湖畔》在北京中国评剧大剧院成功上演。剧场内气氛热烈,高潮处掌声如雷鸣般响起,演出结束后,热情的戏迷向主演送上鲜花。期间,在中国剧协会议室还举行了现代扬剧《丹凤湖畔》首都专家座谈会,与会专家对《丹凤湖畔》的剧本立意,关注焦点,创作风格,唱腔及音乐设计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演出阵容,缪勇、徐秀芳、侯长荣三位主演的艺术水准和精湛演技表示了由衷的赞赏,并对剧本的情节构思,矛盾冲突,细节展开,桥段创新等提出了改进意见。作为一部新创现代剧,《丹凤湖畔》受到了专家、观众的一致好评。并被评定为江苏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这是一部非常好的地方戏,本次展演中有119台从全国调来的地方戏,都是比较优秀的剧目,但是,《丹凤湖畔》是这119台戏中是非常优秀的,”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陶诚在演出结束后对该剧作出评价,“编剧编的好,且非常难得是一个现实题材,抓住了现在生活中间身边发生的人和事,而且讲得非常贴切,丝毫没有夸张的成分,让人能看得进去,的的确确是一部接地气,讲人话的非常好的地方戏。”
可以说,我所经历的两台剧目两次晋京,都取得了圆满成功,也必将在扬剧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两台剧目成功背后的故事,则让我懂得了艺术的成就,来不得半点浮躁,艺术家们在这过程中为大家、更是为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艺术的道路没有坦途,只有孜孜以求、与时俱进、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才是成功的不二途径,这无疑是我艺术人生的一笔财富,也必将对我的艺术生涯产生重大的影响,并激励我无论今后是做演员做剧组工作人员,还是其他什么的身份参与剧目创演,都会本着一颗执着、严谨、负责的心,对待每个剧中要塑造的人物或在剧务中要从事的职业,充当好不同的人生角色,以期服务好剧目,服务好观众,服务好时代,服务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