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3-11-20 08:28禤彩霞曹传伟杨开杰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西钦州535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阿托黏度动力学

禤彩霞 曹传伟 杨开杰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西 钦州 53500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由此引发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给患者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1〕。老年急性脑梗死主要因脑内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疾病类型主要分为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其病因较多,机制复杂,最主要的形成机制主要为脑血管壁病变致使管腔狭窄、闭塞或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2〕。本研究通过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药物,进一步研究其在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方面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并确诊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其中阿托伐他汀治疗组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62~78岁;对照组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60~77岁,均于发病72 h内就诊,年龄均大于60岁。排除标准:近3个月内曾服用他汀类药物者;他汀类药物过敏者;脑卒中后伴严重意识障碍者;参与了其他临床研究者;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两组同质性较好,具有可比性。该研究项目经患者或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脱水降颅压、胞磷胆碱保护脑组织、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及其他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等。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1 次/晚。

1.2.2 神经功能缺损评估 治疗前、治疗后14 d利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过病情越重。治疗前、治疗后30 d利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估临床情况,同时根据分值判定改善或恶化程度。

1.2.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运用脑循环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探测血流,分别检测双侧颈总动脉流速和压力波形,并经过专门软件计算得出脑循环动力学相关参数。参数共分2类:血液流变学指标、脑循环动力学指标。其中于治疗后14 d复查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刚性指数),于治疗后3个月复查脑循环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Vmean),平均血流量(Qmean)、外周阻力(R)、脑血管床特性阻抗(Zc)。管壁弹性波波速(Wv)、动态阻力(DR)、临界压力(CP)〕。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各组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量表得分比较 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14 d后NFDS、mRS得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14 d后ADL得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其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比较( s,n=80)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比较( s,n=80)

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下表同

治疗后治疗组 27.6±5 8.6±21) 4.5±1 2.8±11) 32.1±6 57.8±91)组别 NFDS治疗前 治疗后mRS治疗前 治疗后ADL治疗前对照组28.2±4 12.6±3 4.4±1 3.7±1 31.8±6 48.3±8

2.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阿托伐他汀组治疗14 d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脑循环动力学指标比较 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3月后Vmean、Qmean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其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3月后R、Zc、Wv、DR及CP得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n=8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n=80)

治疗后治疗组 2.0±0.4 1.6±0.41) 6.5±1.2 5.5±0.81) 22.7±4.6 18.8±3.61) 3.8±0.7 3.2±0.51) 4.2±0.7 3.6±0.61)组别 血浆黏度(mpas)治疗前 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mpas)治疗前 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mpas)治疗前 治疗后纤维蛋白原(g/L)治疗前 治疗后红细胞刚性指数(mpas)治疗前对照组 2.1±0.5 2.0±0.4 6.4±1.3 6.2±1.1 23.±4.3 22.8±3.7 3.8±0.6 3.7±0.6 4.1±0.6 4.1±0.6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循环动力学检测( s,n=80)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循环动力学检测( s,n=80)

组别 Vmean(cm/s)Qmean(ml/s)R(Pa/s·L)Zc(Pa/s·L)Wv(m/s)DR(Pa/s·cm)CP(kPa)治疗组 治疗前 17.2±4 8.5±2 1.7±0.3 0.3±0.1 15±5 0.4±0.1 9.3±2 3个月后 18.0±4 9.2±2 1.5±0.2 0.2±0.1 13±4 0.3±0.1 8.0±2对照组 治疗前 16.5±3 8.4±2 1.7±0.3 0.3±0.1 15±5 0.4±0.1 9.0±3 3个月后 16.8±3 8.5±2 1.7±0.3 0.3±0.1 15±6 0.4±0.1 8.8±2

3 讨论

阿托伐他汀作为新一代的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是胆固醇体内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种限速酶,也是目前临床广泛使用、高效且安全的降脂药物。有较多的研究显示,阿托伐他汀还有广泛的非降脂药理作用,包括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稳定粥样斑块、抗炎症。研究证明,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病人患痴呆症的危险降低、脑卒中和骨折的发生率降低。目前阿托伐他汀的非降脂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3,4〕。

本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能够较明显改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临床结局;同时能改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高黏状态。

本研究认为对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托伐他汀可通过改善患者的血液高黏状态,阻止患者发病以来导致的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的进一步损害,逐步缓解患者不利状况,尽可能恢复患者神经功能。目前认为,阿托伐他汀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有以下几方面:①直接增强了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并对血管内皮的修复;②可对抗兴奋毒性神经损害;③通过抗炎、抗氧化自由基减轻损伤;④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防止血管再次堵塞引起的脑卒中〔5,6〕。本研究提示应用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血管阻力、提高血流量及速度,并认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脂水平,稳定动脉斑块,促进受损血管内皮的修复,抗血小板血栓形成,改善动脉弹性,减少炎症反应等作用以及改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降低脑卒中复发的风险,而且还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往认为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不能改善预后,但是本实验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取得阳性结果,且在阿托伐他汀治疗期间,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阿托伐他汀能明显改善患者脑循环动力学状况,主要可能是通过降低小血管和微循环床的阻力,促使小血管通畅度提高、大血管弹性和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加强,故通过脑血流动力学监测可尽早发现缺血性脑卒中的改变,对指导治疗、改善预后起到一定的作用〔7,8〕。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不仅可以改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神经功能的影响,还可以显著改善脑血流动力学降低脑血管事件再发的风险,故认为其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不仅能改善治疗预后,而且能预防脑血管事件的再发生,且使用安全。相信临床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必将受到更多的重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1 王少石.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使用规范〔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9(10):651-3.

2 张 军,李 洁.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和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9;9(2):46-9.

3 许晓辉,许予明,宋 波,等.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J〕.临床误诊误治,2008;21(2):79-80.

4 Paciaroni M,Bogousslavsky J.Statins and stroke prevention〔J〕.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2009;7(10):1231-43.

5 李峥嵘,杨 欢.奥扎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77):34-5.

6 朱青峰,王国芳,王 千,等.脑动脉狭窄相关因素分析〔J〕.华北国防医药,2009;21(3):11-3.

7 张 笋,冯连元,王雪笠,等.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华北国防医药,2009;21(3):22-3.

8 张 弢,汪五清,陈伟成.缺血性脑卒中脑保护药物治疗现状〔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8):7-9.

猜你喜欢
阿托黏度动力学
有机蜡对沥青黏度影响的研究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高黏度改性沥青黏韧性的影响因素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圆珠笔用低黏度油墨》等行业标准批准发布
扩链增黏回收PET的特性黏度和结晶行为研究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