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2013-11-19 01:19胡艳兴曾小英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8期
关键词:责任制层级整体

胡艳兴 曾小英

2010年1月卫生部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示范工程[1]。其切入点是改革护理服务模式,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核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2]。2010年7月,本科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取得一定成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护理人员资料 本科为整形手外科,定编床位50张,护理人员20例,床护比1∶0.4,符合普通病区配置标准,其中1名男护士。年龄21~37岁,主管护师3名,护师8名,护士9名,具有本科学历3名,大专学历16名,中专学历1人。2010年7月起,本科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

1.1.2 研究对象资料 选取2010年第三季度-2012年第一季度实施优质护理后在本科住院的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22~45岁;手外伤50例,腱鞘囊肿10例,臂丛神经损伤2例,腕管综合征8例;选取2009年第三季度-2010年第二季度实施优质护理前4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0~40岁;手外伤30例,腱鞘囊肿7例,腕管综合征3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种、病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明确岗位职责 根据护士职称、学历、能力设立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护理组长岗位2人,具备主管护师职称,护理本科以上学历,在本科工作7年以上,临床专科护理业务知识扎实,基础与专科护理技术熟练,有一定教学和管理能力,竞争上岗。护理组长负责高技术、高风险工作并直接服务危重患者,承担本专科危重患者的专责护理,特别对重点环节控制,将护理隐患降至最低限度[3],发挥组长在3级护理质量监管中的作用,按工作标准对本小组护理工作进行督查,协助护士长做好科室护理持续质量改进;高级责任护士岗位4人,具备护师以上职称,护理大专以上学历,在本科工作5年以上,熟练掌握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常用急救技术,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工作,负责本专科Ⅰ级护理、Ⅱ级护理患者的整体护理。初级责任护士岗位12人,本科、大专、中专毕业后取得注册护士资格的护士,负责本专科Ⅱ级护理患者的整体护理。助理护士岗位2人,本科、大专、中专毕业,未经执业注册,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和患者自理能力,协助完成生活照顾性基础护理及非技术性护理工作。各岗位层级相对固定,聘期1年。不同层级的护理岗位给予不同的工作待遇,确保高层级、高技术、高风险的岗位有高回报。

1.2.2 改革护理工作模式,落实责任包干 本病区有16间病房,平均分为两组,每组负责20~25名患者,将护理组长2名,高级责任护士4名,初级责任护士12人,助理护士2名按能力互补、经验互补的原则相对应分为2个责任小组。护士排班模式以连续、均衡、层级、责任为原则,实行APN排班。A班(7:30~15:00)责任护士6名,助理护士1名,其中责任护士3个月轮换1次;P班(15:00~22:00)责任护士2名,助理护士1名;N班(22:00~8:00)责任护士2名。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按层级实行小组责任制护理,每班有护理组长或高级责任护士。每责任小组配置1部床边工作车(放置患者所需要的治疗护理用具),常态情况下,责任护士在病房或患者身边工作,定时巡视病房,实行床边护理。A班责任护士按不同能级负责所分管7~8名不同病情患者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健康宣教、康复指导,为患者提供全面护理服务。责任护士下班或休息时,由同组的其他责任护士代管患者,APN各班次护士原则上不跨组管患者,体现小组责任制。

1.2.3 调查工具 由护理部设计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共9项,分别是:接到及时、环境介绍、医生护士介绍、饮食指导、休息活动指导、药物介绍、护士解释、生活护理、巡视病房。每项分满意(占3分);一般(占2分);不满意(占1分)3个等次,由患者按实际护理工作情况进行评定。

1.2.4 调查方法 由护士长或护士长助理每季度发放问卷10份,并详细讲解问卷意义、目的、方法,填好后当天收回,最后进行数据汇总,进行满意度比较。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全部收回且均有效。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实施前(2009年第3季度-2010年第2季度)及实施后(2010年第3季度-2012年第1季度)患者满意度,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开质优质护理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见表1。

表1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3.1 对岗位责任进行分层,充分调动各层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护理组长每年公开竞聘1次,根据岗位任职资格确定竞聘条件,自愿报名,选拔程序包括理论、操作考核、PPT演讲(内容包括竞聘优势、对岗位的认识、工作设想等)、领导群众测评,择优录取。通过选拨,大部分高职称、高年资护士担任了护理组长,她们的专业能力和个人价值得到认可,增强了她们的责任感,造就了一支临床骨干队伍。低年资护士看到了个人专业发展的方向,同时在高年资护士的指导下能迅速成长,学习和工作热情明显提高。在护理队伍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良性竞争的氛围,调动了每位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潜能[4]。

3.2 岗位责任明确,实行小组责任制护理,确保护理质量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将护理人员按层级配备,按岗位层级分管患者,履行不同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满足不同患者、不同疾病及病情的需要,确保护理质量[5]。在岗位责任明确的前提下,由3~6名不同层级的护士组成责任小组,共同对一组患者负责,有利于不同层级的护士优势互补,相互督促,从而达到降低护理风险的作用[6]。责任护士下班或休息时,由同组的其他责任护士代管患者,保证同一组患者护理的延续性和护理质量。

3.3 以患者满意为标准,作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首要原则 “患者满意度”是衡量医院工作的“金标准”[7]。要使患者满意,必须要有医患、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护士建立了“我的患者”的观念,在常态情况下,护士实行“床边工作制”,缩短工作半径,让护士有更多时间与患者接触,提供整体护理服务,关心患者身心,加强护患沟通,在让患者体验更多人文关怀中增进护患友谊;患者有了“她是我的主管护士”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当患者有问题时,能找到相对应的责任护士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对各项护理工作更加配合,护患关系更加和谐[8]。因此,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以后,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

2010年7月本科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以来,各层级岗位责任明确,实行APN排班模式、小组责任制护理及床边工作制,充分调动了各层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护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但是,目前本科部分年轻护士综合素质与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何使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更加成熟的发展,还有待于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1]杨辉,宁卓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践[J].护理研究,2012,26(1):263-265.

[2]沙莉,夏春香.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优质护理活动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现代医学,2011,39(6):661-663.

[3]何连英.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 (31):70-71.

[4]易利纯,李凤辉.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1,11(6):176-177.

[5]彭刚艺,陈伟菊.护理工作管理规范[M].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

[6]刘雪琴,彭刚艺.结合医院实际探索护士分层级管理新路[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22-24.

[7]闫莉,卞正霞.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探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5):614-617.

[8]刘美玲,袁秋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J].护理学报,2011, 18(4B):38-39.

猜你喜欢
责任制层级整体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