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澄
(哈尔滨市社科院地方史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吴丽实(1899—1931年),原名吴苓生,曾用名吴丽石、赵云容、卢一之等。吴丽实出生于江苏省沐阳县彦集镇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1918年考入北京汇文中学读书,1919年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后转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认识了李大钊、瞿秋白等人,接受进步思想,初步确立了共产主义人生观。1923年2月,吴丽实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经李大钊介绍,受党组织的派遣,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1924年9月从苏联回国,在连云港等地宣传苏俄十月革命,介绍马列主义,冬天被派到哈尔滨工作。哈尔滨原来的党团组织负责人陈为人、李震瀛因为有“宣传赤化”之嫌被特务监视,形势紧迫,被迫于1923年末离开哈尔滨,哈尔滨的党团成员虽仍坚持活动,但在敌人的高压下,一直处于涣散状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吴丽实来到了哈尔滨。
吴丽实到哈尔滨后立即着手整顿党团组织。他对哈尔滨的革命斗争形势进行了调查分析,制定了深入开展工作的方案,并以小工的身份为掩护,深入到中东铁路工人中开展活动。在劳动中,吴丽实和工人群众建立了深厚的阶级感情。当时的中国工人长期和俄国工人一起干活,都想学点俄语。为了满足工人们的学习愿望,他首先为工人办起了夜校,利用教俄语的机会,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在这个基础上,吴丽实在中东铁路青年工人中组织了东铁青年协进会。
1925年1月11—22日,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中共“四大”)在上海举行。中共“四大”《对于职工运动之议决案》指出:“在经济落后的中国,最大的产业除了铁路,矿山,海运,纺织外,其余尚在幼稚时代。这类产业工人是本党的基础,我们要特别注重”,“在工人群众中吸收党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10月,取消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兼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的建制,分别组建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简称北方区委)和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李大钊任北方区委书记。中共北方区委派吴丽实在哈尔滨支部的基础上于1925年底建立中共哈尔滨特别支部委员会,吴丽实任书记。根据大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发展组织这个精神,吴丽实、姜文洲、韩心怦、刘湘益、王麟书、刘静安等,先后以小工身份打入中东铁路哈尔滨机务段和总工厂。他们主动接近青年工人,广交朋友,并且通过办夜校向工人讲授文化知识,散发革命刊物,宣传革命道理,传播马克思主义,进而在青年工人中组建东铁青年协进会,团结大批进步青年工人,并且先后发展工人张有仁、王光禄、刘凤阁、张阁舟、郎勋臣、赖永卿、杨长青、郑升和小孔等加入党团组织。
1926年1月,建立中东铁路工人支部,吴丽实、姜文洲先后担任支部书记。哈尔滨特别支部除在工人中发展组织之外,还在青年学生中发展吴宝泰、高成儒、潘连山等入党。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党员海涛(又名海明清,回族)、韩乐然(又名韩光宇,朝鲜族)、楚图南、苏子元、王纯一等又陆续到哈尔滨,多以教师身份从事革命活动。4月,哈尔滨特别支部在马家沟比乐街召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吴丽实、高洪光、海涛、楚图南、苏子元、韩乐然等。会议决定将哈尔滨特别支部改组为中共北满地方委员会,吴丽实任书记,高洪光任组织部长,海涛任宣传部长。北满地委建立后,领导长春以北、哈尔滨及中东铁路沿线各地的党团工作,机关设在哈尔滨道里中国九道街(今西九道街)地委通讯站。5月,北满地委在地委通讯站举办党团员训练班,地委书记吴丽实每周讲课两次。讲课内容,一是根据中共中央印发的《工人政党》小册子,讲阶级与阶级斗争、武装夺取政权等;二是根据《无产阶级政党是怎样建成的》小册子,讲党的性质、党的纲领、党的章程等。10月,中共中央任命吴丽实为中共中央驻东北三省特派员兼北满地委书记。北满地委下设学生运动委员会、职工运动委员会、妇女运动委员会。到11月,北满地委领导12个支部,在哈尔滨有“三十六棚”支部、地包支部、大学支部、警察支部、道外混合支部、皮鞋工人支部;在外地有牡丹江支部、安达支部、横道河子支部、双城支部、长春支部、吉林支部。经过1年的努力工作,到1926年末,北满地委所属的12个支部已有党员140余人。
在发展党团组织的同时,吴丽实特别重视宣传工作,在哈尔滨创办了第一份由中共地下党控制的报纸《东北早报》,该报经常刊登一些宣传民主思想和反帝反封建文章。1925年底,因反动当局阻挠,《东北早报》被迫停刊。1926年春,吴丽实委托穆绍武(又名穆景周)出面申请创办《哈尔滨日报》,经地方当局批准立案,于6月8日创刊,社址在道外升平二道街神州大戏院楼上,每周6刊,期发1200份。报社的人员有,社长穆绍武,营业部主任李兴仁,总编辑杨伟坚,编辑杜继增、陆秋人(又名陆庾),副刊编辑王栖真、卜雪蕉,会计兼发行纪幼柏(又名纪绵章)等,除穆绍武、李兴仁之外都是中共党员或青年团员,《哈尔滨日报》实际上成为了地委的机关报。吴丽实对办报思想的指导和办报经费的筹措都抓得很紧。《哈尔滨日报》根据当时的形势和党的中心任务,进行反帝反封建军阀的宣传,刊登了许多揭露帝国主义反动本质和侵华罪行的长篇文章,特别是抨击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侵略罪行的文章,如《日本在南满的文化侵略》、《日本之经济侵略与移民政策》等。反封建军阀的《反文化侵略与国民革命》一文写道:民国以来,军阀“每日每月每年,皆从事于权利之争,虽丧民亦不顾,今日借债押矿山,明日借债押铁路,弄得国事日非,民生凋敝”。在《我们如何庆祝十五年的双十节》一文中说:“中华民国挂了十五年的空招牌,而政权实在是旁落在帝制的余孽与军阀之手,以致争城之战,杀人盈城;争地之战,杀人盈野”,“壮年为他们当炮灰,老弱的、残废的、孤的、寡的,颠沛流离,死亡沟壑,都做了他们私利和意气战争的牺牲品”。《哈尔滨日报》副刊鲜明地宣传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指出:“列宁是世界革命的领袖,是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是世界革命的伟人,尤其是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并且号召工人组织工会,农民组织农会,妇女组织妇女联合会,学生组织学生联合会,全国人民联合起来实行国民革命。《哈尔滨日报》副刊还公开刊登一些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文章,如连载10期《唯物史观》,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资本主义发展与帝国主义战争》,则阐述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揭露其对内压迫与对外侵略扩张的罪行,指出帝国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前途。上述稿件,有不少是从《新青年》、《中国青年》、《向导》、《政治生活》等革命刊物上转载的。吴丽实虽然没有在该报担任职务,但报纸的方向由他掌握,重要文章由他审定,有的时候,他还亲自撰写文章。《哈尔滨日报》对向北满地区传播进步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揭露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927年4月,吴丽实去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被任命为东三省特派员,并准备赴武汉参加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得到消息,反动当局检查苏联驻北京使馆,北方局遭到破坏,李大钊被捕,《哈尔滨日报》也被查封,他自己和东北十几个同志被列名通缉,党的工作遭到严重破坏,形势剧变。此时,吴丽实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返回哈尔滨,重组北满地委,总结经验教训,恢复了工作,稳定了局面,并且巧妙地化装,去监狱看望了被捕的同志,鼓励他们要不屈不挠的斗争。5月,吴丽实在哈尔滨南岗聋子街(今凤翥街)召开北满地委扩大会议,出席的有吴丽实、高成儒、潘连山、苏子元、吕一之、高明远等同志。会议分析了地委遭破坏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安排工作,并且决定:立即恢复北满地委的工作,吴丽实继续担任地委书记;整顿党的组织,对立场不坚定和工作消极的分子予以开除;将支部缩小,每个支部由3—4人组成;开办干部训练班,加强保密工作训练。会后,在吴丽实的领导下很快恢复了地委工作。
党的“八七”会议之后,为了加强东北地区党的工作,统一东北各地党的领导,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共满洲省委。1927年10月,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派顺直省委组织部部长兼秘书长陈为人到东北,传达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并且着手筹建中共满洲省临时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满洲临时省委)。10月24日,由陈为人主持,在哈尔滨道里中国十三道街(今西十三道街)48号,召开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省委委员,陈为人任满洲临时省委书记兼宣传负责人,吴丽实任组织兼农民运动负责人,张任光任共青团书记,省委机关设在奉天。会后,满洲临时省委发出第一号通告,宣布满洲临时省委成立,“管理奉吉黑三省党委”。随后,满洲临时省委决定将北满地委改为哈尔滨市委,兼管中东铁路沿线党的工作。后因省委机关设立在奉天,吴丽实也离开了战斗生活两年多的哈尔滨去奉天工作。
1928年9月,满洲临时省委召开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决定将满洲临时省委改为满洲省委,吴丽实担任组织部长兼管农运工作。同年12月,吴丽实参加满洲省委召开的研究进一步贯彻党的“六大”精神会议时被捕。在狱中,敌人施用各种酷刑,他以坚强的毅力忍痛拒供。由于敌人找不到任何证据,加之党组织的营救,吴丽实于1929年7月与其他被捕的同志一起出狱。吴丽实出狱后,党中央派他去山东工作。吴丽实化名卢一之,重新组建了山东临时省委,并担任临时省委书记。临时省委成立后,吴丽实不畏艰险,去青岛等地恢复发展党的组织,为山东地区党的恢复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叛徒出卖,1930年2月8日,吴丽实再次被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敌人始终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和党内职务。1931年4月5日,敌人用囚车押着吴丽实及其同志22人赴济南纬八路刑场时,他们一路上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共产党万岁”等革命口号,慷慨就义。吴丽实年仅3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