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灯(外一篇)

2013-11-16 06:20郭安延
山西文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王村璞玉和氏璧

郭安延

说不清是什么原因,刚刚过了大年初一,我就开始惦记黄河灯。正月十四的那天晚上,小区里的人们早早吃过晚饭便陆陆续续地前往市区中心观灯,而我却驱车到了郊外的王村。

我没有进市区观灯而远到郊外的王村 ,就是因为那里有黄河灯。王村是个古村,也是有着近四千人口的大村,唐末时称为东庄,宋时因村里王姓强势故以姓氏改名为王村。在我的印象中,王村一直就有元宵节扎黄河灯的传统。黄河灯并不是在黄河岸上挂灯,而是一种大型的正方形迷宫灯阵,其名字取意于“九曲黄河”之意,因此又称“九宫八卦黄河阵” ,老百姓则叫它迷路灯。黄河灯之所以区别于普通的彩灯,就在于它不仅仅可以让人们“赏”,而且观灯的人还能走进迷宫般的灯阵里“转”。王村的几辈老人口口相传着元宵节转黄河灯的许多好处,如转转黄河腿不疼,看看天灯双眼明;转转黄河圈,能活一百年;还传说黄河湾里拾根草,回家放在席沿下,睡觉睡得香,不怕蚊虫咬;还有就是久婚不孕的新媳妇们,为了求孩子,也要去转黄河灯。但她们去的要晚些,为得是花灯快要熄灭时摘灯,因为不能点着拿回去。如果第一夜被摘了灯,第二夜看灯人就会补起来。这样的理由和“功能”,不仅使该村每年元宵节的转黄河灯娱乐活动经久不衰,而且还吸引了周围的村民乃至城里的人。

王村的元宵节黄河灯,由彩门、灯阵和中心旗杆组成。扎黄河灯绝对算是个民间技术活,须按图谱由能工巧匠来完成,首先要在两亩左右的平地地面上,按两米等距离画出纵横的无数个白点,再在每个白点上竖起高约一米的高粱秸秆作为灯杆,上插木质灯托,然后灯托上安装彩灯。高粱秸秆要插成篱笆样子或在用绳子拦住,围成拐弯抹角、交叉纵横的许多“巷道”,只留一条通道为疏导迷宫方阵,使得人们转灯时从入到出不相重复。在总入口和每个交叉杆的顶部要挂花灯,总共365盏(以示一年365天),无非是西瓜灯、茄子灯、鱼灯、玉米灯等等。整个黄河灯迷宫全程大致三华里,过了中心旗杆处的木桥就是走了一半的路。转黄河灯的人,一般是转三圈,共约九华里,寄寓“三六九”大吉大利之意。

转黄河灯又叫串黄河灯、踏黄河灯。王村人扎黄河灯的激情年年不减,一过正月初五就开始有人张罗了,一般扎好后正月十四正式开灯,到了正月十六子夜闭灯。正月十六晚上是转黄河灯的高潮,灯阵的边上要燃放烟花,一簇簇火树银花在黄河灯的上空竞相展现,令转灯的人目不暇接,也有几分惊慌和躲闪,但更有流连忘返的感觉。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跟着姑姑到王村转黄河灯,那时灯杆上点的还是豆油灯,即每根高粱秸秆上的灯托里放一个油碗,内盛豆油,用棉絮搓成灯芯子,每盏豆油灯外还要罩上用彩纸糊成的灯罩。许多彩灯的下方,还挂着写有灯谜的纸条。黄河灯阵正前方的彩门有两个口,一个进口,一个出口。转灯的人流从进口入灯阵,循序行进,只能进不能退,鱼贯而行。但在进去以后,有的“巷道”是死巷,路不通,就得往回返一截,另找一“巷道”前进。如果碰巧了,也许不费多长时间就能转出去,否则好像入了迷魂阵,翻来覆去,一碰一个死巷,怎么也出不去,没办法就跟上别人转,才能侥幸出去,但已累得满头大汗。我被姑姑拉着转来转去,不等转到中心旗杆处,听见灯阵外有炮声心里就痒痒着想早点出去放炮玩,于是趁姑姑一时不注意就从灯杆中的空隙里钻过去了,妄想闯个捷径。不料想这样一来反而走进了死巷,钻了两三回灯杆间的空隙,转了几转又回到了差不多原来的位置。只好隔着几道灯杆喊着姑姑,姑姑吓唬我说:再瞎跑,就出不去了。身边的老人也说:小家伙,转黄河灯要慢慢来。转吧,要拐够九十六个弯才行呢!我和姑姑离得不远,但却走不到一起,在姑姑传过来的安慰下我又开始重新规规矩矩转灯,直到这时才懵懵懂懂地感觉到黄河灯阵中,灯火摇曳,人影闪灯,一时间仿佛置身于小人书里所描写的神仙境界中一样。

三十多年过去了,不经意间又听到了王村要在元宵节扎黄河灯的消息,不由勾起我儿时的转灯情结。从城里到王村并不太远,一进村不用打听就找到了黄河灯阵。灯阵还在我记忆中的老地方,也就是村中央舞台前的广场上。只不过如今的黄河灯阵,比过去要豪华多了,灯杆不再是高粱秸秆,而改用光溜溜的细竹竿了;灯杆上的灯早已不是豆油灯了,理所当然地用上了五颜六色的彩灯泡;灯阵的进出口扎成了排排场场的大彩门,更像一座小小的夜中宫殿。

今天晚上是黄河灯开灯之夜,四面八方的人纷纷涌进灯阵,估计转灯的人都怀着对自己新一年的不同祝愿,人流、灯流一起转了起来。和我记忆中的不太一样的是灯阵中好像没有死巷了,只有四通八达的竹竿“巷道”,但仍然有小孩子钻灯杆间的空隙,结果不但受到场外看灯人的大声呵斥,而且自家大人的管教也是少不了的。迂回曲折的转灯路径,总会让熟悉的面孔碰上好几回,油然让我想起了元宵节还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这层意思。这几年,周围的年轻人们每年到了2月14日就要时尚地过一把外国的情人节,男生早早就为心爱的女生准备了玫瑰花和巧克力。这还不罢休,到了3月14日还要过情人节的延续——白色情人节,这时是女生为男生反送礼物。其实在中国也是有情人节的,而且还是两个,除了民间的七夕节,还有就是每年一度的元宵节。

说起中国人元宵节观灯的传统风俗,大约起源于汉朝。因汉明帝时提倡佛法,适逢一高僧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为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便下令在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拜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月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到了唐朝时期,元宵节赏灯不仅延长了时间,而且发展为盛况空前的灯展,甚至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因此从那时开始人们又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并视其为一个浪漫的节日,因为元宵节灯会也给未婚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机会。在封建社会里,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是不允许随意到户外活动的,官宦人家的小姐更是一年四季待在高深大院的绣楼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到了元宵节这天夜里赏灯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姑娘们会在父母的批准下名正言顺地结伴而出。

这是一种毫无顾忌的心身放纵,如此美好的时刻正好为春心涌动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交谊的机会,他们借着赏灯之际也顺便为自己物色另一半。尤其是在院子里甚至是在屋子里憋了一年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心身自由,顾盼神飞,不自觉地成为元宵节风景的特殊组成部分。唐代元宵节灯市上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群的宫女与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被史载为:行歌、踏歌。年轻的姑娘们是在舞蹈,是在观灯,也是在看人,流光溢彩之间,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不知平添了多少“人约黄昏后”,抑或是“一见钟情”的心动浪漫。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随。其实何止是过去,就是眼前转黄河灯的人群中,谁能说就没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故事发生?

卞和的后来

到屯留余吾镇,让我想起了卞和,就是那位历史上著名和氏璧的发现者。

想起了卞和,我的思绪不由得穿越到了2700多年前。春秋时,楚国荆(今湖北襄阳南漳县巡检镇)人卞和在荆山中得到了一块璞玉,便拿去献给楚厉王。楚厉王命宫中玉工来辨识。那个玉工只粗略地看了一眼,就认为这只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犯下欺君之罪,就砍了他的左脚。不久,楚武王即位,卞和将玉又献给武王,被以同样的理由砍去了右脚。楚文王即位后,年老体衰、已无法行走的卞和抱着璞玉在荆山中痛哭,三天三夜后眼泪流尽,双目出血。文王知道了,派人去询问,卞和回答:“我不是因为双脚被砍掉而悲伤,而是因为宝玉被当做石头而难过。”文王令人取回卞和发现的那块璞玉,剖开后果然得到了一块稀世宝玉,有人形容此玉颜色光润、纯洁无瑕、夜间生光,冬季温暖,近旁可以不生火炉;夏季凉爽,百步之内不近蚊蝇。楚文王获此美玉,十分高兴,为表彰卞和的忠诚,因为卞和又名和氏,遂命名为“和氏之璧”,卞和本人以功被封零阳侯。精美的和氏璧出世后和当时随国的随侯珠齐名,并称春秋二宝。

楚文王得此美玉,十分爱惜,视为价值连城的传国之宝。又过了400余年,楚威王为表彰有功之臣,特将和氏璧赐予相国昭阳。昭阳率宾客游赤山时,拿出玉壁供人观赏,不料众人散去后,和氏璧不翼而飞。楚威王捶胸顿足,下令严密收查,但无果而终。又是50余年后,赵国人缪贤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购得一块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经玉工鉴别,此玉正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赵惠文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出现,遂据为己有。秦昭王获悉此事后,致信赵王,愿以秦国十五座城池换取玉璧。赵惠王慑于强大秦国的威力,派大臣蔺相如奉璧出使秦国。机智过人的蔺相如,不辱使命,演绎了流传千古的“完璧归赵”的故事;接下来,也就产生了蔺相如和廉颇之间“将相和”的美谈。

公元228年,秦灭赵,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入秦国人手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将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称之为“天子玺”。天子玺上刻有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成为“皇权天授”的象征,也成为历代相传和改朝换代必争的神器。从此以后,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就这样玉玺一直在各朝皇帝之间转手,一直传至五代十国时期,玉玺又遭厄运。最后一个掌握和氏璧的皇帝是五代时期的后唐废帝李从珂。公元936年,后来成为后晋皇帝的石敬瑭勾结契丹将后唐击败,李从珂持玉玺在都城洛阳登楼自焚,玉玺至此下落不明。

卞和发现的璞玉,被剖为和氏璧又被制成传国玉玺,玉玺在历史的记载中不时露出神秘的面孔,而玉玺最初的发现者卞和在付出沉重的代价后,便不再被史书提起。那么卞和后来到哪里去了呢?好像也没有人真正关心这个问题。然而在山西屯留的余吾镇,却有不少人记得卞和。

过了屯留县城,往西不多远就是余吾古镇。早在远古时期,余吾就有了居民,并建立了小部落“徐吾氏”;武王灭商、建立西周,“徐吾氏”被封为“徐吾氏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徐吾氏国的建制地位一路直下,春秋战国时,徐吾氏国归晋国管辖,被封余吾县(这时徐吾已改名为余吾),比屯留县早建300多年。到了隋唐,余吾成为潞州(今山西长治市)管辖的一个镇。从此,余吾一直延续隋唐的设置。今日的余吾镇仍不失它的古朴优雅,元、明时期的南北城门至今保存尚好,用当地话叫“券门”,即“南券”、“北券”。城门上阴阳两面皆有眉刻,南为“三晋通衢,物华天宝”,北为“古纯名镇,人杰地灵”。

关于卞和的故事,在余吾镇的多个村庄都有流传。相传卞和献玉楚文王之后,封官不就云游到上党,来到了现在的余吾镇辛村。不过那时候的辛村还不叫辛村,至于叫什么名字已无从考证。村民见村子里突然有了一个没有双脚的人,身下坐着一个草垫,有好奇的村民上前打问,才知道原来这人就是卞和。村民们非常可怜卞和,觉得他从千里之外,用没有双脚的腿,千难万险、跋山涉水来到这里,加之大家都敬佩他献玉的忠心,便将他留了下来。卞和在村子里住了一段时间,就又到了离辛村不远的紫荆山村,即现在的紫金山村。卞和离开“辛村”后,村民为了纪念他,就将原来的村名改为“辛村”。

卞和是在楚国的荆山上伐薪获得美玉的,不知道他是否是因为村名的原因从辛村到了紫荆山村。当时的紫金山村只是个小自然村,归属坪村管理。卞和在紫金山村又逗留了一段时间,并病死在村里。村民就把坪村又称为卞和庄,还名获璧村。据《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二记载:古纯留城(今屯留县),在今县西十里之平村(坪村),一名卞和庄。

卞和去世后被当地人葬在了紫金山村东的一块高地上,它的地界属于今日余吾镇的北魏村。《屯留县志》载:卞和墓,在西北10公里的余吾镇(北)魏村北台地。古碑剥落字迹不清,俗称卞和墓。

从屯留县城出发眨眼间就驱车到了余吾镇,稍作打听就找到了北魏村,沿路上被问道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卞和墓的事,有的还称卞和墓为和氏墓。一位正在地头干活的吴氏老人告诉我,听村里上辈老人讲,有南蛮子曾盗过卞和墓,好像挖出了十二属相的文物。

拨开一杆杆枯黄的玉米秆,穿过一片冬日的玉米地,卞和墓呈现在我眼前。那是一座高3米左右,长10米左右的椭圆形大土堆,黝黑的墓土和周围的黄土颜色明显分开,显示着岁月的久远。墓土堆上有的只是荒草和枯树枝在风中摇曳,县志上提到的那块字迹不清的石碑,也毫无踪影了。也许是村人为了沾卞和的灵气,卞和墓的周围有好多座普通村民的坟墓封土,让人觉得有些阴森。一架高压线塔也建在卞和墓的旁边,是那样的不伦不类。

在屯留余吾镇,我毫无思想准备地听到卞和的名字和故事,在那几个和卞和有关的村子里转悠的时候,几个关于卞和的问题,我怎么想也想不通。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和氏》,书中表述的卞和是一位琢玉高手。可他为什么发现那块璞玉后,不亲自把它剖开,琢磨成器后再献给楚厉王,而非要将璞玉直接献出受到误会而失去一足;更不让人理解的是,已经失去一足的卞和并不吸取教训,仍然又第二次将璞玉献楚武王,结果再受误会又失一足。难道他仅仅是为了表示执著吗?据说,楚文王将卞和第三次献出的璞玉制成和氏璧后,感叹卞和失去双足仍坚持真见的精神,说:“真是个扳不倒之翁也!”于是,也就有了后来的“不倒翁”说法和不倒翁玩偶。

令我更想不通的是,失去双足而行动十分不便的卞和,在当时交通那样原始的条件下,为什么要千里迢迢从楚国所在地来到屯留?一路上的风雪雨霜、饥渴劳苦,他是如何克服的?是他一个人云游,还是有人相陪……

猜你喜欢
王村璞玉和氏璧
琢琢磨磨璞玉匠心—钱建良玉雕作品欣赏
浅述湘西芙蓉镇的旅游发展之路
王村夜雨
锲而不舍
和氏璧
王村:五千万打造“精神王国”
深山中的璞玉,最美小山村
安徽古村查济:藏在深山幽谷中的璞玉
完璧归赵
美玉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