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诗史(中)

2013-11-15 17:58本刊编辑部
北方作家 2013年3期
关键词:神舟航天员载人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同时,我国自行研制的东风二号地地导弹经过多次飞行试验,证明性能可靠,质量较高,为原子弹提供了运载工具,进行导弹核武器试验的条件已经成熟。

一九六五年,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科工委主任聂荣臻向中央专委提出将原子弹配置在东风二号导弹上进行飞行试验的建议,得到中央专委的批准,要求一九六六年第四季度做好导弹核武器试验的准备,为了保密,试验代号确定为21-2任务。根据中央专委的统一部署,酒泉基地作为发射区,马兰基地核试验场区作为落区。当时,正值“红卫兵”串联和“文化大革命”的高潮时期。为了保证导弹、核弹头产品的运输安全,周恩来总理指示发一个布告,这趟列车不准任何人登车,不准随便靠近和检查。

十月二十日,中央专委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听取了发射中心两次“冷试”和“热试”准备情况的汇报。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指出:过五关斩六将,这是最后一关,一定要检查得更仔细,提出一百条、若干条方案,坚决杜绝疏忽大意。周恩来总理指示:这次热试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定要百分之百的完成。十月二十五日,中央军委副主席聂荣臻乘专机来到发射场区,亲自组织指挥这次发射试验。

十月二十七日晨五点多钟,发射阵地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只等待加注推进剂了。阵地上安装有直通周总理办公室的专线电话。张震寰副主任在电话上向周总理作了汇报,请求加注、发射。周总理听取了汇报后,指示说:“可以加注,要安全发射,准时发射,祝你们成功!”紧接着,阵地上开始加注推进剂,进行临射前的各项检查。上午八时三十分,按程序进入“三十分钟准备”。此时,阵地上只有地下控制室的七名同志,担任现场指挥、测试、检查、液氧补加、点火发射任务,其余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上午九时,核导弹发射。几分钟后,核弹头在靶心上空预定高度爆炸,试验成功!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程,是在中央专门委员会的主持下,于一九六五年开始的。当年四月,国防科工委依据各有关方面座谈的意见,向中共中央呈报了关于研制人造卫星的报告,设想在一九七0至一九七一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五月初,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中央专委第十二次会议,原则上批复了这一报告,并责成国防科工委具体组织协调。根据分工,卫星本体由中国科工学院负责研制,运载火箭由第七机械工业部负责研制,卫星发射场地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负责建设。电子、机械、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部门承担协作配套任务。

早在一九六四年底,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就根据国防科工委指示和发射场建设技术要求,提出了发射场建设方案。一九六五年三月,国防科工委组织七机部、工程兵设计院等有关部门,到基地进行现场勘察,随后向中央专委呈报了建场方案。八月,中央专委第十四次会议在批准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规划方案的同时,批准了国防科工委的发射场建设方案。确定初期的卫星发射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导弹试验设施,减少投资,缩短建设周期,增建导弹和卫星并用的发射试验设施。整个工程有三十五个项目,其主要设施有用于完成导弹起竖、对接,并作为测试检查的工作场所,即高五十五米、重一千四百吨、可在连接两个工位的重型轨道上移动的活动勤务塔。还有一座高三十七米的发射塔,地下控制室,推进剂和高压气瓶库,供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以及瞄准间和摄影间。整个工程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仅参加非标准设备加工配套安装、测试工作的就有十六个省的数十个单位。发射场的土建施工由工程兵一0九团承担,工程兵技术总队负责设备安装。一九六六年十一月竣工。仅一九六六年十二月至一九七0年一月期间,就从这里连续发射了四发中程导弹和两发远程导弹,使这项浩大的工程经受住了时间和技术的考验。

一九六七年二至十月,乔平带领有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中国科学院七0一工程处,北京工业设计院、北京邮电设计院等单位的有关技术人员组成的勘察组,先后对新疆、湖南、广西、广东、云南、吉林、陕西、福建、山东、西藏等有关省(区)进行了详细勘察,确定了各卫星地面观测站的站址,并确定陕西渭南东南处为基地卫星测量部(即第六试验部)部机关的位置。一九六七年十月二十五日,毛泽东主席批准聂荣臻关于国防科研体制改革的报告,科学院七0一工程处由基地正式接管,并编入第六试验部。从此,从事卫星测控研究和从事火箭、导弹靶场测控工作的两支技术队伍汇集在一起,开始了我国卫星测控网的建设。根据卫星测控网的建设规划,地面测控台站的建设分两期完成。首期工程主要满足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观测要求,在卫星发射场区建设东风站,在卫星入轨区,建设湘西站、南宁站、昆明站、上海站。根据卫星运行观测要求,设置胶东站、喀什站等台站和渭南控制计算中心。随着各测控台站基建工程陆续竣工,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也在抓紧进行。一九六八年下半年,跟踪观测和数传、通信、时统等设备陆续运到各站。六部和研制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组成“三结合”小组,开始了设备安装和调度。一九六九年完成了站内、站间联试。至此,我国卫星地面测控网初步建成。卫星轨道计算是地面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台站建设、设备研制的同时开展了卫星轨道的准备工作。一九六七年四月,轨道计算小组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成立,这个小组由紫金山天文台、中科院七0一工程处、基地计算所等单位派员组成,由基地负责组织领导。早在一九五八年,紫金山天文台就开始了人造卫星运动研究,建立了观测系统,当时主要是观测苏联人造卫星,在轨道计算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在各个技术专干的努力下,于一九六七年第三季度完成了轨道确定、轨道预报方案及其数学模型等任务。一九六八年,又相继完成了数据处理方案、信息流程方案、引导方案等。下半年,六部部分台站的计算机安装完毕,调配了程序人员,投放运行,轨道计算组的人员随即携带所制定的方案分赴有关台站,与台站程序人员共同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

一九六九年底,发射卫星的各项先期准备工作大体就绪。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第三级固体火箭与卫星联合试车获得成功。一九七0年一月,作为运载火箭一、二级的中远程导弹飞行试验又获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一九七0年四月一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和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安全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四月十日,完成了星、箭所有项目的测试。一九七0年四月二十四日二十时整,发射指挥员下达了“一小时准备”的口令,在地下控制室里,测试人员正在对星、箭进行最后的检查。突然,卫星应答机对地面触发信号失去反应。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会影响卫星跟踪测量的精度和预报的准确性。经报请中央同意推迟发射后,由技术人员进行分析检查,发现是地面触发信号源性能下降,功率太低,造成触发不良。二十一时整,故障排除后,发射指挥员下达了“三十分钟准备”的口令,在二十一时三十四分,地下控制发射室发出了最后一个预备口令,“一分钟准备!”紧接着一声“牵动”口令,发射场区和航区的各种测量、记录设备同时开动起来。随着“开拍”口令的下达,光测设备开始拍照。二十一时三十五分,当倒时计数器上出现“0”时,准时“点火”。火箭起飞后,发射场区各光测设备立即抓住了目标,大容量遥测车收到了遥测信号,单脉冲雷达和多普勒测速仪也捕获到目标。一九七0年四月二十日二十一时四十八分,“卫星入轨”,我国自行研制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卫星返回技术是载人航天飞行的先驱。迄今为止,已有不少国家能发射卫星,但能够回收卫星的,仅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

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其中主要有:具有足够推力的运载工具,功能完备的卫星本体,以及担负测量控制任务的航天测控网。和各个国家发展卫星的规律一样,我国的卫星、运载火箭也是由导弹的运载发展而来的,即它的基础是导弹运载部分,但不全同于导弹运载,它是按照卫星的运行轨道和技术要求而设计制造的。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除了要求运载火箭有足够的推力,使卫星具有入轨的高度和速度外,还要有精确的控制程序,使卫星在预定的时间和空间点进入轨道,这就要求运载火箭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返回式遥感卫星的运载火箭是长征二号,它的起飞重量近两百吨,是一个主要由总体结构、火箭发动机、控制系统、内外弹道测量以及安全和供电等系统组成的多级火箭。

长征二号火箭的研制是从一九六五年开始的,在总结了我国几种运载火箭研制经验的基础上,应用我国最先进的技术,采用最优化的设计方案,经过长期方案论证、预研攻关、各项地面试验,并经过多次靶场合练和数次试验的考验,执行卫星发射任务。

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开始于一九六七年。一九七0年,为加速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国防科工委建议将这一工程列为国家重点工程。周恩来总理批准了这一建议,并指示在北京组织大会战。

对返回式卫星来说,在准备工作中,除需要技术指标很高的遥感仪器,并保持高精度的测控及安全可靠的回收系统外,还需要选定合适的回收区域,并配置地面、空中有机结合的回收设备和实验队伍。早在一九六九年,基地就与七机部一院、五院组成勘察组,对初步拟定的可供返回式卫星着陆地区进行踏勘。经国防科工委组织分析研究对比,决定在中国大陆腹地回收。一九七一年八月二十七日至十月三日,在成都军区和总参测绘局的指导下,复勘了四川省的七个专区、四十二个县,选定了四川盆地作回收区,中心在遂宁市附近。这里除地形开阔,交通方便外,还可满足卫星在返回前一圈运行中飞经中国上空的需要。

对地面测控网来说,除对卫星进行跟踪测量外,还要对卫星实施控制。返回式卫星的轨道设计与回收区的选择和观测台站的布局有着密切的关系,顾此失彼就会殃及全局。根据中国返回式卫星轨道倾角的要求,在地面测控网原有台站的基础上,又继续完成了若干个台站的建设,合理配置了若干个前置站、活动站和回收站,并综合利用一些非卫星测控网中的测量站的力量,形成了以渭南为测控中心,包括东风发射场区测量设备组成的一定规模的返回式卫星控制网。

为了检验星上仪器设备和地面测控设备的性能及协调性,星上和地面主要工作程序的协调性,星上信标机与地面回收站及定向设备的协调性,并训练回收队伍,提高发现和回收返回体的能力,从一九七0年至一九七四年九月,分别进行了星地对接、空中跟踪定向,回收区联合空投等试验。一九七二年五月十日至六月十日,在成都军区领导下,基地第六试验部会同七机部五院等十多个单位,在四川盆地回收区内进行了第一次联合空投试验,投放了两颗模拟星,一颗结构星。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参试单位紧密配合,互相支持,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进行了三次试验。一九七四年九月,针对第一次试验遗留的问题,又在该地进行了一次空投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九七四年八月,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出厂测试合格,九月十二日进场试验。定于十一月五日发射。十一月五日,发射程序进入到“一分钟准备”后,卫星控制台操作员发现星上大部分仪器断电,发射被终止。基地立即组织查找故障,发现是卫星地面综合控制台电源容量较小,脱落插头长线电缆压力过大,造成星上电压不够而使一些仪器断电。找到原因后,迅速更改了卫星脱落插头供电方式,再次启动后,卫星工作正常。当日十时四十分,再次组织发射。运载火箭起飞六秒后,出现越来越大的俯仰摆动,造成姿态失稳。二十点三秒,安全自毁系统爆炸,火箭自毁。卫星及运载火箭残骸坠毁于发射台东南方向五百米内,试验失败。

在第一次发射失利之后,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立即作了明确指示:“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要颓废,要继续奋斗,再接再厉,一定要达到目的为止。”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十一时三十分,载着返回式遥感卫星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离开了发射台升空,在空中完成了关机、二级点火、分离等一系列动作后,把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十一月二十九日十一时许,返回舱携带着遥感试验资料,按预定的时间返回到地面,中国首次卫星回收获得成功。

中国最早进行载人航天工程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一九七一年四月,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国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七一四工程”,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但该项目在开展了一段时间后,无论是在科研队伍、经验方面,还是在综合国力、工业基础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搞载人航天工程的条件还不具备,这个项目被迫暂停。

此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特别是一九七五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九八六年三月三日,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四位科学家联名向中央呈报了一份《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中央很快就批准了这个建议,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八六三计划”。其中一项就是发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一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工程命名为“九二一”,发射场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九九四年七月三日,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奠基。一九九七年底,“九二一”工程发射场顺利竣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建设,继承了我国日益成熟的航天技术和航天人不屈不挠勇,于开拓创新的可贵品质,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之路,先后发射了七艘“神舟”号飞船,标志着中国空间探测技术水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系统组成最复杂的国家重点工程。

自一九九二年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以来,仅用了七年时间,航天科技人员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三大技术难题——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大推力火箭,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安全返回技术,构建了太空飞行的生命保障系统,飞船发射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六时三十分,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起飞。火箭起飞约十分钟后,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走到大厅的前台,大声宣布:“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重大突破,是中国空间技术探测领域研究方面又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一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轨道舱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返回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航天员乘坐其上天和返回地面。推进舱也称动力舱,为飞船在轨运行和返回时提供能量和动力。这次试验飞行没有载人,飞船座舱内放置有一个高一点七米左右、身着航天服的男性模拟人。这个模拟人是一个感应器,用于收集返回舱在太空中的温度、湿度、氧气等各种试验数据。主要是验证有关创新技术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绕地球飞行十四圈,共计二十一小时十一分,于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凌晨三时四十一分,成功完成预定的各项科学实验后,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顺利着陆。此次飞行,在飞船内还搭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奥运会会旗,以及各种邮票和纪念信封,同时,在飞船内放置了各十克左右的青椒、西瓜、玉米、大麦等农作物种子,此外还有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

“神舟”一号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原有的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飞船在轨道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四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跟踪与测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实现了空间往返的重大突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表示祝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一九九二年开始立项以来,仅七年时间,就实现了“神舟”一号飞船的飞行试验,这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领域有了重大突破。同时,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五十九次飞行,也是最近三年连续十七次发射获得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常规超声检测一般分为连杆大头、小头和杆身3个部分,按照不同的灵敏度分别进行超声检测。考虑连杆杆身“工”字形,中部、大头、小头位置结构复杂及大、小头部位超声近场区干扰、过渡圆角过多等问题,在检测时一般要考虑用多个超声探头同步进行检测,而且很容易产生一些漏检与误判,而采用相控阵超声技术检测则无需采用多个探头就可以简单、快速、准确地定位连杆缺陷的位置。本文选取OmniScan MX超声波探伤仪的相控阵超声检测设备进行检测,线阵列探头尺寸为25×25 mm,其仪器与探头如图12。试件连杆的材质为45钢,纵波声速为5 920 m/s,横波声速为3 240 m/s,仪器和探头参数如表1所示。

“神舟”一号飞船在试验过程中,成功验证了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发射、测控通信、着陆回收等地面设施在内的整个工程大系统工作的协调性。运载火箭和试验飞船性能良好、飞行正常、动作准确,主要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发射场设施设备和“三垂”测发模式经受住了实战考核;新建的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工作协调,数据处理正确,指挥、控制无误;着陆场系统迅捷高效;载人航天发射组织指挥关系初步确立、运转正常。试验结果表明,第一次飞行试验的各项目的已经达到,实现了中央下达的“争八保九”目标,为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由于是第一次飞行试验,因此与载人飞船飞行试验相比尚有一些技术距离。例如,为提高航天员安全而增加的火箭逃逸系统和故障检测系统虽参加了任务,但不具备逃逸功能;飞船十三个分系统中有九个分系统全部参加试验,有效载荷、乘员、仪表照明三个分系统只是部分设备参加了试验,涉及航天员安全的应急救生分系统没有参加试验;航天员系统和飞船应用系统除个别设备参加试验外,绝大部分设备是工艺件,不加电工作;着陆场系统没有启用副场。

“神舟”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后,经过两年时间的科技攻关,二00一年一月十日一时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飞船起飞十三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二00一年一月十六日晚七时二十二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着陆,共飞行六天十八小时,一百0八圈。“神舟”二号飞船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飞行期间,将进行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微重力科学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神舟”二号飞船是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它的成功发射和回收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了正式飞行试验阶段。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逐步走向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航天飞船发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二00二年三月二十五日二十二时十五分,火箭点火升空十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二00二年四月一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着陆。共飞行六天十八小时,一百0八圈。

飞船上搭载了处于休眠状态的乌鸡蛋和进行空间试验的有效载荷公用设备等十项内容,共计四十四件之多,包括卷云探测仪、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地球辐射收支仪、太阳紫外线光谱监视仪器、太阳常数监测器、大气密探测器、固体径迹探测器、微重力测量仪等。其中微重力测量仪、返回舱有效载荷公用设备是第三次参加飞船试验;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多任务空间晶体生长炉和轨道舱有效载荷公用设备是第二次参加飞船试验;其余设备均是首次在太空作试验。

“神舟”三号也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这次发射试验,进一步完善了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飞船上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这次发射,逃逸救生系统也进行了工作。这个系统是在应急情况下确保航天员安全的主要措施。飞船拟人载荷提供的生理信号和代谢指标正常,验证了与载人航天直接相关的座舱内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

二00二年十二月三十日0时四十分,火箭点火升空约十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二00三年一月五日十九时十六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返回着陆,共飞行六天十八小时,一百0八圈。搭载物品中除了大气成分探测器等十九件设备之前参加过飞行试验外,空间细胞电融合仪等三十三件科研设备还是首次进行太空试验。一场筹备了十年之久的两对“细胞太空婚礼”也在飞船上举行,一对动物细胞“新人”是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另一对是植物细胞“新人”黄花烟草原生质体和革新一号烟草原生质体。在微重力条件下,细胞在融合液中的重力沉降现象将消失,更有利于细胞间进行配对与融合这些“亲热举动”,此项研究将为空间制药探索新方法。

“神舟”四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艘正样无人飞船,除没有进行载人试验,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在这次飞行中,载人航天应用系统、航天员系统、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全面参加了试验,先后在太空进行了对地观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试验及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研究项目。预备航天员在发射前也进入飞船进行了亲身体验。飞船在轨飞行期间,船上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获取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数据和科学资料。

“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日臻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神舟”一号到四号的四次试验性飞行,进行载人航天的各项数据和技术条件达到载人航天的条件已经成熟。二00三年十月十五日九时整,神舟五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杨利伟乘飞船同时升空。杨利伟,男,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大学文化程度,身高一米六八。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达一千三百五十小时。二00三年十月十五日北京时间九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

“神舟”五号升空后九时十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二00三年十月十六日六时二十八分,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着陆,共飞行二十一小时,十四圈。

十月十五日十八时四十分,“神舟”五号飞船运行到第七圈,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他在距地面三百四十三千米的太空中说: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们问好,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十月十六日五时五十六分,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组织指挥下,“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进入返回轨道。飞船返回舱失去动力后,按照升力控制技术的要求向着预定的陆场降落。稍后,布设在新疆和田的活动测量站报告,“神舟”五号飞船进入中国国境上空。十月十六日六时四分,“神舟”五号飞船再入大气层。十月十六日六时七分,搜救直升机收到“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发出的无线电信号,机上的搜索人员目视到“神舟”五号返回舱。由五架直升机组成的空中搜救分队和十四台专用车辆组成的地面搜救分队立即从不同的方向迅速向落点前进。十月十六日六时许,杨利伟报告身体状况良好,返回舱引导伞已打开,主伞工作正常。其后,主着陆区直升机驾驶员目视到飞船降落伞,返回舱主伞已脱落。五架直升机跟踪正常。十月十六日六时二十八分,地面搜索人员报告距“神州”五号返回舱落点七点五千米。十月十六日六时三十分,地面搜索人员找到了“神舟”五号返回舱。六时三十八分,搜索人员报告,杨利伟身体状况良好。六时五十一分,杨利伟顺利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乘有一名航天员,在轨运行一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八千八百六十毫米,总重七千八百四十千克。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飞船由长征二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两百千米、远地点三百五十千米、倾角四十二点四度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进入三百四十千米的圆轨道。

“神舟”五号除了搭载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二00八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神舟”五号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了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目的是为航天员活动和执行科学观察任务提供便捷,整个太空飞行试验意在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神舟”五号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其中,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排除模式,一旦飞船发生危险就会自动报警。即使在飞船升空一段时间之后,也能通过逃逸火箭而脱离险境。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愿望,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步入新世纪后的又一座新的里程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指出了载人航天的主要技术进步点:从一九九九年到二00三年,我国先后成功地发射了四艘无人飞船和一艘载人飞船,突破了载人飞船再入升力控制、应急救生、软着陆、GNC故障诊断、舱段间分离、防热等十三项关键技术。作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跨世纪工程,“神舟”飞船总体性能优越,达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神舟”飞船“三舱一段”的结构与总体方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神舟”飞船起点高,一步到位,智能化程度较高。虽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较晚,但并不是从“加加林”时代的飞船起步:先搞无人飞船,再搞单人飞船,最后才是多人飞船,而是一步迈过美苏的四十年发展历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神舟”飞船第一步就可载三人;第一次载人飞行,苏联加加林只绕地球飞行一圈,谢泼德只进行了亚轨道飞行,而中国航天员却在近地轨道飞行了一天。国外载人飞船是从搭载小动物开始试验航天员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的,我国则采用了先进的现代装置模拟假人,模拟“航天员”所消耗的氧气与二氧化碳,通过先进的地面医监台测试“航天员”的生理信号变化。

“神舟”飞船适用性强,可一船多用,飞船轨道舱既能进行留轨对地观测,又能作为未来空间交会对接的一个飞行器。国外发射飞船一次是连续发射两艘,而我国的方案中是先发射一艘,其留轨舱与下一个飞船进行交会对接。国外的飞船发射是2 N次,而我国的飞船发射是N+1次,只要发射次数N>1,以N等于5为例,国外需发射十艘飞船,而我国只要发射六艘飞船,如此以来我国发射的飞船总数量就少于国外,既节省了巨额的发射费用,又可利用空间留轨开展科学试验。这说明中国走着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我国“神舟”飞船的起飞质量和座舱最大直径,都远远大于美国“水星号”和苏联“东方号”。“神舟”飞船的构形比“水星号”和“东方号”的两舱构形具有更多的功能,在舱段间的电、气、液路连接与分离技术等方面也比国外更具有优势。在电源方面,“神舟”飞船采用了太阳电池阵为主的电源方案,这比“水星号”和“东方号”的电源系统技术有了更大的进步。

猜你喜欢
神舟航天员载人
载人航天三十载飞天筑梦中国宫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神舟十三号安全着陆
中国2030年前具备载人登月能力?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的天宫之旅
我是小小航天员
写给航天员叔叔的一封信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短臂载人离心机的研制及+Gx/-Gz的过载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