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温暖的家园——2012—2013年省委驻睢宁县帮扶工作队工作记略

2013-11-14 12:51
雨花 2013年12期
关键词:刘刚工作队

鲁 米 冯 克

经过近两年努力,加上过去多年的帮扶成果,现在的睢宁已基本脱贫,生机勃勃,到处都是和谐欢乐的图景。

睢宁,在古代大部分属下邳国,灵山秀水,人文景观丰厚独特,有过许多物阜民丰的记忆。历史上这里发生过张良履圯拾履、葛洪炼丹、楚汉大战、擒吕布等故事,载入史册的人物可谓俊采星驰。宋以后,黄河改道,这里成为黄泛区,每次洪水,都会造成人民流离失所的惨景。睢水因黄沙淤积而为平陆。随着睢水的消失,富饶也渐渐离开了这片土地。现在的睢宁大地上没了睢水,留下的是一条莽莽苍苍的黄河故道。由于积弱积贫,虽然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人已先富了起来,但贫困人口仍居高不下,成为党和政府牵肠挂肚的焦虑所在。

反贫困,缩小贫富悬殊,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也是每个国家发展进程中不能绕过的环节。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孟加拉国从事乡村扶贫的人,足可看出国际社会对扶贫的重视。江苏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坚持不懈地推进扶贫开发事业,2008 年组织实施了脱贫攻坚工程,成效显著,到2011 年底,全省农村468 万贫困人口提前一年脱贫。2012 年,江苏省又就农村扶贫开发进行了“十二五”规划,确定了江苏扶贫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扶贫方略也从解决温饱、消除绝对贫困,转到巩固脱贫成果、减少相对贫困、促进全面小康的新阶段。而在睢宁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扶贫工作也是佳话频传。

本批次帮扶时限为2012—2013 年,分别由一个部门牵头多个单位加入组成工作队,整合资源力量,挂钩驻村帮扶,实现成员机构与贫困村、贫困户“无缝对接”,形成挂点驻村、人人有责的工作格局。帮扶春风在睢宁的山水间呼呼吹起,一村一策不拘一格,一户一法全面开花,扶贫的干部们都抱定一个愿望,用尽聪明才智和方法措施,让脱贫的希望击退苦难的忧伤,让致富的阳光驱散贫穷的阴影!经过近两年努力,加上过去多年的帮扶成果,现在的睢宁已基本脱贫,生机勃勃,到处都是和谐欢乐的图景。

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

本批次帮扶工作队员共13人,来自江阴市一人,其余均来自省城,既有省直机关、各厅局人员,也有来自高校和大型国企的人员,在数百公里外的异地组成了一个集体,虽然分工和挂钩工作的村镇不同,但他们已被赋予了相同的信仰、任务和意志。当代的扶贫人,正是通过重新的聚合、聚变,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每个成功的扶贫人,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心灵史,包含着从情感到认知到信仰的升华过程。在他们心中,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坚定不移倾心倾力地为百姓服务和一定要让老乡们过上幸福生活的决心,都是那么强烈。执着的追求,使命感,内心的那份崇高,成为支撑他们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

扶贫,到农村去。有些年龄大些的扶贫人,甚至会想起几十年前的上山下乡。同样是到广阔天地,他们的使命却已全然不同。年轻人,甚至出生成长在城市极少到过乡野的年轻人,则既好奇而又充满憧憬。好山好水,世外桃源一样的村镇,一望无际的希望的田野,平时只能在电视电影中看到的美景,只能在超市里看到的瓜果菜蔬,等等,都让人好奇。这次帮扶工作队的队长是袁日进,这位来自省农委的汉子,就出身乡村,对乡村的热爱,来自其内心深处,来自其农民的血脉,他知道农民的甜,更知道农民的苦。在他心中,一直有一幅美好的愿景,那就是要让贫困土地上的人吃得饱,吃得好,住得好,有钱花,银行里还应该有连孙子辈都不愁的存款,以及和和美美的家庭。他坚信,只要扶贫的路走对了,建设好了,乡村都可以成为世外桃源。在前往睢宁的路上,看着高速路边闪过的苏北大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过去读过的文字,在他心中一遍遍流过。不,这里应该比书中描绘得更好,他想的是,这里还应该是水青地绿,空气清新,没有污染且又是现代化的新农村。

由于队长年纪比其他人稍长,他是大家心目中的老大哥。他了解队员们心中的脉动,更知道这次任务的艰巨。初到睢宁,他就和三位副队长阎鸿飞、徐建设和刘平华统一了思想,多次开会研究工作和队伍的带法。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等队员们对农村的新奇感过去后,怎样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爱上这片土地。热爱,是最好的动力。而在漫长的帮扶路上和意想不到的困难到来的时候,怎样保持斗志高昂,克服可能出现的“负能量”,用最正确的心态,落实好扶贫计划。果然,一到农村,所面对的现实,所要解决的问题,处身其间的贫穷落后的观念、陋习和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风俗,都是那么具体,那么实际。扶贫,怎样融入农村,把自己的心而不仅是一点钱放进这个党面向广袤乡村并冀望惠及百代的伟大事业中去,则不但是扶贫对象的问题,还是一个人自己内心的感悟、改造的问题。可喜的是,思想统一后,没有人有过一句怨言或畏难情绪,一个坚强团结的集体氛围很快形成。他们透过眼前的困难,为这块土地勾画出了美好的前景,并满怀豪情地投入了战斗。实践证明,这是个能打硬仗的集体,在睢宁一天天呈现出新的气象和逐渐繁荣的背后,是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人物和故事。

仝海村的变迁

邱集镇的仝海村,是帮扶工作队着力打造的一个帮扶示范点,也是来自省农委的王小军的对口帮扶点。通过这个点,工作队试图给人一个启示:贫困户和贫困村,都是可以迅速脱贫致富的,并进而在短时间内走上许多人几年前想也不敢想的小康路。

驻村指导员王小军在农委工作多年,长期从事三农工作,对农村,比多数帮扶队员都熟悉。他深知,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而绝不是给些钱物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只有让贫困人群找到消除贫困的方式,才可能有长远的稳定和发展。在具体操作上注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此增强村集体收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注重高效农业项目,以此增加村民就近就业和创业机会;注重惠民便民项目,让所有村民共享帮扶成果。以此为指导,工作队在仝海村投入5万元帮助村庄发展进行规划,投入80万元新建820平方米村综合服务中心,投入200 万元建设10 幢标准化猪舍,投入140万元建设高床养羊养殖小区,投入10万元扶持成立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此外发挥省级农业部门的优势,协调450万元资金改善村庄居住环境。

工作队在仝海村工作大致可归纳为“两场一中心,带动所有人”,“两场”就是养猪场和养羊场;“一中心”指的是村综合服务中心。

先说养猪场,这个猪场由工作队筹措资金建设,低收入农户承包。养猪场一栋720平米,可一栏养猪500 头,共十栋。全村共78 户低收入家庭,有承包意象的18户,后经过筛选,其中十户获得承包权。帮扶工作队出面,与广东温氏集团徐州分公司取得联系,从该公司进饲料、猪苗,成品猪由该公司回收。期间,猪的防疫工作由公司派技术人员统一完成。一栋虽然养猪500头,养殖户的工作量实际上并不大。这种模式,彻底改变了过去家庭养猪的落后性。村民朱贤君第一批养猪450头,他和老伴、儿子三人劳动,地里的庄稼一点儿也没耽误。只五个月,第一批猪长成,纯收入4 万多元。第二批他养了500 头,纯收入五万多元。一年下来,养猪的收入十来万,这真把同村的老伙伴们惊呆了。他家原来家底薄,老人有病,自己也有糖尿病,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从养猪,不到一年,就一跃进入了村民中的中高收入阶层。改变的不但是自己的收入和心情,还有他对养猪的全新认识。他逢人就说这种养殖模式的好处,结果许多人都和温氏集团挂上了钩,全村养猪量大增,集团也借机扩大了自己的业务,使即便是零星的散养户,也进入了全新的产销快车道。全村现在一年就能出栏肥猪一万五千余头,村民纯收入数百万元。养羊与养猪类似,工作队从海安引进了高床养羊技术,并带人去海安参观。这种高床养羊,羊粪排泄后直接漏下去,降低了羊的生病率,减少了养殖风险。工作队一次性建造羊舍3600平方,并建造了统一的青储饲料房,承包给18个养殖户,一年下来,他们的收益一点儿也不比养猪户差。

养殖业的兴起,不但富了低收入户,还带来了村集体的快速增收。仝海村是个四千余人的大村,原来村集体一年的收入才不过区区八千元。这点钱,怎么为乡亲父老谋福利?愁坏了村干部,还啥事都办不了。现在好了,仅养猪养羊场的租金,一年就有39万,再加上工作队帮助新建的村服务中心一楼议事大厅租金收入4万元,村干部们做梦都能笑醒。这些钱怎么花?帮扶工作队又及时把脱贫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一是拿出部分资金用于滚动发展,每年增建猪场羊场,扩大再生产,另外的则用于村民福利,免除村民自来水使用费,70 岁以上老人冬天洗澡全免费,修补道路,安装路灯,建造花坛,美化环境。另外,村民中有些低收入的老弱病残人员,村里组织他们干些力所能及的低强度的活,如给花坛、行道树浇水除草等,开些工资,增加他们的收入。

经过一番努力,仅短短两年,仝海村已彻底改变了模样,路、桥、通信、电、饮水、卫生、学校等各个方面的设施均得到强化建设,昔日的落后村变成了先进村,场里猪羊肥硕,田里庄稼喜人,道路宽敞,花木飘香,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兴旺景象。更重要的是,农民们的心气高了,并有了规划和展望未来的能力。在工作队的牵线下,他们与江阴的长江村挂钩,准备实行南北共建。苏南工业发达,但土地短缺,仝海村把自己定位为苏南的种养殖基地,那边缺什么,这边就种什么养什么,搞订单式种养殖,避免盲目性,使产销在挂钩合作中形成一个完美的链条。

村集体增收幅度大,低收入农户年人均收入达到4千元。这些,在仝海村都已实现。而更重要的是,脱贫观念和种养殖新理念已在每个村民的心中扎根,扶贫成果已完成了从点向面的扩散。标本兼治,本列首位,仝海村,形成了一个帮扶的新坐标。

大棚里温暖的心

多年来,随着发达地区经济日新月异,加上本地落后贫瘠,许多青壮年村民为了改变落后过上好日子,背井离乡四处打工,有的人赚了些钱,家庭经济得到改善。有的则没有那么幸运,由于经济波动,一些老板拖欠工资等原因,许多人没赚到什么钱,又照顾不了家庭,还丢荒了农田。事实证明,外出打工并非长久之计。梁集村的村民王家如就是这样的例子。他原来年轻,凭着一身力气和会干建筑活,多年坚持到苏南和浙江等地打工,但即便费尽了心力,仍然发不了财,特别是这几年,老人有病,自己也一晃快到五十岁了,家里依然贫穷。贫穷,让他困惑、迷茫、彷徨,不知该继续出去打工,还是在家干农活,服侍老人。来自省发改委的副队长阎鸿飞进村后,经过摸底排查,确定了一些贫困户,王家如就是其中之一。阎鸿飞针对本地资源传统等优势,结合各贫困户意愿,选定思路。睢宁是四季分明的气候,反季节大棚种植不但易于掌握,而且因为周边有多年从事大棚种植的专业户,好取经,容易纳入产销链条,不失为一条容易操作的致富之路。于是,他们用扶贫款建了一批大棚。王家如本是朴实能干的农民,只是苦于没有钱投入,这次工作队找到他,无疑是雪中送炭,他一下子租了其中五个。租这么多,能行吗?俗话说一亩园十亩田,他家只有夫妇二人和儿子儿媳干活,而且还要分心照顾生病的老人。工作队带他参观了邻村一个搞多年种植的老板的大棚区。那个老板承包了一百多亩地,全种上了大棚蔬菜。种菜虽忙,但播种施肥除草采摘都是有规律的,且农村劳力资源丰富,有时连广播站的广播都不要,只要口口相传,前来打短工的人都用不了。王家如一看乐了,原来不出家门也可以打工,而且人家种了那么多,因管理得当,有条不紊地就赚到了钱。他不再犹豫,把五个大棚全种上了西瓜和草莓。在草莓和西瓜品种的选配上,工作队也用了心思,联系了一个已拥有品牌的果蔬公司的品种,告诉他,如果种得好,销售根本不是问题。这样,他们一家四口在自己的大棚里开始了忙碌,为了节省开支,他基本不用雇人。结果只几个月,草莓就在春节前分批次开始成熟。工作队看到他种的草莓个儿大,颜色好,又帮他和果蔬公司联系,公司的人过来看过,认为合乎他们的品牌标准,把他的草莓大都收购了。眼看着自己种的草莓装进了精美的包装盒里,销往外地,他想到自己打过工的大城市的水果店里将摆上自己种的草莓,心中一片灿烂。结果只草莓一项,他这一季的净收入就两万多元。他向村民和当地干部说,现在,他准备利用手头的收入再扩大种植,因为扶贫组联系的公司经常派技术员来指导,而且行情好价格高时随行就市不封顶,行情差价格低时收购也不低于议定的底价,保证了他“稳赚不输”。有了这些大棚,他今年肯定脱贫,明年就要开始奔小康了!

几个大棚,让王家如彻底摆脱了困境。即便在寒冷的冬天,站在温暖如春的大棚里,他的心中也暖洋洋的。

从烂泥塘到风景区

在魏集镇的白湖村,现在墙上多了一条标语:“美丽村落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

上帝是公平的,穷地方大多风景美丽,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但又是不争的事实。白湖村坐落在苏北平原的绿野中,村外是一望无际的平畴,几个小村落则掩映在百树杂植的树林间,远望如碧绿岛屿。尤其到了夏秋收麦和收稻子季节,大地金黄,村庄则葳蕤葱茏,像在起伏的金浪中闪耀的绿松石,确实很美。但这是远观的自然美。若走进村庄,则不会这么完美,比如房子建造的无序,大量打工人员出走导致的院落凋敝及老宅前后遍生的杂草等,总有几分凋敝和荒凉。况且,即便景色出众,本地人居其中,却缺少审美,意识不到这些风景的魅力。重新擦亮他们的审美眼光,还是帮扶工作队到来以后。

帮扶,一般来说扶的是经济,要的是收入,但这是最简单直接的理解。其实,帮扶还有更多更丰富的内涵,比如,整治村庄环境以求改善农民生活,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而如果既能提高收入又能改善环境,甚至让致富阳光驱散农民心中受穷阴影的同时,又植入对生活之美之温暖的感受和发现,则更是一举多得的善举。来自省卫生厅的徐建设是这个村的帮扶挂钩人,他和帮扶工作队对该村考察后,很快就找到了帮扶的突破口。

在白湖村的几个自然村之间,有个百年老塘,离最近的村落也有400米左右。这个老塘有近千亩,其实是一片沼泽,荒凉的水草和深浅不一的水面,不均匀地分布着大片的蒲苇和莲藕。那些水面,原来有二十多户人家在里面放养鱼苗。由于是自然放养,收益很少。徐建设和帮扶工作队员们认为,湿地,本身就是个瑰宝,在这个地方,可以做一个大文章。于是,他们把帮扶资金投在这里,从烂泥沼里清理出了多个鱼塘,把原来的小坑小沟合并成了上规模的鱼塘,分别买了增氧机、饲料机、小船、渔网,并建了看护房和饲料室等。除了鱼塘,又种植了260 余亩莲藕,铺了砂石路等,分别向村民承包。结果承包户一次就放养了鱼苗240万尾。改造后的老塘焕发了青春,转眼间像从不修边幅的疯婆子摇身一变,成了清新脱俗的美少女,大片的碧水清清,大片的莲叶田田,荷花飘香,成了休闲的好去处。每天都有外村外地的人来这里流连,有的是来散步观景呼吸新鲜空气,有的是来垂钓取乐。垂钓的人,还给养殖户带来了新的商机,养殖户把钓到的鱼按略高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钓鱼的人,垂钓者因为已从钓中取得了乐趣,也不太在意价钱,双方各取所需。于是,养殖户不但放养鱼苗,也买了已长成的鱼放入塘中,专供垂钓者来垂钓,收益良多。承包了鱼塘的王老汉说,他一辈子爱水,从小就在这片塘子里玩耍,长大后又在这里放养过鱼苗,割过蒲苇,也曾从淤泥中挖过莲藕,但那对生活只是小补,几乎算不上收入。现在,政府把鱼塘改造好了,为科学养殖铺平了道路。工作队的同志还送来了资料,请外地专业的养鱼大户来讲课,讲得他心里一下子亮堂了,没想到一辈子摸鱼逮虾的他,听了人家专业户的讲解,才知道自己一直是个养殖的门外汉,于是,他花了两万元,租下了一大片塘子。现在,来他塘子里钓鱼的人络绎不绝,每天都有收入,到了秋末,他养的鱼上市,仅一年光景,就赚了四万多块。现在,他守着这片鱼塘,看景养鱼两不误,优哉游哉。而且,和儿子互相值班,庄稼活也没有耽误。

除了农民的收入,村里也从这些鱼塘藕塘中每年可收取租金十多万元。村里把这十多万元用于村路改造,帮扶低收入农户等,使这笔钱进入良性循环,真正实现了帮扶“双增收”的初衷。但最让工作队欣慰的是,每到晨昏,附近村里的人就会到这里散步看景说话凑个热闹,在乡村深处,找到了城里的大公园的感觉。

石碑村的看点与亮点

姚集镇的石碑村,是帮扶点中比较特殊的一个。这是全县在推进“三集中”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第一个建成了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村。从2010年10月,石碑新农村建设一期工程投建,63户农民从3米多高、缺水的古黄河堰上搬入新居,改善了居住条件。2011 年中秋开建小高层楼房380套,实现了全村整体搬迁。

搬进新居的农民大都喜气洋洋,但部分农户脸上仍挂着愁容。搬迁新居,并没有搬走盘踞在少数家庭中的贫困。2011 年底,全村仍有贫困户85 户。这些家庭因种种原因,经济收入菲薄,无法填补因历史亏欠和天灾人祸给家庭留下的窟窿。石碑村支书尤逢顺是省人大代表、劳动模范,他和村委会成员多次走访这些家庭,为他们的脱贫致富出谋划策,但一次次努力大都无果而终,贫困户,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帮扶工作队副队长、来自江阴的刘平华来到石碑村时,面对的就是这种情况。

刘平华和尤逢顺碰过头后,花了近半个月时间,走访了这几十户贫困人家。经过研究,一个想法在刘平华的脑子里诞生了。他认为,需要把这些贫困户组织起来,共同致富,因为分散、有选择地扶贫虽然也可行,但难以照顾到每个贫困家庭。于是,村里成立了一个养殖合作社,不但吸收有钱的农户和私企老板,也吸收这些贫困户进社,优先安排他们项目和工作。刘平华还认为,为了稳妥快捷,脱贫的途径,不但要从农户们最熟悉的种养殖中去寻找,还需要有富人和企业家的带动和示范。于是,由帮扶工作队投资160万元,建设7 栋标准化猪舍,总面积5100 多平方米。该项目交给村合作社统一经营,带动35 个低收入农户进场经营,富户和贫困户都可以承包,无力承包的则安排在场里打工,并规定,打工者月收入不低于2000元,以保证他们实现脱贫致富。项目投产后,2012 年当年就出栏生猪12000 多头,销售收入达1680 万元,利润约300 万元,惠及合作社100 多户农民。看到他们赚了钱,又有许多家庭仿效,建立起上规模的家庭养殖,于是借助建设养殖区的示范,在全村形成了规模养殖,催生了一批具备现代农业经营素质和技能的经营主体,目前已发展到养殖大户80多户。

另外,村庄搬迁,全村新增耕地800 亩。工作队请专家们进行考察论证,根据土壤条件,村里把“三水梨”作为种植主导产业,通过采取引进优良品种、科学栽培、无害化管理、合作社经营等措施,使1500 多亩的“三水梨”逐渐进入盛果期,亩均年收益在8000 元左右,被村民称为“摇钱树”,不但加快了贫困户的脱贫,还使更多的农户从中受益。如今石碑村的“三水梨”已经成为石碑的名片,姚集镇的特色产业。

脱贫致富,使过去那些充满愁苦的脸挂上了微笑,也使石碑村成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新农村。现在,仅养猪场租金一项,村每年就增加收入28 万元。这些钱,部分用来扩大再生产,部分用来新农村的美化亮化,增加健身器材,对集中区周边的道路两侧进行常青绿化等,使村民居住舒适度大为提高,仿佛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农民的“宜居梦”已梦想成真。

扶贫催生出了新生活。在睢宁现在有个说法,叫“石碑看点”。新居,养猪场,三水梨园,无疑是这些看点中最闪亮的风景。

农民和城市歌手

古邳镇骑河村,是个偏远、贫穷的村子。生活水平低下,贫瘠的土地留不住精壮汉子,他们纷纷离开老人和孩子,加入浩浩荡荡的打工队伍。外乡人刘刚曾是这打工大潮中的一员,后来,他结识了骑河村的姑娘,毅然选择反其道而行之,和姑娘一起来到这片土地上,决心用双手开创出幸福的生活。

愿望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来到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当一个农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这几年,作为一位“上门女婿”,有三个孩子的刘刚倍感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压力。结婚后,他苦于种地无法取得理想收入,曾再次出门打工,辗转于各大城市,总希望通过自己的拼搏,让家里的妻儿过上舒坦点的生活。但年岁偏大,缺乏技术,他始终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大都市立足,微薄收入也无法让他看到生活的希望。无奈中,他再次返回村里。这次,他不再执着于仅仅种庄稼,而是和妻子一起四下里筹措资金,开办了一家蛋鸡养殖场,投身鲜蛋经营的产业。

但命运往往就是会捉弄人,刚刚回村创业的刘刚就在2012年初碰上了鸡瘟,这是个致命的打击,鸡苗死去过半,不但所有的投入打了水漂,最初打算取得第一桶金以后扩大规模而圈起来的待建养殖间也彻底抛了荒,长满了杂草。想想三个孩子的学费以及一家人的以后,夫妻俩一筹莫展。正在这时,省帮扶工作队找到了他。

工作队和骑河村结对的是来自省广电系统的范璟。范璟是个80后小伙子,进入广电系统前,还是个在南京娱乐圈小有名气的摇滚歌手。他在深入乡村调研中,了解到了刘刚家所面临的困境,便立即前往刘刚的家。在这里,他看到了和安徽农村老家相似的场景,亲切感油然而生。接下来的相处了解中,两位队员渐渐感觉到这是一个努力生活,积极向上的家庭,“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这样淳朴的亲人们做点事,”范璟说,“我们在征得队内领导支持的前提下,和刘刚夫妻俩交换了意见,决定不再发展市场波动大,受环境条件制约大的蛋鸡养殖,转而开始生猪饲养和林下养羊”。帮扶工作队积极地为刘刚家协调了小额农业贷款,使得原先的养鸡场在基本的改造之后就立即投入了生猪的饲养。帮扶工作队还瞅准了羊方便喂养、不宜得病的特点,从山羊的优产区协调了优质山羊若干只,赠送给刘刚。这样,刘刚一家就又很好地利用起来当地意杨种植广泛的生态特点,开展了林下养羊的事业。船小好掉头,短短一个月不到,困境因帮扶小组的介入迎刃而解,这是刘刚一家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的!

如今,刘刚家的山羊整日逡巡在意杨树林中,而猪也在改造过来的“新家”里茁壮成长!今夏猪肉行情见涨,一天,范璟二人再次到家里来,像一家人一样唠起了今后的发展,刘刚又雄心勃勃地谈论起自己的计划,他现在已有了第一桶金,准备利用这些资金的一部分来改善家庭生活,大部分用以扩大生产规模。

刘刚年轻时在城市打工,也曾爱好过音乐,后来,艰难的生活磨掉了他的爱好和对生活诗意的感觉。现在,随着经济好转,他眼中的乡村重又变得美丽起来,有时还会和范璟聊几句音乐。有了共同语言,他心中不但是感激,更多了一份朋友的深情,他们在致富脱贫上合作起来也就更方便了。脱贫,使他们认识到,在农村,村子很小,机会也就少,像过去那种纯粹的种地农民那样背对太阳面朝黄土,常年累月地在地里耕作,增加收入是很困难的。没有一点儿机灵劲的人通常慢慢会越混越差。即便是种地养殖,也需要有新的思路,新的规模。秉承传统的人,慢慢会被淘汰。中国社会的变革,即便在偏僻的乡村深处,也是活力和残酷并存。帮扶,使刘刚对农民这个古老的行当有了全新的认识,而在天灾人祸之后从政府这里得到的帮扶,使他对生活又充满了憧憬,恢复了年轻和活力。

一座冷库的热能效应

省烟草局的帮扶点是梁集镇的梁圩村。圩,拦水的堤坝。一个“圩”字,便能依稀想见这块土地贫穷的原因和它当初的模样:水患,土地的沙化,农民的流离失所,迁徙,等等。原来,历史上这里是有名的洪水走廊,每次发洪水,这里都是首当其冲,现在,淤积的黄沙层平均有1.2 米厚,这种纯沙性土壤,涵水性很差,不耐旱涝。由于过去洪水频发,许多有点门路的人选择迁往他乡,使这里愈加贫困。

村部设在一个废弃的小学校内,这里还同时是村卫生室、商店等。村支书叫梁威,51 岁,身材瘦削,戴一副黑框眼镜,一副乡村知识分子模样。他当年高考落榜,在外打工,后回村务农,担任村主任、村支书至今已31 年,对当地的情况了如指掌。他有多次机会走出乡村,但最后,他还是选择留在这块土地上。他熟悉这块土地,虽现在贫瘠偏僻,但也曾经富裕过,一幅人民安居乐业的图景,一直是他的梦想。他是那种揣着梦想实干的人。因为黄沙多,这里不适合苏北大地上广泛种植的玉米、黄豆,而更适合种山芋、花生等。为了种植,他每年都要到徐州市农科所去请教,选择最适合种植的庄稼品种。但即使费劲了心机,村民仍还是不能达到小康水平,且一旦有旱涝灾害,马上就会出现许多贫困人口。梁威为此苦恼,改变和梦想似乎都越来越远。直到帮扶工作队来到,带来了资金、新的项目和新思路,困扰他多年的难题才迎刃而解。

工作队驻村后,通过深入了解当地的种养殖结构,意识到,在农副产品的产销上,这里的产还是不错的,但销出了问题:不能实现产品利益的最大化。这里生产的紫薯、五彩花生,在城里都销路不错,但是,紫薯收获后无法久存,需要立即出售,在价格上很吃亏。于是,帮扶工作队决定利用帮扶资金先建一个冷库,利用最快的速度让农民增收。很快,一个面积2400 立方能自动调节温度、湿度的冷库建成了,200多亩的紫薯存了进去。这种紫薯,十月份刚出土时,市值是每斤五毛钱,存到元旦,是八毛;存到春节,一元贰角;存到春天做种子时,则涨到每斤3.5 元左右。这个收入增长是惊人的,从原来的每亩千元左右,一下子上涨到三千多元。原来种山芋也可以这么赚钱,农民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梁威的心里也一下子豁然开朗。

冷库存放山芋,据说睢宁还是第一家。

冷库的效应是轰动性的。但是,好戏还在后边。200 亩紫薯种植是零散的,规模也小了些。工作队的目标是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经营,使更多的人得到实惠,实现集体脱贫致富。于是,村里从农民手中流转出270 亩土地,集中种植,然后村民可以自愿加入。由于有冷库的高收入在先,梁威几乎不要怎么做群众工作,土地流转就完成了。接着,帮扶工作队与鲁西化工、徐州嘉禾农业制种基地等企业取得联系,以低于市场价购买种子和农药等,使产这个环节也得到有效加强。接着他们再进一步,成立了金色大地合作社,吸引村民、个体老板等加入。在这个合作社里,各个个体可以从小集体里以低于银行贷款利率贷款,但项目需要经过大家论证。小范围内的资金流转,高效灵活,大家可以交换市场信息,抵御、减少市场风险,更有利于许多贫困户的生产发展。现在,这个合作社里,来自湖北孝感的老板周志中每年种植棉种180多吨,来自台湾的陈炳章种植的大红袍土豆每年100多吨。因为有了冷库,陈还把土豆切条加工,在加工这个环节又多赚了一笔。现在,合作社中已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村里也准备利用收益资金再建一个冷库,把4000 亩土地的产品全部入库。也许要不了多久,金色大地的美好愿景就会变成现实,出现在这块曾多灾多难的土地上。

张家港来的种蒜人

在庆安镇骑路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种蒜人:潘益平。

潘益平来自富甲天下的江南小城张家港。而他在数百公里外的睢宁闻名,源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他种的蒜多,有上千亩,农民对种地多的人总是特别佩服;二是他路子广,人仗义,不但能把自己种的蒜销售出去,还能捎带着销售其他散户种的蒜;三是他给当地农民带来了福音,他雇佣当地人劳动,发工资,高峰期每天要雇佣四五百人,使这些人旱涝保收,没有了自己种地的风险。特别是扶贫组建了一个2500平米的厂房后,他租用了这个厂房,竖起了徐州中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牌子,农民们对他更中意了。酷暑伏天,正是一般农民调节高强度劳动的时节,这个厂子里挤满了人,老太太、带孩子的小媳妇等,她们饭后就来这里剥蒜挣工钱。让没什么劳动能力的老弱妇孺能在盛夏季节挣到工钱,大家当然佩服、感激他。

而他最感激的,则是来此帮扶的帮扶工作队。

潘益平原来是个工人,下海比较早,随着房地产行业的红火,他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进入安装工程行业闯荡,几年下来,虽然不能说富甲一方,却也收入颇丰,成为业界受人推崇的精英。

谁也没料到,这个农村出身的成功人士,前几年竟然又对土地产生了兴趣。他的江南故乡已无田可耕。他就把目光投向了苏北。农民往城里跑,他却往乡下跑,他说,要去做个为农民打工的打工仔。

他选择的是种蒜。2011年他来到这里,当年就投入了300 万元。大蒜丰收季节,大车小车装着往外运。鲜蒜换现钱,别人替他高兴,他心里却有点苦涩,六月份大蒜丰收,是雨季,收的蒜无处存放,收了就得马上卖,不然就会坏在手里。这时候大蒜的价格是1.42 元一斤。那年七月份大蒜价格是2.8 元一斤,也就是说哪怕多存放一个多月,价格就能翻番。因没有仓储,他一季就损失200 万元。不但没赚钱,还赔了不少老本。工作队来到后,经过一番研究,和他挂上了钩。潘益平希求自己的投入有丰厚的回报,扶贫的人不但关心这个,他们还需要他的事业成为一个扶贫的渠道:通过他让更多的贫困人口受益。于是,建一个可储存农副产品的大型厂房就提上了议事日程。经过紧张施工,厂房落成,潘益平租下了它。这就有了上文提到的热热闹闹的剥蒜场面。

有了厂房,潘益平的大蒜全部入库,再也不用为雨季发愁,守着蒜静观大蒜价格波动,待机而发,使收益达到了最理想的效果。2013年,他又加大了承包土地面积,他准备三年内扩种到3000 亩,同时联系出口,拓展海外市场。这个厂房对他的重要性,也许用他的一句话最能说明问题。他说,你们建起了这个厂房,其实等于给了我一个更大更宽阔的胸怀。而随着他事业的发展,当地农户也获得了更大利益,加快了脱贫致富的脚步。

一转眼,13 个省派帮扶队员,已在这里战斗了两年。两年,岁月长河中的一滴水,他们共扶持了51个项目,献出了个人的燃烧的激情,也献出了这个集体的精神和智慧。青山不老,睢宁已焕发出青春活力。黄河故道作证,这片土地奔小康的每一个脚步里,都凝聚着扶贫人的心血与汗水。该如何铭记这温暖的历史?其实,春天里充满生机的新村,秋天里金黄丰硕的果实已经作答,这些,都是铭刻在大地上永恒的感恩碑!

一个地区的贫困,一定有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独特恶劣的地理区位和气候因素。既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脱贫也不是在朝夕之间的事。此文将要杀青时,笔者闻悉,江苏省下一任扶贫人员、资金和新政策都已在筹措中,国家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实施扶贫开发工程,力争通过不懈的努力,使睢宁的农村面貌、农民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改观。这是睢宁百万人民的福音。

温暖流传的土地,就是露出欣慰的微笑的土地,就是充满希望令人振奋的家园和热土。

猜你喜欢
刘刚工作队
绿水青山 朗朗乾坤
吉林省各地驰援长春工作队
——兰台人名录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河北省档案馆李会生副巡视员指导驻村工作队进行半年工作总结
扶贫工作队
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
中办国办:根据贫困村实际需求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
克山县做好“三加强三提升”,助力驻村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
离异之后
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