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应回归理性

2013-11-13 01:54郭立场赵敏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财商消费大学生

郭立场 赵敏

当奢侈之风“刮”进大学校园,搅动的不止是大学生本身,还有他们背后的家庭、大学乃至社会的神经。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反映出了他们的消费习惯,也从侧面折射出当今大学生们的消费理念和生活状态。钱该怎么花?对于尚无经济收入的大学生而言,不仅是一笔经济账,更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命题。

早在两年前,便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一月五百贫困户,千儿八百刚够用,两三千元是扮酷,四千五千真大户!”部分大学生视奢侈为高雅,视勤俭为寒碜,视浪费为大方,消费行为呈现出炫耀性的倾向。人们不禁要问:为何许多大学生热衷高消费?又是谁助长了大学校园奢侈风?

校园奢侈消费引关注

又到一年开学季,国内各大高校逐渐开始开学报到,这是莘莘学子和家长憧憬又兴奋的时刻。然而,对于一些家长而言,萦绕在他们心头的除了喜悦,还有无以言说的酸楚。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背着一个行囊,两手拎着脸盆、暖瓶去上大学,读大学的补助甚至能够贴补家用;到了九十年代,电子表、随身听成了必备品;今天的大学生,除了不菲的学费,读大学的“装备”也是水涨船高,开学季变烧钱季。

眼下,手机、电脑、平板成为许多大学生的“标配”,而且追求名牌,甚至出现了“越贵越好卖”的现象。部分学生以一万元作为起步价,穿着、背着、揣着、拿着崭新的各类“新式装备”入学。日益红火的“开学经济”,固然让商家赚得盆满钵满,却也让一些家长吃不消,连呼这学“上不起”。

实际上,一些学生的消费水平已远远超过其基本需求,这也引起了一些高校的关注。

今年,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在给新生家长的信中,建议每个月给孩子600元钱的生活费,最多不要超过800~1000元钱。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场大学生每个月生活费600元钱究竟够不够成了热议的话题。有人吐槽说极具杀伤力,有的同学说断了他们的财路,“物价飞涨,600仅够一个月伙食费”。更有大学生感慨:“恋爱谈不起了,注定要孤独了。”

面对学生高消费,有些家长并不当回事。他们认为:“孩子考上大学,应该鼓励一下”“给孩子买电脑、手机也是生活学习所需要的”“家庭条件好,总不能让孩子受苦吧”,等等。

对此,有学者认为,个人消费是每个人的权利,合理的消费有利于大学生学习、生活所需,但学校毕竟不是社会,在“象牙塔”的教育环境中,过度的消费需要有一个理性的考量。

还有学者认为,当下有超过15%的大学生依靠助学贷款渡过难关,大学奢侈之风盛行,对于这些学生而言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

一些媒体也质疑,在家庭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内穿戴名牌本无可厚非,但为了追求名牌而视自己的时间、精力、财力于不顾,一心放在休闲娱乐、追逐名牌上,怎能安心坐在课桌前捧起书本学习呢?

钱花到了什么地方?

在天涯社区“我的大学”论坛中,一则“大家都来晒晒大学一年的花销”的帖子,引发了高校网友的极大兴趣,大学生们纷纷总结自己一年来的各种开销。多名学生均表示如今的开销较往年有所增加。女生们的钱多花在购物上,诸如购买香水、首饰、服饰等,男生们的钱则多用在交际、游戏和电脑、手机的购置上。

此外,人情消费也是不可避免的。据调查统计,86%以上的大学生过生日要请客,请客地点从学校附近的小饭馆到洋快餐,再到比较上档次的饭店、酒店等,花费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有的甚至达到上万元。

在一些调查中发现,由于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当下许多大学生十分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他们在读本专业的同时,还辅修其他学科,有不少钱用在了旁听课程、购买资料等学习项目上;为了增加就业“砝码”,还有一些学生在考取各种实用技能证书,等等,学习上的投入对大学生们是有益处的,但不可避免也带了一定负担。但总体来看,大学生校园的奢侈消费主要体现在置办行头、爱情账单和冲动消费等三个方面。

先说置办行头。在商家眼里,这两年学生的“行头”越置办越好,极大地刺激了“开学经济”。一些家长为了帮孩子配齐装备,忍痛一次性支出几万元。

日前,一位家长在网上晒出了女儿读大学的账单:买衣服3500元;买iphone5手机、笔记本电脑14000元;买旅行箱1380元;配眼镜、隐形眼镜及隐形眼镜药水1760元;化妆品大约2000元;购买生活日用品、床上用品1500元。开学预计还要支付交通费(包括夫妇俩送女儿的来回机票)8000元,加上生活费、学费等费用,合计46140元。

笔者所在学校一个女孩,化妆品非名牌不用,衣服非名牌不穿,哪怕是在学习资料上万分节约,也不愿意为美容少掏一分。现在,她每月为护肤化妆、买新衣服花的钱就上千元。

不仅女生如此奢侈,男生也不例外。如今的大学,男同学更倾向于在电子装备上比拼,手机、平板电脑、单反相机等,什么新潮就追求什么。据了解,除了衣物等传统生活用品以外,如今最大的开销就是电子产品了,号称“新三件套”:笔记本电脑、相机和手机。并且,“三件套”都要“大品牌”,苹果、三星等一线品牌最受青睐。

有媒体在一些大学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相当惊人,高级手机、时尚电脑、品牌服饰、进口香水……奢侈品消费如今已走进大学生的生活。在腾讯等机构对武汉地区大学生进行的网上调查显示,36.97%受访学生称拥有奢侈品。奢侈品的拥有量,21.01%答“1件”;18.43%为“2件”;选择4~10件的占14.37%;7.16%的在校学生表示,拥有10件以上的奢侈品。

再说爱情账单。人生最美好的恋爱时光莫过于大学时期了,因为这里有蓬勃的青春气息,有情趣相投的同龄异性,有相对独立的世外桃源,有情窦初开的青春躁动,有卿卿我我的恋爱氛围。对此,大学里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谈恋爱要趁早。大一嫩,大二娇,大三忙推销,大四没人要!”一些大学生抱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态度,认为不恋爱就如同差了一门必修课,不能顺利毕业。而当下,大学对恋爱态度也逐渐包容,今年某高校便将恋爱作为大学生活“必修课”向新生们推荐。

然而,恋爱是件奢侈的事。某高校一男生列出了自己“爱情消费”清单:和女朋友每周下一次馆子“改善生活”,一般一顿饭要120元,每月累积就要480元;每天煲电话粥30分钟,发信息若干条,每月通讯费不少于300元;周末外出游玩,即便是看场电影也要50元;要是女友看上了什么心仪的服饰或首饰,还要尽量买下来,少则几十元,多则近千元。这样,仅一个月的“爱情消费”,至少也要上千元。

现在,逢年过节,情侣之间免不了互送礼物。价格的高低变成了衡量爱情真挚的重要砝码。“礼轻情义重”不再被看重,“钱本身不重要,但舍不舍得花钱很重要”。在男生中间,送女友钻戒、金项链等昂贵礼物并不鲜见。而这些费用,多半是从生活费上“挪用”而来的。据有关调查,90%的大学生恋爱资金是从生活费中列支的,也有少部分人用的是勤工助学、参加社会活动等额外收入,有些学生甚至只能举债维持。

还有非理性消费。大学生消费攀比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服饰消费名牌化,饮食消费高档化,娱乐消费新潮化,超前消费、随机消费、冲动消费、攀比消费等在校园中渐成气候。每到晚上或周末,高校周边的饭店、网吧、舞厅、游戏厅便人满为患。在这里,大学生们俨然职业人一般,在享受夜生活,在饭桌上推杯换盏,在网吧尽情游戏,在舞厅欢快跳舞,在游戏厅乐不思蜀。今天朋友生日,大家一块小酌几杯;明天同乡聚会,大家一起“卡拉OK”;这次是你买单,下次就该我做东;昨天喝了你三瓶名贵好酒,今天我备下四瓶珍藏老酒。你来我往,高朋满座,父亲母亲一个月的工资甚至不够“增进同学友情”的费用。

为了装点门面,尽量让朋友满意,河南某师范学院大三的赵亮颇在意招待的“品味”。照他的说法,朋友来一次也不容易,要是招待不好,有点不近人情,也太丢面子了。无论如何,也要招待好,哪怕是硬撑也得“撑着”。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家境并不怎么宽裕的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也打肿脸充胖子,没有底线地拿钱来包装自己。

和那些热衷于“吃”的学生不同,另一些学生则在“用”上出手阔绰。有些学生几个月更换一次手机,而且价格不菲。有的学生拿着学费不交,竟然拿去购物。更有甚者,在家书中附上借条,搞起了“家庭贷款”,成了啃老一族。

是谁助长了大学生奢侈风?

在校学生大都没有固定经济收入,其生活费来源于父母,基本上是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即便是打工、勤工助学,也不过是“只够打打牙祭”,并不能满足日益高涨的个人消费。之所以大学生如此“阔绰”,除了当下一些崇尚奢侈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难辞其咎。

首先,家长责任首当其冲。据有关调查: 92.7%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占其总消费的70%以上。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

传统上,中国家庭崇尚节俭,几乎每个学生在跨入大学的第一天,父母都会耳提面命地开展“别乱花钱”的教导,鞭策孩子将心思放到学习上。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事实往往事与愿违,许多父母尽管心知肚明,却还是愿意为孩子的高消费“买单”。

在中国,父母往往缺乏现代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技能,遑论对孩子的理财教育。虽说中国的父母现在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的父母缺乏科学的教育经验或是由于一些错误守旧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还处在口号的阶段。进入大学不管买什么行头,都是学生伸手找父母要钱,许多学生认为钱花得理所当然。“啃老族”的层出不穷,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凄凉和无奈,更需要深刻地反思。

其次,学校教育普遍缺失。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各级各类学校都忽略了对学生“财商”的培养,极少重视对学生理财、预算等基本生存技能的培育。即便是高校在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和合理理财时,往往只是从如何加强个人素质、提高个人修养等方面进行高谈阔论,而没有在大学生中广泛开设消费知识和理财方面的课程,致使许多大学生理财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均比较低。高校理财教育的缺位,使许多大学生消费无预算,开支随意,出现前松后紧,甚至“寅吃卯粮”的现象。

还有消费的示范效应影响。从经济学角度讲,人们的消费行为不但受经济基础、家庭环境和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容易受周围人消费行为的影响。消费示范效应的后果,使消费者盲目追求高消费,大量购买高档消费品,“月初宽裕,月底拮据”几乎成了大学生生活中一种普遍的现象。

信阳师范学院教授唐国战认为:个别高消费学生会对其他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负面影响非常大。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消费、媚俗性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极容易在大学生中蔓延。

消费的示范效应会造成部分学生的消费需求远远超出他们正常的水平。据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在学校的开支有明确消费计划的大学生只有 8.6%。相当比例的大学生用钱没有计划,稀里糊涂。

此外,还有现代社会消费理念的“左右”。不同于以往大学生,今天的大学生处于一个信息的时代,不但生活、学习信息化了,就连消费方式也“信息”化了,这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消费习惯。比如,在“卡”的时代,信用卡已成为许多大学生的必备,刷卡消费为大学生消费提供了“便利”;而网络购物等则让消费演变成为一种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

亟需补缺“财商”教育

当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倡导节俭文明。生活的富足,并不意味着奢侈浪费,消费,需要理性的驾驭。所谓“俭以养德”,节俭不仅仅是一个生活习惯问题,还与人的教育密切相关,是一个人,至一个社会、国家文明素养问题。

对于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而言,理性消费更是责无旁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对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而言,除了营造健康的社会消费氛围,从教育的角度还需要提升他们的“财商”,而这也是当下中国学生所缺失的。

财商与智商、情商并列为现代社会能力三大素质,对财商的教育应成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它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二是正确应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在这一点上,与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学生还有一定差距,无论是在理财意识,还是在理财能力方面。

某保险公司首席市场官王险峰介绍:有资料表明,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为自己有小钱包而感到自豪。让孩子从孩童时代起就知道金钱来之不易、学会运用智慧和双手创造财富,懂得合理支配金钱、用之有度,了解储蓄和投资的意义,体会用爱心帮助别人的快乐,这些对于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也可以看出,财商不仅仅与“财”有关,还包含了更高层次的智商和情商。

美国大学生上大学后很多人不会再伸手跟父母要钱,他们会通过贷款等方式缴纳自己的学费,而学习生活支出则依靠勤工俭学、打工等方式来解决。这不但锻炼了他们的独立意识,而且提升了他们的理财能力。

一份对大连市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所进行的“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分析总结报告”资料显示:有 37.40%的大学生在拿到一个时期的生活费时,不会做什么安排,甚至从未思考过钱应该怎么花、花多少,而且消费的随意性很强,面对有奖销售、打折等促销手段容易冲动,不知不觉就把钱都花了。甚至有些学生有钱时就乱花一气,没钱时借钱度日。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刷卡消费的后果则容易让没有收入的大学生陷入了“经济危机”,“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甚至导致一些学生因无法偿付信用卡消费而违约,个别学生甚至“破罐子破摔”,恶意透支。

对此,山东工商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廖佳丽坦言:目前,不少大学生没有培养起正确的理财意识,缺乏一个合理的理财观,容易陷入盲目的冲动消费和攀比消费中。并且,不少大学生节约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

或许有人说,大学生没有经济收入,没有理财的必要。对此,有学者指出: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积淀,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需要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消费。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所言:“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

美国著名投资家巴菲特认为,人对财富的追求无可厚非,他也一直乐于告诉人们怎么进行财富增值,但是当他看到有那么多年轻人推崇“月光消费”时,曾不止一次地说:“如果你处在错误的路上,即使奔跑也没有用。当你不能正确对待财富的时候,就不可能获得财富的垂青。所以关于财商的教育很重要,而且开始得越早越好。如果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钱仍然不断地给你买来更多的自由、幸福、健康和人生选择的话,那么要祝贺你,这意味着你的财商在增加。”

从国外“财商”教育现状来看,我国应该从家庭教育开始就进行财商启蒙教育,同时也应该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从目前情况看,中国社会普遍缺少“财商”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消费回归理性,从高校、大学生自身做起无疑是务实之举。

这方面,新加坡的消费教育值得借鉴。据中国人民大学学者白洁介绍,新加坡将消费教育的许多内容纳入了法律体系和行政奖惩的范围,以严格的制度规范公民的消费行为,并鼓励积极健康的消费行为。新加坡高校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财培养和消费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消费习惯和谨慎智慧的理财能力。

白洁认为,中国高校要加强学生消费教育,除了加强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外,还应该开设相关的理财课程,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

作为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不良消费行为,或许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只是在各种条件影响下如何在行动上予以约束,这才是大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美国教育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播种一种观念,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从这样的角度看,理性消费或许真不是“花钱”这般简单。

猜你喜欢
财商消费大学生
《钱包包的财商养成记》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大学生就业趋势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黑龙江省“95”后大学生财商水平现状调查研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少儿财商创新发展之道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