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兰, 宋庆垒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追求幸福是人们生活的最终目标,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幸福追求。居民的幸福感既能表明民众的生活状态,又能反映社会发展状况。在新一轮的现代化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城市不再将GDP作为政绩的唯一考评工具,而是把GNH(居民幸福感总值)纳入到目标决策体系之中,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民生上。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在全面进行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和谐社会建设中是否满足人们的幸福追求,居民幸福感是检验其绩效的最终标准。虽然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 建设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态势初见成效,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明显提高,但同时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各种利益冲突消解民众对政府惠民政策的期盼,越来越大的精神压力和消极情绪使人们的生活愉悦度下降。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湖北省提出了“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实现富民强省”的五年战略目标,其落脚点是“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幸福湖北”,即“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幸福感显著增强”。 因此,亟待了解居民的幸福感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为现行政策的调整和未来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据,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武汉城市圈建设。
本研究立足体验论幸福感的观点与思路,采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1]和自编问卷,抽样调查了13个单位、5个居民小区,800名居民,回收有效问卷618份,有效回收率为76%。通过对618名武汉市民的测量数据的分析和多重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1)武汉市居民幸福感总体状况较好,但在各指标上的表现不同
武汉市居民幸福感的均分值为63.40(满分为100分),刚处于及格状态。其中:一级指标的幸福体验度由高到低为发展体验、健康体验、满足体验(表1);二级指标的满意度(表2)由高到低依次为成长进步、家庭氛围、自我接受、人际适应、目标价值、社会信心、心理健康、知足充裕、身体健康、心态平衡。可见,武汉居民幸福感总体状况较好,而且,居民对与自我环境(即自己有较大控制力方面)密切相关的主观幸福感较高,在与社会环境(或他人控制力较大的方面)相关的主观幸福感略低,在自我与社会环境需要协调方面的主观幸福感体验最低。说明了当今居民更注重高层次的社会性发展需要的满足,体现出居民的幸福感与其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也表明居民的幸福追求与生活状态还有较大的差距。
表1 被试居民主观幸福感一级指标测量结果
表2 被试居民主观幸福感二级指标测量结果
2)不同类别居民的幸福感有差异,重点人群值得关注
从调查的数据统计分析来看(表3),居民幸福感体验表现出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教育、收入上的差异。性别上,男性居民幸福感略高于女性;年龄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幸福感呈现由高到低的现象;婚姻上,已婚居民的幸福体验最低;职业上,离退休人员幸福体验高,个体户及管理人员幸福感低;受教育程度上,居民幸福感与学历层次呈倒U型变化;收入上,个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幸福感逐渐提升,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幸福体验最低。可见,女性居民、年龄在36~50岁的中年人、有婚姻生活的人、个体劳动者、学历层次低的人、个人或家庭月收入低的人幸福感体验最低,是值得关注的重点人群。反映了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个人的性格特点、心理成熟度、社会适应力、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经济条件等成为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表3 被试居民幸福感组群差异状况
3)武汉居民幸福感高于全国常模,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全国历届“最具幸福感城市推选活动”的调查中,武汉市都与“幸福感城市之最”无缘。但作为中部特大城市,武汉市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从武汉市居民幸福感与全国常模和主要城市居民幸福感的测量结果比较来看(表4),武汉市民总体幸福感高于全国常模,也高于北京、沈阳和昆明等有代表性的城市居民幸福感状况[2]。如:武汉市民在10项二级幸福指标上均高于全国常模,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知足充裕、社会信心、心态平衡、成长进步等6项指标体验上高于北京市民,在心理健康、人际适应、知足充裕、心态平衡、成长进步、自我接受等指标体验上高于沈阳和昆明市民;但在家庭氛围、目标价值体验上低于北京、沈阳、昆明三城市居民,在身体健康体验上低于沈阳、昆明市民,在人际关系、自我接受体验上低于北京市民,在社会心态体验上低于沈阳市民。这与武汉市的区位优势及其快速发展密不可分,也反映出武汉市民对现代化的生活充满期待,压力与希望同在。
表4 全国常模与主要城市居民幸福感二级指标状况
建设人民幸福城市是武汉城市居民的热切期盼。随着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民众的需求层次逐步提升,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因此,大力改善民生、全面增强市民幸福感是武汉建设人民幸福城市不竭的动力和强大的支撑,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应该充分发挥武汉市独特的区位优势,立足于经济的发展,着眼于“两型社会”建设,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脚踏实地推进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市民。
建设人民幸福城市是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复兴大武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作为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之一、湖北省会的武汉,在编制“十二五”规划和谋划城市未来科学发展过程时,明确提出了“要在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实现跨越,由目前比较宽裕的小康进入全面小康阶段,建设幸福武汉。”的奋斗目标,并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武汉市建设人民幸福城市规划》,这不仅对武汉市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十一五”时期,武汉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与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文教卫体事业协调发展,为全面实现“幸福武汉”城市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当前武汉城市发展正处于关键期,由于建设时期不长,经济基础不牢固,要统筹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改善民生等问题,还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如:CPI居高不下,居民实际收入过低;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不够;城市文明建设与城市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等。要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幸福武汉”城市建设目标仍任重道远。
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幸福观[3]。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增加城市社会物质财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通过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2.2.1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首先,要把经济发展作为城市建设的第一要务。经济建设是实现人民幸福的物质基础,“幸福武汉”要达到“千亿元产业、万亿元GDP”的目标,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财富”扩大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尺度去满足人们在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需求,促进经济在“健康状态”下平稳快速增长。其次,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重点。只有人民生活富裕了,才谈得上城市的发展,才能体现“执政为民”的理念。要将“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幸福武汉”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创造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同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实现武汉居民收入居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上水平的美好愿景。
2.2.2处理好当前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关系在城市建设中,有些人盲目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其实,幸福城市建设是长期的,必须坚持阶段性和长期性相结合原则,即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共同进步与协调发展,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阶段城市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和教育、医疗、文化、安全、公平的基本需求;同时,又要有长远的眼光,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2.3处理好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的关系建设人民幸福城市,需要政府、企业、各类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其中,政府始终起着主导作用,通过公共政策的制订和调整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环境保护及政府自身建设等发挥重要作用。民众是城市建设的主体,其参与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家庭、社区、企业、校园等都可以成为幸福城市建设的重要平台。但是,政府的资源和力量总是有限的,需要充分发挥各企业、社会团体或是民间力量的作用,如大力发展私立幼儿园、养老院,这样既缓解了政府资金投入的短缺,又满足了市民不同层次的需求。
不同社会群体的幸福感体验是其利益实现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市以人为本发展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体现。关注不同类型群体尤其是相对处于弱势地位人群的生活质量变化和差异状况,完善促进最大多数人的全面发展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当前城市宏观决策中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2.3.1切实增强对城市贫困群体的保护政策制定的目标,是使不同职业社会群体在改革和发展中都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但在现实生活中,各个社会群体利益不可能均等实现。如城市中物质生活困难、基本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的贫困群体,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在市场主导的就业环境中很难具备竞争优势。如果这一群体长期存在并保持一定规模,既严重偏离了社会政策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也会对当前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隐患。因此,在保障一般群体正常收入与福利随社会发展共同增长的同时,要切实保障好城市贫困群体有尊严地生存的基本条件,同时,还应创造条件不断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水平。
2.3.2充分发挥城市女性的积极作用城市女性群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的幸福体验不仅影响家庭和谐、子女教育,更涉及到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和家庭美德的传承。但现实生活中,女性的劳动往往得不到尊重,合法权利得不到保护。因此,在幸福城市建设中,要重视城市女性的地位,充分发挥她们在城市建设和家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在教育与就业问题上要切实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完善的落实措施和监督机制,避免男女同工不同酬或择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另一方面,在婚姻家庭生活中,要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确保女性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实现,对歧视、虐待妇女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
2.3.3大力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养研究表明,城市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其幸福感体验之间成正比[2]。教育能使人获得感受和追求幸福的能力,从而提升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幸福武汉”城市建设中,要发挥武汉在文化教育上的区位优势,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民众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如:探索各种成人中高等教育以及终身继续教育的新途径,普遍提高不同层次城市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创造条件和争取政策上的支持不断降低高等教育的门槛,为青年人接受高学历、高层次的教育提供各种可能的帮助。同时,也要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弘扬武汉精神,彰显武汉历史文化的魅力,促进民众心理的和谐,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
国外的长期追踪研究得出:外向性和神经质分别对人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产生影响,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的权衡构成了人们总体的幸福体验[2]。而民众的情感状态与其认知所形成的观念密切相关,一般讲,民众主观生活质量较高的群体,在观念上更能与时代同步,在人格特质方面也较为健全。在幸福城市建设中,除了经济上的发展、制度上的保障外,还应培养市民的现代意识和健全人格,提高他们追求和享受幸福的能力。
2.4.1进一步加强民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个人及家庭客观物质条件应保持一种合理的期待,将个人的人生目的和意义建立在奉献和进取的基础上,找到个人特点与社会需要的最佳结合点设计人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迎接来自主客观方面的各种挑战,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其次,要规范民众的言行,提高其个人道德修养。通过城市社区建设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发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优良作风,防止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洞说教和走过场,切实提高城市居民自我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创建的能力。
2.4.2注重人文关怀的社会互助网络建设基于个体自身心理感受的社会支持与民众的幸福感体验存在紧密的联系[2]。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越高,其主观幸福感越强。改善个体的社会支持状况,可以缓解各方面的压力,提高个体自信心,增进个体的主观幸福体验。因此,政府部门在制定方针政策时,首先在观念层面要将大写的“人”融入社会发展观念中,在实施各种有利于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和支持措施时,要注重对“人”的关怀和支持,关注民众的情感需求,适时了解民情、调查民意、集中民智,让民众切实感受到社会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同时,还应倡导和全面规范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科学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救助。
2.4.3培养民众健全的人格品质心理幸福理论认为,幸福是个体发展的能力与过程[2]。良好的人格品质是幸福感存在与发展的重要保障,贯穿于个体心理的诸多方面。幸福城市建设要帮助民众提升幸福感水平,就要培育有利于获得幸福生活的良好人格品质。幸福教育是教育对人的发展理解的深化与把握,主要以人的情感培养为目的,使人的生理与心理、人格与社会性实现相互融合、转化和提升。社会各机构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民众的幸福教育。首先,要引导民众认识和善待自己的生命,树立起真正感受生命尊严的生活方式;其次,要帮助民众培养对世界的乐观感受,保持稳定的情绪,优化内心情感;再次,要创造可能的生活,并且通过可能生活的现实转化,让民众感受当下生活,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其主动创造精神与开拓意识,积淀幸福的底蕴。
[参考文献]
[1] 邢占军.测量幸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4-241.
[2] 邢占军,刘 相.城市幸福感—来自六省会城市的幸福指数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69-270.
[3] 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武汉市建设人民幸福城市规划.[EB/OL].[ 2012-02-20]http://www4.cnhan.com/content/2012-02/20/content_1372731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