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野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24)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东部,南北狭长,弯曲呈S形。越南山多水多,因此其自然资源尤其是森林资源极其丰富。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越南边境线较长,“越南北部和中国的广西、云南接壤,西部和老挝、柬埔寨毗邻,东南濒临南海,西南靠近暹罗湾,南扼太平洋和印度洋海上交通要道,自古战略地位很重要,近代历史上成为殖民主义者、帝国主义者垂涎、争夺之要地”。[1]因此,越南也就走上了一条特殊的道路。
自20世纪初以来越南经历了长期的社会动荡与社会变革,最终经过越南人民的不懈努力,越南摆脱了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控制获得真正的独立,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由于越南和我国同为发展中国家,且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受我国影响较大,国情与我国相近但又有许多独特的发展方式,因此,研究越南20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甚至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20世纪初至今的越南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在法国殖民时期,越南的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殖民主义者和封建主义势力相互勾结,残酷剥削越南人民。“殖民者有意保存越南社会落后因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越南从封建社会转化为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至此,越南开始了一条不同以往的发展道路。
二十世纪初亚洲国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越南处在一个良好的民族意识觉醒的外部环境之中,“日本的崛起并于1905年出色地战胜了俄国,1911年中国的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创建的国民党,印度自治党在国民会议中不断增长的势力……这一系列的事实激起了他们的热情,使他们看到了亚洲挣脱枷锁的前景”。[3]加之西方资本主义新思想及中国“康梁思想”的传入,越南先进知识分子意识到“越南必须进行改革,开通民智,培养人才,振兴民族工商业,国家才能富强,恢复独立”。[2]于是,随着20世纪初亚洲的民族觉醒的浪潮加之“由封建文绅、封建主领导的,以农民起义为形式出现的旧式的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转入低潮”,[4]越南开始了带有资产阶级思想的民族解放运动,但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发展不成熟,殖民者的监视,这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只能在经济、文化、教育方面谋求改革,而未能在政治上产生较大的影响。使越南爱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得以转变,由主张君主立宪逐渐发展到主张民主共和,为越南民族解放运动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新阶段准备了条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忙于战争,身为法属殖民地的越南自然也没有逃脱战争的影响,“越南虽然没有直接卷入战争,但法国利用越南的人力、物力为战争服务”。[5]而且,俄国十月革命时期的胜利使得法国的财政金融资本失去了俄国市场。为了恢复自身经济,法国不得不加大了对其殖民地的资本输入。法国的资本输入从侧面上推动了越南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战之后,越南的资产阶级真正形成,并且由于其深受殖民主义的压迫,他们成为了民族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与资产阶级并肩发展的还有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无疑地使反殖民者的力量也壮大了。”[6]这为越南以后的反法解放斗争打下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在思想上,“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进一步促进了越南的民族觉醒;马克思主义通过法国和中国两个途径传播到越南”,[5]给越南人民反抗殖民统治带来了思想上的曙光。越南经过共产国际等组织的协助,民族解放运动和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建立印度支那共产党,开始了由工人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二战时期,日本妄图在越南赶走法国殖民者并取而代之,把越南并入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之中。这给了越南的印度支那共产党一个发展的契机,在1941年5月,印支共产党的第八次中央会议建立了反法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即:越南独立同盟,简称越盟战线。并掀起了全国性的群众救国运动——越盟运动。1945年3月9日,日军发动军事政变,扶持保大皇帝建立傀儡政权,宣布从法国脱离出来“独立”。面对新的形势,印支共产党及时召开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提出了新的口号:“打倒日本法西斯”,积极准备发动全国武装起义。1945年8月10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同盟国投降,印支共产党抓住机会发动八月总起义,“在全国起义浪潮的冲击下,敌伪政权纷纷瓦解。从8月14日起到25日,仅仅12天,越南八月总起义就赢得了胜利”,[5]至此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
二战结束后,法国殖民者重返印度支那,企图在印支重建殖民制度。积极扶植傀儡政权,越南一分为二,陷入南北分裂对峙。“他们力图在这种局面下达到经济剥削和政治控制的目的”。[7]之后,法国以谈判为缓兵之计,积极备战,1946年12月法国撕毁一切协定,发动全面进攻。面对此种形式,胡志明同志发表了告越南人民书,号召全国人民抗战。至此,越南抗法战争全面爆发,在越南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法国的重返越南的计划破产。随即越南又迎来了另外一个觊觎者——美国。“1954年法国战败,被迫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后,早已图谋控制越南的美国趁机进入南越,继续玩起了扶植傀儡的把戏”。[8]并以《日内瓦协议》中临时把越南一分为二而划分的北纬17°线当做军事分界线。北越对此进行了坚决的反击“在北越方面,1963年12月越南劳动党三届九中全会,确定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军事斗争方面来。同时指出党在南方的头等重要的任务是迅速壮大武装力量,准备更加艰苦的长期战争。”[8]最终,1975年,美国在越南的霸权主义计划破产,越南实现了南北统一,建立了一个完整独立的国家——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之后越南劳动党更名为越南共产党。
越战之后,越南开始了恢复经济的发展道路。由于越南是由共产党执政,其发展道路受苏联与中国的影响甚深,因此越南“采用与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相似的模式来进行经济建设”。[9]但是由于 1976 年——1979年效仿苏联中央计划经济体系1979年——1985年新经济政策及同步改革失败。并且随着自身“地区霸权主义”思想的抬头和扩大,其边境冲突问题日益加深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愈趋紧张。直接导致了国内社会经济凋敝,几近民不聊生。1986年越共在面临内外严重困难的形势下召开“六大”,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确定了此后越南的发展改革的重点是经济,大胆的对以往政策上的错误进行改正。并且,为加强与国际社会相接轨,越南尽力与周边国家及发达国家接触开展以经济贸易带动外交的政策,“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越南已部分摆脱了在国际社会中孤立状况”。[5]之后,越南基本上依照改革方案进行建设并及时按照实际情况调整。
越南作为一个长期受到战争问题困扰的国家,越南的本土已然成为了多个大国国际势力的角斗场。但其仍然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逐步按照自身道路进行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因此其发展历程必然有自身的特点。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二十世纪初至今,越南的发展道路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作为本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国家,越南经历了一个与东南亚邻国不同的政治发展轨迹”。[10]在二十世纪,越南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处在一种为战争所困扰的状况。越南间接或直接地参与了一战和二战,并在国内政治经济上曾先后受制于法、日、美、苏。可以说,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前的越南就是多国政治力量角逐的场地。而这些国家的角逐给越南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以二战后为例,“包括法越战争在内的30年战争造成了500万平民的死亡……但这不是苦难的终结,越南又先后与柬埔寨和中国陷入战争(中越战争)。长期的战争以及与西方世界的隔绝导致经济崩溃,通货膨胀;1970年代后期,超过150万越南难民乘小船逃离越南。”[11]这使得越南的经济与社会陷入了严重的动荡不安的状况,国民生活困苦,国家经济一蹶不振,使得至今的越南仍处在致力于恢复经济,平复战争创伤的境地。
法国作为一个老牌的殖民国家,曾经两次把越南划为自己的殖民地。因而越南文化受法国的影响甚深,殖民者为了更好地控制越南而对越南采取的一系列同化政策。其中,对越南文化影响最大的方面当属宗教和文字。
越南自秦汉至明清以来几乎一直是中国的属国,因此越南的文化受其宗主国影响很大。“像中国那样,越南的官方宗教是‘三教’——儒教、道教和佛教的混合物”。[12]但是,越南作为一个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国家,早在14世纪越南的土地上就出现了天主教传教士的身影。虽然此后的300多年里天主教受到越南封建势力的遏制,但仍然缓慢发展。直至17世纪法国开始入侵越南,法国殖民者把天主教作为统治越南的一种工具之后,天主教得到了法国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法国殖民统治时期,由于殖民当局的庇护和扶持,天主教在越南建立了广泛的社会基础”,[13]天主教的教徒迅速增长,“目前,越南有天主教教徒510多万,分为55个教派,20多个教区”。[13]天主教已成为越南最主要的宗教之一,在当代社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文字方面,越南历史上曾使用汉字及喃字作为国家文字,在法国入侵越南之后法国殖民者为更好地统治越南,从而大力推行由葡萄牙、法国、意大利传教士共同创制的拉丁化拼音文字。这种拼音文字易学易懂,便于法国殖民者理解,并且为了达到法国殖民者“为其推行法国殖民统治创造优越的条件,变越南成为‘说法语的越南’。”[1]的目的。但是,这种拼音文字在越南却成为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革命工具,例如“1907年,潘佩珠在香港撰写论文(题为《新越南》),大力宣传将国语运动同越南教育运动结合为一体”。[1]最终,在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之后,拼音文字真正成为了全民性的文字,并为越南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东欧剧变、苏联外交关系态度转变等,给自冷战以来坚持对苏联“一边倒”的外交策略的越南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越南的对外关系思想发生了转变,“鉴于推行多元化外交政策,不但能使越南摆脱苏联、东欧剧变后越苏关系日益冷淡所造成的外交窘境,改变越南的国际形象,并能多渠道获得经济援助,而且能挽救其濒于崩溃的经济,稳定政局”。[14]1986年越共六大上提出并制定了“广交友,少树敌,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的外交方针策略摒弃原有的对苏“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推行多边外交政策,扩大以经济为主导的交往合作圈。并且之后编入了1992年现行宪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宪法特别强调了要‘扩大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第16条),‘在相互尊重独立、主权和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多种形式的经济关系’(第24条)”。[15]
越南的这种以经济为导向的外交战略发展成果显著。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越南对东盟态度的改变。1975年越战结束之后,“在河内眼里,东盟与美国在经济、政治以及军事上的联系,使该组织成了美国用来继续控制该地区的工具”,[16]并不能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然而之后随着国际社会格局的改变及越南经济、外交政策的调整,越南逐步改变了自身立场,并且表达了加入东盟的意愿,“1993年10月越共总书记杜梅在新加坡宣布:‘我们很注意跟东盟每个国家,还有与整个东盟的合作。越南将在适当的时机加入东盟’”。[17]最终,越南于1995年正式加入东盟,并于1995年10月10日成立了以“协助总理‘指导与东盟国家的安全保障、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各种关系’”[18]为目的的东盟国家委员会①积极参与东盟事务,促进了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发展。并且自身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996年~2001年越对外贸易情况[9] 单位:亿美元
由此可见,越南的以经济为导向的外交政策不仅打破了以往外交的孤立,而且通过外交政策还发展了经济逐步扩大了对外贸易。虽然对外贸易仍处在逆差的境地,但是逆差金额总体上在不断的减少并趋于稳定。这对越南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的稳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越南自1986年六大实施改革之后,致力于发展国际经济,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制定了成套的涉外法规保护外国投资组织及个人的权利,并取得了较大的效果。“截止到2001年末,累计吸引外资项目3046个,协议投资总额378.61亿美元,注册资金173.08亿美元,到位资金186.93亿美元”。[9]但是,随着外资不断涌入越南的同时越南也面临着一个严重的困难,那就是严重依赖外资拉动国内经济发展。越南自身的经济基础薄弱,出口产品大部分以原材料为主,在国民经济中随着外资的比重增加有些部门严重依赖外资。这为越南的经济埋下了不稳定因素,随着国际社会中热钱的流入,越南的贸易赤字及外债亦不断增加。加之越南政府为发展国内经济,大力发展信贷业,而信贷业的大量资金被投入了房地产行业,“截至8月31日,房地产贷款达到了97亿美元(203 万亿越南盾),占 GDP10%”。[19]随着对股票、楼盘这些虚拟经济的信贷不断投入,对实体经济的信贷也随之减少,这种不合理的信贷造成了越南经济泡沫破灭之后银行的坏账与日俱增。导致越南已经出现了金融危机的前兆,例如持续的货币贬值、股市缩水、国家外债规模扩大等等,都对越南的经济振兴之路产生了巨大的阻碍。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越南的国民经济逐步进入发展的正轨加之国际全球化的浪潮,越南开始意识到行政变革的重要性。于是,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帮助下,越南开始了谨慎的行政变革。“起初,越南外交部的机构改革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但到了1992年,越南政府决定将与UNDP的合作扩大到整个行政改革的所有领域,并在1993年正式启动了接受UNDP技术支持的制定行政改革方案的项目”,[18]其中,效果最为显著的变革有两个。一个是对官僚机构的变革。作为一个实行单一制的共产党国家,越南的官僚机构受党的支配。在行政变革的形势下“在武文杰②的任期中进行了大量的有关于政府机构的改革。政府各部门的权力逐渐加强,同时他们对总理而不是对党的领导人负责”。[10]这种越南共产党与国家行政关系的变化标志着越南初步实现了政党分离。越南共产党继续制定国家方面的政策方针但是开始并不处理政府日常的行政事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无党派人士以及各个方面的专家,“而且他们行为的依据是法律而不是党的命令”。[10]另一个是确立并完善公务员制度,“越南自1950年胡志明发布主席令以来,没有颁布过有关公务员的法律,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18]这就造成了越南初期行政公务人员的鱼龙混杂,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并且越南于1986年召开的第6次党代会也已承认“在经济和社会指导方面出现的错误和缺点,是由于思想活动、干部的组织以及工作的欠缺所致”。[18]为此,越南于1991年公布了有关国家公务员的决议,规定了公务员的范围以及公务员的义务等等。并于1992年制定的新《宪法》里正式规定了公务员的责任,在不断的调整和修改中于1998年通过了《干部及公务员法令》。③至此,越南公务员制度有了较为完善的法令体系。可以说越南的一系列谨慎的行政变革适应了越南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向,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一条新的政治道路。
越南自20世纪以来,其发展道路曲折而艰辛。但是,越南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变革而迅速发展,GDP持续增长,社会制度日益完善。这些都给予其他发展中国家很大的借鉴意义。加之,近些年来越南发展道路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也给了发展中国家敲醒了警钟。
越南作为一个长期受到战争困扰的国家,饱受战争创伤。长期的战争给越南的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国民生活水平曾一度衰退。现在虽然经过越南人民的不断努力以及国际社会的大力援助,国民经济水平有所提高,但是越南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综合国力在世界上依然是属于靠后的位置。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建设上来,发展国民经济,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尽量以非暴力的手段解决国际争端。保持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但是,当领土与主权受到威胁时应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完整。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越南建国初期因实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而受苏联影响较大。在东欧剧变之后越苏关系日益冷淡造成了越南的外交窘境。在当时的世界两大阵营里越南处于一种极其尴尬的局面,并且国内经济由于得不到其他国家的支持而停滞不前。这一系列后果表明,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保持自身外交不受别国干预。并且要保持外交的“平衡”性。这种“平衡”的外交政策需要在多极化的世界格局里把握好与各个国家阵营以及各个大国的交往程度。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自身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发展本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家如果要发展就必须依靠国外资本,但是如何能够最大限度的取得国外资本就要看这个国家是否能把握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及组织交往的“平衡”。一个理想型的外交就是这个发展中国家能够在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左右逢源成为各国拉拢的对象。
越南在越共六大之后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开始制定并实施了“广交友,少树敌”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与世界各国及组织展开平等外交,从而获得了较多的国际援助有力地援建了本国经济。
近些年来越南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大。然而越南经济上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2008年越南的通胀率达到了25.8%,使之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当今越南之所以出现经济困局的外在原因是因为国际热钱的大量流入,导致越南国家货币贬值。越共六大以来,为了发展经济越南积极吸引外资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致使国家经济严重依靠国外资本,国民经济受国际影响大,面对国际热钱的流入,越南没有一套完整有效的管控机制。因此,流入越南的热钱愈来愈多,越南的财政赤字以及外债也不断扩大,最终导致越南货币大幅度贬值,国内经济困顿。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当引以为戒,引进外资发展国民经济一定要先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控机制,防止被某些国际投机者所利用。造成如此高的通胀率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国家内部信贷业结构不合理。为了实现快速发展经济,越南实行信贷驱动型经济。越南把过多的资金投入到了股市和楼市这些虚拟经济里,但是由于国家的信贷资金的总量是一定的。所以,对于实体经济的投入资金和对虚拟经济的投入资金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虚拟经济又需要实体经济来支撑,当实体经济达不到支撑虚拟经济的要求时虚拟经济的泡沫就会破裂。越南现在就是这种情况,加之银行对信贷业的监管不力通货膨胀持续增长。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当在发展信贷业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信贷业的平衡。一个合理的信贷业需要同时注重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以实体经济为基础以虚拟经济为助力发展国民经济。政府的相关经济部门特别是银行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信贷机制,加强对信贷的监管及时调整信贷业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投入的比重。使信贷业的资金得到优化配置,带动国民经济良好发展。
越南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是单一制政体。但是,自20世纪末以来不断对行政体制进行改革。政府的行政部门开始逐渐的与党分离,政府权力不断增强,且不再完全受越南共产党的支配。在政府里,共产党只起到重大决策的作用,而并不负责具体的行政管理。尤其是在地方性政府里,大批的无党派人士及各个领域的专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不仅缓解了党对国家权力的垄断问题增加了社会公平性还使得专业知识人才得到发挥专业知识的空间。并且,这些政府行政人员只对行政领导负责,他们的行为也只是依据法律进行,因此促进了国家民主与法制的发展。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当正确处理党政关系,适当放松对政府权力的掌控。并且,应当加强国家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国家法制体系,宣传法治理念,增强公民尤其是公务人员的法律意识,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公平性以及法制性。
注释
①东盟国家委员会正式名称为“对在东盟的越南的活动进行调整的国家委员会”。
②武文杰:(1922—2008),又名六民。生于越南永隆省(现九龙省)永廉县。越南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部长会议主席。
③《干部及公务员法令》(Phap Lenh can bo,cong chuc):1998年2月26日由国会审批,于3月9日公布。
[1]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9:63 -98.
[2]余定邦.东南亚近代史(第二版)[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243.
[3][英]D.G.E.霍尔.东南亚史[M].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译.商务印书馆,1982,10:824.
[4]余定邦,喻常森,等.近代中国和东南亚关系史[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2:349.
[5]梁英明,梁志明,等.东南亚近现代史(上册)[M].昆仑出版社,2005,8:364-704.
[6]王助民,李良玉,陈恩虎,等.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史(1415——1990)》[M].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2:218.
[7][美]约翰·F·卡迪.战后东南亚史[M].姚楠,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9:39.
[8]贺圣达,王文良,等.战后东南亚历史发展—1945——1994[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7:102,274.
[9]徐绍丽,利国,张训常.列国志·越南[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199,282.
[10][澳]约翰·芬斯顿.东南亚政府与政治[M].张锡镇,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340.
[11]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越南战争.
[12][新西兰]尼古拉斯·塔林.剑桥东南亚史(第二卷)[M].贺圣达,陈明华,俞亚克,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1:166.
[13]谭圣敏.东南亚民族,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卷[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12:48.
[14]古小松.越南国情与中越关系[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6:163 -164.
[15]米良.东盟国家宪政制度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11:76.
[16]成都军区政治部联络部,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等.越南问题资料选编(1975—1986)(下册)[M].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1987,8:173.
[17][越]阮武松.越南加入东盟问题[M].永孚,译.东南亚研究,1994(2).
[18][日]白石昌也,编.越南政治、经济制度研究[M].毕世鸿,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1:123 -193.
[19]杨理:《越南之“难”》[DB].http://www.21cbh.com/HTML/2012 -11 -28/wMMDM2XzU3MjAwM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