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琴
[摘要]本文从问题情境的目的、途径、用途来体现问题情境教学的意义,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探索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问题情境 创设 策略
创设问题情境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以问题情境为基础,把学生引入“情境-探究-发现”的学习过程中,在质疑和提问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
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拓展开放性的思维,学有所用,从生活中去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学意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设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改进教学的呈现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上《比例线段》黄金分割时,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理解,利用多媒体手段来欣赏著名油画《蒙娜丽莎》,以此创设问题情境:我们为什么觉得她那么美丽呢?引发学生的思考、观察“蒙娜丽莎的头和两肩在整幅画面中的比例”,让学生自己发现满足黄金分割的比例式。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师要注重收集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创设故事情境、实验操作等,造成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上《用字母表示数》时,用小时候的儿歌来设计问题情境: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 4只眼睛, 8条腿;n只青蛙___张嘴, ___只眼睛, ___条腿,
学生感到很亲切,也很容易找出其规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了师生间的亲和力。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适时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富有探究的学。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鼓励学生从中发现、讨论直至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激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例如:要建一个面积为120平方米的自行车棚,车棚的一边靠着原有的一堵墙,墙长为22米,另三边用铁栅栏,铁栅栏长为32米,学生解得两种设计方案:宽为6米时,长为20米;宽为10米时,长为12米。进一步思考变式1 设所围车棚面积为y平方米,宽为x,则 y与x之间关系式?进一步讨论x为何值时y的最大值?变式2 在变式1基础上增加隔栏,则 y与x之间关系式?通过设计车棚,激发了学生学数学兴趣,增强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及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
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创设具有启发性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贴于 中国论
(一)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同化新知识,从数学结论的教学转变为数学过程的教学,改变课堂组织形式。例如:
解一元一次方程:3x+6 =1-2x
解:移项得3 x+ 2x=1-6
合并同类项得5 x=-5
两边都除以5得:x =-1
解3x+6﹤1-2x
解:移项得3 x+ 2x﹤1-6
合并同类项得 5x﹤-5
两边都除以5得:x ﹤-1
强调最后一步:不等式的两边如果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让学生能从根本上弄清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真正地掌握其解法,采用类比方法,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二)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设计恰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学生感到十分亲切,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在上《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要测量旗杆的高度,先让学生选择的测量工具,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交流,这样对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能力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用数学典故来创设问题情境
用历史上的数学典故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
在上《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这一节课时,教师给学生讲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先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图片,这时学生十分迷茫,此时教师转入相似三角形应用的学习,学完新课后,再放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投影片并一起思考:泰勒斯是用什么方法原理测量金字塔高度?这样用一个问题情境贯穿于整节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用途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价值,在于让学生富有创造的想法可以从情境中引出,在探索交流中逐渐显现。设置问题串可以给学生提供了思考、探究的空间,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提出(1)在平面内用两对长度分别相等的小木棒首尾顺次相接组成一个四边形。(2)将两根长度相等的小木棒放置在有横条格的练习本的纸上,使得两根小木棒的端点所代表的四个点能在纸上画出一个四边形。(3)用这两根长度不等的绳子放在有横条格的练习本的纸上,使得两根绳子的端点所代表的四个点能在纸上画出一个四边形,以上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吗?你是怎么操作的?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
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探索,从而获得对数学的真正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数学教育》,2010年第4-10期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善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