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尿酸关系的研究

2013-11-11 03:55何晓玲杨惠霞孙文泽
河北医药 2013年6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血尿酸尿酸

何晓玲 杨惠霞 孙文泽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血尿酸升高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研究表明,尿酸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本文通过观察血尿酸水平变化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为老年高血压人群评估和预测可能发生的心脑血管病事件提供有效的帮助。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健康体检老年人高血压72例,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7±4)岁;对所有人行颈动脉彩超及生化检查。高血压病诊断依据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排除继发性因素引起的血压增高,排除痛风、严重心、肺、肝、肾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肿瘤。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分为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IMT)正常组(IMT≤0.9 mm)26例、颈动脉硬化组(包括颈动脉IMT增厚IMT 1.0~1.3 mm及颈动脉斑块形成IMT≥1.3 mm)46例。2组在年龄、性别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入选老年人高血压均禁食12 h,清晨抽取静脉血,行血清血酸(S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检测;并于当天由专职彩超人员操作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查采用西门子公司SONOLINE G60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 MHz,检测患者双侧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起始段及颈外动脉。探查IMT以及有无斑块形成及血管管径。诊断标准:IMT≤0.9 mm 为正常,IMT 1.0 ~1.3 mm为增厚,IMT≥1.3 mm为斑块形成,检查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包括血管内膜增厚和(或)斑块形成。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IMT正常组、颈动脉硬化组间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2组血尿酸水平比较±s

表12组血尿酸水平比较±s

注:与IMT正常组比较,*P <0.05

组别 血尿酸(μmol/L)IMT正常组(n=26)402±49颈动脉硬化组(n=46) 498±58*

3 讨论

近年来,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作为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已引起重视,但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有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SUA正常者,提示高尿酸血症也是AS的危险因素[1]。尿酸是机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传统上我们认为血尿酸水平增高与痛风、肾疾病等有关。其实尿酸也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其发生机制为:尿酸升高会在血中形成尿酸结晶,沉积血管壁,损伤血管内膜,从而加速血小板聚集,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同时还会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和脂质的过氧化,并增加氧自由基,参与炎症反应,加速了动脉粥样硬的形成及发展[2]。本研究显示老年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有相关性,与文献[3]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压人群中,应关注其颈动脉IMT厚度,以及血清尿酸水平,因此有效地降压治疗,控制高UA血症,以延缓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1 季宏,卞茸文,娄青林,等.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尿酸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关系.实用老年医学杂志,2007,21:309-311.

2 罗明,俞文萍,邓兵.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尿酸水平关系探讨.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106-108.

3 薛源,于利群,芦燕玲,等.高脂血症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284-1286.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病血尿酸尿酸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喝茶能降尿酸吗?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尿酸真的能杀死泰国足疗小鱼吗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络病理论在心脑血管病治未病中的应用初探
沉默的杀手——心脑血管病,5秒要人命,该如何预防?
降尿酸——我是不是吃了假药?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