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平,谢谦宇,夏 宇
(1.湖南省长沙市第三医院放射影像科,湖南 长沙410015;2.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湖南 长沙410008)
骨巨细胞瘤一般认为起源于中胚叶组织的破骨细胞,好发部位依次为长骨骨骺部、椎骨、肋骨、盆骨,而原发于颅底的骨巨细胞瘤非常少见[1-2],常被误诊为其他颅底肿瘤。现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和临床随访的11例颅底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旨在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正确率。
1.1 一般资料 搜集1998年1月~2011年12月在长沙市第三医院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CT和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底骨巨细胞瘤11例,其中男3例,女8例;年龄21~36岁,平均28.6岁。11例病变均位于颞骨和蝶骨,其中4例病变主体位于蝶骨和鞍区,7例病变主体位于颞骨和中颅窝底。病理分级:Ⅰ~Ⅱ级2例,Ⅱ级5例,Ⅱ~Ⅲ级4例。临床表现:11例均有头痛;7例出现一侧颅神经损害及动眼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听神经的不全麻痹;2例合并左侧中耳感染,听力下降,查体示颞骨骨性隆起,触之麻木感;4例病变位于蝶骨和鞍区的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闭经、双眼视力减退,查眼底视乳头色淡,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1.2 仪器与方法
1.2. 1 CT扫描 11例均行CT检查。1例使用Siemens Sensation 40层CT扫描,10例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16层CT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 280mA,螺距 0.85,重建层厚10mm,重建间隔10mm,标准软组织算法重建,HRCT使用骨算法重建,FOV 135mm×135mm,重建矩阵512×512。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以听眶上线为基线,自岩锥上缘至外耳道下壁,巨大肿块则增大范围直至将肿块完整扫描。增强扫描采用对比剂碘海醇(300mgI/ml,剂量为75~100ml),流速3.0ml/s,静脉团注后立刻扫描。工作站行MPR后处理。
1.2. 2 MRI扫描 9例行 MRI检查,使用Siemens Magnetorn Sonata 1.5T超导型MR仪,头部正交线圈。采用SE序列行T1WI(TR 500ms,TE 10ms)和 T2WI(TR 3 500ms,TE 90ms)横断位平扫及横断位、矢状位和冠状位增强T1WI扫描,增强扫描使用对比剂 Gd-DTPA,剂量0.1mmol/kg体质量,层厚6mm,间隔2mm,FOV 20cm×20cm,矩阵256×256。
1.3 图像分析及观察指标 由2位具有高级职称的神经影像学专家双盲法对CT和MRI图像进行评价。意见不一致时由第3位具有高级职称的神经影像学专家判定。重点观察以下指标:肿瘤的部位、大小(在轴、横、矢3个方向测量病灶的最大径)、形态特征(圆形、卵圆形和分叶形)、边界(清楚或不清楚)、肿瘤密度、信号(以邻近正常或对侧正常脑组织密度、信号为参照)、强化情况、有无出血、坏死、钙化、肿瘤周边颅骨破坏特征、周围神经和血管侵犯特点。
2.1 颅底骨巨细胞瘤的MRI表现 与周围肌肉组织相比,9例肿瘤T1WI均表现为低、等信号,T2WI均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6例病灶内有囊变,在T2WI上表现为边界较清楚的高信号区。4例可观察到病灶内出血和含铁血黄素信号。3例肿瘤内钙化在T1WI上呈低或低等信号,T2WI上信号仍低或更低。骨皮质显示为低信号,7例显示瘤体边缘环形低信号带,2例显示为不完整环形低信号影。5例可见多发低信号纤维间隔贯穿瘤体。MRI增强扫描后病变均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见图1~4)。
2.2 颅底骨巨细胞瘤的CT表现 CT表现为蝶鞍区、颞窝、中颅窝及翼窝不规则混杂密度软组织肿块,4例可见散在钙化,6例病灶内有囊变,9例颅骨骨壁部分或全部变薄,膨胀变薄的骨皮质不完整且有部分硬化,脑组织受压移位。HRCT骨窗像示9例相应部位颅骨呈膨胀性骨质破坏,2例呈溶骨性骨质破坏,破坏区颅骨内外板向外膨出,5例病灶内可见与骨皮质相连的不规则骨嵴,9例可见骨壳形成,2例骨壳不完整。增强扫描后病灶均呈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20~45HU,所有病灶囊变区均无强化,7例显示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受压移位(见图5,6)。
原发于颅底的骨巨细胞瘤仅占骨巨细胞瘤的1%,占同期颅内肿瘤的 0.1%[3]。据文献[3]报 道,颅底骨巨细胞瘤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本组11例均符合该年龄特征。其临床最常见症状是头痛,其次是根据肿瘤发生部位不同而出现相应的颅神经损害症状,如果侵犯颅内还可引起颅高压表现。侵犯颅底的骨巨细胞瘤多起源于颞骨或蝶骨,常同时累及颞骨及蝶骨,故具体来源于颞骨还是蝶骨难以判定。本组肿瘤均侵犯颞骨及蝶骨,沟通颅内外。肿瘤侵犯颅底骨质,可与硬膜广泛粘连,但通常很少侵穿硬膜。肿瘤主体多位于中颅窝,肿瘤向内可侵入中颅窝底、蝶骨嵴、海绵窦、鞍区甚至斜坡,向外可侵蚀颧弓、颧骨、颞肌、颌骨、颞颌关节甚至破坏腮腺,但一般不穿透皮肤[4]。Kashiwagi等[5]认为,颞骨巨细胞瘤多在板障内扩散,表现为膨胀样生长和反应性骨质变化,而蝶骨骨巨细胞瘤则表现为溶骨性改变,且没有规则的形状。本组7例病变主体位于颞骨和中颅窝底的骨巨细胞瘤以膨胀性生长为主,考虑来源于颞骨的可能性更大。
骨巨细胞瘤在四肢长骨的典型X线表现为:骨内圆形或椭圆形囊性偏心性骨质破坏,肥皂泡样阴影,骨嵴和骨壳形成[6]。与长骨骨巨细胞瘤相比,颅底骨巨细胞瘤很少出现肥皂泡样改变。本组颅底骨巨细胞瘤CT多表现为混杂密度,部分肿瘤内可见散在钙化灶,常混合存在溶骨性和膨胀性骨质破坏,大部分肿瘤内边缘分别可见骨嵴和骨壳形成。肿瘤出血和囊变较少见,囊变区为数量不等、大小不一、边界清晰的低密度区,MRI可分辨不同时期的出血灶。姜卫国等[7]提出“交界角征”为颅底骨巨细胞瘤的典型CT征象,其特征是在肿瘤与正常颅骨交界处呈现高密度的角状区,其边缘超出正常颅骨范围,角度在180°以下,但本组仅4例有此征象。病变以中颅窝为中心向周围侵犯,MRI上肿瘤在T1WI和T2WI多呈混杂信号,T2WI上观察囊变和出血更加清晰,但与CT比较,MRI观察钙化、骨嵴和骨壳没有优势,肿瘤CT和MRI增强扫描均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病灶强化MRI显示较CT更加明显,MRI不仅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形态,而且可清晰显示病灶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
颅底骨巨细胞瘤很少出现长骨骨巨细胞瘤的肥皂泡样改变,影像学诊断较困难,容易误诊为其他颅底骨源性肿瘤。软骨瘤和骨软骨瘤多偏中心生长,位于鞍旁中颅窝底和桥小脑角附近;骨母细胞瘤、嗜酸性肉芽肿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多位于前颅底;脊索瘤以斜坡为中心,可侵犯蝶窦和鼻咽。发生于中颅窝底的骨髓瘤和鼻咽癌多为溶骨性破坏且无明显钙化;骨母细胞瘤骨壳厚薄不一且内部有可呈多种形态的钙化;嗜酸性肉芽肿无明显骨壳且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骨化性纤维瘤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有典型的磨玻璃样改变;软骨瘤和软骨肉瘤钙化多且粗大并位于肿瘤内;蝶窦癌多呈侵袭性生长且一般无骨壳形成。三叉神经瘤有三叉神经痛病史且肿瘤常跨中后颅窝,常伴有眶上裂、圆孔或卵圆孔扩大。
总之,原发于颅底的骨巨细胞瘤是位于颅底硬膜外的十分少见肿瘤,临床以头痛为主,其次为单发或多发颅神经损害症状。蝶骨和颞骨溶骨性和膨胀性骨质破坏、骨嵴和骨壳形成是病变较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肿块可有出血和囊变,增强扫描表现为不均匀强化。CT和MRI表现有助于颅底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详细资料。
图1 ~6 同一患者,蝶鞍区、颞窝、中颅窝可见肿块 图1 T2WI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 图2 T1WI表现为低、等信号 图3 增强扫描后病变均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 图4 增强扫描后矢状位清晰显示病灶范围,垂体受压上移,无受侵犯表现 图5 CT增强扫描后:蝶鞍区、颞窝、中颅窝颅骨呈膨胀性骨质破坏,病灶不均匀强化图6 HRCT矢状位图像:相应区域颅骨骨壁变薄,可见不规则骨嵴和骨壳形成
[1]Company MM,Ramos R.Giant cell tumor of the sphenoid[J].Arch Neurol,2009,66:134-135.
[2]戴士林,兰国宾,张伟,等.不规则骨骨巨细胞瘤的 MRI诊断[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9(4):309-310.
[3]张凯,张俊廷,张建国,等 .颅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21(8):481-483.
[4]张涛,唐晓平,余定庸,等 .侵犯颅底及颌面部骨巨细胞瘤(附三例报道)[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0,9(1):51-53.
[5]Kashiwagi N,Himbuki N,Andou K,et al.MRI and CT findings of the giant cell tumors of the skull;five cases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Eur J Radiol,2006,58:435-443.
[6]彭旭红,曲华丽,王建平,等 .骨巨细胞瘤的 MRI常见和特征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3):362-365.
[7]姜卫国,杨喜林,周韬 .颅骨巨细胞瘤的CT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8,14(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