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2例胃息肉临床特点分析

2013-11-08 03:41郑恩典翁雪健余颖聪郑秀华柯建利
浙江实用医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腺瘤胃镜息肉

郑恩典 翁雪健 郑 亮 王 英 余颖聪 陈 艳 郑秀华 柯建利

(温州市人民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胃息肉是指由胃黏膜上皮和/或间质成分增生所引起的息肉状病变,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绝大部分胃息肉是在胃镜检查中偶然发现的。目前尚未见其确切发病的流行病资料,其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认识尚不明确。部分胃息肉会癌变,胃息肉被认为胃癌癌前疾病之一,所以应该引起重视。作者总结本院近8年共1352例胃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胃息肉检出率、分布部位、病理特点及癌变情况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04年1月~2011年12月胃镜检查53336例进行分析,其中男28236例,女25100例,发现胃息肉1352例,本次检查胃息肉未包括胃窦隆起性糜烂。男538例,年龄15~90岁,平均(54.9±14.8)岁,女814例,年龄16~85岁,平均(52.8±14.2)岁。有症状1129例(83.5%),常见症状分别为上腹饱胀507例(37.5%),上腹痛395例(29.2%),嗳气339例(25.1%),反 酸283例(20.9%),恶 心181例(13.4%),无症 状223例(16.5%)。

1.2 方法 使用OLMPUS-260型胃镜,及高频电发生器,并备有活检钳,电凝切圈套器及异物钳。由内镜医师对受检者的食管、胃底、胃体、胃窦和十二指肠进行全方位观察,观察胃息肉的大小、形态、个数、部位等。病理检查:绝大部分息肉活检或摘除并行病理检查,多发息肉患者取有代表性的数个息肉做病理检查。病理标本送本院病理科常规石蜡切片检查,由有经验的病理科医生进行分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检查方法:将胃黏膜活检组织标本固定、脱水后常规石腊包埋、切片、特殊染色组织学染色、镜下观察,根据幽门螺杆菌的形态学特征进行检测和分折,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表面定植的幽门螺杆菌。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检出率 胃镜检查53336例患者中,发现常见类型胃息肉1352例,检出率为2.5%,其中男性538例,检出率1.9%(538/28236),女性814例,检出率3.2%(814/251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息肉检出例数年龄<20岁、20~39岁、40~59岁、60~79岁、≥80岁分别为20例、263例、718例、325例、26例,胃息肉检出率分别为1.9%、1.5%、2.9%、3.8%和3.7%(P<0.05),详见表1。

表1 胃息肉检出率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2.2 分布 1352例胃息肉中,胃息肉分别情况:胃窦503例(37.2%),胃体346例(25.6%),胃底237例(17.5%),贲门184例(13.6%),胃 角35例(2.6%),幽门管17例(1.3%),多部 位30例(2.2%)。胃息肉分布部位在<20岁,20~39岁,40~59岁,60~79岁,≥80岁五个年龄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胃息肉分布部位比较(n,%)

2.3 病理类型 1352例胃息肉中行病理学检查1320例,其中 炎性918例(69.5%),增生 性314例(23.8%),胃底腺息肉56例(4.2%),腺瘤性29例(2.2%),错构瘤 2例(0.2%)和幼年型1例(0.1%)。以炎性、增生性胃息肉多见。各年龄段胃息肉病理类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5例癌变,癌变率0.4%,均来自腺瘤性息肉,均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详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胃息肉病理类型(n,%)

2.4 病理类型与Hp 感染 1352例胃息肉中行特殊染色检查Hp 感染1035例,其中Hp(+)468例(45.2%),Hp(-)567例(54.8%)。不同胃息肉病理类型Hp 感染率,炎性50.1%,增生性41.5%,胃底腺7.5%,腺瘤性息肉20%。炎性息肉Hp 感染较胃底腺、腺瘤性息肉均有显著差异(P<0.05);增生性息肉Hp 感染较胃底腺、腺瘤性息肉均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4。

表4 胃息肉病理类型与Hp 感染关系(n,%)

3 讨论

胃息肉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绝大部分胃息肉是在胃镜检查中偶然发现的。部分胃息肉会癌变,所以应该引起重视。目前尚未见胃息肉确切发病的流行病资料,其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认识尚不明确。

国内有资料显示胃息肉检出率为2%~3%,本文回顾53336例胃镜检查中发现胃息肉1352例,总检出率为2.5%,与国内其他报道相符。有文献报道男女胃息肉发病率不一致,以女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1.8~1:2.5[1-3],本文显示男性胃息肉检出率为1.9%,女性为3.2%,男女比例约为1:1.7,女性显著高于男性,与其他报道基本相符。

朱元民等[4]报道胆汁反流在胃息肉的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反流入胃的胆汁可能会导致胃黏膜的炎症性增生,甚至进一步发展为腺瘤,同时,大量反流液使胃内pH 值升高,使得胃泌素分泌增加,胃体腺增生,导致增生性息肉产生。张莉莉等[5]报道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较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发生更高,该研究认为精神心理疾病容易造成胆汁反流,而女性患者精神心理疾病患者较男性多见[6]。本结果也显示男女性胃息肉的检出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表明年龄越大越容易患胃息肉,特别是中老年人群,应列为重点筛查对象。

本组结果显示胃息肉好发部位依次为胃窦、胃体、胃底、贲门、胃角、幽门管,与文献报道基本相一致[3]。各年龄组胃息肉分布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胃息肉病理类型以炎性胃息肉最多见,其次为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腺瘤性息肉。与朱元民等[4]报道胃息肉病理类型以炎性和增生性息肉多见基本相一致。西方国家中最常见的息肉类型胃底腺息肉[7],是否地区差异引起的病理类型不同,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结果显示各年龄组胃息肉病理类型无显著性差异,腺瘤性息肉随着年龄增大,腺瘤检出率有所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

在炎性和增生性胃息肉患者中的Hp 感染率显著高于胃底腺息肉和腺瘤性息肉,提示Hp 感染与炎性和增生性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Hp 感染促进炎症反应,导致炎性息肉产生;Hp 感染后释放白介素-1 及肝细胞生长因子,刺激胃上皮细胞增生,同时Hp 感染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增高,导致增生性息肉[4]。本结果显示胃底腺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的形成与Hp 感染关系不大,同文献报道[1]一致。Hp 感染在胃息肉发生作用起一定作用,但有超过50%胃息肉患者并未感染Hp,说明可能其他原因在胃息肉发生所起作用。

本组结果表明,女性胃息肉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年龄越大胃息肉检出率越高;各年龄组胃息肉分布及病理类型无显著性差异,部分息肉会恶变;Hp 感染可能与胃息肉发生有一定关系,胆汁反流可能造成胃息肉的性别差异,与是否遗传因素、体内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检出胃息肉者应尽可能首选胃镜下摘除,定期随访,减少癌变机会。

[1]Hailong Cao,Bangmao Wang,Zhihua Zhang,et al.Distribution trends of gastric polyps:An endoscopy database analysis of 24121 northern Chinese patients.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12,27(7):1175

[2]王化冰,许乐.365例胃息肉的临床特点分析.中国综合临床,2012,26(6):581

[3]韦秀贤.579例胃息肉临床及病理分析.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7):951

[4]朱元民,李菁,刘玉兰.胃息肉发病机制相关因素研究.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7,16(6):522

[5]张莉莉,沈俊松,周惠玲.精神心理因素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作用初步探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1):159

[6]Wilhelm K,Parker G,Geerligs L,et al.Women and depression:A 30-year learning curve.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8,42(1):3

[7]Carmack S W,Genta R M,Schuler C M,et al.The current spectrum of gastric polyps:a 1-year national study of over 120,000 patients.Am J Gastroenterol,2009,104(6):1524

猜你喜欢
腺瘤胃镜息肉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