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熊熊
明代是科举制最盛行的朝代。
明代想做官的读书人祈求最多的神灵是“魁星”,认为他能主宰读书人文运的兴衰。
这一点从青花瓷上流行的“魁星点斗”纹样(图1~6 )可见一斑。
“魁星点斗”是一个经典的科举题材,画中“魁星”一副黑面厉鬼的模样,标志性的动作是用左脚向后踢起一只斗,另一标志物是其头上方的几颗星,暗示他的身份。
图6这种《魁星图》是最完整的版本,叫“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点斗的“魁星”右脚独立于鳌鱼头上,寓意为“独占鳌头”,即获得科举考试第一名。
明代为什么崇拜魁星?又为什么把魁星画成似人似鬼的模样呢?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对这个问题有专门的考证。他在《日知录》卷三十二的条目“魁”中说:“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自何年。以‘奎为文章之府,故立庙祀之。乃不能像‘奎,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其斗。”文中“奎”“魁”皆为中国古代星名。顾炎武的解释是:不知从什么年代起,人们以为奎星是主管文章的神,所以立庙祭祀奎星。但奎星难以塑像,就改“奎”星为“魁”星;“魁”星本身也难以塑像,人们变通以字形来塑像。“魁”字左半边是个“鬼”字,右半边是个“斗”字,分别画出它们的形象,就成了一鬼举足点斗的神像。
“魁星”受到民众热捧是明代的事。这与明代科举的发达有关系。明初科举曾经分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试士,每经所取第一名称“经魁”。乡试中,每科前五名必须分别是某一经的经魁,合称“五经魁”。后来五经试士制度废除,但习惯上仍称乡试所取前五名为五经魁,简称“五魁”。此“魁”是“魁首”之“魁”,以“魁星”替代“奎星”,字面上更合此星神主管文运的身份。
有了“魁星”之名,再有“魁星点斗”的形象,顺理成章。从明代笔记史料看,至少天顺(1457~1464年)年间已经有人在画《魁星图》了。陆容在其著作《菽园杂记》卷二说了这样一件事:“天顺癸未会试,(我)寓京邸,尝戏为《魁星图》,题其上云:‘天门之下,有鬼踢斗。癸未之魁,笔锭入手。贴于座壁,亡何失去。时陆鼎仪寓友人温秉中家,出以为玩,予为之惘然。问所从来,云:‘昨日倚门,一儿持此示我,以果易之。予默以为吾二人得失之兆矣。未几,鼎仪中第一名,予下第。”这是陆容亲历之事,可见“魁星”在当时确是科考士子心目中的文运之神,并形诸图画了。陆容是博学之士,后来也考中进士,做过兵部职方郎中,著述丰富。
瓷器上出现《魁星图》大约是明中期嘉靖年间,至万历年间特别流行。由此可见,明代文人对参与科举考试高度热衷。
“魁星点斗”图在瓷器上流行之后,出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工匠们发挥想象力,在部分瓷器上又把“魁星”画成了蹴鞠高手。图7和图8就是典型的《蹴鞠图》。粗看上去,这两幅图与“魁星点斗”图非常相似。但仔细审视可以发现,《蹴鞠图》中的“鬼”,手上不再握笔持簿,而是搭在前额向身后瞭望(图7),或者双手抱在胸前向身后观看(图8);“鬼”的身后所踢的也不再是“斗”,而是一只圆圆的球;而象征身份的星星则不见了。
《魁星图》为什么要演变成《蹴鞠图》?因为蹴鞠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种游戏,而在表演蹴鞠的众多动作中,有一些动作正好与“魁星点斗”的动作非常相似。工匠们将“魁星点斗”的画面稍作修改,就可以作为一种画面似旧,画意全新的产品,提供给社会满足消费之需。
蹴鞠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体育游戏。它的玩法主要是用脚踢,类似今天的足球运动。但中国人聪明,蹴鞠玩出来的花样要比现在的足球丰富得多。 蹴鞠的玩法大致可有两大类:一类是竞赛性的,一类是表演性的。竞赛性的蹴鞠起源很早,至少汉代已在军中广泛流行。那时,蹴鞠活动就有球场、球门、比赛规则等,踢起来竞争激烈,是军中练兵健身的好方法。所以,《蹴鞠二十五篇》这样的书在《汉书·艺文志》里是放入兵家著作之列的。表演性的蹴鞠起源也很早,有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唐代宫女中间。表演方法有一个人玩的,也有几个人集体玩的,可用肩、用背、用胸、用膝、用脚来颠球,动作千变万化,类似于杂耍。
宋代是蹴鞠的重要变革时期。随着市民文化的兴起,蹴鞠走向大众化。除宫廷外、瓦肆、妓院、街头巷尾,处处都有蹴鞠的身影。到了明代,蹴鞠仍是民间的一种常见游戏。到了清代,这种游戏才逐渐衰落,直至几乎失传。目前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关蹴鞠的形象资料,主要有宋、元、明时期的一些绘画作品,一些铜镜、壁画、陶枕上的图案纹饰,以及明中期到清前期青花瓷器上常见的踢球婴戏图等等。而明代青花中与《魁星图》相似的《蹴鞠图》,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图7青花盘直径为12厘米、高2.5厘米。盘内的主体纹饰是一个似人似鬼者正在蹴鞠,其光着膀子赤着脚,只穿一条齐膝的短裤,在用肩、背等身体部位踢弄皮球。他左手搭在额前,举目张望。似乎有把握在球滚落地面之前将它高高踢起,姿态生动。
这个蹴鞠图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蹴鞠者两只裤脚紧紧匝扎在膝盖处。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表演上的特殊用途。其在裤脚上拴着两根细绳,绳的另一端分别系着一朵球形的花。踢球的时候,这两朵花会跟着前后跳跃,上下翻舞,就好像他在同时踢3个球一样。想想看,这样的表演,能不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能不引来满堂喝彩?
蹴鞠者为何也是一副似人似鬼的模样?这一方面因为他是从“魁星”形象脱胎而来,另一方面可能工匠所要画的不是一般的蹴鞠艺人,而是蹴鞠行业的祖师爷。
明人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补遗》卷四“神仙”记载:“蹴鞠家祀清源妙道真君,初入鞠场弟子必祭之,云即二郎神……”可见,明代万历时蹴鞠行业的祖师爷是清源妙道真君,也就是二郎神。而将清源妙道真君(二郎神)与蹴鞠祖师联系在一起,则很可能是明代《封神演义》出版之后的事了。二郎神既然是半人半神的祖师,将他的形象画得近于鬼怪自无不可。 责编 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