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工业产品风险分级技术研究进展

2013-11-03 10:13朱昌清祝建新李翌翌桂家祥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13年3期
关键词:进出口分级风险管理

石 磊 朱昌清 祝建新 李翌翌 桂家祥

(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江西南昌 330038)

1 前言

进出口工业产品是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监管对象中“份量”最重的一类,占每年出入境检验检疫货值的85%以上。近年来,以产品风险分级为基础的分类管理模式在进出口工业产品检验监管中全面实施应用,对强化进出口企业和产品的科学监管、促进进出口工业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有效作用。在进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重视和舆论媒体关注的国际贸易新形势下,如何借鉴国际风险管理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进出口工业产品风险分级技术,提高风险分级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降低分类管理和检验监管工作的风险,更好地实现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目标,是目前检验检疫部门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2 进出口工业产品风险分级技术进展概况

风险评估等风险管理理念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最早运用于保险项目。基于其广泛的适应性,经过近80年的跳跃式发展,逐步形成了以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决策、风险监控为主线的完整科学体系[1]。当前,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为基础,嵌入式引入到各项工作体系的风险管理技术运用正成为新的潮流和趋势。

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风险评估的理念、方法和技术也得到广泛的运用。在对产品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根据风险评估确定的产品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以达到最有效的风险控制和监管效果,是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2]。如欧盟制定了《非食品消费品风险评估指南》,通过预测产品内在危险可能对消费者造成伤害,然后对每种伤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对产品的各种可能风险进行比较分析,以最高风险作为产品的最终风险。美国军用标准“MILSTD-882-系统安全程序技术要求”,最早用于武器系统的风险评估,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也广泛应用于民用产品。其原理是先评估危险的严重等级,再进行危险概率等级分析,然后结合危险严重性等级和危险概率等级,用半定量打分法构成风险评价指数矩阵,最后对照风险评价准则表确定产品风险等级。日本科学技术联盟根据ISO/IEC Guide 51(JIS Z 8051)等标准建立了R-Map风险评估图,既可用于事故发生后评估,也可用于生产设计阶段的事前评估,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目前已为日本及海外家电产品、办公设备、医疗器械、零件生产商等4万多家企业采用,部分政府行政管理机构也开始将其作为公共安全的预警管理的参考[3]。

通过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产品风险分级工作的研究发现,其实他们采用方法的原理相似,可以用很简单的公式表示,即风险=危害×概率,不同的是对危害程度的描述和划分等级不同,对概率的估算方法不同。欧盟、日本采用半定量方法,而美国采用定性方法。

在我国,合格评定是《商检法》明确规定对进出口商品采取的一种质量安全检验制度。任何合格评定程序都可以归结为抽样、检测、检查,评估、验证、合格保证,注册、认可和批准及其它们的组合。风险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或技术手段,与每项合格评定程序都密切相关,风险评估过程的输出是合格评定过程的输入,同样也是科学有效开展合格评定活动的重要技术基础;在合格评定活动中,运用风险评估结果,确定产品风险等级,从而采取宽严适当的检验监管方式(合格评定程序),以实现风险应对,保证产品质量和检验监管体系安全[4]。风险分级作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技术基础之一,将风险评估技术和风险分级的结果科学运用到工业产品合格评定特别是进出口工业品检验检疫领域,是检验监管模式改革、检验检疫管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与选择[5]。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进出口工业产品领域的风险评估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不同的风险分级方法所得结果有时会差异很大,甚至运用同一评估方法,不同评估者所得结果也会有所偏差[6]。然而通过研究发现,评估时若考虑的风险因素以及对各因素的分级方法一致,则最终评价结果将接近一致,即:要得到一个一致、正确的风险评估结果,各风险评估者需要在同一平台上。新的《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质检总局第113号令)的出台和SN/T2755.3-2011《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 第3部分:产品风险分级基本要求》的发布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为工业产品创建了风险分级的平台,使风险评估技术和相对正确的风险分级结果科学运用于工业产品合格评定成为可能。

2009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并施行的《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引入风险管理的科学概念,提出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对产品进行风险分级管理,对不同类别企业的不同风险等级出口产品采取不同的检验监管方式。办法特别突出了产品风险分级的重要性,增加了产品风险分级的相关内容,提出出口工业产品按产品特性、质量数据、敏感因子三个重要风险因素,将工业产品分为高风险、较高风险、一般风险三个等级。从该管理办法及其指南规定的产品风险分级的内容、程序来看,产品风险分级其实就是《ISO GUIDE 73:2009 风险管理 词汇》所定义的风险评估。办法出台后,各检验检疫局积极探索产品风险分级的方法。为正确指导产品风险分级工作,认监委于2011年制定发布了行业推荐性标准SN/T2755.3-2011,使风险评估技术在进出口工业产品检验监管中得到全面实施应用。该标准应用LEC分析+风险矩阵方法,采用定性+半定量确定危害程度和危害概率,在此基础上按风险矩阵法确定产品的风险等级,相对其他方法更为简单适用。

3 目前进出口工业产品风险分级技术应用存在的若干问题

通过对新分类管理办法实施3年来的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比照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取得的成功经验,可看出目前我国进出口工业产品风险分级技术应用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主要体现在:

(1)风险信息不足问题严重。风险评估最重要的基础是风险信息的收集和识别。按照新分类管理办法及其实施指南的要求,出口工业产品按产品特性、质量数据、敏感因子三个风险要素分为高风险、较高风险、一般风险三个等级。从实践操作上看,产品特性、质量数据、敏感因子三个方面的风险信息收集都存在较多困难,如很多产品特性风险缺乏检测数据和医学实例来进行论证;质量数据包括产品不合格情况、国内外质量安全风险预警,退货、索赔和投诉情况等,各省市评估时经常缺少全国性的质量数据来支撑;敏感因子中进口国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以及产品的社会关注度等在各地评估时也较难收集齐全,等等。风险信息不足是进出口工业产品风险分级工作的严重隐患[7-8]。

(2)风险分级统一管理机制急待加强。总局在《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基础上专门下发了工业产品企业分类指南,对风险分级工作做出了进一步的明确要求。但各地在具体执行上,从组织机构、评估方法、评估程序仍至评估结果等方面都出现较大差异,应由总局统一发布的高风险产品目录也一直未能出台;为提高科学性,许多产品在风险评估时还需要进行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出现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需要全国范围统一组织应对,等等。层出不穷的各种情况迫切要求建立总局层面的全国风险分级统一管理机制,统一协调组织各地的风险分级工作,统一组织应对各类质量风险突发事件。

(3)风险评估方法、程序有待进一步规范统一。总局关于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指南中要求“直属检验检疫局根据本辖区出口工业产品情况,确定风险评价对象,采用数据分析、专家论证等方式对产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没有对风险评估方法、程序作出统一规定。各地在实施中方式方法都有所不同,以致出现同一类产品在不同地区风险分级结果相差甚远的情况。SN/T2755.3-2011以《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确立的产品特性、质量数据、敏感因子为基础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从工业品大类层面为检验检疫机构开展各类产品风险分级提供技术指导和指南。但从标准体系的完整性来看,还缺乏针对不同领域工业产品风险分级的专业标准,应按轻纺、机电、化、矿、金等工业品专业领域进一步建立相应的风险分级工作规范,从专业大类统一风险评估方法、程序,形成一个工业品风险分级标准体系,支撑整个工业品风险分级工作,才可能使工业产品风险评估工作真正程序化、规范化,进而科学判定产品的风险等级,提高进出口工业产品检验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4)风险分级结果人为因素较大,专家队伍建设需要加强。在产品风险评估过程中,由于目前信息和数据的不全面,在危害程度和危害概率的赋值等程序上往往依赖于风险分级人员的主观判断。由于人的经历、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同,对风险准则(风险可接受程度)的理解与判断也不同,势必导致评估结果的差异。由于风险分级工作对评估人员在知识、经验和能力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而目前全国质检系统尚未对风险评估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从而导致各地做法不一、结果各异,因此,建立各级各地风险评估专家队伍迫在眉睫。

4 进一步加强进出口工业产品风险分级工作的若干建议

4.1 建立风险分级统一管理机制

建议在总局层面设立国家质检总局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包括产品风险分级在内的风险管理工作的最高决策组织机构,负责统一领导、规划全国质检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审议决定风险管理工作的重大事项,评估全国直属质检部门风险管理总体绩效等,为完善进出口工业产品风险分级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在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风险管理办公室,按照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决策,负责指导、协调推进全国质检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同时在各业务司局成立风险管理处,负责各自业务范围内的风险管理工作,如组织开展风险信息收集、评估、产品风险分级、审议和确定风险管理措施、组织开展风险交流等。各直属检验检疫局也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所辖地区的风险管理工作,如制定风险管理工作计划,收集、整理、筛选、确认和反馈风险信息,开展辖区产品风险分级工作,向总局上报风险管理措施建议,落实各项风险管理措施等。

4.2 成立国家级进出口工业产品风险分级专家委员会

产品风险分级要求可靠而真实,但是由于在评估过程中需要一些假设和演绎推断,因此不同的风险评估者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同时,由于产品风险极其复杂,单一学科无法解决风险评估的所有问题,需要集合物理、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专业人才进行综合分析,因此有必要成立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集合各个学科的专家共同解决产品风险评估面临的问题。此外,为避免人为因素造成风险评估结果出现较大差异,尽可能降低评估过程的主观性影响,需要对从事进出口工业产品风险分级工作的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提高评估人员的业务素养,统一对分类管理办法及实施指南、关于产品风险分级基本要求的SN标准的认识和理解,最终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检验检疫风险分级专家队伍。

4.3 完善风险信息收集渠道,建立风险信息共享平台

风险评估需要庞大、准确的数据作为支撑。相对于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通过向全美各州购买死亡证书来获得因使用消费品而造成的死亡数据,通过全国电子受伤监视系统来获得因使用消费品而造成的受伤数据等等完备的风险信息收集渠道,目前我国在产品风险评估时获得大量而准确的数据还相当困难。建议在总局层面加强与卫生部、安监总局、工商总局等部门在工业产品风险信息方面的协调合作联系,积极拓展风险信息收集渠道,为科学开展风险分级工作奠实基础。同时,应建立全国统一的进出口工业产品风险管理平台,收集国内外工业产品风险信息和质量数据,跟踪进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及时开展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分析、整理、分类,为各地风险分级工作提供一个统一、权威、全面的风险信息共享平台,解决产品风险评估数据无法共享、数据不一致以及数据信息有效性、系统性、针对性等方面的问题。

4.4 统一风险评估方法和程序,完善工业品风险分级标准体系

风险评估的方法有近百种,仅IEC/ISO 31010《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标准推荐的国际上通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就有32种,原则上选择任何一种评估方法都可行。考虑到进出口工业产品门类繁多、产品特性各异、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环节多等因素,在风险分级工作中评估方法的简单适用尤为重要。SN/T2755.3-2011采用了LEC分析法和风险矩阵法(见表1、图1),目前来讲相对其他方法更为简单适用,宜于解决进出口产品多环节风险综合评定的问题。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应加强对该标准的宣贯培训,统一风险评估的方法和程序。同时,为保证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建议以SN/T2755.3-2011标准为基础,建立涵盖各类进出口工业产品的风险分级标准体系(标准体系框架建议见图2),按照标准体系表制定和完善各类系列产品风险分级技术规范,以解决风险评估方法在检验检疫领域的实际运用问题,为检验检疫机构开展各类产品风险分级提供技术指导和指南,从而有效地避免产品风险分级工作中的随意性、不确定性,确保产品风险分级过程的严密性、分级结果的相对准确性,为分类管理和科学监管提供有效依据。

表1 危害概率的类型、对应量化值及其特征描述

图1 风险矩阵图

4.5 加强项目风险管理应用,提高风险分级技术水平

进出口工业产品风险分级工作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确定具体某个产品某个检验项目的风险等级,还需要按照风险管理理念对工业产品整个合格评定和监管体系进行全面的风险排查。建议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可按照GB/T20032-2005/IEC 62198:2001《项目风险管理—应用指南》、GB/T 22760-2008《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通则》推荐的方法并结合ISO31000系列标准的最新要求,引入项目风险评估的方法,从不同专业领域尝试对各类工业品现行合格评定工作体系开展风险评估,全面分析梳理进出口工业产品检验监管工作体系的各个方面,从监管产品及对象、监管制度及其工作体系、包括人员队伍在内的资源保障等多个角度,逐项识别风险点、危害程度、危害概率及其相关风险关系人,为管理部门提供防患风险处置风险的具体建议。同时,应逐步建立进出口工业产品风险分级数学模型与计算机软件模拟系统,不断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等高技术在风险分级工作中的应用水平,保障监管工作更加科学、有效,这也是风险评估技术及风险管理工作发展和改进的方向。

图2 进出口工业产品风险分级标准体系表

[1]安泰环球技术委员会. 管理风险创造价值——深度解读ISO31000:2009标准[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黄国忠. 产品安全与风险评估[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3]范道津,陈伟珂. 风险管理理论与工具[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4]张世煜. 我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M]. 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2.

[5]王赟松,陈飞,等. 消费品安全监管概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6]ISO/IEC 31010:2009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S].

[7]钟开斌. 风险管理研究:历史与现状. http://www.docin.com/p-117019179.html.

[8]文理,孙超平,杨正道. 试析我国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现状[J]. 科技导报,2003,10:27-29.

猜你喜欢
进出口分级风险管理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