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杲继普
听雨,如听一场杂乱的戏,没有主调,没有主题。
大雨大吵闹,小雨小吵闹,谁也辨不清是是非非,对对错错。
因此,每当下雨的日子,我都把我关进书房里,避免是非缠身,避免无休无止的吵闹弄乱了自己的思绪。
当然,这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无关,不能因为我的喜恶,而影响了诗圣对那场春雨的赞美。
我还要重申一点,雨的吵闹,雨的杂乱无序,不能说都是雨的过错。
是斜风,恶风,甚至暴风,使雨变得躁动,不能自已。
在没有风的时候,我还是喜欢看雨,听雨的。
这是夏日的午后,我消遣完半盒香烟,写完了十多页书稿,心情很好。
走出书房,抬头望去,浓黑的乌云已经涌上了头顶。
雨来了,雨来之前,没有造势,没有惊动一草一木。
雨势很猛,说下就下,晶亮的雨滴砸在地上,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快感。
干脆利落,痛快淋漓,说下就下,说走就走。
雨过了,把那些乌黑的浓云也带走了。天边的薄云上,乍现一道色彩斑斓的彩虹。
我喜欢听雪,不是塞北的雪,也不是天山的雪,因为那些地方我从来就没有去过。
家乡在苏北,几十户人家组成的村庄,就可以称为故乡。温馨,简单,纯朴。
听雪。我就站在故乡的门前,站在生活之内,站在温馨的乡情之内。
心情静下来,禅意般的静,没有滋生的杂念,排挞生活的种种困扰。
无声的雪,不能说不是语言,无声的雪是大美的语言。大美无声,大美不言。
河流被污染了,大气被污染了,城市和乡村被污染了。
我们就会想到,在污染的环境下,我们的生活里,是否还能找到一份纯净和自然。
洁白的雪,在天空飘舞,如绰约的仙子。
一片雪花是怎样形成的?在污染中拒绝污染,在污染中纯净自己,这便是雪的品性。
听雪。雪愈下愈大,苍苍茫茫,情漫山河。
千树万树梨花开。大地纯情,一片雪白。
浮躁没有了,烦恼没有了。纯净的心情被这纯净的雪左右着。
于是,有一首诗在心中飞动。
飞出物质,飞出欲念,飞出世俗。
古往今来,写落日的文人骚客不知有多少。
其实,我写的落日,和那些诗词歌赋里的落日无关。
和那些文人骚客们情怀和际遇更无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把那样的落日写绝了,几乎成了绝版。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是对人生的珍惜,和对人生黄昏的无限叹惋。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对友谊的珍惜,在分别的路口情意缠绵。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诗人把自己的忧伤,把自己的怀才不遇和茫然若失,都揉进了楼头的落日里。
这是平原,冬日的平原。草木无声,大地一片寂静。
天空是大幕,一天的戏都演完了,此时,只有一件事,就是把落日送走。
然后就谢幕,落幕。
我是那样的认真,连眼睛都不敢轻易地眨动,我要看个清楚落日是怎样完成它最后的回归。
此时的落日,离地面很近了,顶多也不过有半尺。
落日是那样的完整,一点也没有被浊蚀。
没有一片云,哪怕是一丝云打扰它。祥和,平静。
地平线是那样的圆润,就像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中学生画出的弧线。
落日开始接近地平线,一点一点,那样的小心翼翼。
记得一位诗人曾经讲过,他说,他曾经认真地观察过日出和日落,日出从那轮闪光的弧线露出地平线,到完整地离开地平线,是七分钟的时间,而落日从沾到地平线到完全消失只需要三分钟的时间。
他说,诞生是那样的艰难,而消亡要快得多。
落日进入地平线快到一半了,平静,祥和。没有消失前的忧伤,更没有快要消失的遗憾。
这个世上仿佛只是我一个人,想到那位诗人的结论,心中难免有些凄楚。
这种凄楚没有传递给落日。落日仿佛在说,该结束的都结束了,让该开始的重新开始吧。
落日在最后消失的时候,还送给天空一片光芒,晚霞燃起,霍霍曳动。
村子的东头有一座小石桥。
如图7所示,系统总体牛鞭效应是由正向渠道牛鞭效应和逆向渠道牛鞭效应相互叠加形成的。而这种叠加使得系统总体牛鞭效应进一步加剧,采用模型参考预测方法使得3种牛鞭效应趋于平滑。下面通过改变电子商务渠道占有率α的值,来讨论该值对牛鞭效应的影响(如图8)。分别取α=0.1、α=0.3和α=0.5,观察链中牛鞭效应的变化。可见随着α的增加,牛鞭效应逐渐减少。因为制造商选择混合渠道的占比要考虑多种因素,通常是一种折中的考虑,所以不论α取何值,最终通过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反复在线优化和校正,牛鞭效应都可以得到有效抑制,从而使整个供应链系统趋于稳定。
小石桥,青石雕的桥栏,青石铺的桥面。
老人说,这座小石桥早在民国以前就有了。
小石桥,来自于遥远的岁月,来自于苍茫的历史。今天,却和我们在一起,和我们一起在早春的阳光里。
桥下的春水潺潺流淌,不时泛起欢快的涟漪。
潺潺的春水,妙龄的春波,把小石桥也映缀得年轻了。
多少岁月,多少人群,从这小石桥上走过。
桥栏被被岁月的剥蚀得没有了棱角,花纹也模糊不清。圆润,摸上去有一种柔感。
桥面光滑,留下过多少足迹,留下过多少车痕,岁月说不清,我们谁也说不清。
小石桥,在遥远而漫长的岁月里,不知牵连过多少身影。
迎娶的唢呐声声,吹红了树叶里的太阳,欢快的人群从小石桥上走过。
运庄稼的木轮牛车,吱吱呀呀,从小石桥上碾过,老牛粗重的喘息回应在夕阳里。
当然,还有苦难岁月里,逃荒的人们褴褛的身影。
几多风雨,几多苍茫,远去的游子又回来了,走在小桥上,小桥上是如水的月光。
小石桥的旁边,有一棵棠梨树,不要说那粗黑的干,就看那苍黑的枝,就可以知道经历了多少的岁月。
乡民传说,那里原来曾有一座庙,乾隆皇帝下江南,皇姑病了,曾在那座庙里为皇姑煎药治病。因此那庙就称为煎药庙。
煎药庙是不在了,甚至没有留下一块残砖一片碎瓦,棠梨树站在岁月的风雨里,见证当年的那一段历史。
这是春夜,我站在小石桥上。
春夜的风是柔和的,春夜的月光是柔和的。
小石桥,我,还有远近的事物,仿佛都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