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诉求
——由“功利体育”向“人本体育”的转变

2013-11-01 05:45蔺雪莲孟广丁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竞技体育文化

蔺雪莲,孟广丁

(1.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体育教研室,广东珠海519041;2.燕山大学体育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当前我国能否建设成为体育强国关键在于我们直面现实问题时所做出的“刮骨疗毒”式自我否定程度,反之就有可能陷入“留恋辉煌,回避问题”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国家大力倡导体育强国建设要“以人为本”固然再正确不过了,但是仅仅停留于口头上而总不见硬碰硬的实际行动,人们不禁会问这“人”在哪里?“本”在何方?“理”又在何处?难道不正是由于我国体育事业现代化理论与实践问题如今尚未得到真正解决的缘故,才使得我国竞技体育生存弱势群体与日俱增、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非均等化日益明显及学校体育重技术传授轻全人教育的物化现象愈发严重的吗?我国体育事业现代化硬实力虽说在向上攀升,而软实力却似嫌既缺少思想文化内涵又无多少科学技术含量,如由建国之初“反右”、“大跃进”等错误路线造成的人口剧增、资源透支等后果就是思想文化建设滞后于当时国情的一大明证,可以说国家强大与否既在于物质多寡又在于思想新旧。当下我国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而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方式转变则归结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有鉴于此,本文拟从认识论层面上剖析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之所以能够决定“功利体育”向“人本体育”转变的缘由,阐释人们在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必须挣脱旧思想观念束缚的必要性,解读思想观念转变“既是国家体育改革的核心,也是今后国家体育发展必由之路”[1]的要义。

1 “功利体育”向“人本体育”转变的缘由

1.1 体育本源性及属人性等特质要求

之所以强调要从“人”与“文化”的层面上予以认识体育的本源性,主要是因为由文化、体育、人三者之间客观存在的本质联系和体育自身的属人性、人为性和为人性[2]特质所决定的。从“人”的层面上来看,人作为类的人、社会的人和个体的人之三位一体生存结构,构成了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等人的本质三重属性,而这三重属性中人的自然属性尽管可以使人与动物一样本能地需要身体活动并通过这一身体活动获取物质数据,但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凭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从生产和生活中提炼各种游戏并使之在代代传承基础上予以不断创新。由之得出的体育是人的体育这一结论,这足以说明体育离开了人的自然属性就会成为动物的本能活动。体育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原动力来自于人的生存、安全、健康、愉悦、审美和精神等的种种需要,而人的种种需要则表现出了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在体育运动中的亲身体验与心灵觉解[3],所以体育本身又具有了人为性和为人性,归根结底人的自身需要不仅成了推动体育发展乃至体育创新的原动力,甚至成了体育之所以产生、存在的理由所在。

从“文化”的层面上来看,体育作为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身体活动文化,充分地证明了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创造物[3],既是由人类行为方式及生存方式得以积淀的结果,也是由人类生存活动及实践方式得以对象化的结果[4]这样一个事实,而由之形成的体育文化作为人们在长期的身体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则反过来成了人的创造物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应该说它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具有对人的肉体改造及灵魂教化的功能。“体育文化一旦被人创造后,它就与其他各种具体的文化共同形成人类生活的文化环境,并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人们的生活”[5],而人由之自觉不自觉地建构起来的人之形象,并非仅仅局限于意识、观念、思想等几个问题,犹如血脉一般被融入到了总体性文明的各个层次及人的内在规定性之中,影响、左右着人的各种生存活动。

无论从“人”的层面还是从“文化”的层面予以认识体育,都可以得出体育乃是由人而生、向人而进的结论,因为通过身体活动予以改造自然属性的人体属于体育的基础功能,而通过人的社会角色转换和人的思想观念更新予以影响和熏陶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灵魂则属于体育的衍生功能。体育并非只通过身体活动予以传授有形的身体理论、锻炼技术等的认知教育,还要通过无形的体育意识、体育观念、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理念等的影响和熏陶予以实施人格塑造等的人文教育,二者唇齿相依、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而缺一不可,所以说以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为核心内容的国家体育事业唯有认真地履行了“肉体与精神并重”的教育职能,才能达到体育本源性及属人性等特质的基本要求。

1.2 “十二五”规划及文化战略要求

我国制定并颁布的“十二五”规划主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据此,国家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相应地提出了“转变体育发展方式”的新思路[4],而这一新思路其实预示了我国竞技体育赛事将由“高耗低效”的粗放型向“低耗高效”的集约型转变。国家体育总局之所以会提出竞技体育赛事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诉求,主要还是因为我国竞技体育赛事存在的种种弊端,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加上2011年深圳大运会,以上几次大型赛事共花费纳税人近5000多亿元人民币,然而却未能带给民众与之对应的体育资源的享受”[5],可以说已经到了“中国已再不能承受‘盛会’折腾”的地步,诸如此类赛事的惨痛教训告诫我们,国家不能在逐渐融入市场经济背景下再办属于功利体育实质的“烧钱赛事”——既不讲效益又不计成本了,而要从“盛会”的屡屡折腾中予以认真地思考赛事与民生紧密相连的逻辑关系。诚如所知,体育赛事的举办不仅要认识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并举的必要性,甚至还要兼顾到普罗大众在比赛观赏中了解乃至开掘体育赛事丰厚文化内涵的现实需要,这既是国家“文化自觉”时代的呼唤,也是“人本体育”自身核心价值的体现。

当前以发达国家为先导的国际社会程度不同地处于经济主导型向文化主导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先后出台的“文化发展战略”纷纷用“文化GDP”替代“高耗GDP”的方式予以改变了甚或改变着经济越增长环境越被破坏的惯例,而置身于这一总趋势的中国则不能不制定“文化崛起”战略予以提升减少破坏乃至拒绝破坏环境的GDP增量。近些年来虽然我国选手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亚运会等国际比赛中夺得的金牌总数已然跃居世界首位,但是其中绝大多数国人在竞技体育这个问题上由起初的狂热渐渐地转向了当下的冷静,由原来的审美兴奋型渐次地化为了如今的审美疲劳型。随着时间的向前推移,竞技体育审美疲劳型的群体日益壮大、竞技体育的生存弱势群体与日俱增、政府主导型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每况愈下等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功利体育”的猖獗程度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我国体育发展方式严重滞后,改革的步伐依然徘徊在比赛成绩重于文化内涵的“功利体育”圈子,却迟迟未能迈入“人本体育”的门槛里。中共十八大报告又一次地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再次向国人吹响了张扬新文化、创造新文化的时代号角,而我国现代化发展现实要求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等国家体育事业尽快走出“功利体育”的阴影而稳步地迈入阳光灿烂的“人本体育”之中,准确地理解国家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应有之意,使之能够始终不背离国家文化崛起战略宗旨。

2 “功利体育”向“人本体育”转变的路径

2.1 群众体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些年来我国体育界上下通过各自的实践在以体育与民生相结合为其群众体育主旨的问题上逐步趋于共识,尤其是我国体育代表团先后在北京奥运会、温哥华冬奥会和广州亚运会上取得的历史性突破,不仅让全世界切实地感受到了中国这个体育大国的强大实力,甚至让全体国人引以自豪之余也清楚地看到了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我国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的体育资源不足之间所形成的矛盾必须予以化解,切实地保障广大城乡居民在优质体育设施设备条件下通过体育活动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准的基本权利。温家宝曾于2010年指出要“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体质”,继而又于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这些都说明群众体育发展问题已然成了备受中国政府予以关注的头等大事。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大力发展群众体育,让全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享受体育所带来的健康与快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是体育增进民生之要旨”[6]。促进我国城乡居民的群众体育发展,既有利于民生质量的改善及社会上下的和谐,也有利于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的实现,更有利于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

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过程中能否理顺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二者关系,直接关系着体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成败的大问题。国家长期以来推行的“举国体制”政策导向,其实助长了政府官员唯金牌论的功利主义思想,酿成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非均等化发展的苦酒,剥夺了城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享有体育乐趣的权利,违背了以“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发展身心素质”为主旨的原初承诺。正确地处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合理地保障体育资源配置均等化,这不但有利于政府建立与城乡、企业、社会、公民相互支持、共同协作的和谐关系,而且有利于促进国家体育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以便“使广大人民群众都可以享受到最基本的体育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体系将覆盖全社会,推进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的大众化进程”[7]。

2.2 竞技体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竞技体育方式之所以要完成由生存竞技体育向人本竞技体育的转变,主要还是因为当今世界文化主导型社会发展趋势迫切地要求竞技体育与教育有机结合以谋求人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尽管我国学术界一再呼吁国家竞技体育发展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但是由于实践的思路不够清晰或在学校教科书里或在科研成果中都难以觅寻得到人本竞技体育思想的踪迹。我国竞技体育长期存在的重锦标轻育人倾向与用科学教育取代人文教育的错误做法误导竞技体育实践密切相关,使得竞技体育运动员的训练、竞赛和生活多了“物性”的张扬却少了“类性”的倡导,如重利轻义、师徒反目的事例一桩接一桩,再如服禁药、打假球的典型案例频频爆出,这些不仅都大大地降低了社会认同度,甚至竞技体育的功利性、政治性表现界定了我国竞技体育属于重科学轻人文的生存竞技体育范畴。

科学与人文的本质区别在于著名科学家杨叔子所指出的那样——“科学与人文和而不同。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似烈马,人文似缰绳。”竞技体育本质就是回归教育的基本功能——注重人的综合素质提高。竞技体育发展初期运动成绩理念仅仅停留于提升竞技运动员体能、技战术水平的生物学层次,而伴随着竞技体育专业化的深入发展,“冠军,是以工人的形象捏造的,跑道是以工厂形象捏造的,竞技运动变成了生产的一种方式,具有工业化的所有特征”[8],这时的竞技体育其实已经偏离了超越自我、崇尚道德的正常轨道。随着运动恢复理论、运动竞赛理论及教育理论的蓬勃发展,现代竞技体育观念从过去的“用运动成绩兑换物质利益”转向了今日的“用运动锦标换取身心发展”,而“竞技体育在文化主导型社会里唯有通过竞技体育与教育及文化的结合,才能回归竞技体育的本质,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理想”[8],有关详情请参见表1。

实践证明,培养运动员偏重于研究人的“物性”而忽略于人的“类性”违背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互统一的竞技体育原理,惟有从竞技体育实践中将遗失的“人”找寻回来,才能达到人本竞技体育的最高境界,因为“竞技是使身体变得出众的努力行为,倡导有道德、有尊严、完全尊重对手的比赛方式,而非仅仅代表成绩和利益……社会已无力从伪装、虚伪和谎言中解放出来,而此时的竞技就成为了美德的搬运工,使人们对胜利的追求由奸诈的竞争转到崇高的精神层面——这才是竞技本质的真谛”[9]。由此推断未来的竞技体育研究不但是“根据科学理性和科学逻辑语言可能表述的创造活动了,而且更是在人文精神推动下并在审美的无界限中进行的活动”[10]。

表1 竞技方式演变态势

2.3 学校体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学校体育观念的转变关键在于重视人的教育。然而,现实中一方面我国政府重视大学教育而在日益加大经费投入,另一方面官本位思潮涌动、急功近利思想蔓延和学术腐败现象频生,而对此《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作者则认为,“当前学校的功利性愈发严重,过多追求学校的声誉和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忘记了学校最首要的任务应该是使学生懂得怎样成人,如何做人……对大学经济和科研的投入并没有使其发挥应有的育人功能,究其原因是高等教育的物化”[11]。所谓物化,其实质“是劳动的对象化,是工人通过劳动创造了财富,但又受其支配,从而使人对象化……当今社会物化、教育物化已成为社会现实。高等教育的物化,象征着主体的迷失,人性的失落——‘人’的丢失,其根源是人与社会的物化,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12]。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物化现象甚为严重,即偏重于体育项目教学而轻视项目文化传承教学,也就是说体育项目一旦被抠掉了文化内核,那么它将会成为干瘪的、失去了生命力的身体运动工具,这样势必会背离“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初衷,而学校体育也无法以“人的培养”[13]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完成从单纯的“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转变、从民族主义的“种”意识向国际主义的“类”意识转变,使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得到“身、心、群”[14]的全面发展,直至成为具有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世界公民。人的全面发展还包括公共体育精神培养内容,而现实中由于公共精神缺失所酿成的惨痛教训也是极为深刻的,如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大火中288名学生的丧生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观众席上随意乱丢的垃圾;再如某媒体披露的荷兰阿姆斯特丹一家珠宝店卫生间内用汉字赫然标注了“小便者请上前一步”的警示语等,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国人公共精神缺失的责任只能归咎于缺位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难道不值得国人的深刻反思吗?“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我国教育目标其实体现了民族主义的“种”意识,而国际教育目标则致力于世界人的培养,“体现的是一种公共精神,是一种国际主义的‘类’意识”[15]。公共体育精神既是人们通过体育运动实践形成的共同协商、共存共赢的体育意识总和,又是人类共有的体育精神财富,“奥林匹克运动宗旨的精髓是以公平为前提、以教育为核心、以和平为理想”[15]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即使在竞赛中输了也不能输掉人格,胜负双方在人格完善方面彼此双赢的前提下从公平、正义的“博弈”中体悟愉悦、升华乐趣。

3 结束语

体育并非只通过身体活动予以传授有形的身体理论、锻炼技术等的认知教育,还要通过无形的体育意识、体育观念、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理念等的影响和熏陶予以实施人格塑造等的人文教育,而体育自身所具有的科学“物性”和人文“人性”,则决定了国家体育发展方式转变不被“为学”和“为道”的科学与人文洗礼无法奢求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没有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也就难以企盼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的现代化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描绘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宏伟蓝图,这让我们进一步地认识到了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必要性和及时性以及学校体育作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石作用。一言以蔽之,群众体育是国民体育之本,竞技体育则是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得以健康发展的动力。在国家的体育文化政策导向下远离“高耗低效”的功利体育而亲近“低耗高效”的人本体育,以学校体育为基础、以竞技体育为突破口不断予以协调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既是国家体育事业现代化的必然抉择,也是全体国人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

[1] 宋继新,付 甲.建国60年后中国体育发展的前瞻——建设体育强国的抉择:文化崛起新(中国体育60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110.

[2] 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7.

[3] 童昭岗,孙麒麟,周 宁.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151.

[4] 谭建湘,胡小明.“十二五”我国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研究[J].体育学刊,2011(4):2-4.

[5] 彭 彭.中国已再不能承受“盛会”折腾[J].新视角,2011:35.

[6] 王 丹,王建国.体育在改善民生中的现实困境与发展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42.

[7] 刘国永.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群众体育新跨越[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5):22.

[8] 阿伦·古特曼著,袁旦审译.从仪式到记录:现代体育的本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74-75.

[9] 马玉芳.关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若干问题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2(2):105.

[10] 赛莫斯·古里奥尼斯著,沈健译.原生态的奥林匹克运动[J].体育与科学,2008(4):89.

[11] (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14.

[12] 贾馥茗.教育的本质——什么是真正的教育[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36-38.

[13] 杨虎智.试论学校体育的尽性意蕴[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3):95.

[14] 姚 蕾.对当今学校体育发展与改革的沉思[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1):5.

[15] 付 甲.确立国家竞技核心价值的探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5):78.

猜你喜欢
竞技体育文化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我们的“体育梦”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