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公岛景区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运用

2013-10-31 05:23陈晨
学理论·中 2013年9期
关键词:红色资源

陈晨

摘 要:刘公岛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承载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对于当地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刘公岛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也与部分高校展开了有效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刘公岛景区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其受众面还比较狭隘,其发挥作用的途径也比较少,历史文化内涵还需要进一步挖掘,这就需要采取更多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刘公岛景区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独特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刘公岛;红色资源;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67-02

爱国主义教育是现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长久以来,抽象空洞的课堂说教对于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很难起到突出作用,这就需要高校打破课堂单一的说教,通过其他途径来对学生进行切身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刘公岛是著名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也是久负盛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良载体,充分运用刘公岛景区的红色资源,可以有效推动当地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刘公岛红色资源在当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刘公岛景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博览园、海洋森林、动物园等,岛上还能提供食宿之便,可供游客旅游度假。但作为著名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刘公岛景区的旅游主题还必须是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容和优良载体。

(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刘公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岛上有“刘公刘母”的美丽传说,但最让人们熟知的,也是刘公岛最为重要的历史内涵,还属北洋海军、甲午战争和英租威海卫的历史。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运动是一场中国人自强、自救的运动,虽以失败告终,但它是中华民族打开国门、寻求自强的积极探索,这是一种学习西方、救亡图存的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洋务运动从兴起到失败,北洋海军从发展到没落,还有威海卫被英国强租四十余年的屈辱历史,无不告诫着国人: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必然亡国。虽然历史是悲恸的,但是志士是英勇的。面对帝国主义的残酷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在甲午战争等一系列战争中,北洋海军的广大官兵面对敌人,宁死不屈、精忠报国、视死如归。他们身上所凝聚的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都是后人需要牢记和学习的。无论是落后挨打的屈辱历史,还是英勇救国的民族精神,这都是刘公岛的丰富历史内涵,也是对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教科书。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

“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红色旅游能够承载红色文化这一特定内涵,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1]刘公岛作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无论是保存较为完好的北洋海军提督署遗址、丁汝昌寓所,还是新建的中国甲午战争陈列馆,都能有效地承载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是以北洋海军提督署、丁汝昌寓所、水师学堂、铁码头等景点为主体的遗址类博物馆,通过后期的修葺和维护真实再现了历史原貌。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陈列馆是一个综合性展馆,借助历史图片、声光电、3D影视、场景还原等一系列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展示了甲午战争历史,集真实性、可观性为一体,给予游客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精神感染力。除此之外,黄岛炮台、东弘炮台、旗顶山炮台等也通过开发维护为游客感悟那段沧桑斑驳的历史提供了参观资源。这些红色资源都为刘公岛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优良物质载体。

二、刘公岛红色资源在当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运用途径

“发展红色旅游,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课堂和鲜活教材,是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独特载体。”[2]既然刘公岛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作为教育载体,刘公岛红色资源在当地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是如何运用的呢?据刘公岛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山东大学(威海)是威海市唯一一座与刘公岛有着密切合作的高校,以下将以山东大学(威海)为例进行初步探索。

(一)与高校合作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

“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疆界变得模糊,必然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使爱国主义情感淡化。”[3]因而,爱国主义教育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刘公岛作为威海市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当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山东大学(威海)是威海当地的高校之一,刘公岛在其爱国主义教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10年,刘公岛与山东大学(威海)合作建立“山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并达成协议每年9月至10月免费向新生开放。这一合作,使得山东大学(威海)的爱国主义教育走出了单纯的课堂教育,通过学生在甲午战争博物馆前宣誓,导游的引导解说、学生自身的参观体悟,寓教于乐,大大提高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除此之外,每逢重要节日,山东大学(威海)的学生也积极组织活动,去刘公岛进行宣传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为山东大学(威海)的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更为广泛的机会和途径。

(二)红色历史走进校园

红色历史是红色旅游景区的精神支撑,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容。山东大学(威海)近些年来有三大品牌活动深受学生和老师喜爱,即大学生红色之歌演唱会、思想政治风采大赛以及红色文化知识竞赛。刘公岛多次冠名这三大品牌活动,通过这种与大学生有着密切联系的活动,将刘公岛的红色历史传播给学生。尤其是思想政治风采大赛和红色文化知识竞赛,更是多次以刘公岛的红色历史为主题,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去深入学习北洋海军、甲午战争以及英租威海卫等历史,也更为有效地对全校大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另外,由山东大学(威海)红色社团联盟主办的《红色之旅》期刊,也是传播刘公岛红色历史的有效工具。期刊通过开辟“刘公岛之声”专栏,刊登学生在以刘公岛为主题的征文竞赛中的优秀文章,在鼓励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同时,也向更多的学生传播红色历史。把红色历史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更为有效地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三、刘公岛红色资源在当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完善措施

大学生是一个可以进行自我教育的群体,无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爱国主义教育,都不是简单的课堂教育可以实现的,学生的自觉学习更能达到理想效果。刘公岛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是大学生自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场所,山东大学(威海)与刘公岛的合作,对威海市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示范作用。为了更加充分利用刘公岛的有效资源,扩大爱国主义教育的受众面,需要进一步探讨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政府高校加大投资力度

“红色旅游资源是新时期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课堂、鲜活教材和独特载体,其蕴含的教育意义是其他旅游项目无法比拟的。”[4]刘公岛作为威海著名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当地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目前,刘公岛仅与山东大学(威海)保持合作,要想对全市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必须扩大合作范围,将受众面发展到每个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政府同样担负着重任。刘公岛要想对全市的大学生都展开爱国主义教育,仅仅靠自身是远远不够的。刘公岛在担任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需要经济的发展来支撑景区的发展,所以仅仅靠刘公岛来完成威海所有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任务是不可能的,这还需要政府和高校的配合。如若威海市政府每年能投资财力和人力来帮助高校借助刘公岛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各大高校也与刘公岛建立长期良好合作,这将有力地提高全市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

(二)发挥高校社团作用,建立红色网站

“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在高校,大学生社团相对其他组织来说是进行社会实践较多的一个学生团体,因而,利用高校社团这一组织来对大学生宣传刘公岛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较好的实践途径。刘公岛景区可以与高校合作,在各大高校成立专门的红色社团用来宣讲、传播刘公岛红色历史,通过红色社团来影响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从活动中学习、感悟历史。高校与高校之间也可以进行社团联谊,交流活动经验,探讨活动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的范围逐步扩大。另外,红色社团还可以建立红色网站,通过网络来传播红色历史文化。这样不但威海本地高校大学生能够从中接受教育,还能影响到外地的教育部门和学生,扩大受众面。

(三)建立文化研究所

刘公岛景区要想有效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除了与高校加强合作联系,提供实践平台,更为重要的是挖掘自身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景区的文化品位。现在对于刘公岛的研究并不少,诸如《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刊》、《甲午纵横》等书籍刊物,还有为数不少的学术论文,《威海晚报》也开辟了《刘公岛之声》专栏等等,这些都为刘公岛景区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仅仅靠这些来实现刘公岛景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是远远不够的。刘公岛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需要刘公岛景区和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刘公岛景区可以以当地高校为智力依托,成立专门的文化研究所,对刘公岛景区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总结各方面的经验教训,同时也能吸纳借鉴其他红色旅游景区的经验措施,推动刘公岛更好地发展,更有效地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仁立.中国红色旅游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12:89.

[2]刘争先.红色资源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及运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5).

[3]陈旭.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1).

[4]郭代习.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党史文苑,2009,(5).

[5]王丽鸥.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方式探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
地方红色资源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谈红色诗歌的创作
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近代上海的“红色资源”为何丰富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红色资源在美术鉴赏课中的有效利用
浅谈佳木斯东北小延安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