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农技推广机构成立以来,特别是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稳定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意见》强调了农技推广体系在农业发展新阶段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并要求各级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稳定。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技推广在农业和农林经济中的作用,现结合工作谈几点思考。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技推广队伍不稳,人员流失严重
由于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最接近服务对象,人少事多、点多面广,基层农技推广队伍面临着条件差、待遇低、要求高、干扰大的困境。推广组织人员分布县区级多,乡镇村级少;基层人员进的少,出的多;大中专毕业生分不来,留不住;学农的不愿进农门,干农的千方百计跳出农门的状况,造成基层农技推广组织的薄弱。
1.2推广队伍知识结构、业务素质不适应农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一些推广人员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工作方法,市场意识比较淡薄,仅靠原有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在现代农业科技面前成了外行,使农技推广事业呈现出后劲不足的现象。
1.3农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
近年来,农业部门经费支出日益增长,但对农技部门的财政供给并没有增加,经费缺口越来越大。有些乡镇对农技推广部门的业务活动进行了控制,如限制出差、减少试验和示范工作等。有的地方在机构改革中,还将推广机构转为企业。由于农技经费的严重不足,使一些试验、示范项目无法开展与实施。
1.4只重经营而轻视推广服务
一是基层推广部门服务意识淡化,只顾抓创收、搞实体,而削弱了推广技术力量。二是经营走入误区,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效益优先的机制逐步涉入到基层推广领域,滋生出许多不正常的服务行为,有的从自身利益出发,滥搞服务、高价收费等。
2.解决问题的几点思路
2.1转变观念,促进发展
在县城郊区,农业的生产功能正在弱化,农业在地区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正在减小,农业的生态功能、休闲功能和文化教育等功能逐步增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应努力加快原来以追求产量为主的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一是要让广大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树立大农业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农业对城市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提高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使各级领导充分意识到农技推广工作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农业纳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来,对城区与郊区及其农业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促进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
2.2充实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稳定推广队伍
一是建立健全县、乡、村农技推广机构,严格核定人员编制,削减非农技专业人员,积极支持和发展民办科技协会和各种农业专业协会,多途径加强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二是改善条件,为各基层推广机构增添必要的专业设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条件,增强服务功能;三是提高基层推广人员的待遇,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是稳定推广队伍、促进推广工作的重要手段。首先必须保障基层推广人员的工资待遇。这样既解决了推广人员的后顾之忧,又防止一线专业人员的流失。同时调动了基层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各项工作的积极开展。
2.3理顺关系,强化管理和领导机制
一是基层农技推广部门首先要争取基层党政领导的支持和理解,充分利用行政力量,既要实现在技术上统一指挥,又要使领导尽量少安排行政事务。同时,尽量把行政事务贯穿到技术工作中去,做到双管齐下。二是基层乡镇政府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技推广工作的领导,另一方面也要给农技部门创造条件,保证推广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起到一个监督、领导和后勤保障作用。三是做好农技人员的职称评定以及专业培训等业务工作安排。
2.4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基层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
首先抓好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让他们有机会参加进修和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掌握新技术、新信息,更新应用技术,掌握现代农业发展的形势、任务和工作方法,以便更有效地完成推广任务。同时,抓好培训、提高对原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只具有初级职称的推广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采取分级举办培训或到高等农业院校深造等方法,使农技推广人员业务素质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2.5加大农技推广投入
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增加经费投入,力争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覆盖所有农业县和所有行业;对于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条件建设项目,各地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全面启动仪器设备招投标和业务用房建设工作。各级政府要按《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规定,在安排财政经费时向推广机构有所倾斜,任何部门不得无偿平调、拍卖、出租、侵占推广机构的财产。
2.6要不断创新农技推广手段,要充分发挥多元推广组织在农技推广服务中的作用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现代传媒开展技术服务,发挥“农技110”、“农民信箱”、手机短信等现代服务手段作用,推进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另一方面,要按照“一主多元”的思路,引导和支持多元服务组织发展,与公益性推广机构统一规划、统一部署,互为补充、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农技推广工作效能。基层推广人员最了解农民的需要,结合技术宣传、技术培训等工作引进新品种、新农药等物资,开展经营活动,实行既开方又抓药,把技术落实到实处。把种子、农药等农民急需的物资直接送到农民手中。并结合新品种介绍种植管理新技术,使农民不出乡镇就能买上放心的新品种。
2.7正确处理好经营和推广的关系
搞好经营能给推广部门带来创收,也有利于技术服务工作的社会化,又增强了经济实力,弥补了推广事业经费的不足。推广不与经营结合没活力,但经营必须服务于推广,经营和推广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农技部门办实体、搞经营是提高自身实力、强化为农民服务力度的一种手段,搞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等业务工作是国家法律赋予的责任。
2.8创新方式,联合推广
在农技推广的过程中,农技部门不能局限于简单地为农民搞咨询、作指导等一些普通工作,而应该创新科技推广应用,全力开拓农技推广领域,建立适合地方实际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各级政府应鼓励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种植、养殖技术顾问,从事各种农业技术开发、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鼓励技术人员结合自己的专业,参与、举办技术经济实体,领办、创办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鼓励基层农技部门与农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横向联合,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
2.9发挥优势,带动发展
农技人员要发挥技术和信息优势,在充分了解农民的所需所求的基础上,结合宣传、培训等工作把种子、农药等农民急需的物资直接送到农民手中,使农民足不出乡镇就能买上放心的农用物资;积极引导农民增强信息意识,及时为他们提供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科技成果动态,根据市场动态,为农民走向市场提供有效服务。
2.10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
每个行政村围绕主导产业,遴选培育3-5个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养水平较高、乐于助人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明确科技示范户数量,填写统一印制的《科技示范户手册》。原则上按照10:1的比例选聘技术指导员联系科技示范户,明确技术指导员数量,填写统一印制的《技术指导员手册》,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每个示范户带动周边10-20个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