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联合化疗治疗周围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2013-10-30 02:24蒲德利廖江荣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复查消融射频

蒲德利,廖江荣

肺癌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已位居第一。大多数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只能采取综合治疗手段,恶性肿瘤属于全身性疾病,包括局部治疗及全身治疗。射频消融术(RFA)用于肝癌局部治疗疗 效 明 确[1],对 肺 癌 的 治 疗 也 有 报 道[2-3]。 我 科 自2009年8月至2012年03月采用RFA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周围型NSCLC 1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入选病例标准 所有的病例通过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或经皮肺穿刺病理组织学确诊为NSCLC;既往均无肿瘤治疗史;KPS功能状态评分 >60分;按UICC国际NSCLC分期标准属于Ⅲ期或Ⅳ期者;无远处转移(除胸部外);不能耐受或拒绝开放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肺癌;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基本正常;肿瘤最大径大于3 cm者;CEA均增高。

1.1.2 临床资料 32例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男12例,女 4例,年龄 48~76岁,平均 61岁。 癌胚抗原(CEA)28.3~205.6 ng/ml,平均 87.5 ng/ml。其中鳞状细胞癌5例,腺癌11例。肿瘤最大径为3.1~10.4 cm,其中最大径3.0~5.0 cm 5例,5.0~7.0 cm 3例,7.0~9.0 cm 6例,9 cm以上2例。对照组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45~78岁,平均61 岁。 CEA 21.5~218.2 ng/ml,平均 91.3 ng/ml。 其中鳞状细胞癌3例,腺癌13例。肿瘤最大径3.2~9.8 cm,其中最大径3.0~5.0 cm 6例,5.0~7.0 cm 5例,7.0~9.0 cm 4例,9 cm以上1例。两组上述资料具可比性。

1.1.3 仪器与设备 射频消融仪为RFA-Ⅰ型多极RFA,由北京博莱德光电技术开发有效公司提供,微电极展开后最大直径2.0~4.0 cm,CT机:CT引导装置为SIEMENS SOMATOMSensation 6螺旋CT。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术前给予吗啡,采用RFA多极电极,先行CT平扫,根据图像选取最佳穿刺部位及进针角度。常规消毒后将RFA多极电极穿刺到肿瘤部位,根据肿瘤大小打开子电极,每次消融90℃持续10~15 min,并根据病灶大小及数量决定射频次数,退针时电凝止血。术后1周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静脉化疗 (吉西他滨1 000 mg/m2d 1,d 8联合顺铂30 mg/m2d 1~3),每3周为1个周期。对照组用相同方案化疗,不用RFA治疗。其中观察组有4例在治疗1个月后复查,肿瘤周边有对比剂强化,CEA仍高,再次行RFA,两组均行4个周期化疗。两组治疗6个月后比较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1.2.2 疗效评价 RFA在肺癌中的应用目前尚无统一的疗效判断标准,我们将术前与术后肿瘤体积变化、瘤内有无血供、增强CT值、增强后有无强化、血清CEA作为疗效判断标准。治疗后 1、2、6个月复查胸部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和血清CEA。如肿瘤完全消融(肿瘤体积缩小,瘤内无血供,增强CT值小于5 HU,增强无强化)相当于肿瘤完全消失(CR);肿瘤部分消融(肿瘤体积缩小或无变化,瘤内有少许血供,增强CT值5~15 HU,增强肿瘤周边不规则强化),相当于肿瘤部分缓解(PR);肿瘤无变化(肿瘤体积无变化,瘤内仍有血供,增强CT值大于15 HU,增强肿瘤强化)相当于肿瘤稳定(NC);肿瘤进展(肿瘤体积增大,瘤内仍有丰富血供,增强CT值大于30 HU,增强肿瘤明显强化)相当于肿瘤进展(PD),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肿瘤稳定(NC)、肿瘤进展(PD)按WHO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指标判定。CEA下降说明治疗有效,升高提示肿瘤复发或恶化。

1.2.3 不良反应 术中有无咳嗽、胸痛、发热、咯血、电极致烫伤;术毕复查CT平扫有无气胸、肺内出血、胸腔积液。术后复查CT有无肺部感染,继发性肺脓肿。化疗后观察骨髓抑制、胃肠反应、脱发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两组均在治疗6个月后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81.3%,其中肿瘤最大径7 cm以上有4例在RFA 1个月后复查胸部增强CT后,肿瘤周边有强化,再次RFA术;对照组有效率为43.8%,两组有效率(CR+PR)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见图1、表 1。

2.2 CT值变化

观察组16例患者均在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针对RFA肿瘤进行CT值测定,术前平均CT值为47.23 HU,术后立即26.67 HU,术后1个月平扫:14.12 HU,术后1个月增强22.25 HU。术前和术后即刻或术后1个月平扫测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平扫和增强测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图1 右下肺鳞癌病例RFA术前后图像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近期疗效比较(例)

表2 CT值变化

2.3 生存期

随访 6、9、12、15、18、21 和 24 个月 时的 生存率,详见图2,观察组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对照组为1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4 不良反应

2.4.1 观察组 RFA术中有咳嗽2例、胸痛3例、发热1例未予特殊处理,自行好转;咯血2例予白眉蛇毒凝血酶1 ku肌注后无咯血;无一例电极烫伤。术毕有气胸3例,肺压缩20%~60%,其中2例经胸腔穿刺抽气后肺复张,1例胸腔闭式引流2 d复查肺复张拔管,肺内出血2例予氨甲环酸静脉滴注3 d、头孢呋辛抗炎5 d复查吸收,术后继发性肺脓肿1例,经抗炎处理好转。化疗后观察组骨髓抑制5例(31.3%),胃肠反应10例(62.5%),脱发8例(50.0%)。

2.4.2 对照组 骨髓抑制6例(37.5%)、胃肠反应11例(68.8%)、脱发6例(37.5%)。两组骨髓抑制、胃肠反应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脱发在治疗完成后逐渐长出。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晚期NSCLC治疗疗效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抗癌工作者,各家尝试多种综合治疗手段,主要局部联合全身治疗。局部治疗除手术外有消融、放射性I125粒子组织间放疗及局部灌注化疗等,全身治疗包括全身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如何联用均有报道,各有优缺点。

多电极高温射频利用射频电流,使组织内极性分子发生高速震荡产生摩擦,产生热能,使局部温度升高,当达到90℃,可有效地快速杀死局部肿瘤细胞。同时可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有利于防止肿瘤转移,肿瘤周围正常肺组织可通过血液循环和呼气散热,肿瘤周围正常肺组织的导电性及导热性差,使局部热量不易散发,积聚在消融区的边缘,使能量可以充分集中在病变部位[4];肿瘤的实体部分坏死更加完全[5]。多电极子针同时展开构成的最大径约4.0 cm的球形,使消融范围最大增加到5.0 cm。因此,RFA治疗肺部肿瘤是可行而有效的。

图2 两组生存曲线(寿命表法)

RFA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肿瘤能力可得到明显增强[6],大量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减轻了肿瘤组织的免疫抑制作用;肿瘤细胞加热后可以合成热休克蛋白(HSP),HSP具有递呈抗原的作用,激发特异抗肿瘤CD8+T淋巴细胞反应,两方面共同作用使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8],可增加化疗的敏感性[8]。高温热疗可以使肿瘤细胞的抗原决定簇改变空间结构,从而改变其抗原性,激发机体特异性的免疫应答,杀伤同源性的肿瘤细胞。RFA可重复治疗。

本研究疗效判断以术前与术后肿瘤体积变化、瘤内有无血供,术前,术后CT值变化,增强后有无强化,血清CEA作为标准。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近期疗效有显著差异,且肿瘤最大径越小,疗效越好,与玄云鹏等[9]和 Rossi等[10]报道一致。 两组生存期:观察组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对照组为15个月,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能与病例数较少和随访时间较短有关。两组不良反应,观察组在术中及术后咳嗽、胸痛、发热、咯血、气胸、肺内出血、胸腔积液、继发性肺脓肿均较轻,经积极处理好转。对化疗不良反应:观察组骨髓抑制5例、胃肠反应10例、脱发为8例;对照组骨髓抑制6例、胃肠反应11例、脱发6例,两组之间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RFA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周围型中晚期NSCLC,较单纯化疗提高疗效,生存时间延长,不良反应轻,操作简便安全。RFA联合全身化疗可作为一种治疗中晚期NSCLC的有效方法,值得关注。

[1]Oshowo A,Gillams A,Harrison E,et al.Comparison of resection a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treatment of solitary colorectal Ivermetastases[J].Br J Surg,2003,90: 1240-1243.

[2]胡 牧,支修益,刘宝东,等.CT引导三维重建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肺癌近期疗效评价 [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0,22: 26-28.

[3]黄子林,吴沛宏,赵 明,等.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局部晚期肺癌 78例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751-2754.

[4]刘宝东,支修益,刘 磊,等.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J].中国肺癌杂志,2009,12: 775-779.

[5]孙志超,肖湘生.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现状与进展[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7,16:781-784.

[6]吴沛宏,赵 明,范卫君,等.肺部实体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 321-324.

[7]张卫强,索晓惠,林 华.高温射频消融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J].中国全科医学,2002,5:197-198,200.

[8]赵 健,吴一龙,王远东,等.射频消融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J].肿瘤防治研究,2004,31:495-497.

[9]玄云鹏,王明钊.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J].国际肿瘤学杂志,2009,36:606-609.

[10] Rossi S,Dore R,Cascina A,et al.Percutaneous computed tomography-guided radiofrequency thermal ablation of small unresectable lung tumours [J].Eur Respir J,2006,27: 556-563.

猜你喜欢
复查消融射频
消融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勘 误
强化复查机制 提高抄表质量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