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体系视角下企业创新驱动的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基于嘉兴外贸企业的调查

2013-10-29 08:26王晓辉张细香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3年4期
关键词:选项升级问卷

王晓辉、张细香

(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目前国内外贸行业和企业都清醒的认识到,低成本扩展的外贸道路已经越来越难走,经营成本持续上涨和国外市场需求不畅“倒逼”外贸企业转型升级,转型升级已经到了关乎企业生死攸关的重要时刻。为此,课题组对嘉兴外贸企业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深入探究外贸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因素。

一、调查企业的概况和实施转型升级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企业的概况

嘉兴作为我国较早开放的沿海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十五个城市之一,经济外向度较高,2012年全市进出口总值287.44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为62.4%。截至2012年10月底,嘉兴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4203家,课题组对其中出口业绩排名靠前、数量约占总数5%左右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些企业既是嘉兴市外贸经济的支柱,也是本地区转型升级的先锋,它们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本次调查问卷共回收198份,经统计分析,全部有效。在被调查企业中,从企业生存时间、规模大小和经营类型来看,选取的样本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情况

企业对转型升级时机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有47家企业认为当前经济形势为企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有52家企业虽然坚定了转型升级的决心,但认为当前经济形势并不利于转型升级;剩下不愿意转型升级的企业中除了16家是由于本行业发展前景良好外,其余均是惧怕转型升级风险太大。

调查企业中有52家企业经历过转型升级,占调查企业总数的26%,其中27家实施产品升级,8家采取进入新市场,3家采取商业模式转变,只有2家实施产业升级;另有32家表示考虑过转型升级,占调查企业总数的16%,但这些企业无1家选择产业转型升级。总体来看,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大,与各级政府所倡导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存在一定差距。

二、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分析

(一)基本模型

1783年法国数学家与航海家Borda提出一个判断各候选人优劣的方法:由每个投票人对m个候选人排序,将m-1、m-2,…,1,0分别赋予排在第一位、第二位、……,倒数第二位、末位的候选人,然后计算各候选人的得分总数(即Borda数)。得分最高的候选人获胜。第k个候选人的Borda数的计算公式为:

问卷中涉及多个选项并要排序时,由多人对问卷进行回答,则问题可以转换成群体对多个选项重要性的判断,可以利用Borda数来计算各选项的得分总数(即Borda数)。

在计算过程中,有些选项问卷回答者不认为其重要,并未选择并给它进行排序,对于这样的选项则采用m代替,当有多个选项该问卷回答者未给予答案时,同时将这些选项用m代替。

(二)数据说明

本次调查问卷对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进行了调查,问卷中给出了14个选项,要求企业按照重要性大小进行排序,198份问卷中剔除没有回答的企业之外,共有184份有效问卷。课题组统计问卷时,对于未选择的选项其排序为14,将14、13、……、2、1、0分别赋予每个问卷回答者对选项排名为1、2、……、13、14的选项,并计算各选项的得分总数。这样,各选项的得分总数比较大,为看起来直观,对得分总数进行了平均处理,得到各选项的平均得分。Borda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三)计算结果

利用(2)得到各选项的Borda均值(表1)。

表1 当前妨碍企业转型升级的各选项的Borda均值

挑出其中重要性大的选项s项(根据Borda均值选择,Borda均值越大其越重要),并利用归一化处理方式来计算权值:

利用上述公式,得到当前妨碍企业转型升级影响选项及其权值(表2)。

表2 妨碍企业转型升级重要指标及其权重

(四)结果分析

由上分析可知,目前企业转型升级过程遇到的最大障碍来自内部,其次才是外部。由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需要高投入并伴随着高风险,虽然企业家转型升级意识增强了,但多数企业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普遍尚未建立,企业管理制度都还比较落后,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有效规避和分散市场风险的工具与能力不足、金融资源匮乏、缺少市场知识、高端人才缺乏、企业员工素质偏低和技术知识、自主开发能力薄弱等内部障碍因素的制约。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外部障碍主要来自跨国公司的挤压和技术支撑体系的障碍,跨国公司控制市场终端、技术门槛过高和市场准入限制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并不显著。

三、影响外贸企业扩大出口规模和转型做内销的重要因素分析

课题组对企业在扩大出口规模和开拓国内市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了专项调查,仍然运用上述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

(一)影响企业扩大出口规模的重要因素及其权重

课题组设计了14个影响企业出口的因素,通过调查数据处理之后发现,影响企业出口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同样来自于国内。国外需求下降虽然对企业出口带来一定影响,但弱于出口产品成本上升和人民币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和市场入认证、产品测试等费用增加对企业出口带来的影响弱于国内企业之间过度竞争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表3)。

表3 影响企业扩大出口规模的重要因素及其权重

(二)影响外贸企业转型做内贸的重要因素及其权重

调查企业中有159家兼营内贸业务,占调查企业总数80%。课题组设计了14个影响外贸企业转型做内贸的制约因素,对调查数据处理后发现,企业并不缺少适合国内市场的产品,国内消费者对国外品牌认可度高和国内销售价格低于国外价格两个因素也不是影响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的重要因素。当前企业转型做内贸遇到的制约因素主要分为三个大方面:首先,由于国内流通领域发展滞后于国际市场,流通渠道专业化分工程度低和内贸游戏规则复杂,很多外贸企业受缺少进入国内市场的销售渠道、国内货款收回稳定度低和缺少开发国内市场的营销能力等因素影响,转型做内贸的积极性不高。其次,国内市场法律环境不健全和消费观念不成熟也是影响外贸企业转型做内销的一个困扰因素,外贸企业产品同质性本身就高,内销后国内企业间价格竞争更加激烈,再加上国内消费者一味追求低价产品以及假冒伪劣产品的增多,很多外贸企业一时很难寻找到可长远发展的市场空间。再次,国内物流成本高、内销政策没有外销优惠和缺少自主品牌也是影响出口企业内销的原因(表4)。

四、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分析

外贸企业创新意识在市场需求驱动下有所增强,63.6%企业设有自己独立的研发机构,但主要还是接受委托企业(供应商)要求作相应研发或技术引进后的二次创新,且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的紧密度还不够;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虽较以前有所提升,但原始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仍是导致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制约因素。课题组对当前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了专项调查,对198份问卷各选项的调查情况统计(选择选项A,则该问卷行对应A列出用1表示,否则用0表示)结果见表5。

表4 影响外贸企业转型做内销的重要因素及其权重

表5 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遇到的困难调查数据统计表(多选)

对调查统计数据用归一化处理方式来计算权值:

利用上述公式,得到当前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各选项权重(表6)。

表6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各选项权重

可见,当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过程遇到的障碍首先是创新人才的短缺,其次是缺乏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创新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源动力,市场需求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拉力,这两个因素的短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非常巨大,如果不能有效缓解这两个因素的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很难取得突破。

五、结 论

(一)企业转型升级必须依靠创新来驱动

“十二五”是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战略重点在转型,这个转变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必须依靠创新来驱动。因此,必须走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企业转型之路,加快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知识(信息)的增长和技术的创新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逐步降低技术引进与模仿比例,让自主创新成为企业技术的主要来源,不断提升企业产品的核心技术及品牌附加值,稳步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1],推动外贸发展方式的根本改变。

(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依赖区域创新体系的支撑

单个企业很难缓解和突破创新资源约束的困境,必须依靠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多渠道获取创新资源促进技术链的整体突破,不断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2]。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各个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有所增强,但是创新资源的网路流通渠道还不畅通,“政(政府)、产(产业)、学(学校)、研(科研机构)、金(金融机构)”创新主体间的合作深度还不够,这些不同组织间建立的仅是一种弱关系技术创新网络[3],因而就出现了科技与经济融合度不高、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因此,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同时,要从体制和机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搭建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平台,全面、协调推进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将创新驱动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坚持把优化区域创新布局作为关键支撑,有效缓解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规避和分散市场风险的工具与能力不足、金融资源匮乏、缺乏有效的市场信息、高端人才短缺等实际问题,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三)采取柔性管理的生产经营方式不断提高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

企业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组织,技术创新的首要目标就是盈利,不少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成功企业都加大对外部产品性创新资源的获取。这些企业在加强对创新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能力同时,不断改进商业模式,通过建立合理的组织体系,采取稳定性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的生产经营方式,以信息交换、委托开发和技术开发股份制等方式,以产品或项目为纽带,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的合作联合创新,有效获取了企业外部的技术资源和商业化资源,促进成员之间的创新合作与成果分享,不但保证企业成功地从创新中获得收益,而且多渠道化解科技创新风险[4]。目前,我国企业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普遍尚未建立,企业创新过程中受创新资源短缺和承担市场风险能力不足双重因素的制约,如果能够将以往技术资源占有机制拓展成技术创新分享制,不但可以有效突破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瓶颈的制约,而且在降低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过程中延伸产业链条。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不断提高创新意识,提高企业的管理组织水平,以企业自身的特点出发,依据合作创新者特征和创新资源的类别等内容采取差异化的管理,企业柔性管理的能力越强,企业实现突破性创新的能力就越强。

[1]魏明.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战略转型研究——以宁波为例[J].企业经济2012(2),P34-36.

[2]孔欣欣.自主创新是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6(2),P3-7.

[3]毛文静.企业技术创新悖论及其网络机制干预研究[J].科学与管理2012(1),P62-66.

[4]陈爽英,井润田,邵云飞.开放式创新条件下企业创新资源获取机制的拓展——基于Teece理论框架的改进[J].管理学报2012(4),P542-547.

猜你喜欢
选项升级问卷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回暖与升级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问卷网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