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文化建设与区域社会发展
——以杭州大学城与仓前镇为例

2013-10-28 02:43张卫良胡悦晗
关键词:大学城大学区域

张卫良,胡悦晗

(杭州师范大学 城市学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36)

城市学研究

大学城:文化建设与区域社会发展
——以杭州大学城与仓前镇为例

张卫良,胡悦晗

(杭州师范大学 城市学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36)

在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大学城”建设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杭州大学城位于江南风格鲜明、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余杭仓前镇,大学城的建设必将造就新的文化内涵,并推进区域社会的发展。现实的问题是如何以大学城建设为契机,通过与区域社会传统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培育一种新的创新文化,形成一个新型的现代社区。

大学城;仓前镇;历史文化遗产;社会发展

在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大学城”建设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也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大学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有着紧密的关系,两者存在着彼此依存、互为推动的关系,如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戴维斯分校、伯克利分校以及斯坦福大学的所在地,先后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新型知识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中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大城市兴起了一个新建大学集中区的浪潮,具体表现为将该城市内的一些高校或校区相对集中地建设在城市的某一区域,号称“大学城”。*目前有三种称呼:“大学城”、“ 高教园区”和“大学园区”。参见俞建伟、林麒《“大学城”与“高教园区”辨析》,《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2期,第19页。这种形式的大学城往往是高校数量的叠加,与真正的大学城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无法促进区域社会文化内涵的提升。近20年来,有关大学城的研究和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从规划角度对单个大学城的布局进行探讨;(二)从高等教育角度,探讨大学城现象的背景及其发展模式;(三)从地理学角度探讨大学城的区位选择以及对其所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四)从经济发展角度探讨大学城建设对周边地区产业的影响。[1]这些研究大多以大学为中心考察,对大学城所在区域社会的发展轨迹、历史与文化特色、社会整合等层面鲜有论及,本文以杭州大学城与仓前镇为考察对象,探讨大学城与仓前镇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以利于大学城的可持续发展。

仓前镇区域是余杭区的中心区域,也是杭州市的重要腹地。这个区域总面积达48.9平方公里。从自然地理要素来看,仓前镇区域地处杭嘉湖平原和浙西丘陵山地的过渡地带,大致以东苕溪一带为界,西部为山地丘陵区,东部为堆积平原区,地势走向从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多山,山峰海拔500米以上。余杭塘河横穿全镇,东苕溪流经西侧,在镇西南边缘有宋家山、万金山丘陵,东北角寡山、吴山孤峙,与平原隔水相望,形成山水相嵌的优美景色。

仓前镇区域河流众多,水网密布,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整体来说,地貌形态属于湿地风格,地表长期或季节性处在过湿或积水状态,生长有湿生、沼生、浅水生植物,生长繁殖力强,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仓前镇周遭自古以来农业发达,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仓前镇原名灵源,仓前的形成缘于中国古代粮政制度。官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而设置粮仓,以避免“谷贱伤农”,又防止“谷贵伤民”。仓前最早的遗址起源于唐代,现已不可考。南宋绍兴二年(1132),官府在街北建临安便民仓,古以南为前,遂称仓前街。清代嘉庆年间,临安便民仓“在县东十里”,“永贞初张纲为守,奏置余杭仓宇四十三间,筑仓城周回四里,久废,址不可考”,此后历任地方官吏均有修葺添补。“济知县龚嵘查案旧址,捐俸建设仓廒房屋,积谷一百石,并劝率各里积储,以通三年九年之蓄。雍正五年添建仓廒六间,每间贮谷五百石,七年添建一十九间,八年添建一十六间”。[2]通过比照各朝历修府志中的相关记载可以看出,便民仓的地址有所变更,由余杭县城西南移至东南一带。解放以后,仓前镇区域依然是杭州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每年能提供商品粮5000吨以上。[3](PP.11-12)仓前在粮食生产、粮食储运方面颇具特色。1988年5月5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粮农组织和中国商业部联合举办的“粮食散装搬运储藏讨论会”的亚太代表和粮农组织成员国代表曾赴仓前考察粮库。

自古以来,仓前的水路就很发达,其通过东苕溪、余杭塘河等河道与杭州的水路相连,余杭塘河属于京杭大运河的末端,余杭塘河系大运河尾段,自杭州市大关(北新关)至余杭镇东门桥,全长19.66公里,河面宽约40米,常年水深2.9米。[3](PP.42,52)自古以来,这一带交通便捷,属于“水盈可胜三五百斛之舟,遇旱,仅可胜百斛之舟”,[4]沿岸有钱神等多个码头,这样船舶可以经余杭塘河直接抵达杭州,甚至“从拱宸桥运河起,可通至上海、苏州、湖州、嘉兴等处;循钱塘江逆流,可以达至富阳、桐庐、建德等处”。*江南问题研究会编《杭州概况调查》,1949年。在1949年以后,仓前镇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水路、铁路及公路先后汇聚此区域,交通运输条件有了新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新构筑的杭长铁路经过仓前镇,并设有仓前货运站。1970年这条铁路复建,有一个时期,铁路运输繁忙,仓前虽然只有货运站,但对于经济发展仍有很重要的意义。另外,公路体系也逐渐完善起来,104国道和杭徽公路先后在该区域周边穿越,最近10多年,东西大道和文一西路又贯穿全镇,加上祥仓、余仓、良仓和上仓等乡村公路,仓前镇形成了一个公路、铁路和水路互补的交通网络。

“仓前”地名虽然自宋代以来一直沿用,但仓前镇的行政区划随着社会发展有变动和调整,行政隶属关系也在不断的变化。从宋代至民国时期,仓前分别隶属于临安和余杭等地方政府。1946年,余杭县设置仓前、南涧、黄湖3个区,23个乡镇,即在城镇(余杭镇)、仓前镇、闲林镇等。1949年以后,仓前镇的隶属关系也多次发生变更。1950年5月,余杭县调整为1个直属镇(在城镇)、5个区、43个乡,其中仓前区辖仓前、永胜、万和、吴山、连埧、永乐、灵东7个乡。1956年,余杭县撤销仁爱、舟枕、闲林、仓前4个区,仓前乡、永乐乡、万和乡合并为仓前乡;吴山乡与连埧乡以及永乐乡三、四村、仓前乡七村合并为胜利乡;灵东乡与永胜乡以及仓前乡一村合并为前进乡。1958年10月,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撤销乡的建制。余杭县116个农业合作社组成跃进、仓前、黄湖等7个人民公社。同月,余杭县撤销,并入临安县。1959年3月,仓前公社设仓前、何母、吴山、前进4个管理区。1987年底,余杭县行政区划为1个县直属镇、5个区、18个镇、34个乡、68个居民区、575个行政村、4751个村民小组。仓前成为余杭县下辖18个镇之一,其行政村数、户数及人口数在余杭县下辖镇中位居前列。仓前镇共辖16个行政村,即仓前村、通义村、长松园村、梅家村、林场村、宋家山村、朱庙村、葛巷村、石华村、灵东村、圣殿村、章家村、高桥村、会源桥村、渔民村和永兴村,包括23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达6041户,总人口23447人。[3]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底全镇人口32233人,绝大多数是农民,这与其农业特征是相吻合的。根据最新的统计数字,仓前街道行政区域面积42平方公里,辖9个建制村、1个社区,人口3.15万人。[5]其中,灵源村是仓前镇政府所在地,全村总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水田面积3336亩,共有村民小组42个,1026户,4083人。[6]

当前,仓前镇区域虽然仍以农业为主导,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非农业生产方式在加速进行,并且形成了一种新的区域格局。如果以杭长铁路为界,仓前镇可以分成两大部分:铁路以北区域以乡村风貌为主,农业仍占明显的优势;而在铁路之南,随着高桥工业园区的发展以及浙江海创园的建设,这个区块正在迅速地向城市化蜕变,传统农业的痕迹在快速地消退。仓前区位的这种南北差异明显呈现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分离趋势,而大学城在铁路之南的构建契合了时代发展的特点。

新的杭州大学城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启动的,与原有“大学城”的构建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首先,在大学城的建设理念上不再单纯追求规模、追求数量。我国已往的大学城模式通常是在一个划定区域的空间里迅速建造众多的校舍,形成所谓的“大学城”;其次,在办学理念上,新的大学城期望能够与城市、社区相融合,在充分尊重既有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与所在区域的社区形成有机的统一,真正做到城在“大学”中,大学在“城”中,而不再是孤立的大学所在地,没有城市居民,没有城市社区;再次,期望大学城成为知识集成创新的引擎,而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基地。现代大学既是人才培养的高地,也是知识创新的集中地,现代大学对于推进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新的杭州大学城担负着新的使命,被寄望于形成美国斯坦福大学创造的那种社会效应,真正实现“产学研”的结合,培育一种创新文化,形成一个新型的现代社区。

杭州大学城坐落于杭州城的西北方向,紧邻仓前古镇。在仓前镇区域,地方政府围绕杭州大学城已经做了一个宏大的区域发展规划,注重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相结合,希望建成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社区或“硅谷”。2009年,在仓前镇的核心区域,政府规划了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核心创业园区“海创园”,面积约113平方公里,近期重点建设区35平方公里,其布局与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相衔接,分6个功能区块: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研发区块、高等教育区块、电子商务、工业设计和服务外包区块、南湖总部金融区块、研发产业化区块和创新基地配套服务中心区块。海创园的目标是通过5年的努力,引进10名左右在业内有较大影响、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地位的科技领军人才,集聚100名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的高端研发人才,1000名左右熟悉掌握研发技能的科研骨干,集聚一批具有旺盛创造力的海外高层次创新团队。[7]这一区域也是杭州余杭创新基地,功能定位是高教区、高新区和高尚居住区,建设融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科技之美和艺术之美于一体的城市示范区,该基地规划总面积98.9平方公里,是杭州城区最大的高新产业发展连片地块。现有区域具有生态优势、区位优势、教育优势和产业优势,已驻有阿里巴巴淘宝城、恒生科技园、易文赛、大运盈通、尚越光电、华芯科技等一大批优质企业。2011年,浙江海创园、天津滨海科技城、武汉东湖科技城和北京未来科技城一起列为中央企业集中建设的四大人才基地,统称为未来科技城。

杭州大学城在浙江未来科技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首先,大学城位置处于整个规划园区的中心区,与海创园的创新孵化园相毗邻。2008年,杭州市政府在余杭仓前高教科研园区为杭州师范大学新征3000亩地,建设杭州大学城,同时保留现有下沙校园,并在萧山建设湘湖学院分校园。[8]2009年5月,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用地获得国土资源部批准。2009年6月,新校区奠基开工。大学城规划总面积216公顷,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建设总投资94亿元左右,分三期建设。[9]2009年10月,《杭州大学城城市设计》获批准,大学城东至规划常二路,南至规划海曙路,西至规划良睦路,北至宣杭铁路南侧防护绿带,用地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一带、一环、两心、四轴、六区”的结构。[10]仓前校区一期工程的规划方案于2009年上旬完成,该方案用地面积约60 hm2,包含教学区、生活区、中心区和场馆区等几大区域,总建筑面积约60万m2。[11]截止最新进展情况,大学城一期工程于2012年底基本完工,2013年上半年学校入驻。

杭州大学城以最新的生态学理念来构建,目标是与原有生态环境相协调,这与下沙高教园区建在较为空旷与偏僻的城市边缘地带不同。新的大学城规划方案充分考虑了其毗邻西溪湿地的独特优势,十分强调“生态优先理念,保护好仓前湿地,做好引水入校园文章”,[12]提出“湿地书院”的整体设计理念。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大学城的教学区与生活区建筑方案基于“曲港通幽荡小舟,天然野趣镜中流。含烟竹叶摇清水,带雨芦花绽绿洲”的生态环境,做到青砖、黛瓦、粉墙的整体建筑色调掩映在“一曲溪流一曲烟”的自然景观之中,朗朗书声、悠悠丝竹,楼前桐花、墙外杨柳,写不尽多少江南风情。[13]在杭州大学城一期工程中,这种理念已初露端倪,或许这能较好地诠释江南水乡的风貌特征和文化魅力。另外,杭州大学城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又着眼于国际一流高校的先进理念,提出“节能型、数字化和花园式”,突出“品质、人文、生态、创新、开放、综合、效益”七个方面,期望能够既承续杭师大百年悠久历史的文脉,透射出湿地之灵气、水乡之神韵,又能不拘一格,创造出大学与城市之间一种新的对话方式,以实现传统与现代、人文与科技、社会与生态的完美结合。其中,这一设计理念具体呈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杭州大学城基于营造开放式校园的理念,引水入城、入校,以水环绕校园,构建“无墙”空间,实现大学向城市敞开、城市向大学延伸、城市与大学的有机融合。

(二)一所城校互动共融的大学。杭州大学城充分运用高教综合体概念,通过确立10余个综合体,创新大学与城市、社会、社区的共融共享方式,建立大学校园与城市间的新型对话互动关系,实现教学、科研、商业、旅游、人居、休闲、创意等产学研的多功能复合。

(三)一所学部组团式融合的大学。杭州大学城的规划设计与专业学科的建设规划紧密结合,通过引入非均质、组团化的圈层结构,构筑人文、社科、理工、医学、艺术、体育等各类专业学科既有机统一又相对独立的学部组团、学科综合体,营造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多层次、人性化的交流平台。

(四)一所充满文化情怀的大学。杭州大学城立足展现“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城市人文精神,承续百年名校之文脉,结合仓前地域之特色,塑造多个浮萍形态的组团,创造一系列彰显杭州文化元素和校园历史文化情怀的环境和场所。

(五)一所彰显湿地神韵的大学。杭州大学城以湿地生态为依托,充分挖掘水、溪、河之魅力,余杭塘河在校内延绵,若干生态岛屿点缀其中,校园周边绿水环绕,校内大船小舟徜徉其中,水之灵动、大学之灵气,呼之欲出,江南水乡之风情、湿地书院之神韵,令人回味无穷。[14]

从上述阐述可以看到,“湿地书院”仅是一种大学形态建构的理想,在大学的核心理念方面,“书院”已经无法涵盖现代大学发展的要素、内容及其载体。在现代社会,大学城作为一种新的时代产物,与以往的大学城建设也已经有了本质的差别。首先在建筑理念、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方面的提升,既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江南的建筑元素,又考虑现代的建筑特征,做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其次在大学与城市互动的关系层面,既考虑大学对于社会的作用,又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最终实现大学与社区的融合;复次,在大学的社会功能方面,既考虑大学的文化传承作用,又考虑大学的科技创新作用,为大学的发展预留了空间。总之,杭州大学城构建的无疑是一个具有江南风格的、符合现代大学办学规律的、又有着社会影响力的大学城。

作为研究对象,大学城其实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其形成不但基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而且也基于社会文化教育的传统和水准。大学城的表现形式是大学功能与社会结构的相互叠合,传递知识创造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其发展往往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的过程。在我国的大学城建设中,大多数大学城并没有按照区域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来建设,更多的是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大学城承载的仅仅是城市开发功能,政府把大学置于城市边缘区域,创造一种“嵌入模式”的城市形态,规划方案并没有顾及那个区域社会的整体状况,也没有做比较深入的研究。政府通过几年的快速推进,造就了一种生硬的大学城,但并没有建成一个有机的新型城市社区。

我国的大学城建设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教学型”大学城。这类大学城往往是普通高等院校,非重点大学,非研究型大学,有些甚至是职业技术学院的聚集地,可以称之为市场模式的“教育集散地”。虽然我们强调以市场为导向,集约利用公共资源,如教学资源、信息资源、文化娱乐设施、公共交通以及各种基础设施等,但结果是各个大学恰似一个一个的工厂,互设边界,公共资源并没有得到广泛合理的利用,而且各个大学有同质性发展的趋势。这类大学城在中国最有代表性,通过行政力量,成片聚集,形成规模巨大的高教园区。同时,这类大学城也强调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导向,以市场来检测大学自身的生命力。

第二种是“科技创新型”大学城。这类大学城通常是研究型大学尤其是理工科大学和一些科技研究机构集合的特定区域,其目的是把大学和科研机构集中于一个区域,使图书、情报、信息设施等研究资源得到共享互助,促使科学知识的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在国外,这类大学城是比较突出的,如以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为核心的大学城,带动了波士顿—剑桥科学工业综合体;以哥伦比亚、纽约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为核心的大学城,带动了纽约—新泽西科学工业综合体;以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为核心的大学城,带动了旧金山—泊洛阿托工业综合体,“硅谷”就是这样的典型。

第三种是“知识创造型”大学城。这类大学城通常有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在知识创造方面具有巨大的活力,对于社会和人类有持久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像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都是这方面的典范,以一所大学之力,成就了影响非凡的大学城。

新的杭州大学城与以往我国的高教园区在理念、功能与结构要素等方面存有明显的差异,“大学城”更侧重于大学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而“高教园区”侧重于园区内部高等院校的关系,目标是实现园区内部办学主体之间的互补以及教育资源的共享。在国外,“大学城”除了传统的高等教育功能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趋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以及社区整合。“大学城”的构成需要有三个要素:以教学和研究为主体的教研体系、以学校和学生为主体的生活服务体系和以大学为依托形成的高科技产业体系。“大学城”比“高教园区”的定位更高、功能更强、构成要素也更加齐全。[15]在本质上说,大学城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除了基本的要素以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大学城与社区的有机统一。杭州大学城具备了这样的要素与条件,在这一区域中的浙江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已初具规模,而仓前镇已有的社区能够为大学城提供一个现实的基础,生活服务体系能够基本覆盖大学城的需求,反之,杭州大学城的发展又会促进这个区域社会的发展。

基于新的大学城功能与仓前的地方文化,如何以大学城建设为契机构建新型的区域文化仍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大学城本身可以说就是一种文化建设,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文化事业。大学文化对于区域社会的发展是不言而喻的,大学具有知识传承和知识创新的功能,有自身的文化机制,而作为一个既有地方区域,也存在一种“本土”属性的文化。对于新的杭州大学城来说,一是大学能否形成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价值观及办学理念;二是如何与仓前镇特有的历史文化遗产相协调;三是如何通过搭建相关载体,将数字网络、报刊传媒、学科交叉、民俗文化等多种资源有机结合,提升区域社会的文化内涵。而对于仓前镇来说,一是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二是如何挖掘和开发区域的文化资源;三是如何利用大学城的优势,提升原有社区文化,形成一种创新的区域社会文化。如果两者能够实现互补,那么大学城可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在文化上共生共享。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大学城需要理性定位。我们需要通过对各地已有大学城进行比较、分析和总结,从而使杭州大学城有理性的定位。在大学城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要以区域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大学城建设的长远目标,以“名校促名镇,名镇利名校”为方针,推进落实区域社会的科学发展观。规划中的杭州大学城毗邻历史悠久的仓前古镇,这就需要重视对原有历史文化的考察与研究,综合各种要素,使大学的发展与周边社区相协调,构建生态的、和谐的未来城市社区。大学城的形成将造就新的人口结构,从而改变原有人口模式。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大学城一般位于居民人数在10万人以下的城镇或小城市中,而且城镇中流动人口比例比较大,师生人数甚至超过城镇居民,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的城市社区。[16]仓前镇现有人口3万多,而随着大学城的建成,区域常住人口将迅速翻番,大学人口将改变原有人口结构,从而影响原有人口生态和与之相关的社会生态,产生一种新的社会生态环境。因而,大学城的理性定位有利于整个区域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城乡一体化”。

(二)大学城需要发挥知识创新优势。大学城、浙江未来科技城和仓前历史文化名镇之间应该通过资源整合推进区域社会的文化建设。大学具有自身的知识文化体系,有着明显优越的教学和学习条件,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建构。大学可以为浙江未来科技城和仓前镇的社区提供各项服务,如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技术推广和培训服务、开放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音乐厅、体育设施等教育和信息资源,以利于共享文化资源。而仓前镇已有比较成熟的社区服务,能够为大学提供以各种生活服务为主的支持,包括合适的住房出租、各种饮食服务、购物环境、社会治安以及公共交通等方面。通过大学与社区之间的协调与努力,最终可以达到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三)积极推进区域社会规划,建设有特色的大学城。在浙江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的背景下,大学城与高科技产业之间的合作似乎是一种显而易见的趋势,“海创园”是目前这个区域社会规划的重点。然而,在区域社会规划中,不应该忽略这个区域的文化特色,如何提升文化建设将关乎这个区域的持久影响力。现有规划仍缺乏对于整个区域的清晰定位,特别是仓前镇历史街区的保护问题尚未解决,而如何与杭州大学城之间的无缝对接更是一个大问题。因此,整体区域规划应该听取各方意见,既需要充分考虑大学城和未来科技城的作用,又需要考虑区域社会的特点,以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与大学城和现代科技文化之间的有机融合,提升杭州大学城的综合竞争力。

(四)整合既有的各种资源要素,充分挖掘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高校和地方政府应该携手协力,做好现有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且打造新的文化品牌。目前杭州师范大学已经与章太炎纪念馆合作,在仓前镇章太炎故居设立了“章太炎国学研修中心”。然而,这样的合作仍是一个起步,还可以有更多的全方位合作,如合作开发历史文化古街,打造大学城运河小镇、文化特色街,等等。在大学城的建设中,应该设立地方历史文化展示区,以呈现地方文化特色。

(五)扩大仓前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仓前镇在保护历史古迹、利用与开发文化遗产方面做了一些有特色的活动,“羊锅节”、“太炎故里·仓前镇文化艺术节”、“钱神杯”民间艺术踩街活动等有一定声誉。然而,仓前的知名度仍是非常有限的。随着杭州大学城的发展,中外合作交流项目日益增多,仓前镇将呈现大量的外国学生,因此,区域建设应该重视国际化这个特征,提前谋篇布局,无论是校园建设、街区整治还是社区管理,都需要考虑国际化这个因素,以使仓前获得良好的国际声誉。

总之,大学城与区域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如果各个主体之间能够实现大学城资源的共享与共建,那么,大学城必然能够构建一种新型的知识文化,既有利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也有利于营造国际化的平台,从而使这一区域社会能够可持续地发展,并成为国际知名的大学城。

[1]李元青,薛东前.大学城与城市边缘区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西部大学城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10).

[2]朱文藻,等.余杭县志(嘉庆):卷十四[M].张吉安,等修.台北: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

[3]余杭县志编纂委员会.余杭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4]朱金坤.余杭历史文化研究丛书(历史文献)(二)[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65.

[5]仓前镇概况[EB/OL].(2012-11-04).http://www.eyh.cn/class/class_184/articles/107.html.

[6]余杭区仓前街道灵源村新貌[EB/OL].(2012-11-04).http://xnc.zjnm.cn/zdxx/dytw/view.jsp.zdid=15871&lmid=3.

[7]陈坚.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落户余杭创新基地[N].杭州日报,2010-07-13.

[8]顾志法,应联行,严静.杭师大整体搬迁到仓前,原址将建西溪商务城[N].都市快报,2008-12-22.

[9]童杭丽.杭州大学城2014年在仓前建成[N].每日商报,2009-06-30.

[10]杭州大学城城市设计获批[EB/OL].(2012-11-02).http://www.hzplanning.gov.cn/Data/HTMLFile/2009-10/9c913446-12ee-4bed-9466-ce163192c4a0/440d1edc-663e-494c-82fe-f20563f0d04c.html.

[11]莫洲瑾,杨易栋.从“湿地书院”到“水乡学埠”——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中心区方案设计[J].城市建筑,2010,(7).

[12]邓国芳.建好杭州大学城,打造开放式校区[N].杭州日报,2008-07-08.

[13]莫洲瑾,林在国,骆靖巍.浅析情境式建筑设计方法——以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演艺中心为例[J].华中建筑,2012,(6).

[14]杭州大学城简介[EB/OL].(2012-11-03).http://jjc.hznu.edu.cn/xmjs/265340.shtml.

[15]俞建伟,林麒.“大学城”与“高教园区”辨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3,(2).

[16]吴开俊.国外大学城建设的背景及其发展走势[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6).

UniversityCity:CulturalConstructionandRegionalSocialDevelopment:TakingChangqianTownandHangzhouNormalUniversityasanExample

ZHANG Wei-liang, HU Yue-han

(Institutes of Urban Studie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36,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modern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ity” has become not only a common phenomenon,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new Hangzhou university city is located in Changqian Town, Yuhang Distric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distinctive style of the south and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The new university city will provide enriching connotations for the town and promote its social development. The real question is how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nurture a new innovative culture by combining with local social tradition and historical culture, developing a new-type modern community.

university city; Changqian Tow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social development

2013-04-02

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城市学研究”专项课题“大学城:历史与文化传承研究”(2012CSX53)的研究成果。

张卫良(1962-),男,浙江海宁人,杭州师范大学城市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从事城市史、社会经济史研究;胡悦晗(1980-),男,湖北襄阳人,历史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城市学研究所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城市史研究。

G127

A

1674-2338(2013)04-0106-07

(责任编辑吴芳)

2012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学学科转载前28位期刊排名

猜你喜欢
大学城大学区域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在我校大学城校区举行
分区域
大学城经济对城镇化影响初探——以呈贡大学城为例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图书馆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