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足浴对小儿外感发热体温域的影响

2013-10-27 02:02黄玲丽荆州市中医医院儿科湖北荆州43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咽痛外感鼻塞

黄玲丽,李 琳 (荆州市中医医院儿科, 湖北 荆州 434000)

中药足浴对小儿外感发热体温域的影响

黄玲丽,李 琳 (荆州市中医医院儿科, 湖北 荆州 434000)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足浴对小儿外感发热中体温域的不同影响,总结出最优化病例标准。方法:确诊病例366例,分为治疗1组138例(腋温37.5~38℃),治疗2组135例(腋温38.1~39℃),治疗3组93例(腋温39.1~40℃),均使用相同恒温药浴盆,足浴温度38~42℃,配合足部按摩,足浴时间30min/次,日2次。结果:治疗1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治疗1组显著短于另两组(P<0.01);主要伴随症状鼻塞的消失率88%,口渴的消失率74%,咽痛的消失率31%,咳嗽的消失率11%。结论:此中药方足浴加穴位按摩治疗对腋温在37.5~38℃、伴鼻塞和口渴症状的外感发热患儿疗效显著。而对腋温在39℃以上伴严重咳嗽或咽痛的患儿疗效欠佳,必需配合口服药或静脉给药。

小儿;外感发热;中药足浴;体温域

小儿外感发热常见于小儿急症,发病率高,传变迅速,可引起高热惊厥等较严重并发症。临床中西药治疗效果虽理想,但服药困难,针剂注射会造成患儿痛苦,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目前中医外治小儿发热降温护理方法较多,特别是中药足浴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更有效地提高中药足浴疗效,我科用3年时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研究资料并对其疗效作了进一步探讨,总结出最优化的病例标准,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诊断标准参照《新药(中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诊,有发热惊厥病史和来院出现惊厥症状的患儿不在观察范畴。临床确诊病例366例,男195例,女171例。最小的2岁零4个月,最大的14岁。均为发热时间在24h以内并来院前未服药的患儿,按体温域分为治疗1组138例(腋温37.5~38℃),平均年龄6.1岁。其中咽痛46例,鼻塞121例,口渴134例,咳嗽57例;治疗2组135例(腋温38.1~39℃),平均年龄5.8岁。其中咽痛52例,鼻塞119例,口渴134例,咳嗽64例;治疗3组93例(腋温39.1~40℃),平均年龄5.4岁。其中咽痛43例,鼻塞81例,口渴93例,咳嗽55例。3组间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用药情况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1),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足浴液的准备

柴胡20g、防风20g、桔梗30g、藿香30g、石膏100g、荆芥15g、鱼腥草30g、板蓝根30g,放入2000ml水中,武火煎煮30min,再文火煎煮至1000ml,取汁后再加水2000ml煎至1000ml备用。

1.2.2操作方法

1)将两份药汁合置于专用恒温药浴盆中(深圳市精锐实业有限公司生产,PMF-Ⅱ型),调节温度开关,将温度设定为38~42℃[1]。

2)将患儿双足浸泡药液中,药液以泡过足踝为度。

3)足部穴位按摩:取脚趾、足背、足跟、脚掌以皮肤发红为度,足三里、涌泉穴每穴按摩3min。采用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治疗,30min/次、2次/d。

1.3观察指标[2]

以退热为主要评定指标。痊愈:用药72h内,体温恢复正常(腋温降到37.2℃以下,不再回升),征候消失;有效:用药72h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征候部分消失;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

1.4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的显著性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3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3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比较

表1结果表明:治疗1组与治疗2组和治疗3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组与治疗3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示腋温在37.5~38℃之间中药足浴疗效明显。

2.23组72h治疗后体温复常疗效的比较

72h内体温复常人数的比较:治疗1组132例,占95.65%;治疗2组86例,占63.70%;治疗3组52例,占55.9%。结果表明:体温复常人数治疗1组与治疗2组和治疗3组比较,P<0.01;治疗2组与治疗3组比较P>0.05。

2.33组72h治疗后主要伴随症状消失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3组治疗3d主要伴随症状消失情况比较

表3结果表明: 伴随症状的消失情况鼻塞最理想;鼻塞和口渴症状的消失率明显高于咳嗽和咽痛的消失率,P<0.01。

3 讨 论

小儿外感发热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采用中医治疗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中药足浴虽外治于表,实则内治于里。此病多属风热外感,邪火上炎,患儿不但有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等卫分表证,大多同时也具有咽喉肿痛、寒热往来、面红烦渴、大便秘结的气分里证,故组方以疏风清热利烟,表里双解,内外双清为法。以荆芥、防风外散风热、发汗解表,柴胡透散表热,又和解半表半里之邪,石膏清气分之热,桔梗开宣肺气而利胸膈咽喉,藿香能发表化浊,鱼腥草、板蓝根清热解毒,和桔梗配伍更有清热止咳功效。同时配合穴位按摩与热药共同作用,可以加速血液、淋巴循环使全身腠理疏通,毛窍开放,加速代谢产物的排泄,起到发汗退热,疏通经络作用[3]。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此中药方足浴配合穴位按摩对液温在37.5~38℃,伴鼻塞和口渴症状的外感发热患儿疗效显著。而对液温在39℃以上伴严重咳嗽或咽痛的患儿疗效欠佳,必需配合其它治疗。

护理:①严格按照规定药温进行操作,不可太烫,以免烫伤皮肤。②在操作前应洗净双手,剪短指甲。③按摩穴位时,力度要适中,不能用力过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痛苦。④患儿足浴后由于大量出汗,体液丢失很多,要及时补充水分。⑤在足疗过程中,随时观察。⑥治疗完毕后,足疗盆清洗消毒备用。

[1]高燕.中药足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J].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19.

[2]李彪.外治基本理论的探讨[J].中医外治杂志,1999,8(8):3.

[3]张利群.手法治疗小儿高热50例[J].四川中医,1999,17(1):5.

20120919

黄玲丽(1963),女,副主任护师,现主要从事公共卫生工作。

R248.4

A

16731409(2013)03003202

[编辑] 何 勇

猜你喜欢
咽痛外感鼻塞
浅谈经方半夏汤论治寒湿咽痛*
鼻塞不通食辛夷花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支楠教授治疗外感温热病经验
流感和感冒是一回事吗
醋和酱油能治咽痛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