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抗系统战场电磁环境适应能力评估﹡

2013-10-27 06:35唐越平李云涛杜红梅
通信技术 2013年6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战场电磁

夏 斌, 唐越平, 李云涛, 杜红梅

(①六三八九三部队,河南 洛阳 471003;②装备学院,北京 101400)

0 引言

通信对抗系统是我军电子战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战场电磁环境适应能力关系到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作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但在通信对抗系统装备论证和研制期间缺乏对装备电磁环境适应能力[1-4]的分析。因此,有必要对通信对抗系统进行战场电磁环境适应能力进行评估,为首长机关合理用兵、量力用兵提供重要依据。

文中针对通信对抗系统的战场电磁环境适应能力,构建其评估指标集,提出采用模糊评估理论对通信对抗系统战场电磁环境适应能力进行评估。以某次通信对抗系统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为应用实例,在通信对抗系统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评估,以此验证评估方法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1 适应能力评估指标集

适应能力评估指标集[5-7]的确定一般根据评估目的和内容进行确定。通信对抗系统战场电磁环境适应能力主要选取截获能力、识别能力和干扰能力三个一级指标[8-9],如图1所示。

图1 通信对抗系统复杂电磁环境适应能力评估指标集

1.1 截获能力U1

表征截获能力能力的指标有控守概率、虚警概率、截获概率、侦察距离和测向精度等。

1.2 识别能力U2

主要表征识别能力指标包括侦察分选时间和识别置信度等。

1.3 干扰能力U3

干扰能力可以从敌方的功能下降中体现之外,还有干扰反应时间和引导干扰成功率等指标。

2 模糊评估模型及算法

2.1 建立一级指标的因素集

根据前面的指标体系可知,一级指标的因素集为:U = {U1, U2,… ,Un},其中Ui是一级指标的第i个因素,有其三级指标的m个子因素决定,即:

式中,Uij是一级指标中第i个因素的第 j个子因素。

2.2 确定指标权重

利用最优传递矩阵的概念对AHP改进,使之自然满足一致性要求,直接求出权重值,可最大程度地避免专家估计对权重分配的人为影响。改进的层次分析法[10]计算权重步骤如下:

(1)建立判断矩阵

设有n个指标,得两两比较判断矩阵C=(cij)n×n。矩阵C满足cij×cjk=cik等式时称C为一致性矩阵。

(2)C变换后的反对称阵W1

对C进行对数变换 W1=lncij,(i,j=1,2,…,n ),W1为反对称阵。评价灰类见表1。

表1 评价灰类

(3)求W1的最优传递矩阵W2

(4)求C的拟优一致阵W*

(5)求W*的特征向量ω

(6)归一化处理

对ω进行归一化处理,ω即为指标所对应的权重值。

2.3 确定评价等级集

2.4 构造模糊矩阵的隶属函数

隶属度的确定一般依靠隶属度函数[11]。采用简单但误差不大的一种折衷办法,模糊函数分为偏大型和偏小型[12],构造适当的隶属函数形式,确定其关键点,然后得出相应的隶属度,构成模糊矩阵,如图2所示。

图2 构造模糊矩阵的隶属函数

相对应的隶属度函数如下:

2.5 综合评价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通信对抗系统战场电磁环境适应能力的评价等级。

3 适应能力综合评估

通信对抗系统战场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训练主要构建了轻度、中度和重度复杂电磁环境[13-14],以模拟在不同作战阶段的战场电磁环境。

3.1 评估指标权重计算

指标判断矩阵如表2、表3、表4和表5所示,各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如下:

表2 适应能力指标判断矩阵

表3 截获能力指标判断矩阵

表4 识别能力指标判断矩阵

表5 干扰能力指标判断矩阵

3.2 指标隶属度计算

通信对抗系统战场电磁环境适应能力评估指标的隶属函数类型关键点的值如表6所示。

表6 评估指标隶属函数类型关键点值

某短波通信对抗系统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的复杂电磁环境试验结果(由于保密问题,案例中所有数据均为虚构数据)如表7所示。

假设评价等级集[15-16]为C=[优,良,中,差 ],则根据评估指标隶属函数类型关键点值和不同等级复杂电磁环境试验结果,按式(1)、式(2)、式(3)和式(4)进行计算,在轻度、中度和重度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指标隶属度分别如表8、表9和表10所示。

3.3 模糊综合评判

根据评价等级集C=[优,良,中,差 ] 和最大隶属度原则, 确定在轻度 、中度和重度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分别为“优秀”、 “中等”和“差”。

表7 复杂电磁环境试验结果

表8 轻度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指标隶属度矩阵

表9 中度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指标隶属度矩阵

表10 重度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指标隶属度矩阵

4 结语

基于通信对抗系统战场电磁环境适应性试验训练数据,在不同复杂度的战场电磁环境下,运用模糊理论和设置评估指标隶属函数类型关键点的值,对通信对抗系统战场电磁环境适应能力进行评估,其评估结果能够较好的反应了通信对抗系统在不同复杂度等级的战场电磁环境下的适应能力,验证了文中所提出的通信对抗系统战场电磁环境适应能力评估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1]彭新潮,沈明强.通信电子战系统电磁环境适应性分析[J].通信对抗,2008,101(02):53-55.

[2]宋海峰,苏庆福.信息系统电磁环境效应(E3)评估研究[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8,3(04):364-369.

[3]高斌,唐晓斌.复杂电磁环境效应研究初探[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8,3(04):345-350.

[4]姚富强,赵杭生,陆锐敏.新一代军用指挥信息系统的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需求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12,14(02):25-29.

[5]杨建桥.提高雷达侦察设备的电磁环境适应能力[J].电子对抗技术,2002,17(05):8-13.

[6]李竟然,刘小龙,刘俊.电子战装备复杂电磁环境下适应性试验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1(32):14-17.

[7]史彦斌,高宪军.航空机载超短波电台效能评估研究[J].通信技术,2010,43(02):51-53.

[8]KE Hongfa, CHEN Yongguang, WANG Guoyu.Target Assignment Model of Electronic Equipments Based on GM(1,1) Model[J].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 2005,17(03):235-242.

[9]陈佳昀,武斌,冯加建.PCA在超短波电台通信效能评估中的应用[J].通信技术,2008,41(12):224-226.

[10]王莲芬,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11]李洪兴,汪培庄.模糊数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

[12]KE Hongfa, CHEN Yongguang.An Interpolation Technique Based on Grey Relational Theory[J].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2006,18(01):79-83.

[13]尹成友.战场电磁环境分类与复杂性评价[J].信息对抗学术,2007(04):4-6.

[14]何祥,许斌,王国民,等.基于模糊数学的电磁环境复杂程度评估[J].舰船电子工程,1996,29(03):157-159.

[15]梁晓燕,喻韬.军事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2(01):100-102.

[16]徐立,袁艺,薛质.一种基于攻击图模型的网络安全评估方法[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1(04):44-46.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战场电磁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充能,发射!”走近高能电磁轨道炮
C-130:战场多面手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三维多孔电磁复合支架构建与理化表征
沙漠里的精灵
双线圈电磁系统电磁吸力仿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