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玲霞
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8例疗效观察
魏玲霞
目的探讨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急性脑梗死患者共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1%,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患者预后,临床效果显著。
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超早期;时间窗
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其病理基础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血栓形成,局部血液供应中断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其急性期一般指发病2周内。脑梗死的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高,有效地治疗特别重要。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尽快恢复缺血区供血有助于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者预后[1,2]。本文观察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急性脑梗死患者共76例,上述患者均符合神经病学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同时所有病例均排除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患者等溶栓治疗禁忌者。所选患者或其家属对实施尿激酶静脉溶栓的收益和风险均知情同意。所选患者从发病到治疗均在6 h以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49~73岁,平均年龄为(58.9±6.4)岁;其中合并有糖尿病患者3例,高血压患者6例;梗死部位在基底节区31例,脑叶梗死5例,其他部位梗死2例。对照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48~71岁,平均年龄为(59.3±5.5)岁;其中合并有糖尿病患者4例,高血压患者7例;梗死部位在基底节区30例,脑叶梗死5例,其他部位梗死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法,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自由基药物、脑保护剂类药物、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及急性期常规给予泮托拉唑预防消化道出血等治疗。检测和管理血压、控制血糖处理、颅内压升高患者给予降低颅内压处理等。观察组在患者发病后的6 h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具体方法:尿激酶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在半个小时内滴注完毕。观察组溶栓后同时给予上述常规治疗。
1.3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评定,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评定。
1.4疗效评定方法[4]根据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变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疗效分为4个级别: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和无效。总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两组所得实验数据均在统计学软件SPSS 14.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及疗效评定观察组治疗前和治疗两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35.1±3.4)、(9.6±2.3);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两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35.4±2.8)、(22.7±3.6);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本组治疗前评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1%,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评定结果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生存质量。急性脑梗死是脑部血管阻塞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过后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影响其生活质量,所以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中,静脉溶栓治疗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尿激酶超早期溶栓治疗疗效显著。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性损害非常敏感,急性脑梗死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和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缺血半暗带血流,该区脑组织损伤是可逆的,神经细胞可存活并恢复功能。缺血半暗带脑细胞损伤的可逆性是缺血性卒中患者急诊溶栓的病理学基础。当脑组织缺血缺氧数分钟之后,脑组织就会发生永久性死亡。所以能够尽早的恢复缺血脑组织血供,改善血流灌注,有助于挽救缺血半暗带区脑组织功能恢复。如果超过溶栓治疗时间窗,溶栓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改善效果不佳。研究表明,不同的溶栓治疗时间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产生不同影响。医院应建立缺血性卒中诊治绿色通道,使在溶栓时间窗内患者尽快入院,及时治疗,减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尿激酶是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常用药物,能够激活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溶解纤维蛋白,静脉滴注后纤溶酶活性迅速上升,使已形成的血栓在短时间内自行溶解,脑缺血区血流恢复,局部脑缺血所致神经功能障碍症状、体征减轻或恢复,从而起到溶栓作用[2,3]。我们在观察过程中仅有1例患者复查头颅CT时发生梗后继发小灶出血,1例溶栓后3 h发生牙龈小量出血,未做特殊处理,观察后自行停止。经过观察,我们只要严格掌握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用药前充分与家属沟通,静脉溶栓是基层医院可开展的紧急治疗方法,既不需要特殊设备,又能及时用药,安全性好,尤其在我们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1] 王秀艳,袁建新,王轶瑾,等.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6,19(3):210-212.
[2] 何茂林.急性脑梗死的溶柃时间窗及病理生理.中国危重病医学,2007,12(3):315-317.
[3] 周健.急性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治疗因素分析.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7,1(3):58-60.
[4] 吴克札.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1,9(6):29-30.
715400 陕西省韩城市人民医院内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