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宏茹
(保定市教师进修学校 河北 保定 071000)
哲学家、科学家培根说过,“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重要任务。那么,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课前准备活动是一节课的开始,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准备的模式:把上节课的课本收起,把下节课的书本放在桌子的中央,文具盒放在左上角,预备铃一响就安静下来,稍稍休息一会儿,教师告诉学生正确的坐姿,回答问题时的站姿等。这些习惯不是短期内就能养成的,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醒和督促。因此,刚开始时,教师要尽可能提前几分钟到教室,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做得好的及时表扬,做得不够好的要求他们向别人学习,尽量不要点名批评。教师应慢慢地将这种被动行为转变成主动行为,并鼓励学生与自己比、与同学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能够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
课堂教学是学生增长知识的最基本途径。学生只有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才能真正实现接受新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上课专心听讲,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二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还是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么说好。此外,还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是学生“听懂”课的关键。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教师对于学习的主要部分、关键问题等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使学生自觉地养成专心听课的习惯。
2.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中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尽量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
3.培养学生边听边记的习惯。听课必须有手的活动,随时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上或书上,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此外,教师讲课时要善于察看学生听课的表情,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反应淡漠,就应及时调整讲课内容方法;如有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要及时提醒。
对小学生来说,书写习惯主要是指:书写方法、书写姿势的正确性,包括字体、大小写、笔顺、标点符号和格式正确等等。因此,开始时要训练学生正确的坐姿,正确的握笔姿势,正确的书写姿势等。在平时,教师可以把正确坐姿及握笔的要点编成儿歌,如:“写字时,要做到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三个一’,要做到,字写工整视力好”。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的指导很重要,同时,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自己在板书和批改作业时应书写规范、整齐,不要写得潦草不清,应处处用自己的行为习惯影响学生,为学生作好表率示范。班级还可以定期地进行书法比赛,教师与学生共同评判,把选出的优秀作品张贴在墙上,供同学们观摩学习,从而尽快地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形成。
素质教育要求全体学生都应该主动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教师就要创造积极的参与热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首先要抓住儿童求新求异的心理,提供新鲜的东西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说得正确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这样,学生就能在“发现”中尝试成功的滋味,提高参与热情。对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表扬,增强学生的信心;对于内向型的同学,要带动他们参与课堂,帮助他们扫除思想和心理上的障碍,多给予鼓励和表扬,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
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创造同等的参与机会,对于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尽量做到层层展开,分散难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上主动参与、主动交流,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作业是所学知识的运用,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因此要培养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几点:
1.教师要严于律己,做好学生的榜样。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不仅自己要做到,还要做得更好。例如: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教师就要做到及时批改好作业,及时讲评。
2.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孩子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时间表,每天必须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到了该学习的时候马上学习。
3.设立评比机制。对于表现好的同学进行奖励,作业不认真的、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的,要让其承担一定的责任,做到奖罚分明,让学生们知道应该向好的榜样学习。
结语: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一个人终生受益。小学生可塑性大,正处在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就需要教师悉心地教导、耐心地督促。良好的学习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只有长期坚持、严格要求、耐心引导、反复强化,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才能形成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