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和雨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中学,内蒙古 通辽 028314)
初读琦君的《桂花雨》,并不了解琦君本人,只是被她的文章感动。殷殷乡情,淡淡愁绪,女性委婉独到的笔触,令人难忘。于是故乡的一切,历历在目,久久难以释怀。当知道这位原名潘希珍的女作家,1949年赴台湾,晚年定居美国,我才真正读懂了她这篇《桂花雨》。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月至中秋,睹物思人,骨子里蕴含的中华文化令每一位炎黄儿女在这月明之夜,倍思亲人,渴望团圆。而作者远涉重洋,故乡遥遥,万里之外,其对亲人的思念自然更甚。文章开篇点题,说“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虽未展开,但是似使人闻到了浓浓的桂花香气。“桂花的香”构成了这篇美文的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花是美丽的,然而梅花的迎风傲雪,木兰花的幽姿淑态都不在作者的眼里,作者最喜欢的是要在树丛里仔细寻找才能看见的小小的桂花。因为,这桂花长在作者故乡的院子里!而且香气迷人,太迷人了!这一个段落,作者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梅花、木兰花作为陪衬,突出了桂花独有的香气。故乡院子里的桂花香气越浓,作者对故乡的依恋越深。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得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接下来,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桂花的香气,而是告诉我们,每年的桂花都要送给邻居,以至于每到台风季节母亲就开始担心。这里作者间接地告诉我们,故乡桂花的香气不止存在于八月。她藏在糕饼里,香飘每时每刻。故乡也每时每刻都在作者的心里。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浇,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家乡院子里的一株桂花树,浸透了前后十几家邻居的生活,香气在八月的风中,在甜甜的糕饼里,在家乡的每个角角落落。动词“浸”的运用,把桂花树的香气写活了。而要保存桂花的这种香气,就要及时“摇”下桂花。这样,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段,摇桂花。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除了少年的好奇心,这可能是作者感觉摇花是一件大事的根本原因。正是要规划,使故乡“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一段落里的语言和心理描写充分地表现出了作者急迫和快乐的心情。由此可见作者的语言功力。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句话是此段的中心句。故乡桂花的香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杭州的桂花,一处小山全是桂花,香飘十里;家乡的桂花,仅仅院子里的一株,香浸前后十几家。两处的桂花,哪里的更香,不言自明。然而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因为故乡的桂花之香已浸入母亲的骨子里,对于故乡的怀念,就在这时时回忆的桂花里。故乡院子里的那株桂花树,已经成为母亲生命的一部分,没有任何一处的桂花可以代替。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一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童年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像母亲一样,故乡成为了作者生命的一部分,对故乡的思念已经融入血液里。随着客居他乡的时间增长,这种思念愈来愈深。可以说,作者对故乡的深情体现在字里行间,动人心魄。
台湾作家琦君的这篇散文,不失为一篇美文。通篇以桂花的香气为线索,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殷殷怀念之情。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既可以学到作者高超的表现手法,又可以受到爱家乡、爱国家这种高尚情感的熏陶。谢谢琦君!
[1]琦君《桂花雨》
[2]李淑艳《习作》,贵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