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琪军
(南雄市中医院,广东 南雄 512400)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临床体会
叶琪军
(南雄市中医院,广东 南雄 512400)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是一种调整阴阳、阴病治阳的法则,属于补阳法,概括于“八法”之中的补法范畴。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仔细辨证,对于因阳虚而引起的寒证,它不属于外感寒邪的寒证,而是肾阳不足之虚寒,应当治以温补肾阳,增强体质,或予以驱邪,以达到治愈目的。
阳虚生寒;辨证论治;补阳去寒;补法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岐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1]素体阳虚,年高肾亏,或久病伤肾导致肾阳不足而引起畏寒肢冷等,此即《素问·逆调论》所言:“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也?岐伯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2]“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指因阳虚而引起的寒证,用辛热散寒药治疗寒证,而寒不去,反而加重,这不属于外感寒邪的寒证,而是肾阳不足的虚寒, 所以应该温补肾阳。即王冰所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1]其意是用温补肾阳法治疗阴证、寒证。迨至明代张景岳在《类经》中作了较为全面而具体的阐述,谓:“诸热之而寒者,谓以拿热治寒而寒反甚,非寒之有余也,乃真阳之不足也。阳不足则阴有余而为寒,故当取之于阳,谓不宜治寒也,但补水中之火,则阳气复而寒自消也。”[2]从而进一步丰富并充实了《内经》的内容,直到现在仍然在医疗实践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病例1:吴某,男,59岁,于2007年11月16日就诊。病家主诉:腹泻2d,大便黄色稀水样,无脓血及里急后重,每日3~4次,如厕前腹中肠鸣而痛,泻后则安,周身恶寒,口渴而喜热饮,自服藿香正气水2d,未见好转而就诊。诊见:患者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病情显见寒湿困脾,给于胃苓汤加干姜治疗,3剂后未见好转。深究其因,患者平素怕冷,手足不温,腰酸膝软,虽时热秋天,却已穿棉衣,遂以金匮肾气丸合四神丸加减温补脾肾之阳治疗。方药如下:山茱萸12g,熟附子12g,山药12g,补骨脂12g,吴茱萸5g,干姜5g,肉豆蔻15g,炒苍术15g,肉桂10g,红参10g,炒白术15g,猪苓10g,茯苓15g,。本方剂进3剂后,腹泻得到控制,再服3剂,大便成形,手足转温,无畏寒怕冷症状,纳亦增而治愈。嘱其服用金匮肾气丸1个月以巩固疗效,后随访体健无不适。
病例2:邓某,女,78岁。2009年12月23日始出现恶寒、怕风、鼻流清涕、头痛,稍有咳嗽,自服速效伤风胶囊、感康等感冒药2d,未见好转前来就诊。见其面色苍白,无发热及出汗,舌淡苔白,脉浮紧。胸透心肺未见明显异常,化验血常规也未见异常。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显属于外感风寒,用辛温解表法,方药以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服用2剂后其汗出、鼻塞、头痛、咳嗽症状减轻,但恶寒症状加重,并伴有手足冷,脉迟,小便清,大便溏,喜热饮。究其原因,考虑其年老体弱,发汗后阳气更虚,应进行补肾助阳,遂以金匮肾气丸加减予以治疗,服药1周后痊愈。
[1]程士德.内经讲义[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66.
[2]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97.
[3]周超凡.历代中医治则精华[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59.
R22
A
1003-5699(2013)01-0003-02
2012-09-13)
叶琪军(1973-),男,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内科临床及各种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