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山彦,高志才,祝建甫,陆艳琼,刘方涛
(文山学院 体育系,云南 文山 663000)
马林村是云南苗族吹枪的发源地,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董干镇境内,与越南北部接壤。全村世居苗族,乃苗族支系里的白苗支系。吹枪是马林村及其附近苗族村寨以及越南北部苗族同胞狩猎、竞技、娱乐、健身和社会交往的重要活动,具有典型的苗族狩猎文化特征,2010年被列为云南省体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文本。
滇东南一带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谚语:“苗族住山头,壮族住水头,汉族住街头”。滇东南苗族是外来迁徙民族,由于迁入时大部分土地资源已被当地土著民族所占有,苗族则普遍居住在山区。山区森林密布,山林中生活着许多飞禽走兽,苗族先辈们世代同这些飞禽走兽相处,共同采集和食用山上的野果野菜,同时他们开垦荒地,栽种庄稼,以解决自己的生计。到了秋季,庄稼成熟时,山林中的飞禽走兽总是捷足先登,哄抢人们的劳动成果,有时还胡乱糟蹋。为了保卫自己的劳动成果,刚开始他们就用竹子做成响把,摇一摇,啪啪作响,以图吓跑那些不速之客。后来制造出了弓箭、弩箭、吹枪用以猎杀那些可恶的偷食者,还到外地购买了火铳(又称火药枪、铜炮枪),其威力足以使那些不安份的动物闻风丧胆。有了这些武器后,苗族人民的力量日益壮大起来,趁机对山林中的野猪、老熊、猴子、刺猬,乃至老虎、豹子、豺狼,以及白鹇、野鸡、鹧鸪、鹌鹑、箐鸡等进行猎杀。在《民国邱北县志》第二册《种人》中说记载:“苗族,好猎善用强弩”;《马关县志》卷二记载:“苗族,好猎猛兽,善用火铳,发则多中,制药付弩,中则立死”。
狩猎的时机一般在秋季,一是配合护粮保收,二是此时飞禽走兽容易走出山林觅食。滇东南苗族狩猎主要有“支”和“打”两种方式。“支”是指利用事先设计好的陷阱等待猎物落入圈套的狩猎方式,“打”则是直接利用武器打击猎物的狩猎方式。善用夹板、刷竿、铁锚、连扣等工具采用“支”的方式猎取猎物,善用弓箭、弩、吹枪、火铳等工具采用“打”的方式猎取猎物。苗族狩猎经验丰富,一般出猎很少空手而归,猎获野物,平均分配,见者有份,不论功劳大小,甚至连过路人也可参与。自逐鹿之战始,苗族祖先不断地由东往西迁徙,历史上曾经历过五次大迁徙,受历史、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仍然保持着其古老的狩猎文化。
云南拥有25个少数民族,基本保持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形式。在田野考察过程中发现,由于马林村位于越南交界的边疆地带,村民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是以村县公路为依托,以靠近县城方向的铁厂乡、马街乡一带经济文化交流密切。而三个乡镇地区构成了麻栗坡县独到的“铁厂——董干方言”;三个乡镇地区均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不宜机械化耕作,人口密度较低,原始森林及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三个乡镇地区民族基本保持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形式。三个乡镇地域内居住着彝族(普标支系、白倮支系、花倮支系)、仡佬族、壮族(土支系、侬支系)、苗族(白苗支系、花苗支系、青苗支系)瑶族、蒙古族6个少数民族。结合该三个乡镇地区小学儿童的课余传统游戏调查发现,通花枪是每一个儿童必须会玩的游戏,最开始是由长辈或比自己稍大的儿童教会制作、玩耍,学会后在校园内或放学回家在田间地头自发玩耍。由于通花枪游戏具有的一定的杀伤性,通常情况下家长持默认态度,学校则多次下令制止,可是仍然不能彻底制止儿童的通花枪游戏,因为通花枪游戏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当地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产物。当地通花枪通游戏常有两种类型:其一是有枪杆的通花枪,其二是无枪杆的通花枪。
有枪杆的通花枪是采用生长于当地的草本植物通花杆(中华旌节花)将其松软的芯取出后制作成枪管,长度在12cm-25cm之间,再用竹子制作成枪杆,枪杆比枪管短0.5cm左右,子弹通常为植物的种子或者小学生用的草稿纸浸水后捏成的纸糊。完耍时用枪杆在通花管内先推入一颗子弹,要求子弹比枪管略小,子弹与枪管之间密闭而不透气。第一颗子弹推入距枪管口1cm左右,再将第二颗子弹向管内推入,由于子弹与管道之间密闭而不透气,使管内两颗子弹之间的空气压强逐渐增加。当管内空气压强给第一颗子弹的作用力大于与枪管壁之间的静摩擦力时,第一颗子弹由枪管内飞出发出响声并达到一定的击打目的,从而完成一次射击。由于第一颗子弹飞出管道,枪杆只能到达距枪口0.5cm处,所以第二颗子弹则停留在管内成为之前的第一颗子弹,而这样依次类推,不停地完成击打动作。
无枪杆的通花枪采用生长于当地的通花(中华旌节花)将其松软的芯取出后制作成枪管,没有枪杆而是直接将子弹放入管道内用嘴将子弹吹出,孩子们通常会比比谁吹得更高,谁吹得更远,通常不用于攻击别人,而无枪杆的通花枪子弹则对卫生要求较高,通常为植物的果实,最常见的是当地的棕树籽儿,草稿纸浸水后捏成的纸糊则不用。值得一提的是,有枪杆的通花枪游戏在该三个乡镇地区乃至整个麻栗坡县区都较为常见,大同小异,而无枪杆的通花枪游戏则仅限于该地区的仡佬族儿童。而据田野考察的结果来看,虽然乡镇之间相距不远但是由于山川阻隔,当地仡佬族儿童和父母对苗族吹枪并不了解,被调查的儿童及家长并不知道相隔30km以外的苗族吹枪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国内学者就吹枪的起源地深入马林村作了前期的田野调查。“17世纪中叶,由于战乱和生活所迫,一名叫罗咪平的苗族人率家从贵州迁入云南省麻栗坡县董干镇马林办事处大园子村垦荒谋生。因当时该地人烟稀少,鸟兽横行,每年栽种的粮食多为野兽和鸟类糟蹋。为了生存,罗咪平受人们抽旱烟时,用嘴将烟铭巴通过烟杆顺势吹出得到启示,便利用当地盛产的一种叫“通花”(苗语叫勒)的草本植物的枝干制作了枪管,用植物的种子当作子弹来对付鸟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取名叫盏炮(苗语)”。课题组初次调查试图从与马林相隔的吹枪流行地区麻栗堡村、马崩村两个村落就吹枪的起源寻求突破,但调查结果显示麻栗堡、马崩村以及越南北部的铳干、龙坪等地的吹枪最初都由马林村传入,就吹枪对马林村苗族老人的调查结果与上述结果相吻合。
美国学者周锡瑞先生认为“文化并不是由过去继承过来一成不变的传统,它是本身具有内在活力和弹性的人为创造物,如果将历史变化过程看作是具有主观意识的历史主宰者与客观社会结构之间的辩证,历史发展的主宰者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容纳、继承并改造过去的文化传统”。马林村苗族由黔西北部迁徙至马林村,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由于马林村当地属喀斯特地貌地区,交通极不发达,不宜大规模农耕,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动植物资源丰厚,采集和狩猎在经济生活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经过一段时间的调适后,苗族同胞逐渐与当地民族融合,在继承其古老的狩猎文化同时,又借用并创新仡佬族的通花枪游戏。由于在苗族迁徙到马林村以前当地通花枪游戏已存在,在马林村苗族老人的回忆中通花枪的作用已很明显。吹枪是具有主观意识的苗族先民为达到狩猎目的容纳、改造了仡佬族的通花枪游戏,枪是苗族狩猎文化与仡佬族通花枪游戏结合的产物。
据田野调查结果显示:原始的苗族吹枪仅限于云南麻栗坡县董干镇的马林、马崩、麻栗堡村委会的大园子村、黑洞村、田湾村、水井湾村、凹塘村、上弄村及越南北部的龙坪、董奔、铳杆等地苗族聚居村落,在其他少数民族聚居村落并未得到传播。该片区各村落之间相互通婚,互通有无。每到秋冬农闲季节便相约几人到几十人一起开展狩猎活动,采用“支”和“打”的方式预先设立好圈套,再将猎物驱赶或引诱至圈套而成功捕获,对于不易驱赶的猎物则采用“打”的方式将其擒获。从苗族的吆喝声中,不停的奔跑的背影中,不断地模仿各种猎物的声音中体现出他们勇敢、坚强和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吹枪正是基于苗族所共有的狩猎文化,吹枪在当地苗民族的狩猎文化圈内得到了传播。
根据田野调查的结果,结合历史文化的变迁,将苗族吹枪从产生、发展、变迁的过程采用布·马林诺夫斯基教授创造的用于研究文化变迁的三栏图解表示,如表1。
表1描述了苗族吹枪从狩猎活动到到体育运动的变迁过程。1985年至1990年,国家民委组织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工作为吹枪从狩猎活动到体育运动变迁提供了机遇。而真正从狩猎活动到体育运动的转变则应归因于日本医学博士的发现,即使用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相结合的方法从事吹枪运动可以活化延髓,调节睡眠,改善体能,治疗痔疮等功效。谭华教授认为:“所谓体育起源的真实含义,其实就是人类体育意识的起源,即人类对其身体活动与相应身体变化之间联系的自觉意识的起源。人们只有意识到身体活动与其相应身体变化之间存在某种必然联系,自觉通过某种活动身体去追求相应身体变化的特定行为,体育才有可能产生”。马林村村民视吹枪为狩猎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他们并没有现代科学条件来研究吹枪活动对于他们自身带来的积极影响,即便影响真的存在他们也不得而知。从表2可以看出,吹枪经过云南省第8届民运会改造后,其原始的狩猎文化已不复存在。器械上融入了日本吹枪的元素,规则上融入了射弩的以固定的环靶为其计分标准的规则,分为跪姿和立姿两种姿势,分团体赛和个人赛两种竞赛方式。苗族吹枪原始的狩猎文化以对猎物的杀伤为其终极目标,在狩猎过程中根据猎物的移动而快速选择击打位置及击打时机,击打前子弹的制作以及击打过程中的发力时机选择都有较高的要求。现代吹枪在子弹重量以及快速击打猎物方面与原始吹枪相背离,在靶位的固定以及规则中并没有将捕获猎物的兴奋与激情融入吹枪比赛规则。剥离狩猎文化后的现代吹枪只剩下了与日本吹箭相一致的外壳,缺乏支撑其继续发展的文化动力,现代人从事其活动的基础乃是体会其文化乐趣,但是此乐趣在现代改造中恰恰没能得到体现。值得一提的是在云南麻栗坡县董干镇的马林、马崩、麻栗堡等自然村落,仍然保留着原始的吹枪狩猎活动,用薄竹子制作的枪管,黄泥制作的弹丸,秋冬季节当地村民仍然用吹枪进行狩猎活动,猎物多为鸟类。改造过的吹枪并未得到当地苗族人民的认可和接受,他们仍然坚持原生态的吹枪活动,令人担忧的是以前用于制作枪管的薄竹在本地就能找到,现今用于制作枪管的薄竹只有越南北部的原始森林才能找到,中国境内并没有高质量适合制作枪管的薄竹存在。
表1 苗族吹枪变迁过程的三栏图解
续表1
表2 云南省历届民运会吹枪器械演变
从吹枪的变迁过程不难发现,在民族传统的发展过程中,其文化内涵的延续性尤为重要。只有在延续其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对其改造才能取得成功,丧失了文化内涵的吹枪缺乏其支撑的狩猎文化元素,在现代传承和发展中举步维艰,是传承和发展的主要瓶颈。苗族吹枪如能在改造过程中保留苗族狩猎时的乐趣、捕获猎物时的兴奋与激情,它将会因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充满激情的外在表现形式而被现代人所接受。
[1]麻栗坡民族事务委员会.麻栗坡民族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2]熊玉有.苗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3]丁先琼.云南苗族“吹枪”的历史渊源与现代传承[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7):14-16.
[4]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M].张俊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5]谭华.中国体育思想史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
[6]丁先琼.“吹枪(箭)”的起源与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