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衰退下的我国海洋捕捞业产量增长——基于1956年-2011年渔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3-10-25 05:19:26许罕多
关键词:渔业资源机动存量

许罕多

1979年以来,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捕捞强度过大成为制约我国海洋捕捞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从表现上看,“六五”期间的主要问题是近海渔业资源衰退、传统经济鱼类(大黄鱼、小黄鱼和带鱼等)产量递减,“七五”期间的主要问题是海洋捕捞机动渔船大幅增长。到1987年,近海资源衰退严重、捕捞强度失控,资源保护力不从心、收效甚微①农业部:《中国渔业统计年鉴1988》。。

其后,我国实施了伏季休渔、渔船“双控”、增殖放流、促进渔民转产转业、加强渔业综合执法等政策,但是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基本状况没有根本改善,海洋捕捞业的可持续发展仍是未解之题。农业部在《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多次提及海洋捕捞业的发展困境:近海资源衰退严重(1994年);养护和合理利用近海渔业资源是新时期渔业发展的重要内容(1998年);恢复渔业资源缺乏治本之策(2000年);海域资源逐渐恶化,难以形成中心渔场(2004年)②农业部:《中国渔业统计年鉴1994-2004》。。

尽管如此,我国海洋捕捞产量却从1979年的308万吨持续增长到1999年的1203万吨,在20年内增长了近4倍。尤其是1988年(505万吨)到1999年之间的快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而我国从1987年开始,相继推出控制产能、限制捕捞的监管政策,都不能遏制捕捞产量的增长。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海洋捕捞量的快速上升?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监管政策对限制海洋捕捞量是否具有真实效应?资源衰退下的海洋捕捞量增长有何特点?正是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利用公共池塘资源的分析框架,对我国海洋捕捞量、机动渔船总功率、捕捞劳动力数量以及监管政策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理解我国海洋捕捞业困境的根源具有实际价值,也为监管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一、文献梳理:生物学及经济学两种视角的研究

针对我国海洋捕捞业的资源衰退问题,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向。第一,从生物学角度利用捕捞数据或者生物实验数据对资源存量进行评估,确定渔业资源是否衰退以及衰退程度;第二,从经济学角度将资源衰退作为既定事实,对造成资源衰退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生物学视角的渔业资源评估

海洋捕捞业的生物特性决定了准确、科学的存量评估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目前对于资源存量的评估主要是根据捕捞渔船的监测数据或者是生物实验的测定数据,通过生物学模型对具体鱼种进行存量估算,目的是推测每一阶段的最大可持续捕捞量,为渔业监管目标的设定提供科学建议。

卢继武等(1995)选用了1956年至1989年全国主要海洋渔业公司的底拖网渔获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结构特点和演变规律①卢继武等:《中国近海渔业资源结构特点及演替的研究》,《海洋科学集刊》1995年第36集。。晁敏等(2005)依据主要渔业公司1950-1995的分品种渔获物产量统计数据②晁敏等:《东海区海洋捕捞渔获物的营养级变化研究》,《海洋科学》2005年第9期。,认为东海区捕捞渔获物出现了低营养级的趋向,种群内部也出现了小型化、低龄化现象。王跃中和邱永松(2006)利用1951-1984年东海区渔获量和捕捞努力量数据③王跃中、邱永松:《东海带鱼渔获量变动原因分析》,《南方水产》2006年第6期。,对捕捞量、捕捞努力量和环境因素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李九奇等(2011)采用基于Bayes方法对1991-2003年之间东海区小黄鱼资源动态进行了科学评析④李九奇、叶昌臣、王文波、尹增强、陈绍军:《基于Bayes方法的东海小黄鱼资源评析》,《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年第11期。,认为小黄鱼年捕捞量不应超过10万吨。周永东等(2013)根据1996-2009年的浙江海洋捕捞的调查监测数据以及生物学取样和测定数据⑤周永东、徐汉祥、潘国良、贺舟挺:《东海区鲳鱼、小黄鱼资源极其持续渔获量的估算》,《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1期。,对银鲳和小黄鱼的资源量进行了估算。这些评估大多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较少考虑海洋捕捞业的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所建议的捕捞量同实际捕捞量存在较大差距⑥例如对小黄鱼的研究认为年捕捞量不应超过10万吨,但实际上从1994年首次超过10万吨以后,小黄鱼捕捞量稳步递增,近10年更是保持在30万吨以上。生物学上的最优捕捞量同实际捕捞量的巨大差距,为监管目标设定带来了困难。。

(二)经济学视角的渔业资源衰退问题

对于我国海洋捕捞业的资源衰退问题,一些学者认为依靠结构调整可以缓解捕捞压力,比如开发外海资源来缓解沿海捕捞压力、发展远洋捕捞来降低内外海捕捞压力。郑奕等(2009)通过分析1994年至2005年的捕捞数据⑦郑奕、方水美、周应祺、项亦子:《中国海洋捕捞能力的计量与分析》,《水产学报》2009年第5期。,认为近海捕捞能力实际过剩率已超过50%,发展远洋捕捞可降低近海捕捞压力。

另外一些学者通过分析发达渔业国家的先进经验,认为制度建设和加强监管是解决渔业资源衰退的有效途径。郭文路和黄硕琳(2001)强调渔业监管的作用⑧郭文路、黄硕琳:《控制我国海洋捕捞强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慕永通(2005)和闫玉科(2009)认为通过制度创新,构建新型的海洋捕捞权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⑨⑩慕永通:《我国海洋捕捞业的困境与出路》,《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麦贤杰和乔俊果(2006)认为资产专用性所导致的转移成本过高是导致捕捞渔民转产难的主要原因⑪麦贤杰、乔俊果:《我国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的经济学分析》,《中国渔业经济》2006年第2期。。江红和程和琴(2010)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对东海渔业监管进行了分析①江红、程和琴:《多准则渔业管理政策优选研究——以东海为例》,《资源科学》2010年第4期。,认为现阶段不宜过分抬高渔业管理的生态目标。上述研究的特点是在我国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的既定前提下,强调政府监管的重要性,考查国外先进渔业管理经验,提出完善我国现代渔业制度的对策,而对于渔业资源衰退的根源分析较少。

二、理论分析:公共池塘资源分析框架

本文运用奥斯特罗姆(2011)的公共池塘资源研究框架,结合渔业经济学的种群增长模型说明我国海洋捕捞业的资源衰退问题②[美]奥斯特罗姆:《规则、博弈与公共池塘资源》,王巧玲、任睿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8-14页。。

(一)捕捞能力增长问题

捕捞能力存量受到渔船报废、渔船回购、技术进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式中F代表捕捞能力,(t+1)期的捕捞能力由t期的捕捞能力、新增捕捞能力R(t)、技术进步导致的捕捞能力增长gF(t)、捕捞能力的政府削减数量αF(t)、报废渔船导致的捕捞能力削减数量βF(t)所决定。其中α、β、g分别代表削减比例、报废比例和技术进步系数。(1)式表明,如果新增捕捞能力R(t)为零,那么只有当g<α+β时,捕捞能力存量才可能下降③Sebastian Villasante and Ussif Rashid Sumaila(2009)发现1987年至2006年期间,只有三年欧盟渔船削减的捕捞能力超过技术进步带来的捕捞能力增长。。

(二)海洋捕捞业的提取与提供问题

提取问题关注的是渔民捕捞行为的外部性,如果没有人捕捞者承担捕捞的外部性,结果是捕捞设备的渔业竞赛、产能过剩。提取问题假定人们可以不受限制地获取公共池塘资源;提取者具有同质性,使用同一种技术;资源单位在不同空间上的配置情况相同。实际情况是渔民扩充投资的能力不同,渔民的捕捞技术存在差异,渔业资源的空间分布也不一样。结果是具有投资能力的渔民会占据优势,渔民获取资源的不平等会加剧。

提供问题涉及需求角度和供给角度。从需求角度来看,如果资源已经被过度开发,那么降低现有捕捞水平将促进资源修复,提高资源存量,有助于恢复渔业存量的生产能力。在实际情况中,渔民是否愿意降低现有捕捞量以获取更多的未来的捕捞量,取决于资源的实际增长率和贴现率的比较。从供给角度分析,处于过度开发的渔业资源恢复需要进行增殖放流、鱼礁建设等投入。如果渔民的投资收益大于成本,并且制度能确保渔民投资产生的回报为其所得,那么有利于渔业投资。实践中,我国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鱼礁建设所用资金大多来自于政府拨款,私人投资激励不足既有渔业资源的自然属性的原因,也有制度原因。

(三)渔业资源存量、增量和捕捞量的基本关系

海洋捕捞业的提取问题从微观角度研究渔民的捕捞决策,宏观方面对应着海洋捕捞量和捕捞能力的变化。海洋捕捞业提供问题从微观角度研究渔民的资源养护决策,即渔民是否愿意对资源存量进行投资。现实中资源存量、增量和捕捞量的相互关系反映了资源提取问题和提供问题的宏观后果。

假设渔业资源符合逻辑斯蒂增长模型④陈新军:《渔业资源经济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第62-65页。,则资源存量、增量和捕捞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B1、B2、B3分别表示种群的最低存量、对应最大增量的种群存量和最高存量。Y2表示可持续的最大捕捞量。即如果捕捞量持续高于Y2(如处于Y3的水平),则会导致渔业存量逐渐下降,甚至枯竭。然而现实中捕捞量对资源存量的影响还受资源分布、市场价格、捕捞成本等多种因素制约。世界海洋捕捞业实践表明,1970年代以来鱼群探测技术和捕捞技术的大幅提高使得越是捕捞规模大的渔业资源,单位渔获的捕捞成本越低,技术进步极大地增加了渔业资源衰退的可能性。

如果捕捞量处于Y1的水平,则需要结合资源存量的状态才能判断存量的变化趋势。如果初始存量处于B1和B4之间,渔业存量将会衰退。如果初始存量处于B4和B5或是B5和B3之间,则存量将会收敛到B5。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两个结论:第一,任何高于最优捕捞量(Y2)的捕捞水平都是不可持续的,长期中必然导致资源存量下降、资源衰退。第二,低于最优捕捞量的捕捞水平不一定不会导致资源存量下降。如果其对应存量的增量小于实际捕捞量,则资源存量会持续下降,资源趋向枯竭。反之,资源存量会持续上升,资源存量趋向于稳定状态。

以上是对单一种群存量和捕捞量的分析,实际情况中,海洋捕捞业涵盖众多种群,且每一阶段海洋捕捞的目标种群也不一致。另外,捕捞能力增长和技术进步也对捕捞量具有重要影响。考虑到捕捞种群变化、捕捞能力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可以得到两个推论。

推论1:在资源衰退的情况下,不断开发新的捕捞种群可以长期保持高产量。

推论2:如果技术进步和捕捞能力形成的产量递增大于资源衰退形成的产量递减,则捕捞量会保持在较高水平。

图1 海洋渔业资源存量、增量和捕捞量的相互关系

三、数据分析:海洋捕捞业演进的三个阶段

本文用捕捞量、机动渔船功率和渔业劳动力三个总量及其增长率的变化分析我国海洋捕捞业的演进趋势,同时用机动渔船每千瓦产出和劳动力人均产出两个效率指标分析捕捞能力的利用情况。

(一)海洋捕捞数据变动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海洋捕捞量的变化趋势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1985年之前,海洋捕捞量双向波动、增长缓慢。第二阶段,1985年到1999年,捕捞业高速发展时期,捕捞量达到历史最高点。第三阶段,1999年开始,监管部门实施捕捞量“零增长”目标,捕捞量从最高点开始回落,保持负增长。同海洋捕捞量类似,机动渔船功率和渔业劳动力都表现出同样的阶段性。机动渔船功率在1985年前增长率最高,原因是非机动渔船的机动化改造。从1985到1999年机动渔船功率净增量最高(820万千瓦),是1956-1984年净增量的2.7倍。渔业劳动力的同机动渔船功率变化趋势一致,1984年之前,农村劳动力快速进入海洋捕捞业,1984年之后,劳动力增长缓慢。

机动渔船每千瓦产出和劳动力人均产出衡量了海洋捕捞业的生产效率。由于1956年至1984年缺乏机动渔船同捕捞量的对应,没有计算相应数据。1985年之后,第三阶段的效率小于第二阶段,应该是捕捞能力存量过大所导致的。劳动力人均产出在三个阶段中都持续增加。

(二)海洋捕捞业数据变化趋势显示海洋捕捞业长期演进的三个阶段

通过海洋捕捞业数据分析,综合考虑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资源存量变化,可将我国海洋捕捞业分为“自然开发阶段”、“增产增收阶段”和“严格监管阶段”。

表1 海洋捕捞业相关数据统计① 表格中数据经过筛选,兼业劳动力1956、1963、1964年数据用其他年份兼业劳动力和专业劳动力平均比例估算得到。渔业劳动力数据用专业劳动力和兼业劳动力数据按比例加总得到。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渔业统计40年(1949-1988)》和1990-2012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1985年之前属于“自然开发阶段”,我国海洋捕捞业基本上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以国营和集体捕捞业为主,相对于渔业资源存量,捕捞能力较低。当时的渔业资源衰退是指近海和沿岸的传统捕捞种群的单位捕捞努力量的下降。1985年到1999年之间为“增产增收阶段”。1985年农业部确立的以船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捕捞制度明确了海洋捕捞业的分配制度,产生了强大的正向激励,促进了群众捕捞的发展。这一阶段,海洋捕捞量、机动渔船功率都呈快速增长状态。各地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大背景下,都积极实施各种措施促进海洋捕捞业的发展。渔业劳动力增长放缓说明海洋捕捞业劳动力需求趋于饱和,资源存量的衰退趋势加速,渔民的增长是依靠固定投资增长实现的。

1999年至今为“严格监管阶段”。农业部在1999年推出海洋捕捞量“零增长”政策目标。海洋捕捞业从追求产量转变为追求可持续性。海洋渔业资源衰退迫使我国海洋捕捞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同时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政府监管体制的不断完善,也为海洋捕捞业转型提供了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另外国外海洋捕捞业的成功经验也为我国提供了借鉴。

(三)特定捕捞品种的产量变化趋势

海洋捕捞业中不同捕捞品种的经济价值差异较大,经济价值高的捕捞品种更为重要。很多研究关注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对虾的存量变化趋势,认为这些鱼种都处于过度捕捞或完全开发状态②徐开达、刘子藩:《东海区大黄鱼渔业资源及资源衰退原因分析》,《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如果单以捕捞量的增减来判定资源衰退,小黄鱼、带鱼和对虾不符合资源衰退的标准,即使大黄鱼在1999年之后,捕捞量也开始恢复。但是考虑到生物学定义的资源衰退要考虑种群的体长、年龄结构等因素,那么捕捞量增长情况下也可能发生资源衰退。特定捕捞品种的长期变化趋势说明产能增长和技术进步可能是捕捞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表2 特定捕捞品种捕捞量统计(万吨)

四、实证分析:海洋捕捞量增长及其影响因素

(一)捕捞产量函数

其中Y表示捕捞量,X1表示海洋捕捞机动渔船功率,X2表示海洋非机动捕捞渔船吨位,X3表示海洋捕捞专业劳动力数量、X4表示海洋捕捞兼业劳动力数量,X5表示1989年实施近海渔船“双控”的影响,X6代表1999年海洋捕捞量“零增长”政策的影响,X7代表2003年渔船控制制度实施的影响。

(二)数据来源

本文中数据来自于《中国渔业统计40年(1949-1988)》以及1990-2012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其中海洋捕捞产量的数据在1996年进行过统计标准调整,本文用1996年的调整系数对1956年至1995年的捕捞产量进行了调整。对于海洋捕捞机动渔船功率数据,由于2003年前没有具体数据。本研究中1956-1980年间用海洋机动渔船总功率数据作为海洋捕捞机动渔船功率数据的替代①1980年前采用海洋机动渔船总功率表示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总功率有两个原因。第一,1980年前海洋机动渔船数量较少、成本较高,大多用于盈利性较高的捕捞作业;第二,1980年前海水养殖区域基本分布在沿岸区域,很少使用高成本的机动渔船。。1981年至2002年的海洋捕捞机动渔船功率是利用2003年至2011年的捕捞机动渔船功率进行调整后得到。具体方法是2003年至2011年开始对捕捞机动渔船和养殖机动渔船分别统计,结合海水养殖产量,可以得到机动养殖渔船每功率平均产出,然后根据1981年至2002年的养殖产量,计算出对应的机动养殖渔船总功率,最后从海洋机动渔船总功率中扣除机动养殖渔船总功率,得到海洋机动捕捞渔船总功率②机动渔船功率在1991年之前统计标准为马力,1991年之后用功率,统计调整为功率。。

海洋捕捞专业劳动力指全年从事海洋捕捞活动6个月以上或者50%收入来自海洋捕捞渔业的从业人员,海洋捕捞兼业劳动力指全年从事海洋捕捞活动3-6个月或者20%-50%收入来自海洋捕捞渔业的从业人员。海洋捕捞专业劳动力从1956年开始统计,兼业劳动力中1956年、1962年、1963年数据没有统计,本文用其他年份的专业劳动力和兼业劳动力的比例进行了估算。

(三)实证结果

1956年以来,渔政部门陆续实施了多种政策对我国海洋捕捞业的发展进行调控和监管,从初期的“以养为主、养捕并举”到后来的“零增长”和“渔船控制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海洋捕捞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社会和经济多重目标的实现。其中最重要的三次政策分别是1987年对近海捕捞渔船实施的“双控”监管、1999年推出的海洋捕捞量“零增长”目标、2003年再次强调对捕捞能力进行监管的捕捞渔船控制制度。结合前面分析的海洋演进的三个阶段,综合考虑政策的时间节点和数据演变趋势,实证分析选择1988年作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分割点,对1988年之前和之后分别进行了回归分析,另外也对1956年至2011的整体趋势进行了回归分析。

(3)式是1956年至2011年的回归方程。长期中,专业劳动力对捕捞量的贡献最大,其次为渔船功率,最小为兼业劳动力。海洋捕捞专业劳动力变化趋势表明专业劳动力的增加是促进捕捞量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同时人均产量增加高于机动渔船每千瓦产出增加,说明渔船功率的增加是缺乏效率的。虚拟变量中1987年的渔船“双控”政策和1999的“零增长”目标对捕捞量具有抑制作用,2003年的渔船控制制度没有影响。这表明从长期趋势看,早期的政策对捕捞量产生了影响,而2003年以来由于应对捕捞能力的过快增长而推出的渔船控制制度对捕捞量并无影响。原因可能是2003年之后我国海洋捕捞产能存量过于庞大,已远超同资源存量相匹配的捕捞能力,即使渔船控制制度减缓了渔船功率的增长,但是短期内不能减轻资源压力。海洋捕捞业。

(5)式对1989年至2011年的海洋捕捞量数据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989年后海洋捕捞量上升主要是机动渔船和专业劳动力推动的,专业劳动力的产出贡献要大于机动渔船单位功率的变化。1989年至2011年,机动渔船功率增长了1.1倍,专业劳动力数量增长了21%,表明人均机动渔船功率在大幅上升,捕捞作业的劳动力相对保持稳定,而投入的固定资本(机动渔船)大幅增加。相对于1956年至2011年的情况,专业劳动力和机动渔船功率的产出贡献差距更大,表明相对于专业劳动力,每单位机动渔船功率的产出贡献更小,这对应了机动渔船功率快速增长的事实。观察每单位功率的捕捞量,从1989年0.95吨/千瓦增加到1998年的1.39吨/千瓦,又下降到2008年的0.94吨/千瓦。

(4)式是对1956年至1988年的捕捞量数据建立的回归方程。实证表明1988年之前捕捞量的增长主要是靠非机动渔船推动的,这同当时的发展阶段相吻合。非机动渔船只能在沿岸和近海从事捕捞的生产特点,增加了近海渔场的捕捞压力,同这一时期主要是近海渔业资源下降的衰退特点相吻合①1987年海洋捕捞业主要问题:近海资源衰退严重,捕捞船只却持续增长。近海捕捞强度失控,农村劳动力向捕捞生产转移限制不住。经过9年的捕捞调整,近海和沿岸的资源保护力不从心,收效甚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1988年)》。。从劳动力投入看,专业劳动力产出贡献要大于兼业劳动力,但是相对于长期(1956年至2011年),1988年之前两者产出贡献的差距更小。原因可能是当时捕捞技术总体水平较低,专业渔民和非专业渔民的捕捞贡献差异主要来自于捕捞经验,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当时资源存量相对丰富,渔民之间捕捞水平差异对捕捞作业影响较小,结果是非渔民转为渔民的专业门槛较低,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海洋捕捞产量、捕捞生产率、机动渔船功率和重要鱼种捕捞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导致资源衰退的根源,并分析海洋捕捞量的演变趋势。同时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海洋捕捞量和其影响因素之间建立函数关系,分析不同阶段影响海洋捕捞量的具体因素。本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我国海洋捕捞业资源衰退以1980年代中期为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1980年代中期之前表现为近海和沿岸的捕捞量衰退,主要是近海高价值的底层资源的产量下降,根源是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涌入。1980年代中期之后的资源衰退是包括近海和远海在内的全面衰退,主要表现为单位捕捞努力量的渔获下降和渔获质量下降,但由于捕捞能力和捕捞技术的增加,捕捞总产量不降反增。

2.1985年至1999年实际的“公开准入”导致了海洋捕捞量和捕捞能力的快速增长,这段时期所形成的庞大的捕捞能力存量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形成了持久的捕捞压力,是大多数渔业问题的根源。以1988年为界,1988年之前海洋捕捞量的增长主要是劳动力增加导致的,1988年之后海洋捕捞量的增长主要是固定资本增加导致的。两者叠加的结果是目前我国海洋捕捞业即需要通过转产、转业削减捕捞渔民的数量,同时也需要通过回购、提前报废等措施削减渔船的数量。

3.在资源衰退情况下,海洋捕捞产量持续增长并维持高位的原因是捕捞品种的增长和捕捞技术进步导致的资源增量超过资源衰退带来的产量递减。从实践上看,重要经济鱼种的变化趋势也反映了同样问题,小黄鱼、带鱼和对虾在1989年之后都出现了捕捞量的稳步增长,产量增长的原因应该是1989年之后捕捞区域的扩大(由近海扩展到远海)和捕捞技术的提高。

4.海洋捕捞量的变化趋势表明渔业监管政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海洋捕捞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渔业监管和渔业制度的共同完善。海洋捕捞量从1999年1500万吨逐渐下降到2008年的1150万吨后,稳步增长到2011年的1242万吨,表明近年来渔业资源存在一定的恢复,当然增殖放流、鱼礁建设、设立保护区、伏季休渔也促进了资源存量的修复。但同时要注意的是,机动渔船功率也迅速反弹,已经接近2004年的历史最高水平。这表明我国目前主要还是通过资源管理来解决渔业困境,对捕捞能力和对渔民的监管相对较弱。

猜你喜欢
渔业资源机动存量
沅江怀化段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
当代水产(2022年7期)2022-09-20 06:22:42
装载机动臂的疲劳寿命计算
东海渔业资源重建的智慧技术思考
存量时代下,房企如何把握旧改成本?
房地产导刊(2020年5期)2020-06-24 06:14:06
中韩渔业资源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在青岛举行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9-18 01:21:36
12万亩机动地不再“流浪”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2:02
简述鱇浪白鱼渔业资源相关研究成果、问题与建议
当代水产(2019年3期)2019-05-14 05:43:18
机动三轮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吉林存量收费公路的PPP改造
中国公路(2017年5期)2017-06-01 12:10:10
腐败存量
东西南北(2015年9期)2015-09-10 0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