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珩
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联合用于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
陈珩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联合用于终止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年孕16~27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 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 对照组58例。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 同时经腹向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对照组经腹向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 不加用米非司酮。观察两组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时间、阴道流血量、引产效果及软产道损伤情况。结果两组引产成功率100%, 观察组在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缩短, 产后24 h阴道流血量和软产道损伤率比对照组少,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联合终止中期妊娠缩短了引产时间, 减少产后出血, 避免了软产道损伤, 减轻患者痛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米非司酮; 依沙吖啶;中期妊娠;引产
中期妊娠是指妊娠13周至不足28周, 由于中期妊娠孕激素水平高, 抑制子宫平滑肌, 使子宫对宫缩剂不敏感,引产不易诱导宫缩, 中期妊娠子宫下段尚未形成, 宫颈未成熟, 引产容易损伤, 并发症多。以往一般采用单纯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 易造成产程长、宫颈损伤、产后出血等并发症。本院从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联合用于终止16~27周妊娠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孕16-27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120例, 术前全面评估无米非司酮和依沙吖啶使用禁忌证, B超确定孕周,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孕妇年龄、孕周、产次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详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一般情况比较(x-±s)
1.2 方法 观察组62例, 单次口服米非司酮150mg, 服药前后2 h内禁食, 同时经腹向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 mg;对照组58例, 经腹向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 mg, 不加用米非司酮。两组均从注射依沙吖啶后开始观察宫缩发动时间。
1.3 观察指标 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时间、阴道流血量、引产效果及软产道损伤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
2.1 两组引产效果比较 两组引产成功率均为10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用药后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时间、阴道流血量情况比较 两组用药后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时间、阴道流血量情况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表2 两组用药后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时间、阴道流血量情较(x-±s)
2.3 软产道裂伤情况比较 产后常规行清宫术, 观察组无一例软产道裂伤, 对照组有4例宫颈裂伤, 有2例子宫下段后壁破裂, 胎儿从阴道后穹窿娩出, 需要行手术修补。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子宫下段的形成和宫颈条件成熟是分娩发动的必要条件, 中期妊娠由于子宫相对较小, 子宫下段尚未形成, 宫颈未成熟。依沙吖啶是一种强力杀菌剂, 能引起离体和在体子宫肌肉的收缩[1], 而对宫颈软化作用不明显, 宫颈扩张慢持续时间长。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由于其操作简便, 价格便宜, 引产成功率高, 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中期妊娠引产方法。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的亲和力比孕酮高5倍, 因而能和孕酮竞争蜕膜的孕激素受体, 从而阻断孕酮活性而终止妊娠。同时由于妊娠蜕膜坏死, 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 促进子宫收缩及宫颈软化[2], 能弥补单纯使用依沙吖啶引产的不足。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使用米非司酮后由于宫颈软化扩张, 缩短了宫缩发动时间和总产程时间, 降低宫颈撕裂和子宫破裂的风险, 减少产后出血。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用药后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时间和阴道流血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对照组由于未使用米非司酮软化宫颈, 宫颈裂伤率明显高于观察组, 并有子宫破裂、阴道后穹窿裂伤严重损伤。两组在引产成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因此, 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联合用于终止中期妊娠可缩短引产时间, 同时降低宫颈损伤率, 减少产后出血, 减轻患者痛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钱金凤, 黄紫蓉.中期妊娠引产方法评估及选择.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 28(9):656.
[2] 丰有吉, 沈铿.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426.
538021 防城港市防城区妇幼保健院